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罹密 初三语文 注意顽: 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3.答案一律用钢笔或黑色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25分) 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骊山四顾, ,当时奢侈今何处?(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5)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 (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7)官船来往乱如麻,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8)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琴瑟友之。(《诗经·关雎》) (9)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必须“ ”,趁劲头足的时候一口气把事情做完。(用出自 《曹刿论战》的一个成语填空) (10)温家宝总理在出访外国时经常引用诗句表达爱国之情。例如,他在跟留学生座谈时感慨“浅浅的 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这是化用了余光中的诗句:“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 头 2.给加点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咀嚼(▲)恃才放旷(▲)qian(▲)信根深di(▲)固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今年的贺岁片:《三枪拍案惊奇》、《十月围城》等,已在各大城市隆重上映 B.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C.“谢谢你的帮助,”李老师微笑着说:“车快来了吧?”。 D.互联网所链接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字符号,还包括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等多媒体信息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格列佛帮助小人国打败了邻国的入侵,并乘胜追击,帮助小人国的国王扩大了疆域 B.《傅雷家书》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傅雷谈论更多的是艺术与人生,目的是让儿子知道“国 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C.培根随笔善用比喻,其中很多比喻都成为格言警句。例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天生才 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D.林冲在髙俅的陷害下,先后误入白虎堂,身陷野猪林,但他一直委曲求全。最后因为陆谦火烧草料 场,林冲才被逼上梁山 南京市是2014年“第二届世界青少年奥运会”的申办城市之一。请你参加以“了解青奥会,申办青 奥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5-6题 5.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南京申办“青奥会”的材料,请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空缺处填写与加点短语 结构一致的恰当短语。(3分) 南京作为第二届青奥会的申办城市之一,具有以下竞争优势
密 =★=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初三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 6 页,共 120 分,其中书写分 3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3.答案一律用钢笔或黑色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5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1) 马作的卢飞快,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骊山四顾, ▲ ,当时奢侈今何处?(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5)酒困路长惟欲睡, ▲ 。(苏轼《浣溪沙》) (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7)官船来往乱如麻, ▲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8)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琴瑟友之。(《诗经·关雎》)[来源: 学,科,网] (9)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必须“ ▲ ”,趁劲头足的时候一口气把事情做完。(用出自 《曹刿论战》的一个成语填空) (10)温家宝总理在出访外国时经常引用诗句表达爱国之情。例如,他在跟留学生座谈时感慨“浅浅的 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这是化用了余光中的诗句:“ ▲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 头。” 2.给加点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咀嚼.( ▲ ) 恃.才放旷( ▲ ) qián ( ▲ )信 根深 dì ( ▲ )固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3 分) A.今年的贺岁片:《三枪拍案惊奇》、《十月围城》等,已在各大城市隆重上映。 B.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C.“谢谢你的帮助,”李老师微笑着说:“车快来了吧?”。 D.互联网所链接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字符号,还包括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等多媒体信息。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格列佛帮助小人国打败了邻国的入侵,并乘胜追击,帮助小人国的国王扩大了疆域。 B.《傅雷家书》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傅雷谈论更多的是艺术与人生,目的是让儿子知道“国 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C.培根随笔善用比喻,其中很多比喻都成为格言警句。例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天生才 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D.林冲在高俅的陷害下,先后误入白虎堂,身陷野猪林,但他一直委曲求全。最后因为陆谦火烧草料 场,林冲才被逼上梁山。 南京市是 2014 年“第二届世界青少年奥运会”的申办城市之一。请你参加以“了解青奥会,申办青 奥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 5—6 题。 5.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南京申办“青奥会”的材料,请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空缺处填写与加点短语 结构一致 ....的恰当短语。(3 分) 南京作为第二届青奥会的申办城市之一,具有以下竞争优势:
经济发达。南京有电子、汽车、石化、钢铁四大支柱产业,商品零售总额位居全国城市“十强 之列,近5年来经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南京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继孙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 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455年,史称“十代故都”。 2)▲。南京由机场、高速铁路、BUS站线、地铁和港口构成的立体交通网,覆盖全城, 连通世界 (3)▲。南京森林覆盖率达到24%,新建小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1%,人均公园绿地达13.2 平方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6.下图是2010年即将在新加坡举行的“首届世界青少年奥运会”的徽标“青春之星”。请根据提示填 空。(2分) 徽标主体图案由三部分组成。最上面的是 “热情之火焰”,强烈燃烧的红色火焰代表了青 少年的求知热情。中间部分称为“冠军之紫星”, 它象征着_ 。在紫星之下是“明 siN△ PORE Z0O YOuTH OLYMPIC GAMES 日之新月”,它代表着▲ Q○ 二(42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14分) 【古诗赏析】 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 的秋景图。(1分) 8.诗中表现主人公苦苦追寻、执着不舍的词语有“ (2分) 【古文阅读】 朱云见汉成帝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日:“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③其馀。”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③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日:“臣 得下从龙逢、比T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 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
经济发达 ....。南京有电子、汽车、石化、钢铁四大支柱产业,商品零售总额位居全国城市“十强” 之列,近 5 年来经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15%以上。 (1) ▲ 。南京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继孙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 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 455 年,史称“十代故都”。 (2) ▲ 。南京由机场、高速铁路、BUS 站线、地铁和港口构成的立体交通网,覆盖全城, 连通世界。 (3) ▲ 。南京森林覆盖率达到 24%,新建小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6.1%,人均公园绿地达 13.2 平方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6.下图是 2010 年即将在新加坡举行的“首届世界青少年奥运会”的徽标 “青春之星”。请根据提示填 空。(2 分) [来源: Z x xk. Com ] [来源:学*科*网Z *X* X*K ] 二(42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7—12 题(14 分) 【古诗赏析】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 ▲ 的秋景图。(1 分) 8.诗中表现主人公苦苦追寻、执着不舍的词语有“ ▲ ”和“” ▲ 。(2 分) 【古文阅读】 朱云见汉成帝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③其.馀。”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④云下,云攀殿槛⑥,槛折。云呼曰:“臣 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 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 徽标主体图案由三部分组成。最上面的是 “热情之火焰”,强烈燃烧的红色火焰代表了青 少年的求知热情。中间部分称为“冠军之紫星”, 它象征着 ▲ 。在紫星之下是“明 日之新月”,它代表着 ▲
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③之,以旌⑨直臣。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释】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③厉:激励,此处有“警戒“之意。④张禹:汉成帝的 老师。⑤将:拿。⑥槛jin:栏杆。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连缀、修补。⑨旌:表彰。 9.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 遂将云去(▲) 然后得已(▲) 勿易( 10.下列句子中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下亡以益民皆以美于徐公 B.以厉其馀 其如土石何 C.因而辑之 公将鼓之 D.素著狂直于世谤讥于市朝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12.朱云劝谏汉成帝的方式与邹忌劝谏齐威王有何不同?(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5分)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周瑜^可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 那晩,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 接着是鼓角相间,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声去了,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 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就在这时,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周瑜也注意到了我,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 我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这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 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丟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 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 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着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了鼓槌和号角,他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 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
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释】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③厉:激励,此处有“警戒“之意。④张禹:汉成帝的 老师。⑤将:拿。⑥槛 jiàn:栏杆。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连缀、修补。⑨旌:表彰。 9.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 分) 遂将云去.( ▲ ) 然后得已.( ▲ ) 勿易.( ▲ ) 10.下列句子中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下亡以.益民 皆以.美于徐公 B.以厉其.馀 其.如土石何 C.因而辑之. 公将鼓之. D.素著狂直于.世 谤讥于.市朝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 12.朱云劝谏汉成帝的方式与邹忌劝谏齐威王有何不同?(2 分)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7 题。(15 分)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 周瑜。 那晚,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 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声去了,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 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就在这时,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周瑜也注意到了我,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 我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这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 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 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 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着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来源:学#科#网 Z#X#X#K]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了鼓槌和号角,他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 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来源:Zx x k.Com]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 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
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他说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准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他说。 不 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丟进篝火里。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 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 头,我发现周瑜不再身坡铠甲,他穿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 跃着银白色的月光。战马依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 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晩,我枕着一片芦芼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13.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完成填空。(2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 “我”见到周瑜→▲ 14.请简要赏析下面的语句。(3分) 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15.结合文末的加点语句,联系全文,说说“我”心目中的周瑜是一位怎样的英雄?(3分 16.试分析小说开头和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开头: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 国时的周瑜。 结尾: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晩,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17.下列各项中,对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颤抖不已”“我打着哆嗦”这两处动作描写表明了“我”对周瑜的倾心与不舍 B.周瑜“笑了起来”“又一次笑了起来”“不再发笑了”,体现了周瑜对“我”的态度由不以为然到深 有 触动。 C.小说以“与周瑜相遇”为主线,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如文中写艾草味、鼓角声便是实写 D.小说通过描述一个村妇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厌恶战争,喜爱安宁而淳朴的生活这一主题。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3分) 恰到好处 杨述 ①善于描写一个人的美,莫如宋玉Φ。他在《登徒子好色赋》里是这样描写“东家之子”②的美:“东 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之子的美,真是“佁恰到好 处"。稍为多一点,或稍为少一点,就不美 ②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 ③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③。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又能自持。工人炼钢需 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一句话:“过”与“不及”都不好。 ④“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或者说这是“不够好"。“过”就是“过火",“过
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他说。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他说。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 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 头,我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 ..........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 ...........,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 跃着银白色的月光。战马依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13.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完成填空。(2 分,每空不超过 10 个字) “我”见到周瑜→ ▲ → ▲ 14.请简要赏析下面的语句。(3 分) 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 15.结合文末的加点语句,联系全文,说说“我”心目中的周瑜是一位怎样的英雄?(3 分) ▲ 16.试分析小说开头和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 分) 开头: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 国时的周瑜。 结尾: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 17.下列各项中,对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 )(3 分) A.“我颤抖不已”“我打着哆嗦”这两处动作描写表明了“我”对周瑜的倾心与不舍。 B.周瑜“笑了起来”“又一次笑了起来”“不再发笑了”,体现了周瑜对“我” 的态度由不以为然到深 有触动。 C.小说以“与周瑜相遇”为主线,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如文中写艾草味、鼓角声便是实写。 D.小说通过描述一个村妇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厌恶战争,喜爱安宁而淳朴的生活这一主题。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2 题。(13 分) 恰到好处 杨述 ①善于描写一个人的美,莫如宋玉①。他在《登徒子好色赋》里是这样描写“东家之子”②的美:“东 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之子的美,真是“恰到好 处”。稍为多一点,或稍为少一点,就不美。 ②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 ③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③。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又能自持。工人炼 钢需 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一句话:“过”与“不及”都不好。 ④“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或者说这是“不够好”。“过”就是“过火”,“过
了火”,却往往容易被认为好。说这是“深"、“透”,是“彻底″,难道不好吗?其实过了头,常常把好事 做成坏事。事情做得一过分,就会走向反面。失眠不好,睡觉睡得着就好;但睡觉过多就可能变成懒汉。 劳动好,但劳动过累,就要妨碍健康。而对健康过于注意的人,又常常会造成精神上的种负担,老是疑 心自己有病,结果反而把身体搞坏了。列宁说过:“只要向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向同一方向前进的 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话讲得多么深刻 ⑤写到这里,有人会问:“依你说,—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 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什么事都要不长不短,不快不慢,不多又不少,那岂不是变成折中主义了吗? 孔夫子讲过:过犹不及。你的说法很像儒家的中庸之道。”我说:不是折中主义,折中主义是按自己的主 见,把长和短、快和慢、多和少加起来被二除的东西。自己以为“恰到好处”,其实是一种主观上的想象 我说的“恰到好处″,也不是中庯之道,中庸之道的“过”与“不及”,是按孔子所说的标准来衡量的。我 们常说做事要恰如其“分”,这“分″也就是标准的意思。孔夫子认为的“分”和我们的不同。马克思主 义者对“过”与“不及”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客观的实践的标准。这个客观的标准就是实事求是,就是 从实际出发,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办事,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寻找这个客观标准,就要下番调查研究功夫 认真走群众路线;而且要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总结出经验来。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什么情况是“过′ 什么情况是“不及”,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恰到好处 【注释】①宋玉:我国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②东家之子:邻居东家的小姐。③不瘟不火:指戏曲 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18.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9.文章开头第①段以“东家之子”故事入题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20.第④段作者议论“过”与“不及”两方面时,着重议论的是 着重议论这方面是因为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21.梳理文章第⑤段的论证过程,体会作者严谨的论述思路。(3分) 作者首先针对一些人的疑问,把 与 作了区别,然后阐明 最后告诉人们 2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你认为哪一则更适合作选文第③段的事实论据?为什么?(3分) 【材料1】南朝名医陶弘景发现巴豆(植物巴豆的种子)特性最泻。明朝的李时珍,经过反复试验 发现巴豆只要用量适度,不但不会引起腹泻,而且可以治疗慢性腹泻,只有大剂量才会造成腹泻 【材料2】全球著名玩具制造商ⅣY公司的营销策略是,生产的玩具不管多么热销,但都会在生产 段时间之后就宣布停产。这就使得一些老产品反而成了收藏家争购的对象,此举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可 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 三、(5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能在逆境中看到希望,需要有一双充满阳光的慧眼:能在困境中享受快乐,需要有一颗充满阳光的慧 心。坦然、乐观、坚韧……,就是那双慧眼、那颗慧心的品质。这样的品质,能开拓你“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人生之路。请以“在压力面前,我追求▲”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 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书写(3分)
了火”,却往往容易被认为好。说这是“深”、“透”,是“彻底”,难道不好吗?其实过了头,常常把好事 做成坏事。事情做得一过分,就会走向反面。失眠不好,睡觉睡得着就好;但睡觉过多就可能变成懒汉。 劳动好,但劳动过累,就要妨碍健康。而对健康过于注意的人,又常常会造成精神上的一种负担,老是疑 心自己有病,结果反而把身体搞坏了。列宁说过:“只要向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向同一方向前进的 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话讲得多么深刻。 ⑤写到这里,有人会问:“依你说,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 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什么事都要不长不短,不快不慢,不多又不少,那岂不是变成折中主义了吗? 孔夫子讲过:过犹不及。你的说法很像儒家的中庸之道。”我说:不是折中主义,折中主义是按自己的主 观,把长和短、快和慢、多和少加起来被二除的东西。自己以为“恰到好处”,其实是一种主观上的想象。 我说的“恰到好处”,也不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过”与“不及”,是按孔子所说的标准来衡量的。我 们常说做事要恰如其“分”,这“分”也就是标准的意思。孔夫子认为的“分”和我们的不同。马克思主 义者对“过”与“不及”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客观的实践的标准。这个客观的标准就是实事求是,就是 从实际出发,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办事,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寻找这个客观标准,就要下番调查研究功夫, 认真走群众路线;而且要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总结出经验来。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什么情况是“过”, 什么情况是“不及”,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恰到好处”。 【注释】①宋玉:我国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②东家之子:邻居东家的小姐。③不瘟不火: 指戏曲 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18.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 分) ▲ 19.文章开头第①段以“东家之子”故事入题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 分) ▲ 20.第④段作者议论“过”与“不及”两方面时,着重议论的是 ▲ ,着重议论这方面是因为 ▲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 分) 21.梳理文章第⑤段的论证过程,体会作者严谨的论述思路。(3 分) 作者首先针对一些人的疑问,把 ▲ 与 ▲ 作了区别,然后阐明 ▲ ,最后告诉人们 ▲ 。 2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你认为哪一则更适合作选文第③段的事实论据?为什么?(3 分) 【材料 1】南朝名医陶弘景发现巴豆(植物巴豆的种子)特性最泻。明朝的李时珍,经过反复试验, 发现巴豆只要用量适度,不但不会引起腹泻,而且可以治疗慢性腹泻,只有大剂量才会造成腹泻。 【材料 2】全球著名玩具制造商 TY 公司的营销策略是,生产的玩具不管多么热销,但都会在生产一 段时间之后就宣布停产。这就使得一些老产品反而成了收藏家争购的对象,此举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可 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 ▲ 三、(50 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 分) 能在逆境中看到希望,需要有一双充满阳光的慧眼;能在困境中享受快乐,需要有一颗充满阳光的慧 心。坦然、乐观、坚韧……,就是那双慧眼、那颗慧心的品质。这样的品质,能开拓你“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人生之路。请以“在压力面前,我追求 ▲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 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来源:Zx x k .Com] 书写(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