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VAC计算机,1944~1952 o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 - 1MHz,二进制,字长32位,串行 -存储程序(Stored Program) 。 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和奥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与普林斯顿计算机
EDVAC计算机,1944~1952 •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 – 1MHz,二进制,字长32位,串行 – 存储程序(Stored Program) 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和奥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与普林斯顿计算机
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EDSAC 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alculator -参考EDVAC机,1946~1949年Vilkes在剑桥实现 •采用水银延迟线为存储器,可存 储34b字长的512字。 •加法时间1.5ms,乘法时间4ms。 •串行计算机(数据传输和运算按 0六 位逐一进行) 微程序,子程序,Cache,. 401 夏里斯·成尔克斯 Maurice Vincent Wilkes,第二届图灵奖,1967
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EDSAC • 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alculator – 参考EDVAC机,1946~1949年Wilkes在剑桥实现 •采用水银延迟线为存储器,可存 储34b字长的512字。 •加法时间1.5ms,乘法时间4ms。 •串行计算机(数据传输和运算按 位逐一进行) •微程序,子程序,Cache,… Maurice Vincent Wilkes,第二届图灵奖,1967
STC Von Neumann Machine Architecture, 唐$121 存储程序计算机”:由五大部件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方式 一“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分别按地址访问 指令和数据表示形式 存储器 一均用二进制码表示 。 指令构成 输入设备 运算器 输出设备 -由操作码和地址码构成 控制器 。 程序控制 唐图1.7 一存储程序式计算机:指令按顺序存放,顺序执行 ·数据传输 存储与计算分离一亦称普林斯顿结构 一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
Von Neumann Machine Architecture,唐$1.2.1 • “存储程序计算机”:由五大部件构成 –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 “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方式 – “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分别按地址访问 • 指令和数据表示形式 – 均用二进制码表示 • 指令构成 – 由操作码和地址码构成 • 程序控制 – 存储程序式计算机:指令按顺序存放,顺序执行 • 数据传输 –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 唐图1.7 存储与计算分离——亦称普林斯顿结构
现代计算机的组织结构特征(ABC 运算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运算器 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 存储器 输出设备 控制器 控制器 以存储器为中心 address data memory data (oR - 哈佛结构(数据 address PC 与指令相分离) program memory data R 一层次化存储系统 主机 CPU ·互连总线 ALU 主存 Reg 外设 ·并行 控制单元
现代计算机的组织结构特征(ABC) • 以存储器为中心 – 哈佛结构(数据 与指令相分离) – 层次化存储系统 • 互连总线 • 并行
CPU (core) 》 Generic Block Diagram of a Typical CPU 一数据通路datapath,控制器 Control Arithmetic Internal Unit Logic Unit data bus Registers Instruction Decoder
CPU(core) • Generic Block Diagram of a Typical CPU – 数据通路datapath,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