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安放在上层窗口处墙内外两侧的水平杆1与4相互绑牢:安放在下层窗口处墙内外 两侧的水平杆3与2也同样相互绑牢:斜杆5上下两端分别与水平杆6与2相互绑牢:支设 安全网的斜杆5间距应不大于4m。 在无窗口的山墙上,可在墙角设立柱来挂安全网:也可在墙体内预埋钢筋环以支撑斜杆: 还可用短钢管穿墙,用回转扣件来支设斜杆。 2.模板支架 模板支架是用于支撑模板的、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架子。模板支架也广泛采用扣件式 钢管搭设的支架。 1)模板支撑架的施工要求 (1)施工准备 钢管扣件搭设的模板支撑系统,应根据施工对象的荷载大小,支承高度及使用要求编制 专项施工方案。应对进入线程的钢管、扣件等配件进行验收,钢管应符合现行《碳素结构钢》 CGB700)中Q235钢的标准,扣件应符合现行《钢管脚手架扣件》<JG22)标准,并有质量合 格证、质检报告、准用证等证明材料,对反复使用的钢管应检测其壁厚,壁厚不得小于公称 壁厚90%,不得使用不合格的产品。钢管表面平直光滑,壁厚均匀,不应有裂缝、分层、毛 刺、硬弯、电锯结疤,其表面应有防锈处理:扣件不得有裂纹、变形和螺栓出现滑丝等缺陷, 并有防锈处理。 钢管,扣件应按规格、种类分类整齐堆放、堆稳。堆放的地方不得有积水。按照支撑系 统专项施工方案,必须对地基的软松土、回填土进行平整、夯实,地基设有排水措施,支撑 系统范围内的地基承载能力应满足支架施工时总荷载的要求。同时在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区 域应设置安全警戒线。 (2)搭设 模板支撑系统的立杆间距应按施工方案进行设置,先在地平面放线确定立杆位置,将立 杆与水平杆用扣件连接成第一层支撑架体,完成一层搭设后,应对立杆的垂直度进行初步校 正,然后搭设扫地杆并再次对立杆的垂直度进行校正,扫地杆离地不大于200mm,逐层搭 设支撑架体,每搭设一层纵向横向水平杆时,应对立杆进行垂直度校正。支撑架体的水平杆 位置应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设置,应一层一层进行搭设,不得错层搭设。立杆在同一水平 面内对接接长数量不得大于总数量的13,接长点应在层距端部的13距离范围内,接长杆应 均匀分布在支撑架体平面范围内。严禁相邻两根立杆同步接长,立杆的接长应采取满足支撑 高度的最少节点原则。立杆接长后仍不能满足所需高度且接长高度小于800M时可以在立杆 顶部采用扣件绑接长,用于调节立杆标高,绑接扣件数量不得少于2只且两只扣件的距离应 为350-400mm,扣件中心离立杆顶部距离不得小于100mm,同一只支撑架体上绑接扣件 的距离应一致。搭设两层以上的支撑架体应设置登高措施。按施工方案搭设水平杆的层高, 且按照支撑架体要求设置水平加强层,搭设外立面剪刀成和中间立面剪刀撑,设置支撑架 体与墙体的附着连接。支架作为承重系统,一般不设置脚手板,不上人操作。剪刀撑的设置 也比外脚手架复杂,包括水平剪刀撑和竖向剪刀撑
(3)使用 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后至拆除的使用全过程中,立杆底部不得松动,不得任意拆除任何 一根杆件,不得松动扣件,不得用作起重缆风的拉结。混凝土浇筑应尽可能使模板支撑系 统均匀受载,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荷载,在施工中应有专人监 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监护,发现有松动、变形等情况, 必须立即停止浇筑并果断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4)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2)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6.3.1、 6.3.2、6.3.3、6.3.5条的规定: (2)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3)设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用取可靠措施固 定; (4)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外,其偏心距不应大 于25mm. 3)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 设置: (2)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 道水平剪刀撑: (3)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6.6.2条的规 定。 4)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 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 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2.5模板荷载及计算规定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 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 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对重要结构的模板、特殊形式的模板、超出适用范围的一 般模板,应该进行设计或验算以确保质量和施工安全,防止浪费。 1)在计算模板及支架时,可采用下列荷载数值:
(1)模板及支架自重:可根据模板设计图纸确定。肋形楼板及无梁楼板模板自重,可 参考下列数据: ①平板的模板及小楞、定型组合钢模板:0.5kN/m2;木模板:0.3kN/m2。 ⑦楼板模板(包括梁模板):定型组合钢模板0.75kN/m2;木模板:0.5kN/m2。 ③楼板模板及支架(楼层高≤4m):定型组合钢模1.1kN/m2;木模板:0.75kN/m2。 (2)浇筑混凝土的重量:普通混凝土用25kN/m3,其他混凝土根据实际重量确定。 (3)钢筋重量根据工程图纸确定。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重量: 楼板1.1kN:梁1.5kN。 (4)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重在水平投影面上的荷载为: ①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承小楞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为:2.5kN/m2,集中荷载2.5kN 进行验算,取两者中较大的弯矩值。 ②计算直接支承小楞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为1.5kN/m2。 ③计算支架支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为1.50kN/m2。对大型浇筑设备如 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等按实际情况计算。混凝土堆集高度超过100mm以上者按实际高 度计算。如模板单块小于150mm时,集中荷载可分布在相邻两块板上。 (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之内),水平面模板荷载2.0 kN/m2,垂直面模板为4.0kN/m2。 (6)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 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F=0.22ret0B1B2V次 F=rcH 式中F一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r。一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 to一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 (T+15)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 V—混凝土浇筑速度(m/h): H一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B1一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B2一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 取1.0:110150mm时,取1.15。 (7)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用溜槽、串简或导管向内灌混凝土时 为2kN/m2;用容量≤0.2m3的运输器具向模内倾倒混凝土时为2kN/m2;用容量为.2一0.8m3 的运输器具向模内倾倒混凝土时为4kN/m2;用容量为0.8m3的运输器具向模内倾倒混凝土 时为6kN/m2。 (8)风荷载按现行《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计算。 2)计算模板及其支架时的荷载分项系数 计算模板及其支架时的荷载设计值,应采用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荷载分项系数求得。荷 载分项系数为: (1)荷载类别为模板及支架自重或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或钢筋自重时,为1.35。 (2)当荷载类别为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或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时,为1.4。 (3)当荷载类别为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板的侧压力时,为1.35。 (4)当荷载类别为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时,为1.4。 3)计算规定 (1)模板荷载组合:计算模板和支架时,应根据表4.6的规定进行荷载组合。 (2)验算模板及支架的刚度时,允许的变形值: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跨 度的1400: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支架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 为相应的荷载亦应另行计算。 表4.6计算模板及其支架的荷载组合 项 荷载类别 项 目 次 计算强度用 验算刚度用 平板和薄壳模板及其支架 (1)+(2)+(3)+(4) (1)+(2)+(3) 2 梁和拱模板的底板 (1)+(2)+(3)+(5) (1)+(2)+(3) 梁、拱、柱(边长≤300mm)》 (5)+(6)》 (6)》 墙(厚≤100mm)的侧面模板 厚大结构、柱(边长>300mm) (6)+(7) (6) 墙(厚>100mm)的侧面模板
【例4.1】某框架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100mm,其支模尺寸为3.3m×4.95m, 楼层高度为4.5m,采用组合钢模及钢管支架支模,要求作配板设计及模板结构布置与验算。 1500⊥1300150015 75 ,730,75075044760,750 75 -4725 (a) (6) 【解】①配板方案 图4-18楼板模板的配板及支撑 1一Φ48×3.5钢管支柱;2一钢模板;3一内钢楞;4一外钢楞2060×40×2.5; 5一水平撑Φ48×3.5 图418板模板的配板及支撑 1一小好×3.5胡管支进:2-铜腰板:3一内居:4外楞2?60×40×2.5:5一水平控中8×3.5 若模板以其长边沿4.95m方向排列,可列出四种方案: 方案(1)33P3015+11P3004,两种规格,共44块; 方案(2)34P3015+2P3009+1P1515+2P1509,四种规格,共39块: 方案(3)35P3015+1P3004+2P1515,三种规格,共38块: 若模板以其长边沿3.3m方向排列,可列出三种方案: 方案(4)16P3015+32P3009+1P1515+2P1509,四种规格,共51块: 方案(5)35P3015+1P3009+2P1515,三种规格,共38块: 方案(6)134P3015+1P3009+2P1509+3P3009,四种规格,共39块: 方案(3)及方案(5)模板规格及块数少,比较合宜。方案(1)(图4-18)错缝排列, 刚性好,宜用于预拼吊装的情况,现取方案(3)作模板结构布置及验算的依据。 ②模板结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