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各民族饮茶习俗 二、藏族酥油茶 酥油茶的特点 咸里透香,苦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 又能补充营养。 在西藏草原或高原地带,人烟稀少,家 中少有客人进门。偶尔有客来访,可招待 的东西很少,加上酥油茶的独特作用,因 此,敬酥油茶便成了西藏人款待宾客的重 要礼仪。 第五章.茶技艺与茶道 21
第五章、饮茶技艺与茶道 21 第一节 各民族饮茶习俗 酥油茶的特点: 咸里透香,苦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 又能补充营养。 在西藏草原或高原地带,人烟稀少,家 中少有客人进门。偶尔有客来访,可招待 的东西很少,加上酥油茶的独特作用,因 此,敬酥油茶便成了西藏人款待宾客的重 要礼仪。 二、 藏族酥油茶
第一节各民族饮茶习俗 白族的三道茶 白族散居在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分 布在风光秀丽的云南大理,这是一个好 客的民族,大凡在逢年过节、生辰寿诞、 男婚女嫁、拜师学艺等喜庆日子里,或 是在亲朋宾客来访之际,都会以“一苦、 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 第五章,饮茶技艺与茶道
第五章、饮茶技艺与茶道 22 第一节 各民族饮茶习俗 三、 白族的三道茶 白族散居在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分 布在风光秀丽的云南大理,这是一个好 客的民族,大凡在逢年过节、生辰寿诞、 男婚女嫁、拜师学艺等喜庆日子里,或 是在亲朋宾客来访之际,都会以“一苦、 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
第一节各民族饮茶习俗 三、白族的三道茶 三道茶的制作: 第一道茶,称为“苦之菸”,寓意:做人“要 立业,就要先吃苦”。 用大理感通茶,特制陶罐烘烤,以浓酽喷香为佳 制作: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至热,取适量 茶叶入罐,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 待罐内茶叶“啪啪”作响,发出焦香时,立即注 入已烧沸的开水。少倾,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 双手举盅献给客人。这种茶经烘烤、煮沸而成, 色如琥珀,焦香扑鼻,滋味苦涩。 第五章.茶技艺与茶道 23
第五章、饮茶技艺与茶道 23 第一节 各民族饮茶习俗 三道茶的制作: ➢ 第一道茶,称为“清苦之茶” ,寓意:做人 “要 立业, 就要先吃苦” 。 用大理感通茶,特制陶罐烘烤,以浓酽喷香为佳。 制作: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至热,取适量 茶叶入罐,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 待罐内茶叶“啪啪”作响,发出焦香时,立即注 入已烧沸的开水。少倾,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 双手举盅献给客人。这种茶经烘烤、煮沸而成, 色如琥珀,焦香扑鼻,滋味苦涩。 三、 白族的三道茶
第一节各民族饮茶习俗 三、白族的三道茶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寓意“人生 在世,做什么事,只有吃得了苦,才会有 甜香来” 以下关沱茶,朵美红糖,邓川乳扇,漾濞 核桃为主配制,其味香甜适口,异香扑鼻。 制作: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 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 在茶盅中放入少许红糖等,待煮好的茶汤 倾入盅内八分满为止。这样沏成的茶,甜 中带香,甚是喝茶技艺与茶道
第五章、饮茶技艺与茶道 24 第一节 各民族饮茶习俗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 。寓意“人生 在世,做什么事,只有吃得了苦,才会有 甜香来” 以下关沱茶 ,朵美红糖,邓川乳扇, 漾濞 核桃为主配制 ,其味香甜适口,异香扑鼻。 制作: 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 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 在茶盅中放入少许红糖等,待煮好的茶汤 倾入盅内八分满为止。这样沏成的茶,甜 中带香,甚是好喝。 三、 白族的三道茶
第一节各民族饮茶习俗 三、白族的三道茶 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它告诫人 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 的哲理 以苍山雪绿茶,冬蜂蜜、椒、姜、桂皮为主 料炮制而成,生津回味,沁人肺腑。 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换成适量蜂蜜、 花椒,姜等。饮第三道茶时,一边晃动茶 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 “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该茶,喝来甜、 苦、辣,各咊俱辁全欽茜嵘无勞 25
第五章、饮茶技艺与茶道 25 第一节 各民族饮茶习俗 ➢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 。它告诫人 们:凡事要多“回味” ,切记“先苦后甜” 的哲理 以苍山雪绿茶,冬蜂蜜、椒 、姜、 桂皮为主 料炮制而成 ,生津回味,沁人肺腑。 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换成适量蜂蜜、 花椒,姜等。饮第三道茶时,一边晃动茶 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 “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该茶,喝来甜、 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 三、 白族的三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