第九章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第九章教育研究成果表述 教学目标掌握写作硏究报告和论文的通行规范,并学会按通行规范写作硏究报告;理 解教育硏究成果表述的目的;了解撰写硏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环节。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難点:写作研究报告和论文的通行规范 第一节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目的 概念和种类 (一)教育硏究成果:经过系列研究活动后获得的新的知识、理论、观点、方法等的增 值知识。 表现形式:主要是教育科硏报告和论文,也可是著作、音像制品、或其它实物等 (二)秧类:(根据方法来分) 1、调查硏究报告描述、记录某个课题的调査资料和分析结果的科硏报告。 2、实验硏究报告:描述、记录某个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科研报告。 3、教育经验总结∶对已有的大量教育经验进行筛选、思辩,从中提炼岀教育规律的科 研报告。 从理论水平上来说,又分:描述性总结(具体经验总结重“经”轻“验”,来源于一次 或几次有意义的活动,如“教学随笔”“教学偶拾”“教学后记”等)概括性总结(一般经 验总结-轻“经”重“验”,来源于多次活动,如“教学论坛”“教学思考”“学科研究”等 论述性总结(理论性经验总结-多次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性、科学性、普遍性更
第九章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1 第九章 教育研究成果表述 教学目标:掌握写作研究报告和论文的通行规范,并学会按通行规范写作研究报告;理 解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目的;了解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环节。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写作研究报告和论文的通行规范 第一节 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目的 一、概念和种类 (一)教育研究成果:经过系列研究活动后获得的新的知识、理论、观点、方法等的增 值知识。 表现形式:主要是教育科研报告和论文,也可是著作、音像制品、或其它实物等。 (二)种类:(根据方法来分) 1、调查研究报告:描述、记录某个课题的调查资料和分析结果的科研报告。 2、实验研究报告:描述、记录某个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科研报告。 3、教育经验总结:对已有的大量教育经验进行筛选、思辩,从中提炼出教育规律的科 研报告。 从理论水平上来说,又分:描述性总结(具体经验总结-重“经”轻“验”,来源于一次 或几次有意义的活动,如“教学随笔”“教学偶拾”“教学后记”等)、概括性总结(一般经 验总结-轻“经”重“验”,来源于多次活动,如“教学论坛”“教学思考”“学科研究”等)、 论述性总结(理论性经验总结-多次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性、科学性、普遍性更
第九章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强,如理论刊物上的文章和理论专著。 4、一般论文:论述某一复杂课题研究经过和结果的科研报告。类型(根据目的来分) 理论探讨型、综合论述型、预测性论文。 二、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意义 1.有助于深化研究 论文撰写是成果总结的必要步骤,其间对所得观点、理论系统化、条理化,使其理清思 路,深化硏究,使自己认识到硏究工作的基本状况,获得突破和存在的不足 2、有助于学术成果的推广和交流 科研论文是开展学术交流,推广学术成果的重要途径。一项研究成果,如果对整个研究 领域和现实生活没有一点影响的话,那些成果的价值就无从体现。教育科硏使人类获得有关 教育和研究领域的直接经验,它不仅对研究者自己有用,而且对整个研究领域都十分重要。 它把自己的研究过程、结果、思考与认识和别人交流,供人学习、研讨、使用 3、有助于提高研究者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 科研论文质量高低既取决于研究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研究者的文字功底和表述能 力。通过撰写,可理清思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第二节教育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格式 不同研究问题,不同研究手段和内容的科硏报告和论文,格式是不完全一样的。 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一般是实证硏究后撰写的研究资料。(即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直接从 客观实际中获取大量事实材料,并从中揭示教育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科研报
第九章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2 强,如理论刊物上的文章和理论专著。) 4、一般论文:论述某一复杂课题研究经过和结果的科研报告。类型(根据目的来分) 理论探讨型、综合论述型、预测性论文。 二、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意义 1.有助于深化研究 论文撰写是成果总结的必要步骤,其间对所得观点、理论系统化、条理化,使其理清思 路,深化研究,使自己认识到研究工作的基本状况,获得突破和存在的不足。 2、有助于学术成果的推广和交流 科研论文是开展学术交流,推广学术成果的重要途径。一项研究成果,如果对整个研究 领域和现实生活没有一点影响的话,那些成果的价值就无从体现。教育科研使人类获得有关 教育和研究领域的直接经验,它不仅对研究者自己有用,而且对整个研究领域都十分重要。 它把自己的研究过程、结果、思考与认识和别人交流,供人学习、研讨、使用。 3、有助于提高研究者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 科研论文质量高低既取决于研究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研究者的文字功底和表述能 力。通过撰写,可理清思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第二节 教育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格式 不同研究问题,不同研究手段和内容的科研报告和论文,格式是不完全一样的。 一、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一般是实证研究后撰写的研究资料。(即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直接从 客观实际中获取大量事实材料,并从中揭示教育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科研报
第九章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一)特点:呈现事实、描述现状、偏重经历。 (二)基本格式 1、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 题目:准确、简洁、醒目,中文不超过20字为宜,外文不超过10个单词,尽量少用 标点符号。作为研究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标题既要反映岀研究的问题,说明研究的主要变 量和范围,又能作为编制分类索引和查找文献的线索 作者:真名,组员按贡献大小排列或在文末或前言中致谢。内容包括姓名、所在单位 所在地区、邮政编码 摘要:也称內容提要,放在文首的整篇报告的概括性表述,200字左右,最简洁、完整、 准确地表达出研究的问题、目的、方法和结果。(有的不要求)作用:利于别人查阅、图书 馆或计算机检索编录,是提高阅读率和引用率的重要敲门砖。 关键词:对论文所研究的范围、方向做出的标志。3-5个为宜 是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方法、结果、讨论。(书184页例) 引言:说明硏究背景、目的意义、关键概念的界定等,即问题的提出。也称前言、序言、 导语、绪论等。写法有:交代式、提问式、出示观点式、阐述概念式。(见书224页) 方法:硏究对象的选择与确立(被试的确定),研究进行的程序。主要包括被试情况和 取样方法、研究工具及材料、研究设计与程序、统计方法等几方面的内容细节。读者应能够 根据方法中提供的信息,重复硏究的各个环节。 结果:显示研究过程中观测到的现象及数据和统计分析,但对结果的含义不作讨论。不 出现原始数据,常用统计图、统计表补充文字说明,以直观地表达数据结果。是正文中的主
第九章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3 告。) (一)特点:呈现事实、描述现状、偏重经历。 (二)基本格式 1、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 题目:准确、简洁、醒目,中文不超过 20 字为宜,外文不超过 10 个单词,尽量少用 标点符号。作为研究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标题既要反映出研究的问题,说明研究的主要变 量和范围,又能作为编制分类索引和查找文献的线索。 作者:真名,组员按贡献大小排列或在文末或前言中致谢。内容包括姓名、所在单位、 所在地区、邮政编码。 摘要:也称内容提要,放在文首的整篇报告的概括性表述,200 字左右,最简洁、完整、 准确地表达出研究的问题、目的、方法和结果。(有的不要求)。作用:利于别人查阅、图书 馆或计算机检索编录,是提高阅读率和引用率的重要敲门砖。 关键词:对论文所研究的范围、方向做出的标志。3-5 个为宜。 2、正文 是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方法、结果、讨论。(书 184 页例) 引言:说明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关键概念的界定等,即问题的提出。也称前言、序言、 导语、绪论等。写法有:交代式、提问式、出示观点式、阐述概念式。(见书 224 页) 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立(被试的确定),研究进行的程序。主要包括被试情况和 取样方法、研究工具及材料、研究设计与程序、统计方法等几方面的内容细节。读者应能够 根据方法中提供的信息,重复研究的各个环节。 结果:显示研究过程中观测到的现象及数据和统计分析,但对结果的含义不作讨论。不 出现原始数据,常用统计图、统计表补充文字说明,以直观地表达数据结果。是正文中的主
第九章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要部分。 讨论与建议:为整个研究报告最关键的部分之一。前言是讨论的参考框架,讨论应与 前言前后呼应 这一部分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解释硏究结果、依据结果进行综合和推论、根据结果建 立或验证理谂、指岀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指岀硏究的局限性和值得进一步深入硏究的问题, 概括研究的全部结果。要求“符合逻辑”和“自圆其说 3、参考文献、注释、附录 注释:包括文内注(行内夹注)页末注(脚注),此种—般用于著作文末注三种 般用于直接引用。一一对应。 参考文献:也称引文,是研究过程中所参考引用的主要文献资料,是对文献的间接引用。 包括正文中提到的一些期刊的文章、书籍或技术性报告等。一般不要求—对应。应写明所 参考文献的编著者、篇名或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版次以及参考内容和引文所在的页 码等。书写参考文献应遵循一定的格式。 附录:对研究问题有帮助的详尽的信息,但不宜在正文中出现,以免冗长。一般是问卷、 量表、重要原始数据、具体材料的样例。 这一部分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解释研究结果、依据结果进行综合和推论、根据结果 建立或验证理论、指岀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指岀硏究的局限性和值得进步深入研究的问 题等。 (三)研究报告中的表、图的使用 1、统计表 统计表是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研究的数量化结果的方式之一。统计表的类型主要包括原始 数据表、次数分布表和分析结果表等。一个统计表通常包括表题、表体和表注三部分。表题
第九章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4 要部分。 讨论与建议: 为整个研究报告最关键的部分之一。前言是讨论的参考框架,讨论应与 前言前后呼应。 这一部分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解释研究结果、依据结果进行综合和推论、根据结果建 立或验证理论、指出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概括研究的全部结果。要求“符合逻辑”和“自圆其说”。 3、参考文献、注释、附录 注释:包括文内注(行内夹注);页末注(脚注),此种一般用于著作;文末注三种。一 般用于直接引用。一一对应。 参考文献:也称引文,是研究过程中所参考引用的主要文献资料,是对文献的间接引用。 包括正文中提到的一些期刊的文章、书籍或技术性报告等。一般不要求一一对应。应写明所 参考文献的编著者、篇名或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版次以及参考内容和引文所在的页 码等。书写参考文献应遵循一定的格式。 附录:对研究问题有帮助的详尽的信息,但不宜在正文中出现,以免冗长。一般是问卷、 量表、重要原始数据、具体材料的样例。 这一部分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解释研究结果、依据结果进行综合和推论、根据结果 建立或验证理论、指出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 题等。 (三)研究报告中的表、图的使用 1、统计表 统计表是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研究的数量化结果的方式之一。统计表的类型主要包括原始 数据表、次数分布表和分析结果表等。一个统计表通常包括表题、表体和表注三部分。表题
第九章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是统计表的标题;表体是统计表的主体内容,包括研究的对象或特征,硏究对象或特征的指 标;类别、数据结果等内容。研究的对象或特征名称一般列在表的左边一列;研究对象或特 征的指标、类别名称一般列在表的上边一栏;同一纵列上的数据所保留的小数位要一致,位 数要对齐。表注是对统计表中有关内容的说明,包括对表的来源,对统计表中所作的注的说 明,有时可以说明统计推论的结果和结论。 统计图 统计图是用图形的形式呈现研究的数量化结果的一种形式。它比统计表更直观,更易于 理解。但是,统计图和统计表一样,不能代替研究报告中有关文字叙述,只能用来强调某些 重要的数据关系。统计图一般由图题、变量说明、坐标轴及单位、图形4个部分组成。常见 的统计图有线性图、条形图、圆形扇形图和组织图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统计图表达 的效果是有区别的;即使选用同一种统计图,绘制方法的不同(如采用不同的轴单位尺度)也 可能造成表达效果的差异。 二、科研论文 科研论文是对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和结论进行表述的文章。它的特点是学术性强,具体 表现在两方面:逻辑性强,创新性强。 基本结构 引论或导言:提岀论文的中心论题,简介硏究问题的背景、动机和论点。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需要进行充分论证。材料的安排有三种形式:平列分论式、层递 推论式、平列层递结合式 结论和附录∵观点的概括、展望、提出建议等。通常称小结、结论、建议等来表达
第九章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5 是统计表的标题;表体是统计表的主体内容,包括研究的对象或特征,研究对象或特征的指 标;类别、数据结果等内容。研究的对象或特征名称一般列在表的左边一列;研究对象或特 征的指标、类别名称一般列在表的上边一栏;同一纵列上的数据所保留的小数位要一致,位 数要对齐。表注是对统计表中有关内容的说明,包括对表的来源,对统计表中所作的注的说 明,有时可以说明统计推论的结果和结论。 2、统计图 统计图是用图形的形式呈现研究的数量化结果的一种形式。它比统计表更直观,更易于 理解。但是,统计图和统计表一样,不能代替研究报告中有关文字叙述,只能用来强调某些 重要的数据关系。统计图一般由图题、变量说明、坐标轴及单位、图形 4 个部分组成。常见 的统计图有线性图、条形图、圆形(扇形)图和组织图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统计图表达 的效果是有区别的;即使选用同一种统计图,绘制方法的不同(如采用不同的轴单位尺度)也 可能造成表达效果的差异。 二、科研论文 科研论文是对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和结论进行表述的文章。它的特点是学术性强,具体 表现在两方面:逻辑性强,创新性强。 基本结构: 引论或导言:提出论文的中心论题,简介研究问题的背景、动机和论点。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需要进行充分论证。材料的安排有三种形式:平列分论式、层递 推论式、平列层递结合式。 结论和附录:观点的概括、展望、提出建议等。通常称小结、结论、建议等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