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比较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The Course Syllabus of Translation Comparison and Criticism 一、课程基本信息Basic 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16168402 Course Code:16168402 课程名称:译文比较赏析 Course Name:Translation Comparison and Criticism 课程类别专业课 Course Type:Specialty course 学时:32 Period:32 学分.2 Credit:2 适用对象英语专业 Target Students: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English 考核方式考查 Assessment:Examination 先修课程:英汉翻译,汉英翻译 Preparatory Courses: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二、课程简介(Brief Course Introduction)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 品的理解、翻译和鉴赏能力。课程主要以文学翻译赏析为主,适当兼顾翻译理论 和实践教学。通过大量文学作品欣赏与翻译练习,使学生掌握文学翻译的各种技 巧,《译文比较赏析》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翻译鉴赏和翻译批评帮助他们从理性和 感性层面对翻译有更深刻的体会。学生须熟悉不同文本类型、基本翻译策略和翻 译理论,一方面帮助他们提升翻译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分析 方法的训练。本课程旨在让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掌握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重大事 件、主要思想、经典翻译标准、近现代著名翻译家以及代表翻译作品,按照小说、 诗歌、文言作品、散文等类别,提升学生对中国经典作品的鉴赏能力,增强中华 民族文化自信。更加关注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政治战略,服务中国参与全球治理 和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
《译文比较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The Course Syllabus of Translation Comparison and Criticism 一、课程基本信息(Basic 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16168402 Course Code: 16168402 课程名称: 译文比较赏析 Course Name: Translation Comparison and Criticism 课程类别:专业课 Course Type: Specialty course 学时:32 Period: 32 学分: 2 Credit: 2 适用对象:英语专业 Target Students: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English 考核方式:考査 Assessment: Examination 先修课程: 英汉翻译,汉英翻译 Preparatory Courses: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二、课程简介( Brief Course Introduction)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 品的理解、翻译和鉴赏能力。课程主要以文学翻译赏析为主,适当兼顾翻译理论 和实践教学。通过大量文学作品欣赏与翻译练习,使学生掌握文学翻译的各种技 巧,《译文比较赏析》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翻译鉴赏和翻译批评帮助他们从理性和 感性层面对翻译有更深刻的体会。学生须熟悉不同文本类型、基本翻译策略和翻 译理论,一方面帮助他们提升翻译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分析 方法的训练。本课程旨在让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掌握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重大事 件、主要思想、经典翻译标准、近现代著名翻译家以及代表翻译作品,按照小说、 诗歌、文言作品、散文等类别,提升学生对中国经典作品的鉴赏能力,增强中华 民族文化自信。更加关注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政治战略,服务中国参与全球治理 和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译文比较赏析”是第5学期为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总计32学时,2个学分。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翻译鉴赏和翻译批评帮助他们 从理性和感性层面对翻译有更深刻的体会。学生须熟悉不同文本类型、基本翻译 策略和翻译理论, 一方面帮助他们提升翻译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为毕业论文撰写 提供分析方法的训练。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文学作品鉴赏训练,以激发学生对 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民族文化自信。从译文赏 析角度对比分析汉英语言转换,赏析大量的汉语诗词、成语、习语、文化负载词 及中国哲学主张的译文,欣赏其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所涉及的大国担当形象 借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分析、比较、鉴别中外 文化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培养学生形成爱国情操,植根爱国情 在课程形式上,可通过课堂展示学生课下译文赏析作业,线下案例反思、经 验分享等多种途径,使《译文比较赏析》与思政理论同向同行,同学生在情感上 产生共鸣,形成协同效应,使思政教有滋润万物、至柔至刚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 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散文英译汉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散文的特点 2.了解散文英译汉的难点和特点 3.掌握常用的翻译方法 (二)教学内容 讲解散文英译汉的基本要领及赏析。教导学生求真务实、激励学生踏实求学的探 素精神,与学生一同追求科学和真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实现爱国、 敬业的学习态度。 以《见闻札记》(篇目可能有所变化)为例,讲解经典英文散文汉译的赏析过程 及比较研究。通过作者对自己家乡的描写引导学生表达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 爱以及如何在英文表达中透过景物描写表达深刻的情感。 重点、难点:如何从风格上鉴别散文汉译的优劣高低。 (三)思考与实践 巩固课堂讨论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 完成相关的汉英翻译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练习,任务教学法,多媒体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译文比较赏析”是第 5 学期为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总计 32 学时,2 个学分。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翻译鉴赏和翻译批评帮助他们 从理性和感性层面对翻译有更深刻的体会。学生须熟悉不同文本类型、基本翻译 策略和翻译理论,一方面帮助他们提升翻译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为毕业论文撰写 提供分析方法的训练。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文学作品鉴赏训练,以激发学生对 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民族文化自信。从译文赏 析角度对比分析汉英语言转换,赏析大量的汉语诗词、成语、习语、文化负载词 及中国哲学主张的译文,欣赏其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所涉及的大国担当形象, 借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分析、比较、鉴别中外 文化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培养学生形成爱国情操,植根爱国情 怀。 在课程形式上,可通过课堂展示学生课下译文赏析作业,线下案例反思、经 验分享等多种途径,使《译文比较赏析》与思政理论同向同行,同学生在情感上 产生共鸣,形成协同效应,使思政教育滋润万物、至柔至刚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 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散文英译汉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散文的特点 2. 了解散文英译汉的难点和特点 3. 掌握常用的翻译方法 (二)教学内容 讲解散文英译汉的基本要领及赏析。教导学生求真务实、激励学生踏实求学的探 索精神,与学生一同追求科学和真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实现爱国、 敬业的学习态度。 以《见闻札记》(篇目可能有所变化)为例,讲解经典英文散文汉译的赏析过程 及比较研究。通过作者对自己家乡的描写引导学生表达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 爱以及如何在英文表达中透过景物描写表达深刻的情感。 重点、难点:如何从风格上鉴别散文汉译的优劣高低。 (三)思考与实践 巩固课堂讨论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 完成相关的汉英翻译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练习,任务教学法,多媒体
第二章散文汉译英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散文汉译英的难点和特点 2.学习比较译文的切入点 (二)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讲解散文汉译英的基本要领及赏析,布置本学期长篇翻译的团队作业 翻译素材的选用应立足于本土文化特征,将翻译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机地 结合起来,打牢学生学科翻译能力的同时,强化其学科素养,增强其民族文化 自章感。 教学要求:以《落花生》(篇目可能有所变化)为例,了解中国现当代散文英译 的赏析过程及比较研究。通过这篇文章作者许地山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学 生要像花生一样扎根大地,踏实做人,继承爱国文人的民族情怀。 重点、难点:如何处理汉语中的文字游戏以及辞格翻译。 (三)思考与实践 巩固课堂讨论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 完成相关的汉英翻泽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练习,任务教学法,多媒体 第三章小说英译汉 (一)目的与要求 L.了解什么是小说翻译的特点 2.了解常用的翻译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立场 (二)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讲解小说英译汉的基本要领及赏析和翻译批评过程。 教学要求: 1、以《名利场(节选)》(篇目可能有所变化)为例,结合学生习作,了解经典 英语小说汉译的赏析过程以及比较研究。 2、以《傲慢与偏见》(篇目可能有所变化)为例,结合学生习作,了解英语短篇 小说汉译的难点及文化障碍。 重点、难点:1、如何从原著人物形象刻画转换到译著中相应的效果。 2、如何在译文中传神地展示出原作人物的对话
第二章 散文汉译英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散文汉译英的难点和特点 2. 学习比较译文的切入点 (二)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讲解散文汉译英的基本要领及赏析,布置本学期长篇翻译的团队作业。 翻译素材的选用应立足于本土文化特征,将翻译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机地 结合起来,打牢学生学科翻译能力的同时,强化其学科素养,增强其民族文化 自豪感。 教学要求:以《落花生》(篇目可能有所变化)为例,了解中国现当代散文英译 的赏析过程及比较研究。通过这篇文章作者许地山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学 生要像花生一样扎根大地,踏实做人,继承爱国文人的民族情怀。 重点、难点:如何处理汉语中的文字游戏以及辞格翻译。 (三)思考与实践 巩固课堂讨论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 完成相关的汉英翻译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练习,任务教学法,多媒体 第三章 小说英译汉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什么是小说翻译的特点 2. 了解常用的翻译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立场 (二)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讲解小说英译汉的基本要领及赏析和翻译批评过程。 教学要求: 1、以《名利场(节选)》(篇目可能有所变化)为例,结合学生习作,了解经典 英语小说汉译的赏析过程以及比较研究。 2、以《傲慢与偏见》(篇目可能有所变化)为例,结合学生习作,了解英语短篇 小说汉译的难点及文化障碍。 重点、难点:1、如何从原著人物形象刻画转换到译著中相应的效果。 2、如何在译文中传神地展示出原作人物的对话
(三)思考与实践 巩固课堂讨论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 完成相关的汉英翻译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练习,任务教学法,多媒体 第四章小说汉译英 (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中国古典名著 2.培养民族文化自豪感 3.提升鉴赏中国文化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讲解小说汉译英的基本要领及赏析和翻译批评过程。介绍中国四大名 著的英译本书名、译者及翻译的不同背景,重点介绍《红楼梦》翻译历程。 教学要求:1、以《水浒传》、《红楼梦》(篇目可能有所变化)英译本为例,了解 中国古典小说英译的文化障碍。揣摩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及风格形成的时代、地 域、个人原因。 2、以《红楼梦》29回、96回(篇目可能有所变化)英译本为例,重点讲解原著 “笑”、“哭等词词语的翻译,讲解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及霍克斯、闵福德译本中 的不同处理方法。让学生理解中国古典名著的艺术造诣,体会到中国文化的自豪 感,同时要学习准确传神地将中国古典文学传播到国外去。 重点、难点:1、如何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如何从读者角度体察译者用 。 2、学会欣赏优秀译著,体会译者“炼字”的苦心。 (三)思考与实践 巩固课堂讨论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 完成相关的汉英翻泽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练习,任务教学法,多媒体 第五章诗歌英译汉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诗歌的特点 2.了解诗歌翻译的难点和特点
(三)思考与实践 巩固课堂讨论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 完成相关的汉英翻译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练习,任务教学法,多媒体 第四章 小说汉译英 (一)目的与要求 1. 熟悉中国古典名著 2. 培养民族文化自豪感 3. 提升鉴赏中国文化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讲解小说汉译英的基本要领及赏析和翻译批评过程。介绍中国四大名 著的英译本书名、译者及翻译的不同背景,重点介绍《红楼梦》翻译历程。 教学要求:1、以《水浒传》、《红楼梦》(篇目可能有所变化)英译本为例,了解 中国古典小说英译的文化障碍。揣摩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及风格形成的时代、地 域、个人原因。 2、以《红楼梦》29 回、96 回(篇目可能有所变化)英译本为例,重点讲解原著 “笑”、“哭”等词词语的翻译,讲解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及霍克斯、闵福德译本中 的不同处理方法。让学生理解中国古典名著的艺术造诣,体会到中国文化的自豪 感,同时要学习准确传神地将中国古典文学传播到国外去。 重点、难点:1、如何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如何从读者角度体察译者用 心。 2、学会欣赏优秀译著,体会译者“炼字”的苦心。 (三)思考与实践 巩固课堂讨论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 完成相关的汉英翻译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练习,任务教学法,多媒体 第五章 诗歌英译汉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什么是诗歌的特点 2. 了解诗歌翻译的难点和特点
3.掌握常用的翻译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讲解英诗的格律、句式特点,讲解英诗汉译的基本要领及赏析。 教学要求:以《海外乡思》(篇目可能有所变化)做课堂练习,了解诗歌翻译的 难点,通过诗人对祖国的思念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如何近似复制英诗的格律、句式和意境等特点。 (三)思考与实践 巩固课堂讨论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 完成相关的汉英翻译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练习,任务教学法,多媒体 第六章诗歌汉译英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散文的特点 2.了解散文英译汉的难点和特点 3.掌握常用的翻译方法 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讲解汉诗英译的基本要领以及赏析,讲解许渊冲的三美标准 教学要求:以《静夜思》(篇目可能有所变化)为例,了解八个译本处理的异同, 讨论译者处理方法的原因。要求学生懂得赏析中国经典传统诗歌并深刻理解其中 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如何近似复制汉诗的格律、句式,特别是意境。 (三)思考与实践 巩固课堂讨论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 完成相关的汉英翻译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练习,任务教学法,多媒体 第七章文言英译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散文的特点 2.了解散文英译汉的难点和特点 3.掌握常用的翻译方法
3. 掌握常用的翻译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讲解英诗的格律、句式特点,讲解英诗汉译的基本要领及赏析。 教学要求:以《海外乡思》(篇目可能有所变化)做课堂练习,了解诗歌翻译的 难点,通过诗人对祖国的思念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如何近似复制英诗的格律、句式和意境等特点。 (三)思考与实践 巩固课堂讨论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 完成相关的汉英翻译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练习,任务教学法,多媒体 第六章 诗歌汉译英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什么是散文的特点 2. 了解散文英译汉的难点和特点 3. 掌握常用的翻译方法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讲解汉诗英译的基本要领以及赏析,讲解许渊冲的三美标准。 教学要求:以《静夜思》(篇目可能有所变化)为例,了解八个译本处理的异同, 讨论译者处理方法的原因。要求学生懂得赏析中国经典传统诗歌并深刻理解其中 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如何近似复制汉诗的格律、句式,特别是意境。 (三)思考与实践 巩固课堂讨论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 完成相关的汉英翻译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练习,任务教学法,多媒体 第七章 文言英译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什么是散文的特点 2. 了解散文英译汉的难点和特点 3. 掌握常用的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