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制动减速度与制动 距离 ※制动减速度反映了地面制动 力,因此它与制动器制动力及 附着力(抱死时)有关 对于无防抱死装置的汽车, F,=:cfst 在水平路面 F, max=mimax= Fxbl Fxb2=G c Jmax=pb8 ※此外的φb是指滑动附着系数卯。-F 例:最好的沥青、混凝土路 F 上紧急制动时,jmaX可达 7.8~8m/S ※一般希望各轴都抱死 车轮切向力与P/x关系曲线 jmax(o g ※制动距离指汽车速度为√时(空档),汽车驾驶员踩踏板开始到汽车停止为止 的行驶距离 制动距离与踏板力(或气压)及路面附着系数有关 在测制动距离时,若无特殊说明一般是在冷试验条件下进行的,并规定了踏 板力(气压)和路面附着系数。 由于各种汽车的动力性能不同,制动性能要求也不同,小汽车车速高制动性 能也高,卡车车速低,要求也稍低一些
五、制动减速度与制动 距离 ※ 制动减速度反映了地面制动 力,因此它与制动器制动力及 附着力(抱死时)有关。 对于无防抱死装置的汽车, 在水平路面 ∵ ∴ ※ 此外的 是指滑动附着系数 例:最好的沥青、混凝土路 上紧急制动时,j max可达 7.8~8 m/S 2 ※ 一般希望各轴都抱死 jmax =b g b s jmaxs g ※ 制动距离指汽车速度为V0时(空档),汽车驾驶员踩踏板开始到汽车停止为止 的行驶距离。 制动距离与踏板力(或气压)及路面附着系数有关。 在测制动距离时,若无特殊说明一般是在冷试验条件下进行的,并规定了踏 板力(气压)和路面附着系数。 由于各种汽车的动力性能不同,制动性能要求也不同,小汽车车速高制动性 能也高,卡车车速低,要求也稍低一些。 Fj max = mjmax = Fxb1 + Fxb2 = Gb
制动距离的分析 a—发生信号 b—踏板 C—制动力开始增长 d—踏板力达最大值 e—制动力增至最大值 f—松踏板 制动停车力消失 驾驶员做出反应 1—换脚时间 t1=1+为驾驶员反应时间03~1.0S 12-间隙补偿时间 12-制动力增长时间 t2=t2+2.制动器的作用时间02~0.9 t3一制动持续时间 t4—制动力消除(释放)时间02~1.0s 制动的全过程 1、驾驶员反应阶段 2、制动器起作用的增长阶段 3、持续制动 4、放松制动
制动距离的分析 a—发生信号 b—踏板 c—制动力开始增长 d—踏板力达最大值 e—制动力增至最大值 f—松踏板 g—制动停车力消失 —驾驶员做出反应 —换脚时间 为驾驶员反应时间 0.3~1.0 S —间隙补偿时间 —制动力增长时间 为制动器的作用时间 0.2~0.9S t3 —制动持续时间 t4 —制动力消除(释放)时间 0.2~1.0s 制动的全过程 1、驾驶员反应阶段 2、制动器起作用的增长阶段 3、持续制动 4、放松制动 1 t 1 t 1 1 1 t = t +t 2 t 2 t 2 2 2 t = t +t
制动距离 板力F 指t2和t走过S2和S3 制动距离的计算 在12内 减速度(-x V。—制动初速度。 在t"内 ∴制动减速度线性增长 ∴d kt k Jmax dt 时间t 任一点车速:∫h=「kt 车速 ∵t=0V=V =+-kt t点车速为:V=Vn+k 停止 时间t 距 任一点的距离: V +-kt t=0S=0 将k代入S=1t+kt 制动时间 时间t Jmax 停车时阃 制动过程示意图
制动距离 指t2和t3走过S2和S3. 制动距离的计算 在 内: Vo—制动初速度。 在 内: ∵ 制动减速度线性增长 ∴ 任一点车速: ∵ t=0 V=Vo ∴ t点车速为: 任一点的距离: ∵ t=0 S=0 将k代入 2 t 2 2 S V t o = 2 t kt dt dv = ) max ( 2 t j k = − dv = ktdt 2 2 1 V V kt = o + 2 2 2 1 V V kt e o = + 2 2 1 V kt dt ds = o + ds = V + kt dt o ) 2 1 ( 2 3 6 1 S V t kt = o + 2 2 max 2 6 1 S V t j t o =
在t时间内的S2: 2=S2+S2=2+V02-maxt2 在持续制动时间t内: 以max匀减速运动,初速为v,V=0 max t) s,=v/2 imax imax 故S3 Jmax t 2 Jmax 2 总制动距离:S=S2+S +t2)+ Jmax t2 t2很小 2 imax S=(2+2)+ 2max 当车速以km角代之: S (2+2) 3.6 2a0 25.92max 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 1、t2t2 2、jmax g ※使汽车停车的是持续时间; ※使制动器起作用时间影响不大
在t2时间内的S2: 在持续制动时间t3内: ∵ 以j max 匀减速运动,初速为Ve,Vg=0 ∴ 故 总制动距离: ∵ 很小 ∴ 当车速以 km/h 代之: 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 1、 2、 —— 3、Vao ※ 使汽车停车的是持续时间; ※ 使制动器起作用时间影响不大。 2 2 2 2 2 2 max 2 6 1 S S S V t V t j t o o = + = + − 2 max max ) 2 1 ( / 2 max 2 2 2 3 j V j t S V j o e − = = 8 max 2 max 2 2 2 2 2 3 V t j t j V S o o + = − S = S2 + S3 ( ) 2 max 2 max 2 2 2 2 2 j t j V t t V o o = + + − 2 t 2 max ) 2 ( 2 2 2 j V V t S t o o + = + 25.92 max ) 2 ( 3.6 1 2 2 2 j V V t S t ao ao + = + 2 2 t t jmax g
六、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冷制动——制动器起始温度<100℃C 强度制动——制动器起始温度>300°甚至600~700°C t↑μ↓制动性能↓ 制动效能恒定性:抗热衰退性能。 评价方法:一系列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保持程度。 SD/D|S6579 Vo一定连续15次制动 J max 3 ms 要求:不低于冷制动效能的60%(58ms2,踏板力相同) 山区:一些国家要求装辅助制动。 影响因素 1、制动器摩擦系数 当200°C为0.3~04 2、制动器结构 双向自动增力ket↑ 双减力制动器kr↓ 摩擦系数对双向自动增力影响最大 盘式制动力制动效能没有鼓式的好,但抗热衰退性能好(稳定)。 水衰退:涉水时制动性能降低情况
六、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冷制动——制动器起始温度<100℃。 强度制动——制动器起始温度>300℃甚至600~700℃。 t↑ μ↓ 制动性能↓ 制动效能恒定性:抗热衰退性能。 评价方法:一系列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保持程度。 ISD/DIS 6579 Vo 一定 连续15次制动 J max 3 要求:不低于冷制动效能的60%(5.8 ,踏板力相同) 山区:一些国家要求装辅助制动。 影响因素: 1、制动器摩擦系数 当200℃为0.3~0.4 2、制动器结构 双向自动增力kef ↑ 双减力制动器kef ↓ 摩擦系数↓对双向自动增力影响最大。 盘式制动力制动效能没有鼓式的好,但抗热衰退性能好(稳定)。 水衰退:涉水时制动性能降低情况。 −2 ms −2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