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题 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 A.肺通气B.肺唤气C内呼吸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E以 上均是 2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作用不包括 A.加温B.湿润C.降温D.干燥E.调节气道阻力 3.关于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对气体过滤、清洁作用的描述,正确 的是 A.清除>2mm的颗粒B清除<10mm的颗粒 C吞噬作用 D.每分钟黏液层移动约19cm E.纤毛推动黏液和颗粒向咽喉方向移动 4、下列关于用力呼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B.吸气时膈肌收缩 C.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D.呼气时为被动过程 E.呼气时一些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 5.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A.肺的舒缩运动B.呼吸肌的舒缩运动 B.肺的弹性回缩D.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E.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 6平静呼吸时,肺内压在哪一个时相中低于大气压 A.吸气初B.吸气末C.呼气初D.呼气末E.停止呼吸时 7.关于肺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型题 1、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 A. 肺通气 B.肺唤气 C.内呼吸 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E.以 上均是 2.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作用不包括 A. 加温 B.湿润 C.降温 D.干燥 E.调节气道阻力 3.关于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对气体过滤、清洁作用的描述,正确 的是 A. 清除>2mm 的颗粒 B 清除<10mm 的颗粒 C.吞噬作用 D.每分钟黏液层移动约 19cm E.纤毛推动黏液和颗粒向咽喉方向移动 4、下列关于用力呼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 B.吸气时膈肌收缩 C.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 D.呼气时为被动过程 E.呼气时一些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 5.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A. 肺的舒缩运动 B.呼吸肌的舒缩运动 B. 肺的弹性回缩 D.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E.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 6.平静呼吸时,肺内压在哪一个时相中低于大气压 A. 吸气初 B.吸气末 C.呼气初 D.呼气末 E.停止呼吸时 7.关于肺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吸气初低于大气压B.呼起初高于大气压 C.吸气末等于大气压D.呼气末等于大气压 E.呼吸运动增强时肺内压的变化较小 8.下列因素中,与胸内压成因关系不大的是 A.呼吸运动B.密闭的胸膜腔C.肺回缩力D.肺内压 E.出生后胸廓的的生长速度快于肺 9.关于平静吸气与平静与平静呼起的比较,正确的是 A.肺内压相等B.胸内压相等C.潮气量相等D.O2和CO2含量相 等 10.比顺应性是指 A.顺应性/潮气量B.肺顺应性/肺活量 B.肺顺应性/肺泡通气量D.肺顺应性/肺活量 E.肺顺应性/肺泡通气量 11.引起肺泡回缩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压B.胸内负压C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 D.肺泡表面张力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12.与胸内负压形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胸廓的容量B.气道阻力C肺泡表面张力D.吸气肌收缩 E无效腔的存在 13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吸气肌收缩B.呼气肌C胸廓扩张 C.吸气肌舒张E胸膜腔处于密闭状态
A. 吸气初低于大气压 B.呼起初高于大气压 C.吸气末等于大气压 D.呼气末等于大气压 E.呼吸运动增强时肺内压的变化较小 8.下列因素中,与胸内压成因关系不大的是 A. 呼吸运动 B.密闭的胸膜腔 C.肺回缩力 D.肺内压 E.出生后胸廓的的生长速度快于肺 9.关于平静吸气与平静与平静呼起的比较,正确的是 A.肺内压相等 B.胸内压相等 C.潮气量相等 D.O2和 CO2含量相 等 10.比顺应性是指 A.顺应性/潮气量 B.肺顺应性/肺活量 B. 肺顺应性/肺泡通气量 D.肺顺应性/肺活量 E.肺顺应性/肺泡通气量 11.引起肺泡回缩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压 B.胸内负压 C.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 D.肺泡表面张力 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12.与胸内负压形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 胸廓的容量 B.气道阻力 C.肺泡表面张力 D.吸气肌收缩 E.无效腔的存在 13.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 吸气肌收缩 B.呼气肌 C.胸廓扩张 C. 吸气肌舒张 E.胸膜腔处于密闭状态
14.可使肺顺应性增加的是 A.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B.气道阻力减少C.肺弹性阻力减少 D.气道阻力增加E.肺弹性阻力增加 15.肺内压等于大气压是在 A.吸气中和呼气初B.吸气末和呼气末C.吸气中和呼气中 D.吸气末和呼气中E.以上都不是 16胸膜腔内的压力是由下列哪项所形成的 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B.大气压+肺回缩力C肺内压+跨胸壁压 D.肺内压一跨肺压E肺内压-回缩力 17.关于胸膜腔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在吸气时低于大气压B.呼气时高于大气压 B.呼气末和吸气末均等于大气压 C.呼气末和吸气末均等于大气压 D.呼气初胸内压绝对值大于吸气末 E.平静呼吸过程中均低于大气压 18.胸廓不表现有回缩力是在 A.肺容量小于肺总量的58%B.肺容量相当于肺总量的67% B.肺容量大于肺总量的78%D.胸廓处于深吸气末 F.胸廓处于深呼气末 19.非弹性阻力主要取决于 A.呼吸频率B气流速度C.气流形式 C.管径大小E.黏滞阻力
14.可使肺顺应性增加的是 A.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B.气道阻力减少 C.肺弹性阻力减少 D. 气道阻力增加 E.肺弹性阻力增加 15.肺内压等于大气压是在 A. 吸气中和呼气初 B.吸气末和呼气末 C.吸气中和呼气中 D.吸气末和呼气中 E.以上都不是 16 胸膜腔内的压力是由下列哪项所形成的 A. 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B.大气压+肺回缩力 C.肺内压+跨胸壁压 D.肺内压—跨肺压 E.肺内压-回缩力 17.关于胸膜腔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在吸气时低于大气压 B.呼气时高于大气压 B. 呼气末和吸气末均等于大气压 C.呼气末和吸气末均等于大气压 D.呼气初胸内压绝对值大于吸气末 E. 平静呼吸过程中均低于大气压 18.胸廓不表现有回缩力是在 A. 肺容量小于肺总量的 58% B.肺容量相当于肺总量的 67% B. 肺容量大于肺总量的 78% D.胸廓处于深吸气末 F. 胸廓处于深呼气末 19.非弹性阻力主要取决于 A. 呼吸频率 B.气流速度 C.气流形式 C. 管径大小 E.黏滞阻力
20.可引起呼吸道口径增大的情况是 A.组胺释放B.副交感神经兴奋C交感神经兴奋 D.前列腺类物质释放E.慢反应物质释放 21.肺的顺应性越大,表示 A.肺的弹性阻力和肺的扩张度均小 B.肺的弹性阻力和肺的扩张度无变化 C.肺的弹性阻力大,肺的扩张度小 D.肺的弹性阻力和肺的扩张度均大 E.肺的弹性阻力小,肺的扩张度大 22呼吸频率加倍,潮气量减半时,将使 A.每分通气量增加B.肺泡通气量增加C.每分通气量减少 E.肺泡通气量减少E肺泡通气量不变 23.气体扩散速率与 A.扩散面积成反比B.气体溶解度成反比C.分压差成反比 C.扩散距离成正比E.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24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的正常值约为 A.0.50B.0.65C.0.84D.0.90E.0.95 25.若分压差相等,C02的扩散速度约为02的 A.5倍B.10倍C.15倍D.20倍E.25倍 26.决定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气体在血液中的溶解度B.气体的分压差C.气体的相对分子量 D呼气膜的同透性E.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20.可引起呼吸道口径增大的情况是 A. 组胺释放 B.副交感神经兴奋 C.交感神经兴奋 D. 前列腺类物质释放 E.慢反应物质释放 21.肺的顺应性越大,表示 A. 肺的弹性阻力和肺的扩张度均小 B. 肺的弹性阻力和肺的扩张度无变化 C. 肺的弹性阻力大,肺的扩张度小 D. 肺的弹性阻力和肺的扩张度均大 E. 肺的弹性阻力小,肺的扩张度大 22.呼吸频率加倍,潮气量减半时,将使 A. 每分通气量增加 B.肺泡通气量增加 C.每分通气量减少 E. 肺泡通气量减少 E.肺泡通气量不变 23.气体扩散速率与 A. 扩散面积成反比 B.气体溶解度成反比 C.分压差成反比 C. 扩散距离成正比 E.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24.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的正常值约为 A. 0.50 B.0.65 C.0.84 D.0.90 E.0.95 25.若分压差相等,CO2 的扩散速度约为 O2 的 A. 5 倍 B.10 倍 C.15 倍 D.20 倍 E.25 倍 26.决定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 气体在血液中的溶解度 B.气体的分压差 C.气体的相对分子量 D 呼气膜的同透性 E.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27.肺换气的动力是 A.呼吸肌的舒缩活动B.气体运动产生的压力 B.大气与肺泡气的压力差D.大气与血液的气体的分压差 E肺泡气与肺泡周围血液间气体的分压差 28.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直接溶解B.碳酸氢盐C,和水形成碳酸 C.硫酸氢盐E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29.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 A.脊髓B.延髓C.脑桥D.下丘E.大脑皮层 30.关于吸气切断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延髓B.接受来自吸气神经元的冲动 C接受来自脑桥臂旁内侧核的冲动 D接受来自肺牵张感受器的冲动 E以上均对 31调节呼吸运动的最主要生理性刺激因素是血液中的 A.PO2B.PCO2C.氢离子浓度D.氢氧根浓度 ENAHCO3浓度 32在生理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的有效刺激是 A一定浓度的CO2B一定程度的缺氧C.A+B D呼吸道中牵张感受器的传入冲动 E呼吸肌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 33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的主要功能是
27.肺换气的动力是 A. 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B.气体运动产生的压力 B. 大气与肺泡气的压力差 D.大气与血液的气体的分压差. E.肺泡气与肺泡周围血液间气体的分压差 28.CO2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 直接溶解 B.碳酸氢盐 C.和水形成碳酸 C. 硫酸氢盐 E.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29.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 A. 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下丘 E.大脑皮层 30.关于吸气切断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延髓 B.接受来自吸气神经元的冲动 C 接受来自脑桥臂旁内侧核的冲动 D 接受来自肺牵张感受器的冲动 E 以上均对 31 调节呼吸运动的最主要生理性刺激因素是血液中的 A.PO2 B.PCO2 C.氢离子浓度 D.氢氧根浓度 ENAHCO3 浓度 32 在生理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的有效刺激是 A 一定浓度的 CO2 B 一定程度的缺氧 C.A+B D 呼吸道中牵张感受器的传入冲动 E 呼吸肌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 33 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的主要功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