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水电站工程。 22 12.4拦河水闸工程。 2 12.5泵站工程… 23 12.6灌溉、排水和供水工程 .24 12.7堤防工程. .24 附录A本标准用词说明 25 附件:条文说明 .26 1总则 27 2术语 33 3防洪保护区 .34 4城市 36 5乡 fi 39 6工矿企业 0 7交通运输设施 42 7.1铁路. 42 7.2公路 43 7.3航运 7.4民用机场. .44 7.5管道工程 44 8动力设施 46 8.1火电厂 .46 8.2核电厂 46 8.3高压和超高压输变电设施 9生态环保设施 9.1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 48 9.2垃圾处理设施 9.3污水处理设施 49 10通信设施 50 1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 51 11.1文物古迹 .51
— II — 12.3 水电站工程........................................................................................................... 22 12.4 拦河水闸工程....................................................................................................... 22 12.5 泵站工程............................................................................................................... 23 12.6 灌溉、排水和供水工程....................................................................................... 24 12.7 堤防工程............................................................................................................... 24 附录 A 本标准用词说明...................................................................................................... 25 附件:条文说明...................................................................................................................... 26 1 总 则.............................................................................................................................. 27 2 术 语.............................................................................................................................. 33 3 防洪保护区........................................................................................................................ 34 4 城 市.............................................................................................................................. 36 5 乡 村.............................................................................................................................. 39 6 工矿企业............................................................................................................................ 40 7 交通运输设施.................................................................................................................... 42 7.1 铁 路..................................................................................................................... 42 7.2 公 路..................................................................................................................... 43 7.3 航 运..................................................................................................................... 43 7.4 民用机场................................................................................................................. 44 7.5 管道工程................................................................................................................. 44 8 动力设施............................................................................................................................ 46 8.1 火电厂..................................................................................................................... 46 8.2 核电厂..................................................................................................................... 46 8.3 高压和超高压输变电设施..................................................................................... 47 9 生态环保设施.................................................................................................................... 48 9.1 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 48 9.2 垃圾处理设施......................................................................................................... 49 9.3 污水处理设施......................................................................................................... 49 10 通信设施.......................................................................................................................... 50 11 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 51 11.1 文物古迹............................................................................................................... 51
11.2旅游设施 .51 12水利水电工程… 52 12.1水利水电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52 12.2水库工程 .52 12.3水电站工程, 56 12.4水闸工程 .57 12.5泵站工程.… .57 12.6藩涿、排水和供水工程 57 12.7堤防工程。 58 附件:防洪标准修订的其他重要思路和建议… 59 一、在“城市”和“乡村”中,引入河流规模指标的建议… 二、在“城市”和“乡村”中,引入洪灾轻重程度指标的建议…61 三、提高城市和乡村部分等级的防洪标准,减少防护等级数量的建议…62 四、以“防洪保护区”替代“城市”和“乡村”的建议…64 五、取消“水利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级别,统一采用工程等别的建议…66 六、在《防洪标准》的附录中增加经济分析方法的建议…67 七、防潮堤、闸标准应比防洪堤、闸标准提高一级的建议…68 八、淤地坝的防洪标准应低于小(2)型水库的建议…70
— III — 11.2 旅游设施............................................................................................................... 51 12 水利水电工程.................................................................................................................. 52 12.1 水利水电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52 12.2 水库工程............................................................................................................... 52 12.3 水电站工程........................................................................................................... 56 12.4 水闸工程............................................................................................................... 57 12.5 泵站工程............................................................................................................... 57 12.6 灌溉、排水和供水工程....................................................................................... 57 12.7 堤防工程............................................................................................................... 58 附件:防洪标准修订的其他重要思路和建议...................................................................... 59 一、在“城市”和“乡村”中,引入河流规模指标的建议…………………………60 二、在“城市”和“乡村”中,引入洪灾轻重程度指标的建议……………………61 三、提高城市和乡村部分等级的防洪标准,减少防护等级数量的建议……………62 四、以“防洪保护区”替代“城市”和“乡村”的建议……………………………64 五、取消“水利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级别,统一采用工程等别的建议…………66 六、在《防洪标准》的附录中增加经济分析方法的建议……………………………67 七、防潮堤、闸标准应比防洪堤、闸标准提高一级的建议…………………………68 八、淤地坝的防洪标准应低于小(2)型水库的建议 ………………………………70
1总则 1.0.1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防洪要求和防洪建设的需要,维护人民生命财 产的防洪安全,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防洪保护区、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动力设施、 生态环保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水利水电工程等防护对象,防御暴雨 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和海岸、河口地区防御潮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 管理工作。 1.0.3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重现期表示:对特别重要的防护对 象,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表示。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需要,其防洪标准可采用设计一级 或设计、校核两级 1.0.4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洪安全的要求,并考虑经济、社会、政治、 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有条件时,应进行不同防洪标准所可能减免的洪灾经济损 失与所需的防洪费用的对比分析,或采用其他分析方法,合理确定。 1.0.5受多条河流(或湖泊、海洋)洪水威胁的防护对象,应依据不同河流(或湖泊 海洋)洪水灾害的轻重程度分别确定防洪标准。 1.0.6防洪保护区内的各类防护对象,当其要求的防洪标准高于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 且能够进行单独防护时,应采取单独的防护措施,保障自身的防洪安全。 1.0.7下述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应按下列的规定确定: 】防洪保护区内的防护对象,当要求的防洪标准高于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且能 够进行单独防护时,应按该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确定。 2当防洪保护区内有两种以上的防护对象,又不能分别进行防护时,该防洪保护 区的防洪标准,应按防洪保护区和主要防护对象中要求较高者确定。 3对于影响公共防洪安全的防护对象,应按自身和公共防洪安全两者要求的防洪 标淮中较高者确定。 4兼有防洪作用的路基、围墙等建筑物、构筑物,其防洪标准应按防洪保护区和 该建筑物、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1.0.8下列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经论证可适当提高或降低: 1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巨大、影响十分严重的防护对象,可适当提高防洪标准。 2对于提高防洪标准增加投资较少的防护对象,可适当提高防洪标准。 -1-
— 1 — 1 总 则 1.0.1 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防洪要求和防洪建设的需要,维护人民生命财 产的防洪安全,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制订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防洪保护区、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动力设施、 生态环保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水利水电工程等防护对象,防御暴雨 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和海岸、河口地区防御潮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 管理工作。 1.0.3 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重现期表示;对特别重要的防护对 象,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表示。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需要,其防洪标准可采用设计一级 或设计、校核两级。 1.0.4 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洪安全的要求,并考虑经济、社会、政治、 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有条件时,应进行不同防洪标准所可能减免的洪灾经济损 失与所需的防洪费用的对比分析,或采用其他分析方法,合理确定。 1.0.5 受多条河流(或湖泊、海洋)洪水威胁的防护对象,应依据不同河流(或湖泊、 海洋)洪水灾害的轻重程度分别确定防洪标准。 1.0.6 防洪保护区内的各类防护对象,当其要求的防洪标准高于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 且能够进行单独防护时,应采取单独的防护措施,保障自身的防洪安全。 1.0.7 下述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应按下列的规定确定: 1 防洪保护区内的防护对象,当要求的防洪标准高于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且能 够进行单独防护时,应按该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确定。 2 当防洪保护区内有两种以上的防护对象,又不能分别进行防护时,该防洪保护 区的防洪标准,应按防洪保护区和主要防护对象中要求较高者确定。 3 对于影响公共防洪安全的防护对象,应按自身和公共防洪安全两者要求的防洪 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4 兼有防洪作用的路基、围墙等建筑物、构筑物,其防洪标准应按防洪保护区和 该建筑物、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1.0.8 下列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经论证可适当提高或降低: 1 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巨大、影响十分严重的防护对象,可适当提高防洪标准。 2 对于提高防洪标准增加投资较少的防护对象,可适当提高防洪标准
3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及影响均较小或使用期限较短及临时性的防护对象,可 适当降低防洪标准。 4采用高于或低于本标准规定的防洪标准时,不影响公共防洪安全的,应报行业 主管部门批准:影响公共防洪安全的,尚应同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1.0.9各类防护对象现有的防洪标准低于本标准规定的,应积极采取措施,尽快达到。 确有困难,经论证,并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降低或分期达到。 1.0.10按本标准规定的防洪标准进行防洪建设,若需要的工程量大,费用多,一时难 以实现时,经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可分期实施,逐步达到。 1.0.11当分等指标和防洪标准取值为上、下限范围时,除有专门规定或特殊说明的情 况以外,其上、下限应按以下规定界定: 1分等指标的上限含义为“<”,下限含义为“≥”。 2防洪标准的上限含义为“≤”,下限含义为“≥”。 1.0.12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确定后,相应的设计洪水或潮位、校核洪水或潮位, 应根据相关行业现行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确定。 1.0.13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和规范的规定。 -2
— 2 — 3 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及影响均较小或使用期限较短及临时性的防护对象,可 适当降低防洪标准。 4 采用高于或低于本标准规定的防洪标准时,不影响公共防洪安全的,应报行业 主管部门批准;影响公共防洪安全的,尚应同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1.0.9 各类防护对象现有的防洪标准低于本标准规定的,应积极采取措施,尽快达到。 确有困难,经论证,并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降低或分期达到。 1.0.10 按本标准规定的防洪标准进行防洪建设,若需要的工程量大,费用多,一时难 以实现时,经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可分期实施,逐步达到。 1.0.11 当分等指标和防洪标准取值为上、下限范围时,除有专门规定或特殊说明的情 况以外,其上、下限应按以下规定界定: 1 分等指标的上限含义为“<”,下限含义为“≥”。 2 防洪标准的上限含义为“≤”,下限含义为“≥”。 1.0.12 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确定后,相应的设计洪水或潮位、校核洪水或潮位, 应根据相关行业现行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确定。 1.0.13 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和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洪水灾害flood disaster 河流、湖泊、海洋由于漫溢或防洪工程失事发生洪(潮)水泛滥而给人类生活、生 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灾害。 2.0.2防护对象protected objects from flood 防洪保护对象的简称,指受到洪(潮)水威胁需要进行防洪保护的对象。 2.0.3防洪保护区protected area from flood 河流、湖泊、海洋某一具体位置发生洪(潮)水泛滥可能淹及的、需要进行防洪保 护的区域。 2.0.4防护等级protection grade for flood control 对于同一类型的防护对象,为了便于针对其规模或性质确定相应的防洪标准,从防 洪角度根据一些特性指标将其划分的若干等级。 2.0.5经济当量人口economic equivalent population 按照规定的统计水平年,防洪保护区内的GDP总量与当年全国人均GDP的比值。 2.0.6可能最大洪水probable maximum flood 在现代气候条件下,设计流域特定工程所在断面,在水文气象上可能发生的一定历 时的近似于物理上限的洪水。 -3
— 3 — 2 术 语 2.0.1 洪水灾害 flood disaster 河流、湖泊、海洋由于漫溢或防洪工程失事发生洪(潮)水泛滥而给人类生活、生 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灾害。 2.0.2 防护对象 protected objects from flood 防洪保护对象的简称,指受到洪(潮)水威胁需要进行防洪保护的对象。 2.0.3 防洪保护区 protected area from flood 河流、湖泊、海洋某一具体位置发生洪(潮)水泛滥可能淹及的、需要进行防洪保 护的区域。 2.0.4 防护等级 protection grade for flood control 对于同一类型的防护对象,为了便于针对其规模或性质确定相应的防洪标准,从防 洪角度根据一些特性指标将其划分的若干等级。 2.0.5 经济当量人口 economic equivalent population 按照规定的统计水平年,防洪保护区内的 GDP 总量与当年全国人均 GDP 的比值。 2.0.6 可能最大洪水 probable maximum flood 在现代气候条件下,设计流域特定工程所在断面,在水文气象上可能发生的一定历 时的近似于物理上限的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