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语文试题 本试题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嫦娥四号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其降落地点在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 击坑。那么这个着陆点是如何选择出的?探月专家们对此做出了详细解答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在论证嫦娥四号任务时,我们感觉应该给它赋予更 强的生命力和功能,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去月球背面比去正面风险 增大了很多,崎岖的地形给我们带来必须面对的问题。但从技术发展角度来讲,在月面更高 精度的着陆是未来所需要的。比如以后我们要去月球南北极,那里地形也很崎岖,如果在永 久光照区着陆,对着陆精度要求都很高。” “如果我们未来要建设月球科研站,需要多组探测器在一个范围内着陆,联合构成更复 杂的系统,这更是需要航天器能高精度着陆。所以解决这次任务面临的挑战,可以为后续的 深空探测和小行星探测打下基础。”孙泽洲说,“我们希望未来具备全月球乃至于全太阳系 的到达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也能更好地支持深空科学探测。” 专家确定去月球背面后,具体着陆区域的选择还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 孙泽洲说,嫦娥三号的着陆区在北纬45度左右的虹湾地区,探测器是按照这一纬度的光 照条件设计的热控系统和太阳翼。而大部分继承了嫦娥三号设计的嫦娥四号首选着陆区纬度
2020 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语文试题 本试题共 10 页,22 题。全卷满分 150.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嫦娥四号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其降落地点在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 击坑。那么这个着陆点是如何选择出的?探月专家们对此做出了详细解答。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在论证嫦娥四号任务时,我们感觉应该给它赋予更 强的生命力和功能,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去月球背面比去正面风险 增大了很多,崎岖的地形给我们带来必须面对的问题。但从技术发展角度来讲,在月面更高 精度的着陆是未来所需要的。比如以后我们要去月球南北极,那里地形也很崎岖,如果在永 久光照区着陆,对着陆精度要求都很高。” “如果我们未来要建设月球科研站,需要多组探测器在一个范围内着陆,联合构成更复 杂的系统,这更是需要航天器能高精度着陆。所以解决这次任务面临的挑战,可以为后续的 深空探测和小行星探测打下基础。”孙泽洲说,“我们希望未来具备全月球乃至于全太阳系 的到达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也能更好地支持深空科学探测。” 专家确定去月球背面后,具体着陆区域的选择还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 孙泽洲说,嫦娥三号的着陆区在北纬 45 度左右的虹湾地区,探测器是按照这一纬度的光 照条件设计的热控系统和太阳翼。而大部分继承了嫦娥三号设计的嫦娥四号首选着陆区纬度
也在40至50度之间 “纬度上划定范围后,再考虑经度,是落在月球背面的正中间还是边缘呢?由于要实现 地球和月球背面的通信,中继星‘鹊桥’运行在地月第二拉格朗日点的Halo轨道上。它的全 实时覆盖区域集中在月球背面中心点左右几十度的范围。”孙泽洲说,“而且我们不希望探 测器与中继星通信的时候仰角太低,那样有可能会受到周围高山的影响。” 这样,嫦娥四号的着陆区从经纬度上就基本限定下来了 在这个大致范围内,科学家们看中了艾特肯盆地,这个太阳系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 击坑,这里蕴含着月球最早的信息,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比如是不是有水?对这里的探 测将对人类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提供第一手数据和线索。 而在艾特肯盆地这个直径大约2500公里,深13公里的巨大撞击坑内,还有一个直径为 180公里的冯·卡门撞击坑,其底部地势相对平坦,能较好地保证着陆安全 恰好与冯·卡门撞击坑经度上相差约13度的地方,还有一个克雷蒂安撞击坑,非常适合 作为备选着陆区。假如嫦娥四号第一天在主选着陆区没有成功着陆,第二天还可以着陆在备 选着陆区 除了科学上的意义,对冯·卡门撞击坑的探测还有另一层意义,它是以20世纪匈牙利裔 美国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命名的,他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中国航天事业 的奠基人钱学森、郭永怀都是他的亲传弟子 五院嫦娥四号巡视器总体主任设计师中振荣说,去月球背面探测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贡 献。”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嫦娥四号最终能探测到什么,但是这一探测有可能会影响好几 代人。 (摘编自《嫦娥四号为何去了太阳系最大的陨石坑》) 1.下列对选址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着陆因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崎岖的地形给着陆带来风险,但解决这次任务面临的挑战,可以为后续的深空探测和小行 星探测打下基础。 B.根据嫦娥三号的设计和中继星“鹊桥”的全实时覆盖区域,确立了嫦娥四号着陆区的经纬 C.艾特肯盆地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因为它是太阳系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蕴含 着月球最早的信息 D.在撞击坑经度上相差约13度的地方,还有一个撞击坑,它们正好可以纪念航空时代的中 外科学家
也在 40 至 50 度之间。 “纬度上划定范围后,再考虑经度,是落在月球背面的正中间还是边缘呢?由于要实现 地球和月球背面的通信,中继星‘鹊桥’运行在地月第二拉格朗日点的 Halo 轨道上。它的全 实时覆盖区域集中在月球背面中心点左右几十度的范围。”孙泽洲说,“而且我们不希望探 测器与中继星通信的时候仰角太低,那样有可能会受到周围高山的影响。” 这样,嫦娥四号的着陆区从经纬度上就基本限定下来了。 在这个大致范围内,科学家们看中了艾特肯盆地,这个太阳系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 击坑,这里蕴含着月球最早的信息,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比如是不是有水?对这里的探 测将对人类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提供第一手数据和线索。 而在艾特肯盆地这个直径大约 2500 公里,深 13 公里的巨大撞击坑内,还有一个直径为 180 公里的冯·卡门撞击坑,其底部地势相对平坦,能较好地保证着陆安全。 恰好与冯·卡门撞击坑经度上相差约 13 度的地方,还有一个克雷蒂安撞击坑,非常适合 作为备选着陆区。假如嫦娥四号第一天在主选着陆区没有成功着陆,第二天还可以着陆在备 选着陆区。 除了科学上的意义,对冯·卡门撞击坑的探测还有另一层意义,它是以 20 世纪匈牙利裔 美国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命名的,他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中国航天事业 的奠基人钱学森、郭永怀都是他的亲传弟子。 五院嫦娥四号巡视器总体主任设计师中振荣说,去月球背面探测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贡 献。”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嫦娥四号最终能探测到什么,但是这一探测有可能会影响好几 代人。” (摘编自《嫦娥四号为何去了太阳系最大的陨石坑》) 1. 下列对选址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着陆因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崎岖的地形给着陆带来风险,但解决这次任务面临的挑战,可以为后续的深空探测和小行 星探测打下基础。 B. 根据嫦娥三号的设计和中继星“鹊桥”的全实时覆盖区域,确立了嫦娥四号着陆区的经纬 度。 C. 艾特肯盆地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因为它是太阳系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蕴含 着月球最早的信息。 D. 在撞击坑经度上相差约 13 度的地方,还有一个撞击坑,它们正好可以纪念航空时代的中 外科学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点明嫦娥四号登月的意义和降落点,然后直截了当提出问题。 B.专家介绍着陆点选址原因时,是按照范围逐渐缩小的逻辑顺序讲解的。 C.文章围绕探月专家解答着陆点选择的问题展开,采用了直接引用的方式 D.文末站在世界和历史的高度评价了此次月球背面探测的意义,照应开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四号成功探月说明我国具备全月球的到达能力,能更好地支持深空科学探测。 B.从专家的具体解说中,可以肯定地说嫦娥四号软着陆点应该是月球背面的中间地带。 C.专家预测如果嫦娥四号第一天没有成功着陆,它也能在第二天成功地着陆在备选着陆区。 D.对艾特肯盆地的探测意味着能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过程,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 【答案】1.D2.C3.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査理解词语概念含义并进行比较的题。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 看是选正确还是错误,是选一项还是两项。然后要能够从文本中找到原文,进行比对,最后 才能选出答案。D项,从原文第十二段可以读到,“除了科学上的意义,对冯·卡门撞击坑的 探测还有另一层意义”,表明只有冯·卡门撞击坑有这样的纪念意义。 A项,原文第三段、第四段可以看出 B项,原文第六段、第七段可以看出 C项,原文第九段。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査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以及手法的运用。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 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进行概括 A项,原文第一段,此项正确 B项,先选择月球背面,接着确定了经纬度、然后看中了艾特肯盆地里的冯·卡门撞击坑,范 围逐渐缩小,不能颠倒,所以是逻辑顺序,此项正确 D项,“为世界做出的贡献”是从世界的角度,“有可能会影响好几代人”是从历史角度,此 项正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点明嫦娥四号登月的意义和降落点,然后直截了当提出问题。 B. 专家介绍着陆点选址原因时,是按照范围逐渐缩小的逻辑顺序讲解的。 C. 文章围绕探月专家解答着陆点选择的问题展开,采用了直接引用的方式。 D. 文末站在世界和历史的高度评价了此次月球背面探测的意义,照应开篇。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嫦娥四号成功探月说明我国具备全月球的到达能力,能更好地支持深空科学探测。 B. 从专家的具体解说中,可以肯定地说嫦娥四号软着陆点应该是月球背面的中间地带。 C. 专家预测如果嫦娥四号第一天没有成功着陆,它也能在第二天成功地着陆在备选着陆区。 D. 对艾特肯盆地的探测意味着能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过程,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 值。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概念含义并进行比较的题。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 看是选正确还是错误,是选一项还是两项。然后要能够从文本中找到原文,进行比对,最后 才能选出答案。D 项,从原文第十二段可以读到,“除了科学上的意义,对冯·卡门撞击坑的 探测还有另一层意义”,表明只有冯·卡门撞击坑有这样的纪念意义。 A 项,原文第三段、第四段可以看出; B 项,原文第六段、第七段可以看出; C 项,原文第九段。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以及手法的运用。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 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进行概括。 A 项,原文第一段,此项正确; B 项,先选择月球背面,接着确定了经纬度、然后看中了艾特肯盆地里的冯·卡门撞击坑,范 围逐渐缩小,不能颠倒,所以是逻辑顺序,此项正确; D 项,“为世界做出的贡献”是从世界的角度,“有可能会影响好几代人”是从历史角度,此 项正确
C项,最后一段,“五院嫦娥四号巡视器总体主任设计师中振荣说,去月球背面探测是中国为 世界做出的贡献。‘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嫦娥四号最终能探测到什么,但是这一探测有可 能会影响好几代人’”,既有直接引用,也有间接引用。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査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这类题需要具备的能力即考査角度有:提取、筛选、 整合信息的能力,需要细心;知识迁移、理解揣悟的能力,需要灵活应变。 A项,第四段,是“我们希望未来具备”的能力,此项错误 C项,第十一段,“假如嫦娥四号第一天在主选着陆区没有成功着陆,第二天还可以着陆在备 选着陆区”、可以着陆,但未说成功着陆,此项错误; D项,第九段,根据“将对人类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提供第一手数据和线索”的说 法,可见此项错误 B项,中继星“鹊桥”“全实时覆盖区域集中在月球背面中心点左右几十度的范围”,“我们 不希望探测器与中继星通信的时候仰角太低”,此项正确。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低碳顾名思义就是碳排放量低,碳是指二氧化碳。低碳理念是指在生活、经济建设等方 面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可持续性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步伐明显 加快,随之而来的是一些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工厂对大量能源的开没有节制,随意排放未 经处理的污染物。除此之外,人类人口日益增多,生活需求越来越大,消耗的能源越来越 种种原因导致了碳排放量越来越大,环境被严重污染,很多城市甚至常年笼罩在雾霾之中。 人类对于低碳生活的诉求日益增长,因此,低碳园林的建设迫在眉睫! 随着低碳理念逐渐深λ人心,园林景观与低碳理念的融合已是大环境下的一种趋势。低 碳园林就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园林建设与运营模式,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包括前期 设计规划,材料选用、施工过程及后期园林绿化养护等各个环节)最大程度上减少使用石化 能源,并应用新的清洁型服务能源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低碳和生态的要求 (摘编自马艳红《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运用探析》,《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C 项,最后一段,“五院嫦娥四号巡视器总体主任设计师中振荣说,去月球背面探测是中国为 世界做出的贡献。‘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嫦娥四号最终能探测到什么,但是这一探测有可 能会影响好几代人’ ”,既有直接引用,也有间接引用。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这类题需要具备的能力即考查角度有:提取、筛选、 整合信息的能力,需要细心;知识迁移、理解揣悟的能力,需要灵活应变。 A 项,第四段,是“我们希望未来具备”的能力,此项错误。 C 项,第十一段,“假如嫦娥四号第一天在主选着陆区没有成功着陆,第二天还可以着陆在备 选着陆区”、可以着陆,但未说成功着陆,此项错误; D 项,第九段,根据“将对人类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提供第一手数据和线索”的说 法,可见此项错误。 B 项,中继星“鹊桥”“全实时覆盖区域集中在月球背面中心点左右几十度的范围”,“我们 不希望探测器与中继星通信的时候仰角太低”,此项正确。 故选 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低碳顾名思义就是碳排放量低,碳是指二氧化碳。低碳理念是指在生活、经济建设等方 面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可持续性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步伐明显 加快,随之而来的是一些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工厂对大量能源的开采没有节制,随意排放未 经处理的污染物。除此之外,人类人口日益增多,生活需求越来越大,消耗的能源越来越多。 种种原因导致了碳排放量越来越大,环境被严重污染,很多城市甚至常年笼罩在雾霾之中。 人类对于低碳生活的诉求日益增长,因此,低碳园林的建设迫在眉睫! 随着低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园林景观与低碳理念的融合已是大环境下的一种趋势。低 碳园林就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园林建设与运营模式,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包括前期 设计规划,材料选用、施工过程及后期园林绿化养护等各个环节)最大程度上减少使用石化 能源,并应用新的清洁型服务能源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低碳和生态的要求。 (摘编自马艳红《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运用探析》,《防护工程》2018 年第 17 期)
材料二 上海世博园区规划、建设、运营中碳减排措施已得到全面落实。园区内绿化覆盖率达到 50%以上:80%以上场馆采用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和室内绿化:老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占园区总 建筑面积的五分之一;60%以上的路面由建筑垃圾和钢渣制成:园区内目前已投用新能源汽车 432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50%以上 园区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达到120万千瓦时,江水源/地源热泵累计供冷量达到564 万千瓦时,各类新能源技术的实际应用相比传统能源技术累计节能5152吨标煤,累计减排1.27 万吨二氧化碳。 除了太阳能,世博会的场馆还通过江水直接冷却水系统,直接从黄浦江取水,经加药控 制微生物和藻类生长后,作为冷却用水供水源热泵机组使用,使用后的温热水排入黄浦江。” 采用江水源热泵技术与燃气供热相比,年运行能耗可减少40%~60%,年运行费用可降低 50%-70%,年运行能耗节省约5740兆瓦时,折合约1000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00 另外,上海世博会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公交优先战略,电一电混合超级电容车、混合动 力等各类新能源汽车的规模运用将超过1000辆。这些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进行示范应用的新能 源交通工具,将引领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方向并成为先进制造业的新宠 (摘编自《传播“低碳理念”,实践“低碳行动”》,新华社2010年6月5日) 材料三: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的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一时间,“低碳 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地产”“低碳生活”等新名词,以崭新的姿态高调 亮相,融入了所有人的生活,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 国家,虽然我国还面临着工业化和生态化的双重任务,但未雨绸缪,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 应,在生活层面,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已成为每个公民在建设生态文明时代义不容辞的环 保责任 (摘编自《低碳环保生活》)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环境付出的“高代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B.低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更有利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材料二: 上海世博园区规划、建设、运营中碳减排措施已得到全面落实。园区内绿化覆盖率达到 50%以上;80%以上场馆采用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和室内绿化;老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占园区总 建筑面积的五分之一;60%以上的路面由建筑垃圾和钢渣制成;园区内目前已投用新能源汽车 432 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 50%以上。 园区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达到 120 万千瓦时,江水源/地源热泵累计供冷量达到 564 万千瓦时,各类新能源技术的实际应用相比传统能源技术累计节能5152吨标煤,累计减排1.27 万吨二氧化碳。 除了太阳能,世博会的场馆还通过江水直接冷却水系统,直接从黄浦江取水,经加药控 制微生物和藻类生长后,作为冷却用水供水源热泵机组使用,使用后的温热水排入黄浦江。” 采用江水源热泵技术与燃气供热相比,年运行能耗可减少 40%~60%,年运行费用可降低 50%-70%,年运行能耗节省约 5740 兆瓦时,折合约 1000 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2600 吨。” 另外,上海世博会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公交优先战略,电—电混合超级电容车、混合动 力等各类新能源汽车的规模运用将超过 1000 辆。这些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进行示范应用的新能 源交通工具,将引领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方向并成为先进制造业的新宠。 (摘编自《传播“低碳理念”,实践“低碳行动”》,新华社 2010 年 6 月 5 日) 材料三: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的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一时间,“低碳 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地产”“低碳生活”等新名词,以崭新的姿态高调 亮相,融入了所有人的生活,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 国家,虽然我国还面临着工业化和生态化的双重任务,但未雨绸缪,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 应,在生活层面,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已成为每个公民在建设生态文明时代义不容辞的环 保责任。 (摘编自《低碳环保生活》)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环境付出的“高代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B. 低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更有利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