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目的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所需营养要素和营养特点,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 要求养物质进入细胞方式、培养基的类型及配制原则和方法 重点重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及微生物怎样吸收营养物质 难点难点:特殊用途的培养基(选择、鉴别、加富培养基区别)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4学时 理论讲授; 1、生物的化学组成 举例 2、营养物质及功能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机制 1、单纯扩散 2、促进扩散 3、主动运输 4、基团转位 四、培养基 1、概念 2、配制原则 (1)目的明确 (2)营养协调 (3)理化条件适宜 (4)经济实用 3、培养基的类型 4、培养基的配制
6 名 称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 目 的 要 求 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所需营养要素和营养特点,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 养物质进入细胞方式、培养基的类型及配制原则和方法 重 点 难 点 重点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及微生物怎样吸收营养物质 难点: 特殊用途的培养基(选择、鉴别、加富培养基区别)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4 学时 一、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1、生物的化学组成 2、营养物质及功能 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三、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机制 1、单纯扩散 2、促进扩散 3、主动运输 4、基团转位 四、培养基 1、概念 2、配制原则 (1)目的明确 (2)营养协调 (3) 理化条件适宜 (4) 经济实用 3、培养基的类型 4、培养基的配制 理论讲授; 举例
名称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目的掌握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呼吸类型、耗能代谢。了解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要求 重点重点:微生物的产能方式、生物固氮、肽聚糖合成 难点难点:异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微生物产能代谢 2学时 理论讲授; 、氧化还原与能量的产生 举例 、高能化合物的形成 、能量的释放与利用 1、发酵 有氧呼吸 3、无氧呼吸 4、能量的消耗 第二节分解代谢 、己糖的分解 丙酮酸代谢 第三节耗能代谢 无机养料的同化 1、二氧化碳的同化 2、硝酸盐的同化 3、分子态氮的同化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7 名 称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目 的 要 求 掌握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呼吸类型、耗能代谢。了解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重 点 难 点 重点:微生物的产能方式、生物固氮、肽聚糖合成 难点:异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 学时 第一节 微生物产能代谢 一、氧化还原与能量的产生 二、高能化合物的形成 三、能量的释放与利用 1、发酵 2、有氧呼吸 3、无氧呼吸 4、能量的消耗 第二节 分解代谢 一、己糖的分解 二、丙酮酸代谢 第三节 耗能代谢 一、无机养料的同化 1、二氧化碳的同化 2、硝酸盐的同化 3、分子态氮的同化 二、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理论讲授; 举例
名称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日的掌握微生物纯培养的获得方法、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微生物群体生长 要求的规律: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重点重点: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细菌群体生长 规律及相关知识:温度、氢离子浓度、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难点 常用的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微生物的生长及测定方法 6学时 理论讲授;画图 、生长繁殖的概念 演示,举例 、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1、稀释分离法 2、选择性培养基的应用 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 (一)单细胞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1、细胞数量的测定 (1)细胞总数的测定 (2)活细胞数量的测定 2、细胞生物量的测定 (二)多细胞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分批培养中微生物群体的生长 1、细菌的生长曲线 (1)概念 (2)细菌的生长曲线 真菌的生长规律 、固体培养基上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连续培养 1、恒化培养 2、恒浊培养
8 名 称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目 的 要 求 掌握微生物纯培养的获得方法、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微生物群体生长 的规律;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重 点 难 点 重点: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细菌群体生长 规律及相关知识;温度、氢离子浓度、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常用的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6 学时 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测定方法 一、生长繁殖的概念 二、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1、稀释分离法 2、选择性培养基的应用 三、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 (一)单细胞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1、细胞数量的测定 (1)细胞总数的测定 (2)活细胞数量的测定 2、细胞生物量的测定 (二)多细胞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一、分批培养中微生物群体的生长 1、细菌的生长曲线 (1)概念 (2)细菌的生长曲线 2、真菌的生长规律 二、固体培养基上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三、连续培养 1、恒化培养 2、恒浊培养 理论讲授;画图 演示,举例
第三节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分及其可给性 、氢离子浓度 四、氧气和氧化还原电位 五、光照与辐射 六、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 第四节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1、物理灭菌 (1)热力灭菌 (2)紫外线灭菌 (3)其他灭菌方法 2、化学灭菌
9 第三节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水分及其可给性 三、氢离子浓度 四、氧气和氧化还原电位 五、光照与辐射 六、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 第四节 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一、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二、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1、物理灭菌 (1)热力灭菌 (2)紫外线灭菌 (3)其他灭菌方法 2、化学灭菌
名称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 目的掌握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群、微生物与环 要求 保护的关系 重点微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生态系统 4学时 理论讲授;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举例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 、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特点 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土壤中的微生物 、水体中的微生物 、空气中的微生物 四、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五、动植物体中的微生物 六、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第三节微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 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 、微生物与动物的关系 第四节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磷、硫等元素循环中的作用 第五节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重金属的转化 微生物与污水处理 四、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
10 名 称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态 目 的 要 求 掌握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群、微生物与环 境保护的关系 重 点 难 点 微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4 学时 第一节 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 三、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特点 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四、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五、动植物体中的微生物 六、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第三节 微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 一、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 二、微生物与动物的关系 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一、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的作用 二、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三、微生物在磷、硫等元素循环中的作用 第五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一、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二、重金属的转化 三、微生物与污水处理 四、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 理论讲授; 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