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一)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以产量指数为例) 基本公式: K Q ×100 ∑ Kρ产量综合指数 C0基期产量 报告期产量 F基期价格
11 (一)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以产量指数为例) 基本公式: 100% 0 0 0 1 = PQ PQ K Q 三、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P0 K Q Q1 Q0 产量综合指数 基期产量 报告期产量 基期价格
产量综合指数的评价 可以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综合反映复杂现 象总体变动的程度 因为:用来对比的两个总量指标有明确的经济内容 ∑PQ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总产值 ∑PQ基期总产值 K。=26由于产量变化使总产值增减的百分 P9o比 ∑ P-∑PQ由于产量变化使总产值增减的绝对 数额
12 可以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综合反映复杂现 象总体变动的程度 **产量综合指数的评价 因为:用来对比的两个总量指标有明确的经济内容 P0 Q1 P0 Q0 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总产值 基期总产值 = 0 0 0 1 PQ PQ K Q 由于产量变化使总产值增减的百分 比 P0 Q1 −P0 Q0 由于产量变化使总产值增减的绝对 数额
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示例 [例6-1]根据表6-1资料编制三种产品的产量指数表 表6-1某公司商品销售量和商品价格 量 出厂价格(元) 值(万元) 产品计量 名称单位基期报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假定期 期 P 0 1 PoR1 甲千克5000600050 70 25 42 30 乙支|300003060020 60 61.2 61.2 丙件80006000110100 88 60 66 合计 173 163.2 157.2
13 [例6-1] 根据表6-1资料编制三种产品的产量指数表 表6-1 某公司商品销售量和商品价格 产品 名称 计量 单位 产 量 出厂价格(元) 产 值(万元) 基期 Q0 报告 期 Q1 基期 P0 报告期 P1 基期 P0 Q0 报告期 P1 Q1 假定期 P0 Q1 甲 乙 千克 支 5000 30000 6000 30600 50 20 70 20 25 60 42 61.2 30 61.2 丙 件 8000 6000 110 100 88 60 66 合计 — — — — — 173 163.2 157.2 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示例
解题步骤 (一)计算三种产品的个体产量指数: 甲产品的个体产量指数 6000 Ko 120 Q05000 乙产品的个体产量指数 O130600 K Q 1029 30000 丙产品的个体产量指数 K Q16000 7590 0 8000
14 102% 30000 30600 0 1 = = = Q Q KQ 75% 8000 6000 0 1 = = = Q Q KQ (一)计算三种产品的个体产量指数: 乙产品的个体产量指数 120% 5000 6000 0 1 = = = Q Q KQ 丙产品的个体产量指数 解题步骤 甲产品的个体产量指数
(二)编制产量综合指数 1确定指数化因素和同度量因素 指数化指标:产量 同度量因素:价格 2.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将同度量因素价格固定在 基期 3编制指数并计算差额 产量综合指数为: Q1157.2 K ∑PQ173 ≈90.879 差额为 ∑9∑2=1572-173=158万元)
15 1.确定指数化因素和同度量因素 ---指数化指标:产量 同度量因素:价格 2.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将同度量因素价格固定在 基期 3.编制指数并计算差额 产量综合指数为: 差额为: 90.87% 173 157.2 P Q P Q K 0 0 0 1 Q = = (二)编制产量综合指数 P0 Q1 −P0 Q0 =157.2-173 =1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