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半年度报告 集环节、集成电路等作业洁净度较髙行业的复产复工速度较快。 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重视并持续增加收入,以及伴随着工业发展产生的大 量市场需求等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增长。节能环保产业是一个 应时代需求而生的新兴产业,几乎渗透于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它以有效缓解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目标,力促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 中国环保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随着环保税、排污许可制等政策法规的不断加码,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空间未来还将持续扩大。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口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公司作为中核集团和清华大学共同支持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中核集团及其科 研院所,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系、工程物理系、热能工程系、建筑技 术科学系、环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自动化系、微电子学硏究所等多个学科院 系,以及其他髙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国家级工程硏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创新研究 院,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市场化发展路径,共同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本报告期内, 公司持续实施研发投入和技术成果产业化,核心竞争力未发生明显变化。2020年,根 据公司研发战略、产业布局和长期发展规划,围绕核心业务领域,公司继续开展了卓 有成效的技术研发工作。报告期内,公司正在进行中的研发项目共计162项,其中列 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计划的项目为43项。 目前正在执行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主要有:地铁环控系统高效节能设备研发、能 耗数据采集信息系统及综合监管平台开发等国家十三五课题;X波段高稳定性小型化 放射源模块、毫米波成像探测仪硏制及产业化示范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面向数 据中心(云平台)与集群计算的智能计算单元、基于申威-AI处理器的加速卡及整体 平台研制等核高基项目;云计算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服务、先进特异物质检测技术产业 化等国家发改委专项;中国网络信息安全中心服务器项目;以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建 筑空间智能单元控制器硏发、出入境特殊物品和生物材料全流程监管体系的建立与硏 究、动植食产品快速通关查验设备一“电子鼻”研制与应用、城市地下水和地表水中 PPCPs微污染物新型检测技术、降解工艺及专项设备的研发、基于离子迁移原理的便 携式化学侦察仪硏制、集装箱/车辆安检图像中危爆物品智能识别方法硏究、髙效脱 硫及协同除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湿式静电除尘器技术的硏究与开发、市政污水深度 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智慧交通大数据中心、移动信息服务系统V2.0、大数据接入 与管理平台、DT时代城市大脑-智慧决策支持系统、群体性突发事件检测系统、智慧 交通视频分析系统、基于互联网的P2C流动平台示范应用、商用人体成分分析仪 BCA-1D、一体化移动办公企业平台、E本安全系统研发及产品化-SEA安全架构、红黑 隔离高安全系统开发项目、高安全服务平台软件项目等。 11/240
2020 年半年度报告 11 / 240 集环节、集成电路等作业洁净度较高行业的复产复工速度较快。 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重视并持续增加收入,以及伴随着工业发展产生的大 量市场需求等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增长。节能环保产业是一个 应时代需求而生的新兴产业,几乎渗透于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它以有效缓解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目标,力促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 中国环保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随着环保税、排污许可制等政策法规的不断加码,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空间未来还将持续扩大。 二、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作为中核集团和清华大学共同支持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中核集团及其科 研院所,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系、工程物理系、热能工程系、建筑技 术科学系、环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自动化系、微电子学研究所等多个学科院 系,以及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创新研究 院,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市场化发展路径,共同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本报告期内, 公司持续实施研发投入和技术成果产业化,核心竞争力未发生明显变化。2020 年,根 据公司研发战略、产业布局和长期发展规划,围绕核心业务领域,公司继续开展了卓 有成效的技术研发工作。报告期内,公司正在进行中的研发项目共计 162 项,其中列 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计划的项目为 43 项。 目前正在执行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主要有:地铁环控系统高效节能设备研发、能 耗数据采集信息系统及综合监管平台开发等国家十三五课题;X 波段高稳定性小型化 放射源模块、毫米波成像探测仪研制及产业化示范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面向数 据中心(云平台)与集群计算的智能计算单元、基于申威-AI 处理器的加速卡及整体 平台研制等核高基项目;云计算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服务、先进特异物质检测技术产业 化等国家发改委专项;中国网络信息安全中心服务器项目;以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建 筑空间智能单元控制器研发、出入境特殊物品和生物材料全流程监管体系的建立与研 究、动植食产品快速通关查验设备—“电子鼻”研制与应用、城市地下水和地表水中 PPCPs 微污染物新型检测技术、降解工艺及专项设备的研发、基于离子迁移原理的便 携式化学侦察仪研制、集装箱/车辆安检图像中危爆物品智能识别方法研究、高效脱 硫及协同除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湿式静电除尘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市政污水深度 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智慧交通大数据中心、移动信息服务系统 V2.0、大数据接入 与管理平台、DT 时代城市大脑-智慧决策支持系统、群体性突发事件检测系统、智慧 交通视频分析系统、基于互联网的 P2C 流动平台示范应用、商用人体成分分析仪 BCA-1D、一体化移动办公企业平台、E 本安全系统研发及产品化-SEA 安全架构、红黑 隔离高安全系统开发项目、高安全服务平台软件项目等
2020年半年度报告 在知识产权方面,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拥有有效专利3831项,计算机软件 著作权769项。 报告期内,公司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公司子公司同方知网“公 共卫生网络信息监测平台”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课大数据产 品和解决方案名单”。公司有15项技术和产品入选“中关村抗击疫情新技术新产品 服务清单”。报告期内公司获评全国首批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体系CS4级企 业。子公司同方威视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毫米波人身安检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基于毫米波太赫兹区域感知网络的非 接触智慧安检技术一一大思安旅检系统”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 息化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授予“科技冬奥、 智慧北京”技术产品与创意设计方案征集评选“十佳优秀技术产品”。同方威视荣 获“2019年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同方有云入选2020年度北京市“专精特 新”企业
2020 年半年度报告 12 / 240 在知识产权方面,截至 2020 年 6 月底,公司拥有有效专利 3831 项,计算机软件 著作权 769 项。 报告期内,公司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公司子公司同方知网“公 共卫生网络信息监测平台”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课大数据产 品和解决方案名单”。公司有 15 项技术和产品入选“中关村抗击疫情新技术新产品 服务清单”。报告期内公司获评全国首批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体系 CS4 级企 业。子公司同方威视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毫米波人身安检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 2019 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基于毫米波太赫兹区域感知网络的非 接触智慧安检技术——大思安旅检系统”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 息化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授予“科技冬奥、 智慧北京”技术产品与创意设计方案征集评选 “十佳优秀技术产品”。同方威视荣 获“2019 年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同方有云入选 2020 年度北京市“专精特 新”企业
2020年半年度报告 第四节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停滞状态。根据联合国发 布的《202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报告》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 经济预计萎缩3.2%预计2020年,发达国家经济将萎缩5%,发展中国家经济萎缩0.7%。 预计2020年世界贸易将收缩近15%。受疫情影响及疫情防控取得的卓效成绩,上半年 我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 复苏,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场预期总体向好,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当前全球疫情依 然在蔓延扩散,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将继续发展演变,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増多 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压力。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按可比价 格计算,同比下降1.6%。 2020年是落实校企改革后同方股份站在新的时代起点的开局之年。今年以来,由 于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与高质量发展转型遇到的困难叠加, 公司经营面临较大的外部环境压力。2020年上半年,公司积极主动应对,克服种种困 难和挑战,努力寻求和把握新的机遇和市场机会,奋力推进各项生产经营工作。报告 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5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受新冠肺炎 影响以及公司继续控制竞争力不强、盈利能力较低的部分业务规模所致;公司上半年 度毛利率为22.1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67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0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本期按权益法确认的合营联营 公司净利润份额较上年同期减少,使得公司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较大,以及公司 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较大所致 产业板块 (单位:万元人民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比主营业务成本比毛利率比上 币) 〔%)上年增减〔%)上年增减(%)|年增减(%) 公共安全147,141.6194,7882835.58-26.79-25.74 信息产业 474,698.29 397,962.38 16.17 0.09 0.54 节能环保 167,252.65 126,564.5024.33 5.75 5.18 总部投资及科技 园 15,886.64 7,349.7953.74 15.86 8.98 2.92 804,979.19 626,664.95 成:业务板块间抵-12,56691 9,944.17 「合计79242.28616720.782.17 7.48 6.68 0.67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如下: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信息产业、安全产业和节能环保三个业务分部。 (一)信息产业 13/240
2020 年半年度报告 13 / 240 第四节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0 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停滞状态。根据联合国发 布的《2020 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报告》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 年全球 经济预计萎缩3.2%。预计2020年,发达国家经济将萎缩5%,发展中国家经济萎缩0.7%。 预计 2020 年世界贸易将收缩近 15%。受疫情影响及疫情防控取得的卓效成绩,上半年 我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 复苏,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场预期总体向好,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当前全球疫情依 然在蔓延扩散,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将继续发展演变,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 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压力。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456,614 亿元,按可比价 格计算,同比下降 1.6%。 2020 年是落实校企改革后同方股份站在新的时代起点的开局之年。今年以来,由 于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与高质量发展转型遇到的困难叠加, 公司经营面临较大的外部环境压力。2020 年上半年,公司积极主动应对,克服种种困 难和挑战,努力寻求和把握新的机遇和市场机会,奋力推进各项生产经营工作。报告 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9.58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受新冠肺炎 影响以及公司继续控制竞争力不强、盈利能力较低的部分业务规模所致;公司上半年 度毛利率为 22.1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0.67 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05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本期按权益法确认的合营联营 公司净利润份额较上年同期减少,使得公司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较大,以及公司 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较大所致。 产业板块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毛利率 (%) 主营业务收入比 上年增减(%) 主营业务成本比 上年增减(%) 毛利率比上 年增减(%) (单位:万元人民 币) 公共安全 147,141.61 94,788.28 35.58 -26.79 -25.74 -0.91 信息产业 474,698.29 397,962.38 16.17 0.09 -0.54 0.53 节能环保 167,252.65 126,564.50 24.33 -5.75 -5.18 -0.46 总部投资及科技 园 15,886.64 7,349.79 53.74 15.86 8.98 2.92 小计 804,979.19 626,664.95 —— —— —— —— 减:业务板块间抵 销 -12,566.91 -9,944.17 —— —— —— —— 合计 792,412.28 616,720.78 22.17 -7.48 -6.68 -0.67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如下: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信息产业、安全产业和节能环保三个业务分部。 (一)信息产业
2020年半年度报告 在信息产业方面,公司主要围绕以计算机产品为核心的商用及消费电子产品、中 国知网业务和大数据应用业务进行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公司紧跟国家战略需要,坚 持自主创新,加大信息产业领域的自主设计和研发能力,打造从硬件、软件、操作系 统,到云服务的信息系统全产业链体系,提供从终端到云端再到数字化集成解决方案 的一体化Iˆ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在计算机产品方面,中国信息产业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信创产业体系与X86 产业体系两个不同生态与产业格局。公司将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聚焦主业谋发展,进行计算机业务布局,确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思路。 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国家战略需要,坚持自主创新,加大在信创领域的自主设计和研 发能力,与多家CPU技术公司及统信、麒麟软件等国产操作系统公司进行密切合作, 推出一系列国产创新计算机产品,涵盖台式机、笔记本、一体机、服务器等产品形态, 打造了完整的安全可控计算机产品体系,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实现信创产业与实体 经济的深度融合。报告期内,公司计算机淅江生产基地落成并交付首批信创产品。该 基地拥有国内领先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和产品研发设计能力,配备专业的生产、测试和 检验设备,设立了专业工程中心与研发测试中心,可满足从主板到整机完全自主设计、 自主开发与自主生产的需求。 2、在知识内容与服务领域,公司定位于知识创新服务业的基础性支撑产业,基 于大数据与互联网的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和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系统,打造引领和服务 全国和全球知识创新的平台。报告期内,公司携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基于中 国科技云认证联盟建立了“中国科技云通行证”的院外知网知识服务体系。报告期 内,公司发布了新版中英跨语言检测技术,为抄袭检测提供了更加严谨科学的检测手 段。此外,公司还与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其旗下学术期刊、电 子书的题录摘要信息将在CNKI发布。报告期内,根据疫情防控和教育科研工作需要, 公司新增“知网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免费服务并免费延长原有服务,在疫情期间为广 大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一站式知识创新服务 3、在大数据产业领域,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以打造“适应多目标科学 决策需要的社会管理形态数据资源”的大数据为发展战略,立足公司现有产品体系 融合人工智能、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新技术,不断丰富完善公司大数据产品体系, 提髙分析服务能力。2020年,公司在“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平台”和“三位一体” 科学决策体系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发改、交通、城管等多个行业领域社会管理服务的 实际需求并融合人工智能、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新技术研发完成了“同方大数据信 息与智能服务中枢”产品体系的总体架构设计和部分产品功能的开发。针对人工智能 视频分析业务规划,以行业实用为导向,以AI视频分析技术为核心,打造出人工智 能训练与推理引擎 Sight- Engine平台,进一步完善“城管慧眼达”、“交通慧眼达 的产品体系,同时创新研发“安保慧眼达”新的行业应用产品。报告期内,面对返工 潮带来的监测、筛査的严峻挑战以及疫后经济发展的形势评估,公司大数据产业本部 在其风险分析平台的基础上,推出了涵盖疫情监测控制系统、疫后经济调控决策系统 和疫病精准硏判系统等智慧应用场景的大数据疫情防控平台。该平台可整合接入地方 政府掌握的基础数据和政府间交换的数据,以及互联网上的公开数据、舆情信息等」 14/240
2020 年半年度报告 14 / 240 在信息产业方面,公司主要围绕以计算机产品为核心的商用及消费电子产品、中 国知网业务和大数据应用业务进行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公司紧跟国家战略需要,坚 持自主创新,加大信息产业领域的自主设计和研发能力,打造从硬件、软件、操作系 统,到云服务的信息系统全产业链体系,提供从终端到云端再到数字化集成解决方案 的一体化 IT 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在计算机产品方面,中国信息产业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信创产业体系与 X86 产业体系两个不同生态与产业格局。公司将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聚焦主业谋发展,进行计算机业务布局,确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思路。 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国家战略需要,坚持自主创新,加大在信创领域的自主设计和研 发能力,与多家 CPU 技术公司及统信、麒麟软件等国产操作系统公司进行密切合作, 推出一系列国产创新计算机产品,涵盖台式机、笔记本、一体机、服务器等产品形态, 打造了完整的安全可控计算机产品体系,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实现信创产业与实体 经济的深度融合。报告期内,公司计算机浙江生产基地落成并交付首批信创产品。该 基地拥有国内领先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和产品研发设计能力,配备专业的生产、测试和 检验设备,设立了专业工程中心与研发测试中心,可满足从主板到整机完全自主设计、 自主开发与自主生产的需求。 2、在知识内容与服务领域,公司定位于知识创新服务业的基础性支撑产业,基 于大数据与互联网的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和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系统,打造引领和服务 全国和全球知识创新的平台。报告期内,公司携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基于中 国科技云认证联盟建立了“中国科技云通行证”的院外知网知识服务体系。报告期 内,公司发布了新版中英跨语言检测技术,为抄袭检测提供了更加严谨科学的检测手 段。此外,公司还与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其旗下学术期刊、电 子书的题录摘要信息将在 CNKI 发布。报告期内,根据疫情防控和教育科研工作需要, 公司新增“知网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免费服务并免费延长原有服务,在疫情期间为广 大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一站式知识创新服务。 3、在大数据产业领域,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以打造“适应多目标科学 决策需要的社会管理形态数据资源”的大数据为发展战略,立足公司现有产品体系, 融合人工智能、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新技术,不断丰富完善公司大数据产品体系, 提高分析服务能力。2020 年,公司在“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平台”和“三位一体” 科学决策体系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发改、交通、城管等多个行业领域社会管理服务的 实际需求并融合人工智能、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新技术研发完成了“同方大数据信 息与智能服务中枢”产品体系的总体架构设计和部分产品功能的开发。针对人工智能 视频分析业务规划,以行业实用为导向,以 AI 视频分析技术为核心,打造出人工智 能训练与推理引擎SighTA-Engine平台,进一步完善“城管慧眼达”、“交通慧眼达” 的产品体系,同时创新研发“安保慧眼达”新的行业应用产品。报告期内,面对返工 潮带来的监测、筛查的严峻挑战以及疫后经济发展的形势评估,公司大数据产业本部 在其风险分析平台的基础上,推出了涵盖疫情监测控制系统、疫后经济调控决策系统 和疫病精准研判系统等智慧应用场景的大数据疫情防控平台。该平台可整合接入地方 政府掌握的基础数据和政府间交换的数据,以及互联网上的公开数据、舆情信息等
2020年半年度报告 建立数据相关性,形成能够服务于疫情防控的管理形态数据资源和智能知识图谱,支 撑政府部门的疫情控制和经济生产恢复 (二)安全产业 在安全产业方面,公司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战略,立足安 防系统和科工装备两大领域,依托关键器件制造和相关软件的自主可控核心技术, 断打造“大安全”产业链 1、在安防系统领域,公司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同时,快速研制了多款抗疫情 产品和适合不同场景的各种综合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在海关、民航机场、地铁、集中 核酸检测点等不同行业及应用场景下使用。报告期内,公司交付中国海关使用的货物 /车辆CT检査系统是世界首创的以髙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为辐射源,采用CT技术的 大型货物/车辆检査系统。该系统不仅具备一次扫描完成正交双视角检査功能,还可 对嫌疑位置进行CT断层扫描,生成断层切片图像,帮助海关工作人员更加快速、有 效识别车辆中藏匿的走私品、违禁品和危险品,降低人工开箱率。截止目前,公司已 为中国海关42个关区数百个业务现场提供通关查验解决方案及服务。报告期内,公 司与厦门海关联合开展研发生产,将科技创新与口岸疫情防控实际相结合,快速研发 出一套成本低、效率髙、实用性强的“公共防疫隔离单元”,并已在厦门高崎机场投 入使用。报告期内,公司的集装箱/车辆检査系统、行包检査系统、人体检査系统、 痕量爆炸物毒品探测仪等多个系列产品多次助力国外海关査货违禁物品及抗击疫情。 2、在科工装备领域,公司坚持以自主核心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科工产业发展策略 以髙端通信装备、指控装备、卫星通信导航与地面应用、船舶制造等主要业务板块为 核心,并积极布局和培育新的产业领域和方向。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了科工产业核心 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强与科硏院所、高校的深度合作和联合攻关,柔性引进髙技 术人才,积极做好在研项目的定型、鉴定和结题工作。在降本增效的同时,着力拓展 市场。报告期内,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新型溢油拖轮启航,该船正式交付后,将用于 黄骅港及环渤海区域各港口作业和重大溢油泄漏事故作业援助。报告期内,公司建造 的“长电工程船1号”被列为江西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三)节能环保 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公司继续专注于城市节能智慧化、照明和水务三个产业方 向 l、在城市节能智慧化产业领域,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智慧、绿色、健康的新型 城市化科技服务产业集群,并围绕“智能”和“节能”两大主题,形成了智慧能源 智慧交通、智慧建筑与园区和智慧基础设施四个产业。报告期内,公司在相关领域的 技术研发、特别是软件产品的研发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在智慧能源产业领域,公司以热泵产品和集中供热技术为根本,在智慧热网和余 热利用两个方面,提供贯穿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费全过程的综合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承建了上汽大众安亭二厂A2能源中心智能群控优化项目,通过对整 15/240
2020 年半年度报告 15 / 240 建立数据相关性,形成能够服务于疫情防控的管理形态数据资源和智能知识图谱,支 撑政府部门的疫情控制和经济生产恢复。 (二)安全产业 在安全产业方面,公司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和中国制造 2025 的发展战略,立足安 防系统和科工装备两大领域,依托关键器件制造和相关软件的自主可控核心技术,不 断打造“大安全”产业链。 1、在安防系统领域,公司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同时,快速研制了多款抗疫情 产品和适合不同场景的各种综合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在海关、民航机场、地铁、集中 核酸检测点等不同行业及应用场景下使用。报告期内,公司交付中国海关使用的货物 /车辆 CT 检查系统是世界首创的以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为辐射源,采用 CT 技术的 大型货物/车辆检查系统。该系统不仅具备一次扫描完成正交双视角检查功能,还可 对嫌疑位置进行 CT 断层扫描,生成断层切片图像,帮助海关工作人员更加快速、有 效识别车辆中藏匿的走私品、违禁品和危险品,降低人工开箱率。截止目前,公司已 为中国海关 42 个关区数百个业务现场提供通关查验解决方案及服务。报告期内,公 司与厦门海关联合开展研发生产,将科技创新与口岸疫情防控实际相结合,快速研发 出一套成本低、效率高、实用性强的“公共防疫隔离单元”,并已在厦门高崎机场投 入使用。报告期内,公司的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行包检查系统、人体检查系统、 痕量爆炸物毒品探测仪等多个系列产品多次助力国外海关查货违禁物品及抗击疫情。 2、在科工装备领域,公司坚持以自主核心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科工产业发展策略, 以高端通信装备、指控装备、卫星通信导航与地面应用、船舶制造等主要业务板块为 核心,并积极布局和培育新的产业领域和方向。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了科工产业核心 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深度合作和联合攻关,柔性引进高技 术人才,积极做好在研项目的定型、鉴定和结题工作。在降本增效的同时,着力拓展 市场。报告期内,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新型溢油拖轮启航,该船正式交付后,将用于 黄骅港及环渤海区域各港口作业和重大溢油泄漏事故作业援助。报告期内,公司建造 的“长电工程船 1 号”被列为江西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三)节能环保 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公司继续专注于城市节能智慧化、照明和水务三个产业方 向。 1、在城市节能智慧化产业领域,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智慧、绿色、健康的新型 城市化科技服务产业集群,并围绕“智能”和“节能”两大主题,形成了智慧能源、 智慧交通、智慧建筑与园区和智慧基础设施四个产业。报告期内,公司在相关领域的 技术研发、特别是软件产品的研发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在智慧能源产业领域,公司以热泵产品和集中供热技术为根本,在智慧热网和余 热利用两个方面,提供贯穿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费全过程的综合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承建了上汽大众安亭二厂 A2 能源中心智能群控优化项目,通过对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