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鸡口牛后《战国策韩策》: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 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 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52、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冬 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 友”之称。 53、花中四君子梅竹兰菊花称为 “花中四君子”。 “泰山北斗”的简称典 Nk颜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 为榜样的人物
• 51、鸡口牛后 《战国策 韩策》: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 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 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 52、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 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 友”之称。 • 53、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 “花中四君子”。 • 54、泰斗 “泰山北斗”的简称。典 出《新唐书 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 为榜样的人物
昵图网nipic.com/lyhB2 55、人杰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 的人物 56、仁人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 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57、传人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 能传于后世的人。参指能得到祖先或师或 技艺的人。 58、玉成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 人成全好事 59、口碑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 称颂
• 55、人杰 典出《史记 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 的人物。 • 56、仁人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 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 57、传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 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 技艺的人。 • 58、玉成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 人成全好事。 • 59、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 称颂
60、壁还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 借用别人的物品。 61、舫家典出《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 术的人,后特拘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62、等身则灰史?贾黄中传》,敬辞,比 喻著作多,●堆等咳人的身高。 西席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心许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 应的意思。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
• 60、壁还 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 借用别人的物品。 • 61、方家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 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 62、等身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 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 63、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 64、心许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 自答应的意思。 • 65、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 (多含褒义)
66、洗耳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 (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 恭听。 67、斧正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 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68、抱璞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 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69、染指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 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70、射影典出《若热行》(南朝宋鲍照 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7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 司,不利 昵图网nipic.com/mgg
• 66、洗耳 典出《琴操 河间杂歌 箕山操》 (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 恭听。 • 67、斧正 典出《庄子 徐无鬼》,指请人 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 68、抱璞 典出《韩非子 和氏》,比喻坚 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 69、染指 典出《左传 宣公四年》,比喻 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 70、射影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 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 71、掣肘 典出《吕氏春秋 具备》,比喻 办事受牵制,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