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萌芽时期 1、17世纪中期的国际会议是国际组织的重要前身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形成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 生产力的进步,国家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对于涉及多个国家的问题必须有新的协 调方式,国际会议应运而生。会议所制定的一系列公约及所提出的一些新的议事 规则,为初期的国际组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 二、形成时期 为现代国际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开辟道路的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于三方面: 其一,欧洲协调 始于维也纳会议,是指以会议外交的方式处理欧洲或与欧洲有关事务的一种 定期协商制度,特点为多边、高层次和大国操纵。 亚琛会议 特洛波会议 莱巴赫会议 维罗纳会议 其二,海牙体系 指的是1899年与1907年两次海牙会议在发展国际法和寻求和平解决争端 以及减少战争伤害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随之形成的体制。 其三,国际行政组织 19世纪中叶以后.在实施国际会议订立的多边公约及协定的基础上,出现 了若干为特定目的而设立的一些常设机构。它们是最早出现的国际行政组织,是 现代国际组织的原始形态,如1815年的菜茵河委员会和1856年的多瑙河委员会。 在国际行政组织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如:世界气象组织、万国邮政联盟、 国际度量衡组织等。 作为现代国际组织的雏形,早期的国际行政组织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宗旨 较为单纯,协调领域有限,是一些功能性的合作组织:第二,均有较完善的常设 机构和较为系统的组织程序,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比较成熟的组织模式。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普遍化时期 进入20世纪之后,国际关系内容日益丰富。与此相适应,国际组织的种类 从最初的专门性和技术性组织向一般性和政治性组织扩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一、萌芽时期 1、 17 世纪中期的国际会议是国际组织的重要前身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形成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 生产力的进步,国家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对于涉及多个国家的问题必须有新的协 调方式,国际会议应运而生。会议所制定的一系列公约及所提出的一些新的议事 规则,为初期的国际组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 二、形成时期 为现代国际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开辟道路的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于三方面: 其一, 欧洲协调 始于维也纳会议,是指以会议外交的方式处理欧洲或与欧洲有关事务的一种 定期协商制度,特点为多边、高层次和大国操纵。 亚琛会议 特洛波会议 莱巴赫会议 维罗纳会议 其二, 海牙体系 指的是1899年与1907年两次海牙会议在发展国际法和寻求和平解决争端 以及减少战争伤害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随之形成的体制。 其三,国际行政组织 19 世纪中叶以后.在实施国际会议订立的多边公约及协定的基础上,出现 了若干为特定目的而设立的一些常设机构。它们是最早出现的国际行政组织,是 现代国际组织的原始形态,如1815年的莱茵河委员会和1856年的多瑙河委员会。 在国际行政组织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如:世界气象组织、万国邮政联盟、 国际度量衡组织等。 作为现代国际组织的雏形,早期的国际行政组织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宗旨 较为单纯,协调领域有限,是一些功能性的合作组织;第二,均有较完善的常设 机构和较为系统的组织程序,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比较成熟的组织模式。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普遍化时期 进入 20 世纪之后,国际关系内容日益丰富。与此相适应,国际组织的种类 从最初的专门性和技术性组织向一般性和政治性组织扩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一一国际联盟。它的结构形式和运 作程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国际组织的结构模式。它将维护国际和平作为自己的 重要宗旨之一,大大地丰富了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个案研究一一国际联盟 第三节 国际组织的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建立了第二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一一联合国。联 合国在借鉴国际联盟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国 际组织,拥有国联从未有过的活力和权威性,开创了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此后,国际组织蓬勃发展,数量和种类均呈急刷增多之势,组织运行机制日益完 善,权威性不断提高,活动领域不断拓宽,几乎涉及国际社会的各个方面,且相 互之间的协调也在不断加强。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国际组织的发展趋势 数量仍会增加,但不会达到二战后一段时间里的增长速度:活动范围将进一步 宽泛:国际组织的组织形态多元化:国际组织之间的协调性将进一步加强:对 国际关系的影响趋于进一步加强:地域上的不平衡性继续发展。 单元学习目的: 了解和掌握国际组织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及原因,认识国际组织的发展趋 势。 作业:思考题 1、国际组织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促进国际组织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国际组织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知识单元3:第三章国际组织的运行 参考学时:6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节国际组织的运行机制 国际组织是一个具有反应、决策和实施能力的大系统,一般拥有较为完整的
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它的结构形式和运 作程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国际组织的结构模式。它将维护国际和平作为自己的 重要宗旨之一,大大地丰富了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个案研究——国际联盟 第三节 国际组织的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建立了第二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联合国。联 合国在借鉴国际联盟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国 际组织,拥有国联从未有过的活力和权威性,开创了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此后,国际组织蓬勃发展,数量和种类均呈急剧增多之势,组织运行机制日益完 善,权威性不断提高,活动领域不断拓宽,几乎涉及国际社会的各个方面,且相 互之间的协调也在不断加强。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国际组织的发展趋势 数量仍会增加,但不会达到二战后一段时间里的增长速度;活动范围将进一步 宽泛;国际组织的组织形态多元化;国际组织之间的协调性将进一步加强; 对 国际关系的影响趋于进一步加强;地域上的不平衡性继续发展。 单元学习目的: 了解和掌握国际组织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及原因,认识国际组织的发展趋 势。作业:思考题 1、国际组织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促进国际组织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国际组织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知识单元 3:第三章 国际组织的运行 参考学时:6 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运行机制 国际组织是一个具有反应、决策和实施能力的大系统,一般拥有较为完整的
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但如何设置本组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并不存在统一的 标准。各个国际组织可以依据本组织的宗旨和职责要求,自行设计和建立自身的 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一、 内部组织结构 一般由三个不同层次的机构组成:(1)最高机构,即“大会”或“理事会”, 由该组织的全体成员派出代表组成,拥有决策权。最高机构一般定期举行会议。 (2)执行与主管机构,处理两次大会期间的有关组织职能和大会决议的事宜: (3)行政管理机构,承担本组织日常的行政管理事务。此外,有些国际组织还 将处理争端和纠纷的司法机构也纳入到其组织机构里。 二、议事规则 在国际组织运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其决策程序的设定,即它是如何作出 决议或决定的。表决是国际组织决策程序的核心内容,一般遵循三种表决方式: (1)协商一致,即通过广泛协商,不经投票而形成一致同意的决议:(2)一致 同意,即一个成员一票,达成一致:(3)多数同意,可再细分为一个成员一票的 多数同意与一个成员数票的加权表决制。 联合国是具有最完备、最复杂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的国际组织,它的组织 结构具有典型性。 第二节影响国际组织运行的因素 国际组织在运行乃至作出决定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内部来 看,成员的共同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相互制约、平衡,组织内部成员的力量对比状 况,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组织机构的运行方式等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作 用。从外部来看,因际体系大环境对因际组织的运行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第三节国际文官制度 以联合国为例,介绍国际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内容及目前的实施状况 单元学习目标 了解国际组织的组织结构和体系的产生、发展及运行状况,掌握国际组织决 策机制和程序以及它们的利弊得失,知晓国际公务员制度的起源、相关原则及其 运行规则
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但如何设置本组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并不存在统一的 标准。各个国际组织可以依据本组织的宗旨和职责要求,自行设计和建立自身的 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一、 内部组织结构 一般由三个不同层次的机构组成:(1)最高机构,即“大会”或“理事会”, 由该组织的全体成员派出代表组成,拥有决策权。最高机构一般定期举行会议。 (2)执行与主管机构,处理两次大会期间的有关组织职能和大会决议的事宜; (3 )行政管理机构,承担本组织日常的行政管理事务。此外,有些国际组织还 将处理争端和纠纷的司法机构也纳入到其组织机构里。 二、 议事规则 在国际组织运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其决策程序的设定,即它是如何作出 决议或决定的。表决是国际组织决策程序的核心内容,一般遵循三种表决方式: (1)协商一致,即通过广泛协商,不经投票而形成一致同意的决议;(2)一致 同意,即一个成员一票,达成一致;(3)多数同意,可再细分为一个成员一票的 多数同意与一个成员数票的加权表决制。 联合国是具有最完备、最复杂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的国际组织,它的组织 结构具有典型性。 第二节 影响国际组织运行的因素 国际组织在运行乃至作出决定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内部来 看,成员的共同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相互制约、平衡,组织内部成员的力量对比状 况,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组织机构的运行方式等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作 用。从外部来看,国际体系大环境对国际组织的运行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第三节 国际文官制度 以联合国为例,介绍国际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内容及目前的实施状况。 单元学习目标 了解国际组织的组织结构和体系的产生、发展及运行状况,掌握国际组织决 策机制和程序以及它们的利弊得失,知晓国际公务员制度的起源、相关原则及其 运行规则
作业:思考题 1、国际组织的组织结构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 2、试析各类表决方式的利弊得失 3、澳大利亚国际法学家斯塔克说:“一致同意原则原是为保护少数而确定的,但 由于夸大了平等原则,结果变成了少数对多数的一种暴政。”请谈谈你对这一 观点的看法。 知识单元4:第四章国际组织法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节关于国际组织法的定义 国际组织法指的是,用以调整国际组织内部及其对外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 (包括有关国际组织建立、存在与活动的一切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 总和。国际组织法是现代国际法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分支。 第二节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国际组织开展活动的基础是在其活动领域内占有必要的法律地位。国际组织 拥有法律地位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相对独立于其成员国的一定的法律人格。法 律人格指的是,国际组织依法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资格。国际组织的 法律人格使其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自主行为能力。国际组织法律地位的局限性在 于:国际组织拥有的法律人格不同于主权国家的法律人格,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法 律人格,具有派生性和局限性。 第三节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的相互影响 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对国际组织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有着积极的影响,因为 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为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表现在:
作业:思考题 1、国际组织的组织结构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 2、试析各类表决方式的利弊得失 3、澳大利亚国际法学家斯塔克说:“一致同意原则原是为保护少数而确定的,但 由于夸大了平等原则,结果变成了少数对多数的一种暴政。”请谈谈你对这一 观点的看法。 知识单元 4:第四章 国际组织法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关于国际组织法的定义 国际组织法指的是,用以调整国际组织内部及其对外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 (包括有关国际组织建立、存在与活动的一切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 总和。国际组织法是现代国际法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分支。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国际组织开展活动的基础是在其活动领域内占有必要的法律地位。国际组织 拥有法律地位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相对独立于其成员国的一定的法律人格。法 律人格指的是,国际组织依法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资格。国际组织的 法律人格使其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自主行为能力。国际组织法律地位的局限性在 于:国际组织拥有的法律人格不同于主权国家的法律人格,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法 律人格,具有派生性和局限性。 第三节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的相互影响 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对国际组织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有着积极的影响,因为 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为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