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首页) 病理 学科 年级 专业、层次 临床医学 学 教师 张徽 职称副教授 授课方式(大、小班)大班学时6 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 基本教材域主要参考 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 课程 消化系统疾病 为 病理学(英文版)周庚 寅主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本系统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发病机制。 2.掌握本系统疾病的病理形态变化及诊断,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与并发症。 3.熟悉临床病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疾病的病理形态变化及诊断 2.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与并发症。 3.临床病理联系。具体如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特点 消化性溃疡的病变特点;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及各型肝炎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和临床病理联系;肝癌的类型及病理改变 难点:肝硬化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和肝癌的病变,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大体进程及教学方法: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首页) 学 科 病理 学 年 级 专业、层次 临床医学 教 师 张徽 职 称 副教授 授课方式(大、小班) 大班 学时 6 课 程 消化系统疾病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 书 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 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 病理学(英文版)周庚 寅主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本系统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发病机制。 2.掌握本系统疾病的病理形态变化及诊断,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与并发症。 3.熟悉临床病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疾病的病理形态变化及诊断, 2.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与并发症。 3.临床病理联系。具体如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特点 消化性溃疡的病变特点;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及各型肝炎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和临床病理联系;肝癌的类型及病理改变 难点: 肝硬化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和肝癌的病变,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大体进程及教学方法:
进程 第一学时:胃炎 第二学时:消化性溃疡 第三学时:病毒性肝炎 第四学时:肝硬化 第五学时:肝硬化和食道癌 第六学时:胃癌和肝癌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标本切片幻灯片图示病例讲解 实施情况 按教学计划完成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动手和时可 一、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40分钟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仁)类型及病理变化 1、慢性表浅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2、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1)分型:A、B、C三型 40分钟 (2)病理变化 (三)临床病理联系
进程: 第一学时:胃炎 第二学时:消化性溃疡 第三学时:病毒性肝炎 第四学时:肝硬化 第五学时: 肝硬化和食道癌 第六学时: 胃癌和肝癌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标本 切片幻灯片图示 病例讲解 实施情况: 按教学计划完成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一、慢性胃炎 (Chronic gastritis)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类型及病理变化 1、慢性表浅性胃炎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2、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1)分型: A、B、C 三型 (2)病理变化 (三)临床病理联系 辅助手段和时 间分 配 40 分钟 40 分钟
(四)结局 二、溃疡病(Ulcer disease) (一)概述 (二)病理变化 1.胃溃疡gastric ulcer 肉眼:好发部位、溃疡数目与大小、溃疡形状 光镜:溃疡底部由内向外(腔面向胃壁)可分为四层 渗出层zone of inflammatory infiltrate 坏死层layer of necrotic,fibrinoid material 40分钟 肉芽组织层granulation tissue 疤痕组织层fibrinous or collagenous scar 2.十二指肠溃疡 duodenal ulcers (三)结局及并发症 1.结局 2.并发症 (1)出血 (2)穿孔 (3)幽门狭窄 (④癌变 (四)病因和发病机理 1.胃粘膜防御屏障功能的破坏 2.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四)结局 二、溃疡病 (Ulcer disease) (一)概述 (二)病理变化 1.胃溃疡 gastric ulcer 肉眼:好发部位、溃疡数目与大小、溃疡形状 光镜:溃疡底部由内向外(腔面向胃壁)可分为四层 渗出层 zone of inflammatory infiltrate 坏死层 layer of necrotic, fibrinoid material 肉芽组织层 granulation tissue 疤痕组织层 fibrinous or collagenous scar 2.十二指肠溃疡 duodenal ulcers (三)结局及并发症 1.结局 2.并发症 (1)出血 (2)穿孔 (3)幽门狭窄 (4) 癌变 (四)病因和发病机理 1. 胃粘膜防御屏障功能的破坏 2.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40 分钟
3.其它因素 三、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60分钟 (一)概述: (二)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性改变 (1)肝细胞变性 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 嗜酸性变acidophilic change (2)肝细胞坏死 嗜酸性坏死acidophilic necrosis 溶解性坏死lytic necrosis 点状坏死spotty necrosis5 灶性坏死Focal necrosis: 碎片状坏死piecemeal necrosis】 桥接坏死bridging necrosis 大片坏死massive necrosis: 2.渗出性改变 20分钟 3.增生性改变 间质反应性增生 肝细胞再生 细小胆管增生 (三)临床病理类型
3. 其它因素 三、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一)概述: (二)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性改变 (1)肝细胞变性 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 嗜酸性变 acidophilic change (2)肝细胞坏死 嗜酸性坏死 acidophilic necrosis 溶解性坏死 lytic necrosis 点状坏死 spotty necrosis: 灶性坏死 Focal necrosis : 碎片状坏死 piecemeal necrosis: 桥接坏死 bridging necrosis: 大片坏死 massive necrosis : 2.渗出性改变 3.增生性改变 间质反应性增生 肝细胞再生 细小胆管增生 (三)临床病理类型 60 分钟 20 分钟
1.急性(普通型)肝炎 2.慢性(普通型)肝炎 轻度慢性肝炎 20分钟 中度慢性肝炎 重度慢性肝炎 3.重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又有爆发型、电击型肝炎之称 亚急性重型肝炎 (一)发病机理 20分钟 四、肝硬变(Liver cirrhosis) (一)概述 (二)分类 1.据病因-病毒性肝炎性、酒精性、胆汁性和隐源性肝 硬化 2.据病变-小结节型(0.3cm;<1cm);大结节型 (0.5-1cm达6cm); 大小结节混合型:不全分隔型肝硬化 3.据病因、病变与临床表现结合分类,分为 门脉性肝硬变;坏死后性肝硬变;胆汁性肝硬变;淤血 性肝硬变;寄生虫性肝硬变;色素性肝硬变 (三)门脉性肝硬变(Portal cirrhosis) 1.病因和发病机理
1.急性(普通型)肝炎 2.慢性(普通型)肝炎 轻度慢性肝炎 中度慢性肝炎 重度慢性肝炎 3.重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 : 又有爆发型、电击型肝炎之称 亚急性重型肝炎 (一)发病机理 四、肝硬变(Liver cirrhosis) (一)概述 (二)分类 1.据病因-病毒性肝炎性、酒精性、胆汁性和隐源性肝 硬化 2.据病变 - 小结节型 (0.3cm; < 1cm) ;大结节型 (0.5-1cm;达 6cm); 大小结节混合型;不全分隔型肝硬化 3.据病因、病变与临床表现结合分类,分为 门脉性肝硬变;坏死后性肝硬变;胆汁性肝硬变;淤血 性肝硬变;寄生虫性肝硬变;色素性肝硬变 (三)门脉性肝硬变(Portal cirrhosis) 1.病因和发病机理 20 分钟 2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