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治平 法律的文化解释 我们总是在希望和恐惧中被最接近我 们的东西所影响,并且在这样一种影响中 去接触过去的见证。因此,反对轻率地把 过去看成是我们自己的意义期待,乃是一 项经常的任务。 一加达默尔 引 言 曾经有过各种关于法律的解释,本文要提出的是所谓文化 的解释 由这个标题,人们可能首先联想到人类学和解释学。的确, 以下的讨论借重于人类学和解释学之处甚多。这不单是因为,由 于前者,文化研究方始成为科学,通过后者,解释的技艺才具 本文原于《中国社会科学奉刊》(香港》第4卷(1993)。 1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有普遍价值,而且也是因为,任何现代意义上的文化解释理论, 都只能够建立在当代杜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已经取得的成就上 面。不过,预先说明下面一点也是必要的:本文的主题基本上 不能由人类学研究来完成,而且,它也完全不是所谓哲学解释 学的一部分。它要研究的对象,通常被归人历史学,具体地说, 它所关注的主要是历史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一法律史。 把法律的文化解释主要限定在所谓法律史的领域,这首先 是因为,它所处理的材料与法律史家通常面对的大致相同。然 而,由于立场、方法乃至视界并不相同的缘故,法律的文化解 释所要揭示的却是一个传统法律史家通常忽略了的世界。就此 面言,法律的文化解释并不简单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法律史研究, 毋宁说,它是对旧材料的重新安排和重新解释,为此,它不但 引人了新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揭出了新的主题。我们不 妨说,法律的文化解释在引人一种新的分析方法的同时,也确 立了一个新的对象。这里,方法只是研究者“主观地”加以运 用的一套策略,对象却是研究者已经发现并且意欲给出解释的 一个“客观地”存在的世界,它们性质不同,但又关系密切,以 致可以借用一个词来表达,那就是法律文化。 也许,最后会有认真负货的读者对我发出这样的质疑:一 篇标榜法律或至少是法律史研究的论文,为什么大部分篇幅被 用来讨论历史、哲学、文化、语言和其他一些法律以外的主题? 对此,我将回答说,从本文阐明的立场出发,你所说的历史、哲 学、文化、语言,还有其他那些主题,都不是“法律以外”的 东西。本文的目的就是要破除固有的法律概念,打破法律学与 其他诸多学科之间传统的界限,进而提出新的研究范式。作为 这样一种方法论上的尝试,它实际是将自已置于哲学、人类学、 2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社会学、法律学和历史学诸学科的挑战之前,而这不仅意味着 它要为自己争得-·个合法位置的努力必定是艰难的,而且意味 着这样-种尝试,无论其成功与否,都将具有普遍的意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撰写本文的直接动机,原来只是试图 就我自己过去几年中间所做的研究做某种方法论上的总结。这 种考虑的一个结果是,无论我现在的想法和作法距离初衷有多 远,每当篇要就理论上的说明举出实例,我总是自然而然地回 到我比较熟悉的中国历史材料上去。我希望这种“以中国为 例”的作法不至削弱理论的说服力,同时我也希望,我能把这 些例证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不使熟悉我以往研究和论证方式的 读者在重新接触到它们时感到厌烦。 作为一种世界观的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并不是一种哲学,至少,它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 的哲学。但是,结构主义确实包含了某种世界观,以至有人把 它看成是一种关于世界的思想方式。这种思想方式的特征是在 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事物的本质。据此,世 界并不像以往人们认为的那样,由许多特征清晰可辨和独立存 在的客体组成,相反,这样一个外在于人和与人对峙的客观世 界并不存在。因为,感觉的方式,连同其中所固有的偏见,对 于感觉到的东西有着无可置疑的作用,以至于纯粹客观的感觉 从一开始就没有可能。正像有人指出的那样,观察者必定从他 的观察中创造出某种东西。如此,则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之间 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这种关系成了唯一能够被观察到的东 3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西。可以说,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 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中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简 言之,世界乃是由各种关系而非事物本身构成的[们 还在二百年以前,意大利人维柯(Vico)就已经认识到这样 一个卓绝的道理:人认识到是真实的(verum)东西与人为造成 的(factum)东西实际上并无区别。因为,人所感知到的世界不 过是他强加于世界的他自己的思想形式,而存在之所以有意义 (或“真实的”),只是因为它在那种形式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进“步说,人创造了他所感知到的整个世界,并在此过程中创 造了他自己。因此之故,维柯竭力要从人类心灵的变化中求取 社会的各项原则,在诗的真实性里面发现真实的世界。在某种 意义上说,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诸前沿学科如语言学和 阐释学也做了同样的事情。 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 sur)最先创立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他通过区分语言和言语、指 出语言的符号性和任意性、强调共时性的重要性等,提出~种 新的语言观,依此,语言被视为一个封闭的结构,具有独立自 足和自我界定的性质。这种语言观给人的启示是,作为人类与 外部世界交通往来的独特手段,语言不但构成了独特的人类的 结构,而且构成了人类现实世界的结构。当然,从素绪尔不能 够直接达到这一点。因为在索绪尔那里,语言学并不是人类学 的一个部分。相反,所有涉及种族、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 东西都被他视为语言的外部因素,归在“外部语言学”的名下, 而他关于语言的定义,正是要把一切跟语言的组织和系统无关 的东西,亦即他用“外部语言学”这个术语所指的东西排除出 去.6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同样信守结构语言学原则,同时又把语言结构与人类现实 世界的结构联系起来考虑的,首先要推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 萨丕尔(Edward Sapir)。 在美国,语言学是在研究北美大陆各种印第安语言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它从一开始就是人类学的~一个部 分。由于经常和直接与印第安文化一一种与欧洲文化相距甚 远的文化一接触,美国语言学家天然地更关注语言和语言所 属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这种关系不但具有反映的 特征,而且具有构成的特征。当把对语言结构的研究扩展到其 他社会行为领域的时候,他们甚至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形 态”或说一个杜团总的生活方式、实际上由那种文化的语言所 决定。萨不尔说: 事实上,“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团体的语 言习惯之上的。绝没有两种语言在表现同一个社会现实时 是被视为完全相同的。不同的社会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 不同的世界,不只是啦上不桐的标签的同.个世果.阿 (文中重点号为引者所加) 在这一节里,我们由结构主义的世界观,很快就进人到语 言学的领域,这固然是因为,语言学研究乃是结构主义思想最 早的渊源之一,而且,正是借助于语言现象,结构主义的世界 观能够得到极好的说明,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 作为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语言直接构成人类的存在方式。人 类生活在自已的语言之中,人类的世界将从语言开始。 在接下来的讨论里而,我们还会不止一次地而对语言及其 各种问题,并为语言具有的悠深微融的性质所困扰。不过,在 5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