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术预防法 135 对于僧道的怀疑 140 官方对于僧道的处置 140 僧道、乞丐与普通百姓 146 乞丐的社会恐怖活动… 152 第六章各省的清剿… 157 弘历的行省官僚 158 肱股心腹 158 信息系统 161 江南的隐情 163 一些尴尬的发现 163 现场的眼线 169 浙江的撇清 今 来自山东的进一步线索 173 张四儒的厄运 174 接踵而来的危机 一个防范妖术的案件 177 河南的执法 181 阴谋的升级 救世的追求 181 第七章妖首的踪迹 19% 妖术西行. 190 运河上的妖术 192 对嫌犯的围捕 195 ·两心相悦的奸情 198 一个冥顽不化的嫌犯 201
第八章终结 205 民间的诬告 205 家内的谋反… 205 一个顽固的债主 206 被告席上的叫魂犯 208 张四儒的坦白 208 剪辫首犯的故事 211 一个愚蠢的错误 212 旅途横祸 215 说服弘历 216 与官僚机器算总账 224 终结 227 第九章政治罪与官僚君主制 232 官僚君主制中的常规权力和专制权力 233 君主对官僚的控制 237 效率的监督和指导 237 三年考绩 240 常规控制的制度障碍 243 弘历对常规控制的失望 243 庇护对抗纪律 245 端摩上司的意图 247 弹劾的障碍…… 248 特殊的考评制度 250 来自现场的机要报告 250 弘历对新常规的拒绝 252 宫中陛见制度… 253 上层制度:“政治任命” 256
礼仪行为 258 叫魂危机中帝王控制的运作 261 严饬属下 262 重申官场规范 263 强化个人关系 264 官僚的抵制 … 265 忙而不动:吴绍诗在江西 266 转移视线:对苏州教派的迫害 268 统一步调:觉性案件… 270 常规化:转移到安全轨道 271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官僚君主制…。 272 第十章主题和变奏 277 君主:真实和幻影 278 知识阶层和大众对妖术的看法 281 普通民众:权力的幻觉 284 官僚制度:谨慎的喝彩. 288 参考文献书目 22 致谢 310 索引 312 译者后记 陈兼、刘昶335 《叫魂》译后一潮译札记及若干随想·陈兼、刘梨338
第一章 中国窃贼传奇 1768年,中国悲剧性近代的前夜。 1 某种带有预示性质的惊颤蔓延于中国社会:一个幽灵一 一种名为“叫魂”的妖术一一在华夏大地上盘桓。〔1)据称,术 士们通过作法于受害者的名字、毛发或衣物,便可使他发病, 甚至死去,并偷取他的灵魂精气,使之为己服务。这样的歇 斯底里,影响到了十二个大省份的社会生活,从农夫的茅舍 到帝王的宫邸均受波及。〔2〕对于我们来说,这一切又有着什 么意义? 这是一个看上去正值盛世的时代。但它的种种状况,是否 已在黑色妖术的掩饰下发出了非如此便不能为人感知的未来警 告?时处十八世纪,倚仗武力而来的西方人尚未出现,生活于 〔1)关于这一案例的原始文件,已于1930一131年由北平故宫博物院在《史料旬 刊)中选编出版(1963年台北国风出版社重印)。有关这一问题的学术讨论, 参见参考书目中所列高延(J.J.M.de Groot)、恩特曼(Robert Entenmann)、孔 飞力(Philip A.Kuhn)及谷井俊仁等人的著作。 〔2〕清代中国的一个省往往拥有比当时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更多的人口。受到 1768年妖术恐慌影响的十二个省份的人口的总和超过两亿。有关1787年 的官方人口数据,参见何炳棣(Ho Ping-ti):《中国人口研究,1368一1953 年》(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1368-l953),哈佛大学出版社 1959年版,第283页。鉴于何炳棣认为当时中国人口往往登记不足(第58 页),因而,对1787年的人口的估计,大约不会远过于1768年之人口 实数
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否已在为中国近代社会创造着条件?联想到 中国人自那时以来的经历,我们对他们生活于十八世纪的祖先 竞会因当时的情形而产生鬼魂附体的可怖念头,是否便不会感 到大惊小怪了? 我们说,我们不能预见未来。然而,构成未来的种种条件 就存在于我们周围。只是,它们似乎都被加上了密码,使我们 在没有密码本的情况下难以解读(当这本子终于到了我们手中 时,却又已经太迟了)。可是,我们确实可以看到难以为我们 解读的种种支离片断,并必须赋予它们某种意义。我们自己当 代文化的许多方面,大概也可以被称之为预示性的惊颤,正战 战兢兢地为我们所要创造的那个社会提供目前还难以解读的 信息。 归根结蒂,我们最大的激情,就在于将意义赋予生命一 尽管这种意义有时是令人生畏的。 德清县的石匠们 浙江省的丝绸产区,是“一片广袤而富饶的桑园”,也是3 地势平坦的水乡泽国。那里沟渠与运河纵横交错,星星点点地 分布着(西部)丘陵余脉的小山丘。在一位来访者的眼中, “这些村庄好像是把守在这广阔平原上的卫士,其踪迹东达滨 海,西抵丘陵”。〔3]在我们的故事开始前的百年间,这里的居 民已在从事着丝绸业,以至于“无处无桑树,春夏之际,无人 〔3]福钦(Robert Fortune):《生活在中国人中间:内地、沿海、海上》(A Resi- dence among the Chinese:Inland,on the Coast,and at Sea),伦敦l857年版, 第359、363页。 第一章中国窃贼传奇 3 更多精彩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