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抗原或抗体的量以及存在的部位,帮助定位。 这一类观察指标的实际意义是,一项指标只能单一地说明一个问题的实 质,多个或若干项的指标综合起来分析一个特定的问题时,其参考价值就十分 有意义了。 三.生物功能性观察指标 基础医学实验研究中,采集各类生物功能性的指标(如生物电、压力、张 力、流量等),积极研究疾病时器官的功能、大脑神经功能、神经递质效应均 有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观察、记录生物功能性信号时应注意三方面信 息。()原始生物功能性信号的信息,如潜伏期、电压幅度、时程、周期、位相、 相数等。(②对原始生物功能性信号的二次处理信息,如对原始生物信号的积分、 微分、频谱分析、叠加平均、数字减法等。(3)某通道生物功能性信号与其它通 道信号(如动脉血压与内脏大神经放电)之间的关系。 生物电信号指标是生物功能性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测量信号中, 有心电、肌电、脑电、眼电、视网膜电流、皮肤电、胃电和神经电位等生物电 信号,对这些生物电信号的描记有心电图(ECG)、肌电图(EMG)、脑电图(EEG), 眼电图(EOG)、视网膜电流图(ERG)、皮肤电反射(GSR)、胃电图(EGG)等。 四.形态学观察指标 这类观察指标主要描述器官、细胞的形态改变特征。可以用肉眼大体上观 察描述,也可以借助显微镜描述微细结构,例如肉眼观察到的心脏扩张、肺水 肿、下肢水肿及肾脏缺血等;显微镜下见到的细胞器的肿胀、细胞核缩小破裂、 线粒体破裂、微血管口径、血细胞流态、流速等等。 一般情况下,一项高质量的医学实验研究应该包括上述4方面的内容。单 项观察指标,说明的问题、验证的实验效应不够全面,是很局限的。有必要进 一步综合各项指标进行整体分析。 第二节确立观察指标的原则 选择准确、恰当的观察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说明,是实 验研究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它直接影响实验工作的质量。因此,在确立实 31
31 特异抗原或抗体的量以及存在的部位,帮助定位。 这一类观察指标的实际意义是,一项指标只能单一地说明一个问题的实 质,多个或若干项的指标综合起来分析一个特定的问题时,其参考价值就十分 有意义了。 三.生物功能性观察指标 基础医学实验研究中,采集各类生物功能性的指标(如生物电、压力、张 力、流量等),积极研究疾病时器官的功能、大脑神经功能、神经递质效应均 有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观察、记录生物功能性信号时应注意三方面信 息。⑴原始生物功能性信号的信息,如潜伏期、电压幅度、时程、周期、位相、 相数等。⑵对原始生物功能性信号的二次处理信息,如对原始生物信号的积分、 微分、频谱分析、叠加平均、数字减法等。⑶某通道生物功能性信号与其它通 道信号(如动脉血压与内脏大神经放电)之间的关系。 生物电信号指标是生物功能性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测量信号中, 有心电、肌电、脑电、眼电、视网膜电流、皮肤电、胃电和神经电位等生物电 信号,对这些生物电信号的描记有心电图(ECG)、肌电图(EMG)、脑电图(EEG)、 眼电图(EOG)、视网膜电流图(ERG)、皮肤电反射(GSR)、胃电图(EGG)等。 四.形态学观察指标 这类观察指标主要描述器官、细胞的形态改变特征。可以用肉眼大体上观 察描述,也可以借助显微镜描述微细结构,例如肉眼观察到的心脏扩张、肺水 肿、下肢水肿及肾脏缺血等;显微镜下见到的细胞器的肿胀、细胞核缩小破裂、 线粒体破裂、微血管口径、血细胞流态、流速等等。 一般情况下,一项高质量的医学实验研究应该包括上述 4 方面的内容。单 项观察指标,说明的问题、验证的实验效应不够全面,是很局限的。有必要进 一步综合各项指标进行整体分析。 第二节 确立观察指标的原则 选择准确、恰当的观察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说明,是实 验研究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它直接影响实验工作的质量。因此,在确立实
验观察指标时应该注意如下的原则 一.特异性指标与非特异性指标的组合 指标是指可以准确地反映对所施加处理问题后的实际效应,可分为特异性、 非特异性两类。特异性指标是某一疾病所特有的表现体征,例如对家兔实施动脉 放血,复制失血性休克疾病模型时,动物动脉血压下降是特异性的指标。又如 个“大三阳”的乙肝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肝和抗乙肝病毒的治疗,转为“小 三阳“的体征也是一种特异性的指标。非特异性指标是指除反映所施加处理因素 的效应外,还受到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例如上面谈到的,家兔失血性休克,放 血可导致血压下降是特异性的指标,但是血压下降程度的不同是非特异性的,即 不同的千克体重、不同性别的家兔,在控制放血量为20ml时,血压也许会处在 6.67kPa(50mmg),也许会处在5.33kPa(40mmlg),这就是观察指标的非特异性 的特征。在一组实验中,将特异性指标和非特异性指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全面 分析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原则。 二.首选客观性较强的指标 指标中又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包括:体温、心率、血压、血 细胞记数等;主观指标包括:疼痛、食欲不佳、睡眠不佳、周身不适等。一般情 况下,我们对客观指标可以进行定性、定量测量,而给予准确评价:主观指标却 受主观意向和心理因素多方面的影响,不宜也很难客观地给予衡量和验证。因此, 实验中首选客观性较强的观察指标。 三.指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的结合 依据实验目的确立实验观察指标,其观察指标必须具有科学性,必须可以反 映所施加处理后的真实效应,有利于我们通过实验研究更为准确地认识事物的真 实本质。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地追求“高、新、精、尖”,是不可取的,也是无 法实现的。例如在临床研究中,用X线检测就能达到目的的,就不应该选用CT 检测,这也是一条基本的原则。 (商战平)
32 验观察指标时应该注意如下的原则。 一.特异性指标与非特异性指标的组合 指标是指可以准确地反映对所施加处理问题后的实际效应,可分为特异性、 非特异性两类。特异性指标是某一疾病所特有的表现体征,例如对家兔实施动脉 放血,复制失血性休克疾病模型时,动物动脉血压下降是特异性的指标。又如一 个“大三阳”的乙肝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肝和抗乙肝病毒的治疗,转为"小 三阳"的体征也是一种特异性的指标。非特异性指标是指除反映所施加处理因素 的效应外,还受到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例如上面谈到的,家兔失血性休克,放 血可导致血压下降是特异性的指标,但是血压下降程度的不同是非特异性的,即 不同的千克体重、不同性别的家兔,在控制放血量为 20ml 时,血压也许会处在 6.67kPa(50mmHg),也许会处在 5.33kPa(40mmHg),这就是观察指标的非特异性 的特征。在一组实验中,将特异性指标和非特异性指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全面 分析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原则。 二.首选客观性较强的指标 指标中又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包括:体温、心率、血压、血 细胞记数等;主观指标包括:疼痛、食欲不佳、睡眠不佳、周身不适等。一般情 况下,我们对客观指标可以进行定性、定量测量,而给予准确评价;主观指标却 受主观意向和心理因素多方面的影响,不宜也很难客观地给予衡量和验证。因此, 实验中首选客观性较强的观察指标。 三.指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的结合 依据实验目的确立实验观察指标,其观察指标必须具有科学性,必须可以反 映所施加处理后的真实效应,有利于我们通过实验研究更为准确地认识事物的真 实本质。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地追求"高、新、精、尖",是不可取的,也是无 法实现的。例如在临床研究中,用 X 线检测就能达到目的的,就不应该选用 CT 检测,这也是一条基本的原则。 (商战平)
第二篇实验动物与常用实验仪器 第五章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医学机能学实验的对象是各类实验动物,各类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有明显 差别。实验者应了解常用实验动物的习性和生物学特性,便于合理正确地选择和 使用。实验动物的麻醉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是顺利完成实验与获得可靠 信息的保证,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 第一节实验动物的种类与应用 一.常用动物的种类 “实验动物”是一个专门的术语,是指供生物医学科研及教学实验而科学育 种、繁殖和饲养的动物。关于实验动物的种类在实验动物学教材中有详细介绍, 在此只作一简要说明。 (一)自然界的分类方法: 自然界动物的种类己达150万种以上,一般依据其外部特征、内部构造、生 活方式、进化发展和血缘关系大致分为动物界、植物界两类。界类下又细分为门、 纲、目、科、属、种等。 (二)实际用途分类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常根据工作的不同目的、性质及要求将动物分为以下几类 1.实验动物:指经过专门科学的培育(包括驯养、繁殖、育成),提供给实
33 第二篇 实验动物与常用实验仪器 第五章 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医学机能学实验的对象是各类实验动物,各类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有明显 差别。实验者应了解常用实验动物的习性和生物学特性,便于合理正确地选择和 使用。实验动物的麻醉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是顺利完成实验与获得可靠 信息的保证,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种类与应用 一.常用动物的种类 “实验动物”是一个专门的术语,是指供生物医学科研及教学实验而科学育 种、繁殖和饲养的动物。关于实验动物的种类在实验动物学教材中有详细介绍, 在此只作一简要说明。 (一)自然界的分类方法: 自然界动物的种类已达 150 万种以上,一般依据其外部特征、内部构造、生 活方式、进化发展和血缘关系大致分为动物界、植物界两类。界类下又细分为门、 纲、目、科、属、种等。 (二)实际用途分类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常根据工作的不同目的、性质及要求将动物分为以下几类: 1.实验动物:指经过专门科学的培育(包括驯养、繁殖、育成),提供给实
验用的动物。 2.经济动物:指作为人类生活需要而繁殖、饲养的动物,如家畜家禽。 3.野生动物:指从自然界捕获的、未进行人工繁殖、饲养的动物。 4.观赏动物:指供观赏用的一些动物。 (三)遗传学分类: 在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医学研究工作中常根据生物的遗传基因特征 对生物进行分类。 1.从遗传基因学的角度分为同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两类。 2.从基因纯合程度的角度分为近交系、突变系、杂交系和封闭群4类。 3.同基因型动物以近交系动物为代表,不同基因型动物以远交系、近杂交系 动物为代表。在交配、生殖、繁育方式中,人为的控制条件,采取近交、杂交、 连续回交、回交互交等方式调控动物基因的纯度或有目的地改变基因的纯度。 (四)微生物学分类方法: 通过微生物学或致病学的手段,严格控制饲养环境条件,以微生物控制的净 化程度分类。 1.无菌动物:指动物机体内外均无任何寄生虫或微生物的动物。 2.悉生动物:指机体内已带有确切的微生物和致病菌的动物。依据其致病菌 的不同又分为单菌、双菌、三菌、多菌型悉生动物。 3.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指机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一类实验动 物。 4.清洁普通动物:指最低限度疾病或清洁型动物。 (五)动物等级分类方法: 按照动物的一般饲养环境及致病原的分类方法。 1.I级:不会将疾病传染给人类的普通型动物,主要用于教学实验。 2.Ⅱ级:一般环境下饲养的清洁型动物。 3.Ⅲ级:无特定病原体的动物。 4.V级:指无菌、悉生类动物。 二.医学实验常用的动物及特性 (一)青娃和蟾蜍:
34 验用的动物。 2.经济动物:指作为人类生活需要而繁殖、饲养的动物,如家畜家禽。 3.野生动物:指从自然界捕获的、未进行人工繁殖、饲养的动物。 4.观赏动物:指供观赏用的一些动物。 (三)遗传学分类: 在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医学研究工作中常根据生物的遗传基因特征 对生物进行分类。 1.从遗传基因学的角度分为同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两类。 2.从基因纯合程度的角度分为近交系、突变系、杂交系和封闭群 4 类。 3.同基因型动物以近交系动物为代表,不同基因型动物以远交系、近杂交系 动物为代表。在交配、生殖、繁育方式中,人为的控制条件,采取近交、杂交、 连续回交、回交互交等方式调控动物基因的纯度或有目的地改变基因的纯度。 (四)微生物学分类方法: 通过微生物学或致病学的手段,严格控制饲养环境条件,以微生物控制的净 化程度分类。 1.无菌动物:指动物机体内外均无任何寄生虫或微生物的动物。 2.悉生动物:指机体内已带有确切的微生物和致病菌的动物。依据其致病菌 的不同又分为单菌、双菌、三菌、多菌型悉生动物。 3.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指机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一类实验动 物。 4.清洁普通动物:指最低限度疾病或清洁型动物。 (五)动物等级分类方法: 按照动物的一般饲养环境及致病原的分类方法。 1.Ⅰ级:不会将疾病传染给人类的普通型动物,主要用于教学实验。 2.Ⅱ级:一般环境下饲养的清洁型动物。 3.Ⅲ级:无特定病原体的动物。 4.Ⅳ级:指无菌、悉生类动物。 二.医学实验常用的动物及特性 (一)青蛙和蟾蜍:
是机能学实验中常用的小型动物。具有价格低廉、离体器官存活时间相对较 长等优点。常用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各种刺激或药物对周围神经、肌肉、 神经肌肉接头的作用。其心脏离体后,仍可有节律性跳动,可作心脏离体实验, 蛙的肠系膜是观察炎症和微循环的良好标本。在水肿、肾功能不全的模型中常采 用该类动物。 (二)小鼠: 是医学实验中用途最广泛和最常用的动物,也用于实验动物中培育品种系最 多的一类动物,具有繁殖周期短、产仔多、生长快、温顺易捉、易于饲养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各种药物的毒理实验、药物筛选实验、生物药效学实验、半数致死量 或半数有效量的测定等,也常用于抗肿瘤药、缺氧、避孕药实验等方面的研究。 (三)大鼠: 具有抗病能力强、繁殖快、易于饲养等优点,但性情凶猛、牙齿尖锐,实验 者应特别注意实验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在机能实验教学中,常用于水肿、休克、 炎症、心功能不全、应激反应以及亚急性、慢性毒性等实验。因为大鼠的呕吐反 射不灵敏及心血管反射敏锐的原因,所以不适宜用于任何有关呕吐及心电学的实 验研究。观察药物抗炎作用时,常利用大鼠的踝关节进行实验。 (四)豚鼠: 又名荷兰猪、天竺鼠,习性温训,喜群居,饲养容易。由于豚鼠容易暴露中 耳及内耳,耳蜗及血管突出到中耳腔内,便于观察内耳微循环,豚鼠在听到尖音 时,耳廓竖起(Preyer氏反射),如果此反射减弱或消失则表明有听觉障碍。因 此,豚鼠适于作耳科及听力学研究。豚鼠可复制典型急性肺水肿的动物模型。豚 鼠对某些病毒反应敏锐,易引起变态反应,适用于各类传染病、药理学、营养学 细菌、病毒变态反应疾病等实验研究。对结核菌敏感,是用于抗结核病药物实验 的首选动物。豚鼠对缺氧的耐受力强,不适宜用于各类缺氧性实验的研究。也常 用于离体心房、心脏实验和钾代谢障碍、酸碱平衡紊乱的研究。 (五)家兔: 性情温顺胆小,便于静脉注射、灌胃和取血,是机能学实验教学常选动物。 可用于血压、呼吸、尿生成等多种实验,还可用于钾代谢障碍、酸碱平衡紊乱、 水肿、炎症、缺氧、发热、DIC、休克、心功能不全等研究。由于家兔体温变化
35 是机能学实验中常用的小型动物。具有价格低廉、离体器官存活时间相对较 长等优点。常用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各种刺激或药物对周围神经、肌肉、 神经肌肉接头的作用。其心脏离体后,仍可有节律性跳动,可作心脏离体实验, 蛙的肠系膜是观察炎症和微循环的良好标本。在水肿、肾功能不全的模型中常采 用该类动物。 (二)小鼠: 是医学实验中用途最广泛和最常用的动物,也用于实验动物中培育品种系最 多的一类动物,具有繁殖周期短、产仔多、生长快、温顺易捉、易于饲养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各种药物的毒理实验、药物筛选实验、生物药效学实验、半数致死量 或半数有效量的测定等,也常用于抗肿瘤药、缺氧、避孕药实验等方面的研究。 (三)大鼠: 具有抗病能力强、繁殖快、易于饲养等优点,但性情凶猛、牙齿尖锐,实验 者应特别注意实验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在机能实验教学中,常用于水肿、休克、 炎症、心功能不全、应激反应以及亚急性、慢性毒性等实验。因为大鼠的呕吐反 射不灵敏及心血管反射敏锐的原因,所以不适宜用于任何有关呕吐及心电学的实 验研究。观察药物抗炎作用时,常利用大鼠的踝关节进行实验。 (四)豚鼠: 又名荷兰猪、天竺鼠,习性温训,喜群居,饲养容易。由于豚鼠容易暴露中 耳及内耳,耳蜗及血管突出到中耳腔内,便于观察内耳微循环,豚鼠在听到尖音 时,耳廓竖起(Preyer 氏反射),如果此反射减弱或消失则表明有听觉障碍。因 此,豚鼠适于作耳科及听力学研究。豚鼠可复制典型急性肺水肿的动物模型。豚 鼠对某些病毒反应敏锐,易引起变态反应,适用于各类传染病、药理学、营养学、 细菌、病毒变态反应疾病等实验研究。对结核菌敏感,是用于抗结核病药物实验 的首选动物。豚鼠对缺氧的耐受力强,不适宜用于各类缺氧性实验的研究。也常 用于离体心房、心脏实验和钾代谢障碍、酸碱平衡紊乱的研究。 (五)家兔: 性情温顺胆小,便于静脉注射、灌胃和取血,是机能学实验教学常选动物。 可用于血压、呼吸、尿生成等多种实验,还可用于钾代谢障碍、酸碱平衡紊乱、 水肿、炎症、缺氧、发热、DIC、休克、心功能不全等研究。由于家兔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