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因、病理: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神经精神因素、感染有关。 3.病理主要为直肠和乙状结肠的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及溃疡等。 4.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黏液、脓血的粪便。腹部压痛及肠鸣音亢进。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加敏测、血沉、乙状结肠检查、纤维 结肠镜检查、X结钡剂灌肠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2)鉴别诊断:慢性菌痢、慢性阿米巴痢疾、结肠过敏、肠结核、结肠癌、血吸虫病、 局限性肠炎等。 7.治疗: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4)中医药治疗。 【教学方式】 讲课,结合临床见习典型症状示教。 第五章肝硬化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与临床的关系。 2.掌握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熟悉本病的并发症及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概述,本章着重介绍门脉性肝硬化。 2.病因病理:病因为病毒性肝炎、营养障碍、酒精、循环障碍及其他。 3.临床表现:包括肝功能代偿和肝功能代偿不全期。肝功能代偿不全期可出现肝功能 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两组表现。 4.实验室检查与其他: (1)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腹水检查。 (2)食管及胃底静脉的钡剂造影检查。 (3)内窥镜检查:胃镜、腹腔镜。 (4)B型超声波检查。 (5)放射性核素检查。 ·26·
·26· 【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因、病理: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神经精神因素、感染有关。 3.病理主要为直肠和乙状结肠的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及溃疡等。 4.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黏液、脓血的粪便。腹部压痛及肠鸣音亢进。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加敏测、血沉、乙状结肠检查、纤维 结肠镜检查、X 结钡剂灌肠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2)鉴别诊断:慢性菌痢、慢性阿米巴痢疾、结肠过敏、肠结核、结肠癌、血吸虫病、 局限性肠炎等。 7.治疗: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4)中医药治疗。 【教学方式】 讲课,结合临床见习典型症状示教。 第五章 肝硬化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与临床的关系。 2.掌握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熟悉本病的并发症及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概述,本章着重介绍门脉性肝硬化。 2.病因病理:病因为病毒性肝炎、营养障碍、酒精、循环障碍及其他。 3.临床表现:包括肝功能代偿和肝功能代偿不全期。肝功能代偿不全期可出现肝功能 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两组表现。 4.实验室检查与其他: (1)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腹水检查。 (2)食管及胃底静脉的钡剂造影检查。 (3)内窥镜检查:胃镜、腹腔镜。 (4)B 型超声波检查。 (5)放射性核素检查
5.并发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原发性肝癌、感染。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2)鉴别诊断:与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消化性溃疡大出血、胃癌、糜烂性胃炎、 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炎、结核性腹膜炎等鉴别。 7.治疗: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 (3)腹水的治疗。 (4)并发症的治疗。 (5)中医药治疗。 (6)预防。 【教学方式】 讲课,结合临床见习典型症状示教。 第六章原发性肝癌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原因、病理。 2.掌握本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3.熟悉本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因:可能与肝炎、肝硬变、黄曲霉素等致癌化学物、寄生虫病、遗传、营养不良 等因素有关。 3.病理。 4.临床表现:出现时己属晚期,可有肝区疼痛、肝脏进行性肿大、黄疸、发热及腹胀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乏力、水肿、进行性贫血等。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 (1)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血清酶测定。 (2)B型超声波检查。 (3)CT检查。 (4)X线肝血管造影。 (5)数字减硬肝动脉造影(DSA)。 (6)放射形核素:67镓肝扫描、113铟肝血池显影检查。 (7)核磁共振显象检查(RI)等。 ·27·
·27· 5.并发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原发性肝癌、感染。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2)鉴别诊断:与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消化性溃疡大出血、胃癌、糜烂性胃炎、 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炎、结核性腹膜炎等鉴别。 7.治疗: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 (3)腹水的治疗。 (4)并发症的治疗。 (5)中医药治疗。 (6)预防。 【教学方式】 讲课,结合临床见习典型症状示教。 第六章 原发性肝癌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原因、病理。 2.掌握本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3.熟悉本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因:可能与肝炎、肝硬变、黄曲霉素等致癌化学物、寄生虫病、遗传、营养不良 等因素有关。 3.病理。 4.临床表现:出现时已属晚期,可有肝区疼痛、肝脏进行性肿大、黄疸、发热及腹胀、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乏力、水肿、进行性贫血等。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 (1)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血清酶测定。 (2)B 型超声波检查。 (3)CT 检查。 (4)X 线肝血管造影。 (5)数字减硬肝动脉造影(DSA)。 (6)放射形核素:67 镓肝扫描、113 铟肝血池显影检查。 (7)核磁共振显象检查(MRI)等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2)鉴别诊断:转移性肝癌、肝脓肿、肝硬变及其他上腹部肿物。 7.治疗: 早期手术切除,中晚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8.预防。 【教学方式】 讲课,结合临床见习典型症状示教。 第七章急性胰腺炎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理及其与临床的联系。 2.掌握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熟悉本病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因与病理:病因有胆道疾病、十二指肠乳头临近部位的病变、胰管梗阻、饮食不 当、感染、手术和外伤等。 3.病理分间质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 4.临床表现:持续性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休克等。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血尿淀粉酶测定等生化检查及B型超声波检查、CT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2)鉴别诊断: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结石及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 7.治疗: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 (3)抗休克治疗。 (4)手术治疗适应症。 (5)中医药治疗。 8.预防。 【教学方式】 讲课,结合临床见习典型症状示教。 ·28·
·28·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2)鉴别诊断:转移性肝癌、肝脓肿、肝硬变及其他上腹部肿物。 7.治疗: 早期手术切除,中晚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8.预防。 【教学方式】 讲课,结合临床见习典型症状示教。 第七章 急性胰腺炎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理及其与临床的联系。 2.掌握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熟悉本病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因与病理:病因有胆道疾病、十二指肠乳头临近部位的病变、胰管梗阻、饮食不 当、感染、手术和外伤等。 3.病理分间质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 4.临床表现:持续性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休克等。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血尿淀粉酶测定等生化检查及 B 型超声波检查、CT 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2)鉴别诊断: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结石及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 7.治疗: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 (3)抗休克治疗。 (4)手术治疗适应症。 (5)中医药治疗。 8.预防。 【教学方式】 讲课,结合临床见习典型症状示教
第八章上消化道大出血 【目的要求】 1.熟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 2.掌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教学内容】 1.病因。 2.临床表现:包括失血性休克。 3.诊断:出血的诊断、病因诊断。 4.治疗:一般急救措施、止血措施、失血性休克处理。 【教学方式】 讲课,结合临床见习典型症状示教。 第四篇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急性肾小球肾炎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 2.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感染与免疫反应、肾小球弥漫、增值性炎症有关。 3.临床表现:血尿、少尿、水肿、高血压。 4.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补体测定等。 5.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病史、症状、尿异常、补体。 (2)鉴别诊断:其他原因所致肾小球疾病鉴别。 6.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治疗感染灶、中医药治疗。 7.预防。 第二章慢性肾小球肾炎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 2.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 ·29·
·29· 第八章 上消化道大出血 【目的要求】 1.熟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 2.掌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教学内容】 1.病因。 2.临床表现:包括失血性休克。 3.诊断:出血的诊断、病因诊断。 4.治疗:一般急救措施、止血措施、失血性休克处理。 【教学方式】 讲课,结合临床见习典型症状示教。 第四篇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急性肾小球肾炎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 2.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感染与免疫反应、肾小球弥漫、增值性炎症有关。 3.临床表现:血尿、少尿、水肿、高血压。 4.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补体测定等。 5.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病史、症状、尿异常、补体。 (2)鉴别诊断:其他原因所致肾小球疾病鉴别。 6.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治疗感染灶、中医药治疗。 7.预防。 第二章 慢性肾小球肾炎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 2.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急性肾炎或其他肾小球疾病迁延、肾小球硬化、肾小 管委琐、间质纤维化。 3.临床表现:水肿、高血压、尿异常、肾功能损害。 分型:普通型、肾病型、高血压型、急性发作型。 4.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尿液及血液检查、肾功能、肾活检。 5.诊断和鉴别诊断:与肾盂肾炎、原发性高血压、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相鉴别。 6.治疗:一般治疗、对症处理、免疫抑制剂、中医药治疗。 7.预防。 【教学方式】 讲课,结合临床见习典型症状示教。 第三章肾病综合征 【目的要求】 1.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 2.掌握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熟悉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定义、分类及常见病因,发病原理。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五种病理类型(简介)。 4.临床表现: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不同 病理类型的临床特点。 5.并发症:感染、血栓及栓塞、急性肾功能衰竭、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6.诊断和鉴别诊断:与其他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鉴别。 7.总的治疗原则:一般治疗、利尿对症治疗及特殊免疫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环磷 酰胺的作用原理、适应症、给药方法、注意事项及药物副作用等)、降脂和抗凝治疗。 8.决定肾病综合征预后的因素。 【教学方式】 讲课,结合临床见习典型症状示教。 第四章尿路感染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病原体、感染途径、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 ·30·
·30· 【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急性肾炎或其他肾小球疾病迁延、肾小球硬化、肾小 管委琐、间质纤维化。 3.临床表现:水肿、高血压、尿异常、肾功能损害。 分型:普通型、肾病型、高血压型、急性发作型。 4.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尿液及血液检查、肾功能、肾活检。 5.诊断和鉴别诊断:与肾盂肾炎、原发性高血压、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相鉴别。 6.治疗:一般治疗、对症处理、免疫抑制剂、中医药治疗。 7.预防。 【教学方式】 讲课,结合临床见习典型症状示教。 第三章 肾病综合征 【目的要求】 1.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 2.掌握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熟悉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定义、分类及常见病因,发病原理。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五种病理类型(简介)。 4.临床表现: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不同 病理类型的临床特点。 5.并发症:感染、血栓及栓塞、急性肾功能衰竭、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6.诊断和鉴别诊断:与其他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鉴别。 7.总的治疗原则;一般治疗、利尿对症治疗及特殊免疫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环磷 酰胺的作用原理、适应症、给药方法、注意事项及药物副作用等)、降脂和抗凝治疗。 8.决定肾病综合征预后的因素。 【教学方式】 讲课,结合临床见习典型症状示教。 第四章 尿路感染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病原体、感染途径、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