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024 21 l 前闭壳肌痕、后闭壳肌痕 l 前闭壳肌痕由前闭壳肌着生于贝壳上形成的肌 痕。前闭壳肌离壳缘距离较近,肌束也较小, 因此,手术蚌开壳操作时,前端固定开壳的宽 度不能太宽,通常限定在0.6cm左右,否则将 会拉断前闭壳肌的肌束而造成手术蚌死亡。 l 后闭壳肌痕由后闭壳肌着生于贝壳上形成的肌 痕。后闭壳肌较前闭壳肌发达。因此,后端开 壳宽度可比前端稍许宽一些。 l 根据闭壳肌的强弱也可以判断蚌体生长情况。 一般可根据蚌体提离水面时的喷水能力判断, 还可用开壳器感受其闭合力的大小
11/1/2024 21 l 前闭壳肌痕、后闭壳肌痕 l 前闭壳肌痕由前闭壳肌着生于贝壳上形成的肌 痕。前闭壳肌离壳缘距离较近,肌束也较小, 因此,手术蚌开壳操作时,前端固定开壳的宽 度不能太宽,通常限定在0.6cm左右,否则将 会拉断前闭壳肌的肌束而造成手术蚌死亡。 l 后闭壳肌痕由后闭壳肌着生于贝壳上形成的肌 痕。后闭壳肌较前闭壳肌发达。因此,后端开 壳宽度可比前端稍许宽一些。 l 根据闭壳肌的强弱也可以判断蚌体生长情况。 一般可根据蚌体提离水面时的喷水能力判断, 还可用开壳器感受其闭合力的大小
11/1/2024 22 l 前、后收足肌痕,前伸足肌痕 l 前、后收足肌的一端着生于贝壳上形成前、后 收足肌痕,位于前、后闭壳肌的背方。 l 前伸足肌痕位于前闭壳肌痕的腹方。 l 伸、缩足肌控制斧足的伸、缩行为。因此,植 珠手术后,特别是插核手术后,立即用创口针 给伸、缩足肌一个较为强烈的刺激,在一定期 间内,可以抑制斧足的排核行为,能明显地提 高固核率
11/1/2024 22 l 前、后收足肌痕,前伸足肌痕 l 前、后收足肌的一端着生于贝壳上形成前、后 收足肌痕,位于前、后闭壳肌的背方。 l 前伸足肌痕位于前闭壳肌痕的腹方。 l 伸、缩足肌控制斧足的伸、缩行为。因此,植 珠手术后,特别是插核手术后,立即用创口针 给伸、缩足肌一个较为强烈的刺激,在一定期 间内,可以抑制斧足的排核行为,能明显地提 高固核率
11/1/2024 23
11/1/2024 23
11/1/2024 24 u外套膜 l 外套膜的形态 l 外套膜与贝壳由肌肉相连接(在贝壳内 面表现为外套肌痕),在与贝壳连接处 与外套膜缘之间,有一条浅黄色的腺细 胞线,通称色线。以色线为分界线,色 线以内较厚的部分称为边缘膜,色线以 外的部分称为外套缘
11/1/2024 24 u外套膜 l 外套膜的形态 l 外套膜与贝壳由肌肉相连接(在贝壳内 面表现为外套肌痕),在与贝壳连接处 与外套膜缘之间,有一条浅黄色的腺细 胞线,通称色线。以色线为分界线,色 线以内较厚的部分称为边缘膜,色线以 外的部分称为外套缘
11/1/2024 25
11/1/20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