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二) 学号 姓名 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_ 郴州旅舍》) (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3〕姜夔在《扬州慢》中反用杜牧诗句,描写扬州荒凉景象的句子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彭刚进入新单位,淳朴的父亲郑重寄语:“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 能让”。 B.小李每晚辅导孩子做作业,每到不耐烦时,总提醒自己:“养不教,父之过 C.小杜在课堂上不喜欢发言,老师鼓励他,小杜回答说:“知者不言,言者不 D.小林组织班级活动尽心尽力,老师们感叹道:“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 (2)选出对表格信息概括正确的一项()。(3分) 表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关的重要国际承诺 年份 机构或会议 承诺文件 承诺内容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 确定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 1992 《21世纪议程》(第36章) 2002联合国世界可持续发《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质上是高质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二) 班级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积累应用(10 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____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_________·郴州旅舍》) (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姜夔在《扬州慢》中反用杜牧诗句,描写扬州荒凉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 分)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小彭刚进入新单位,淳朴的父亲郑重寄语:“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 能让”。 B.小李每晚辅导孩子做作业,每到不耐烦时,总提醒自己:“养不教,父之过”。 C.小杜在课堂上不喜欢发言,老师鼓励他,小杜回答说:“知者不言,言者不 知”。 D.小林组织班级活动尽心尽力,老师们感叹道:“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 速”。 (2)选出对表格信息概括正确的一项( )。(3 分) 表 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关的重要国际承诺 年份 机构或会议 承诺文件 承诺内容 1992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 会 《21 世纪议程》(第 36 章) 确定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 向 2002 联合国世界可持续发 《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 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质上是高质
展首脑会议 量教育,是为所有人的教育, 也是终身学习的过程 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国际 200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具体实践贯穿到学习的各个方 实施计划》 到2030年,所有学习者都要通 过包括全球公民教育及可持续 2014全球全民教育会议《马斯喀特协议》 发展教育等途径,掌握建立一 个可持续发展和平社会所必须 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塑造我们希望的未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重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是21世 2014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 ②2005 纪优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监测与评估终期报告》 A.可持续发展教育是20世纪末世界发展的核心主题。 B.可持续发展教育既有理念传播,又有实践测评。 C.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推动所有人获得必须的知识与技能。 D.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独立的,与其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无关。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修辞与新媒介(节选) ①诗歌界有一个说法基本为人们所接受,诗歌不能翻译。这句话不是说基本意思不 能翻译,而是指翻译会损害诗歌原有的韵味。 ②什么是文章或诗歌的韵味?有人说韵味难以言传,如果可以言传,那就是可以翻 译。我基本同意这个说法。你觉得“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与“天空中不留下
展首脑会议 量教育,是为所有人的教育, 也是终身学习的过程 200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国际 实施计划》 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价值观、 具体实践贯穿到学习的各个方 面 2014 全球全民教育会议 《马斯喀特协议》 到 2030 年,所有学习者都要通 过包括全球公民教育及可持续 发展教育等途径,掌握建立一 个可持续发展和平社会所必须 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20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 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 会 《塑造我们希望的未来——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 (2005 -2014)监测与评估终期报告》 重申可持续发展教育是 21 世 纪优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A.可持续发展教育是 20 世纪末世界发展的核心主题。 B.可持续发展教育既有理念传播,又有实践测评。 C.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推动所有人获得必须的知识与技能。 D.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独立的,与其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无关。 二、阅 读(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 修辞与新媒介(节选) ①诗歌界有一个说法基本为人们所接受,诗歌不能翻译。这句话不是说基本意思不 能翻译,而是指翻译会损害诗歌原有的韵味。 ②什么是文章或诗歌的韵味?有人说韵味难以言传,如果可以言传,那就是可以翻 译。我基本同意这个说法。你觉得“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与“天空中不留下
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哪一种更好?这两种对泰戈尔《飞鸟集》中名句的翻译高 下立判。差别在哪里?前者在修辞上下了更大功夫,我觉得是修辞开拓了诗歌的意义空 间。因此我想,所谓韵味就来源于修辞。其实韵味这一说法,本身就是一种修辞性表达 因为音韵本来是指声音,现在是来喻指诗歌的某种意义。所谓诗歌不可翻译,严格来说, 是修辞难以翻译的缘故。修辞辶所以难以翻译,是因为修辞中带冇文仳的全部传统。客 观一点说,某种语言的历史越悠久就越美,因为语言的历史越长,语言表达就越丰富 修辞的手段会越发多彩,其意义空间就越宽阔。在这点上,我认为中国的汉语最美,因 为有两千多年的语言史做底蕴 ③修辞是语言表达的手段,是语言学和叙事学诗学范畴的硏究课题,本来和科技没 什么关系。然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媒介和新科技侵入到 修辞领域中,或者说我们可以从修辞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前些年李安的电影《比利·林 恩的中场战事》引起热议,议论的焦点就是那3D/4k/120帧版本的拍摄影像所带来的观 影效果,或者说,这一高清晰度的拍摄技术对于影片故事的叙述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作 用。新技术的运用和艺术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在影视艺术中,因为影视艺术 就是在技术、媒介创新的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因此一种新技术的运用,就是引进一种 修辞方式。 ④随着新科技和新媒介的迅猛发展,技术和艺术的界限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可以做清 晰的划分,因此,有学者认为“技术是无形的形而上学”,这不是说技术是无形的,而 是说 ⑤今天的影视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更偏向于技术的艺术,因为所有的新媒介技术 产生,往往会被应用于电影或电视的拍摄中。以金庸武侠小说为例,他的《射雕英雄传》
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哪一种更好?这两种对泰戈尔《飞鸟集》中名句的翻译高 下立判。差别在哪里?前者在修辞上下了更大功夫,我觉得是修辞开拓了诗歌的意义空 间。因此我想,所谓韵味就来源于修辞。其实韵味这一说法,本身就是一种修辞性表达, 因为音韵本来是指声音,现在是来喻指诗歌的某种意义。所谓诗歌不可翻译,严格来说, 是修辞难以翻译的缘故。修辞之所以难以翻译,是因为修辞中带有文化的全部传统。客 观一点说,某种语言的历史越悠久就越美,因为语言的历史越长,语言表达就越丰富, 修辞的手段会越发多彩,其意义空间就越宽阔。在这点上,我认为中国的汉语最美,因 为有两千多年的语言史做底蕴。 ③修辞是语言表达的手段,是语言学和叙事学诗学范畴的研究课题,本来和科技没 什么关系。然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媒介和新科技侵入到 修辞领域中,或者说我们可以从修辞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前些年李安的电影《比利·林 恩的中场战事》引起热议,议论的焦点就是那 3D/4k/120 帧版本的拍摄影像所带来的观 影效果,或者说,这一高清晰度的拍摄技术对于影片故事的叙述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作 用。新技术的运用和艺术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在影视艺术中,因为影视艺术 就是在技术、媒介创新的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因此一种新技术的运用,就是引进一种 修辞方式。 ④随着新科技和新媒介的迅猛发展,技术和艺术的界限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可以做清 晰的划分,因此,有学者认为“技术是无形的形而上学”,这不是说技术是无形的,而 是说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今天的影视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更偏向于技术的艺术,因为所有的新媒介技术一旦 产生,往往会被应用于电影或电视的拍摄中。以金庸武侠小说为例,他的《射雕英雄传》
《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都被翻拍了许多次,每一次拍摄所带来的新意,往往不在 故事,而在技术的表现。由于有了影视特技和新的电脑制作技术,呈现的画面已经不是 一般意义上的故事背景或环境,而是成为一种新的景观。在这样的虚构故事中,一切新 技术都有用武之地。故事的内涵同时包括不同的层面,即情节的层面和视觉感官的层面 而后者往往调动的是新技术手段。 ⑥现在看来千年不变的叙事艺术也有类似情形发生。当然作为叙事者,作家是用本 民族的语言文字来创作,如果一个作家在同一个文本中同时用了另一种语言,某种意义 上就是用了另一种媒介。例如,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就使用了多种语言,而这些不 同的语言就成为小说的修辞。尽管从以往文学批评的立场出发,人们对这位小说家的 意识流”手法更为称道,因为意识流开辟了小说的表现空间,使得二十世纪的小说有 了新的动力;但是今天看来,这本书对读者构成的真正障碍应该是小说的多种语言并用 而不是意识流。因为一旦人们在观念上接受了意识流,意识流不但不成为阅读障碍,反 而会成为阅读的激励。但是要能感受乔伊斯小说的韵味,恐怕得有更深的语言底蕴。当 然语言媒介不同于新技术媒介,语言媒介是在历史和传统中慢慢形成的,人类的语言虽 然在发展,但是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它的维度总是有限的,并且接受语言的修辞需要 某种长期的修养。而新技术媒介情况则有所不冋,它们总是能开辟新的修辞空间。 ⑦这里或许可以将修辞分为两个大类:一个是同形态修辞(同媒介修辞),即语言 作品的修辞是语言,绘画作品的修辞是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要素,影视作品的修辞 是各种影像手段(当然影视作品的修辞比较复杂,有多个维度)。另一个是异形态修辞 (新媒介修辞),如文字中间掺杂图像和各种符号。如果说以往我们所理解的修辞基本 是冋媒介修辞,那么今天的微博、微信、社交媒体上,基本是各种形态修辞混合在一起。 应该说越是新媒介,越容易产生修辞
《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都被翻拍了许多次,每一次拍摄所带来的新意,往往不在 故事,而在技术的表现。由于有了影视特技和新的电脑制作技术,呈现的画面已经不是 一般意义上的故事背景或环境,而是成为一种新的景观。在这样的虚构故事中,一切新 技术都有用武之地。故事的内涵同时包括不同的层面,即情节的层面和视觉感官的层面, 而后者往往调动的是新技术手段。 ⑥现在看来千年不变的叙事艺术也有类似情形发生。当然作为叙事者,作家是用本 民族的语言文字来创作,如果一个作家在同一个文本中同时用了另一种语言,某种意义 上就是用了另一种媒介。例如,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就使用了多种语言,而这些不 同的语言就成为小说的修辞。尽管从以往文学批评的立场出发,人们对这位小说家的 “意识流”手法更为称道,因为意识流开辟了小说的表现空间,使得二十世纪的小说有 了新的动力;但是今天看来,这本书对读者构成的真正障碍应该是小说的多种语言并用, 而不是意识流。因为一旦人们在观念上接受了意识流,意识流不但不成为阅读障碍,反 而会成为阅读的激励。但是要能感受乔伊斯小说的韵味,恐怕得有更深的语言底蕴。当 然语言媒介不同于新技术媒介,语言媒介是在历史和传统中慢慢形成的,人类的语言虽 然在发展,但是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它的维度总是有限的,并且接受语言的修辞需要 某种长期的修养。而新技术媒介情况则有所不同,它们总是能开辟新的修辞空间。 ⑦这里或许可以将修辞分为两个大类:一个是同形态修辞(同媒介修辞),即语言 作品的修辞是语言,绘画作品的修辞是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要素,影视作品的修辞 是各种影像手段(当然影视作品的修辞比较复杂,有多个维度)。另一个是异形态修辞 (新媒介修辞),如文字中间掺杂图像和各种符号。如果说以往我们所理解的修辞基本 是同媒介修辞,那么今天的微博、微信、社交媒体上,基本是各种形态修辞混合在一起。 应该说越是新媒介,越容易产生修辞
⑧当然,在同形态修辞中,读者能比较修辞技巧的高低,或者赞賞某位诗人精湛或 炉火纯青的笔触。但是在异形态修辞中,情形就十分复杂,因为它们不在冋一个语义轴 上,难以做出相应的评判。如果说冋形态修辞是水平方向的,那么异形态修辞就呈现立 体形态。许多先锋艺术是互为修辞的,所有让观众错愕、惊诧的作品,都在共冋表明“我 们是艺术先锋,我们在探索,我们是在开拓新的艺术空间” 3.填入第④段空白处最恰当的句子是()。(2分) A.新技术、新媒介已经与许多艺术融为-体,不分彼此。 B.新技术、新媒介带来的形式变革是现代艺术创发展不可缺少的辅助因素。 C.新技术、新媒介已经介入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太容易被人们所察觉 D.新技术、新媒介带来的观念变化往往是隐形的,不太容易被人们所察觉。 下列对本文四个事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飞鸟集》译文对比,突出了修辞具有开拓诗歌意义空间的作用。 B.李安电影引发热议,充分显示出新科技大有取代语言学和叙事学诗学修辞的趋势。 C.金庸小说成为翻拍对象,表明新技术在影视拍摄的视觉感官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 D.《尤利西斯》多种语言并用,表明叙事艺术在修辞方面也能够自我更新。 5.下列对“新媒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媒介就是一种修辞,没有新旧之分。 B.新媒介是一种新技术,转化为修辞很困难。 C.新媒介比传统的语言媒介,更具有高超的修辞效果。 D.一种新媒介可以成为另—种新媒介的修辞。 6.从论证的严谨性看,第①②段是否可以删去,请加以分析。(3分
⑧当然,在同形态修辞中,读者能比较修辞技巧的高低,或者赞赏某位诗人精湛或 炉火纯青的笔触。但是在异形态修辞中,情形就十分复杂,因为它们不在同一个语义轴 上,难以做出相应的评判。如果说同形态修辞是水平方向的,那么异形态修辞就呈现立 体形态。许多先锋艺术是互为修辞的,所有让观众错愕、惊诧的作品,都在共同表明“我 们是艺术先锋,我们在探索,我们是在开拓新的艺术空间”。 3.填入第④段空白处最恰当的句子是( )。(2 分) A.新技术、新媒介已经与许多艺术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B.新技术、新媒介带来的形式变革是现代艺术创新发展不可缺少的辅助因素。 C.新技术、新媒介已经介入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太容易被人们所察觉。 D.新技术、新媒介带来的观念变化往往是隐形的,不太容易被人们所察觉。 4.下列对本文四个事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通过《飞鸟集》译文对比,突出了修辞具有开拓诗歌意义空间的作用。 B.李安电影引发热议,充分显示出新科技大有取代语言学和叙事学诗学修辞的趋势。 C.金庸小说成为翻拍对象,表明新技术在影视拍摄的视觉感官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 D.《尤利西斯》多种语言并用,表明叙事艺术在修辞方面也能够自我更新。 5.下列对“新媒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媒介就是一种修辞,没有新旧之分。 B.新媒介是一种新技术,转化为修辞很困难。 C.新媒介比传统的语言媒介,更具有高超的修辞效果。 D.一种新媒介可以成为另一种新媒介的修辞。 6.从论证的严谨性看,第①②段是否可以删去,请加以分析。(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