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电子教案 、教案编写应明确的几个概念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培养计划,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提纲挈领地叙述有关教学 内容的纲领性文件 2、授课计划 授课计划是本学年教学任务和要求,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改革措施,确定课序、教学 目的、教学周次和教学时数、课内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教学参考资料的推介和 教具的选用,形成的教学进度表。 3、教案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也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 而做出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其作用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的导向、规划 和组织,是课堂教学规划的蓝本。此外,还有三个附带性作用:一是备忘录作用。由文字 载体保存的信息可供随时提取或查阅;二是资料库作用。从长远角度看,教案中保存着教 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珍贵材料,以及自身的经验与心得,积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资料宝库 是教改课题源作用。教案的丰富案例、精心思索过的问题、教学后的得失体会等往往成 为教师选择教改研究课题的源泉。 4、讲稿 讲稿是丰富和细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是根据 教学内容对教案的具体化。讲稿与教案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 息,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二是讲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 辑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三是在内容上,讲稿涉及的是知 识性项目,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四是在表现形式上,讲稿篇幅较长,教案则是几百 字或千余字即可。 教案编写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撰写教案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掌握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 了解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 其次要注意广泛阅读本专业的专著、学术杂志、学术网站等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 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教材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补充
1 数字信号处理电子教案 一、教案编写应明确的几个概念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培养计划,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提纲挈领地叙述有关教学 内容的纲领性文件。 2、授课计划 授课计划是本学年教学任务和要求,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改革措施,确定课序、教学 目的、教学周次和教学时数、课内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教学参考资料的推介和 教具的选用,形成的教学进度表。 3、教案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也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 而做出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其作用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的导向、规划 和组织,是课堂教学规划的蓝本。此外,还有三个附带性作用:一是备忘录作用。由文字 载体保存的信息可供随时提取或查阅;二是资料库作用。从长远角度看,教案中保存着教 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珍贵材料,以及自身的经验与心得,积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资料宝库; 三是教改课题源作用。教案的丰富案例、精心思索过的问题、教学后的得失体会等往往成 为教师选择教改研究课题的源泉。 4、讲稿 讲稿是丰富和细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是根据 教学内容对教案的具体化。讲稿与教案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 息,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二是讲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 辑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三是在内容上,讲稿涉及的是知 识性项目,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四是在表现形式上,讲稿篇幅较长,教案则是几百 字或千余字即可。 二、教案编写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撰写教案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掌握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 了解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 其次要注意广泛阅读本专业的专著、学术杂志、学术网站等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 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教材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补充
第三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对讲授内容的结 构进行安排和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编写教案要在教学大纲、教材和结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教学设计思想 处理好教什么和学什么?如何教和如何学?教的怎样和学的怎样?即目标、策略、评价三 方面问题。 教案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备课中应考虑“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即学生通过整 个课程或某一课堂的学习,预期达到的效果 2、教学内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 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及其重点、难点 3、教学方法:是教师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仅是传授知 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4、教学进程: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具及现代教学手 段)、师生互动、学时安排、板书设计等的设计或选择。 5、课后自我总结分析:是对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评价;某个教学环节的设 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课堂 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
2 第三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对讲授内容的结 构进行安排和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编写教案要在教学大纲、教材和结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教学设计思想, 处理好教什么和学什么?如何教和如何学?教的怎样和学的怎样?即目标、策略、评价三 方面问题。 教案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备课中应考虑“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即学生通过整 个课程或某一课堂的学习,预期达到的效果。 2、教学内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 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及其重点、难点。 3、教学方法:是教师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仅是传授知 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4、教学进程: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具及现代教学手 段)、师生互动、学时安排、板书设计等的设计或选择。 5、课后自我总结分析:是对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评价;某个教学环节的设 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课堂 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首页)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 教研室(系):电子电路教研室 课程名称 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类别必修课(V)限选课()公共任选课() 总学时 学分 2. 讲授 学时 学时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任课教师 职称 《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本课程 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应用数字计算机分析、处理用数字或符号的序列表示的信号的 教学目的 和要求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提取其中有用的信号,如变换、滤波等,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现状 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为今后解决具体技术问题和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先 期修过积分变换,信号与系统、线性代数等 数字信号的分析与处理如信号的时域,频域表示方法,变换,滤波等处理方法是教学重 点,因为这些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又是向更深层次学习的基础。因数学基础知识要求较 高,信号间的处理与变换的理论推导又是难点。 学重点 难点 l丁玉美等主编《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 [2](美)奥本海姆等主编《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科学出版社 教材和参/3吴湘琪主编《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的软硬件实现》电子工业出版社200年:; 考(4邹理和等主编《数字信号处理》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 5]胡广书主编《数字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6]王树勋主编《数字信号处理基础及试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年
3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首页)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 教研室(系):电子电路教研室 课程名称 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类别 必修课(V)限选课( )公共任选课( ) 总学时 46 学分 2.5 讲授 学时 38 上机 学时 实验 学时 8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 级 任课教师 职 称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本课程 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应用数字计算机分析、处理用数字或符号的序列表示的信号的 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提取其中有用的信号,如变换、滤波等,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现状、 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为今后解决具体技术问题和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先 期修过积分变换,信号与系统、线性代数等。 教学重点、 难点 数字信号的分析与处理如信号的时域,频域表示方法,变换,滤波等处理方法是教学重 点,因为这些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又是向更深层次学习的基础。因数学基础知识要求较 高,信号间的处理与变换的理论推导又是难点。 教材和参 考书 [1]丁玉美等主编《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2](美)奥本海姆等主编《离散时间信号处理》 科学出版社 [3]吴湘琪主编《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的软硬件实现》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年; [4] 邹理和等主编《数字信号处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5 年版 [5] 胡广书主编《数字信号处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6] 王树勋主编《数字信号处理基础及试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年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课时备课) 第1次课1学时 绪论 章节 知识点和 1、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况: 2、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与模拟技术相比的优点 分析方法 3、数字信号处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重点 难点 要求掌握 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对象与方法,其历史发展情况与最新发展动态。 教授思 路,采用 的教学方 法和辅 手段,主要介绍式教学,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力图简单而清晰地说明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 板书设过程,对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情况,尤其是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技术核心予以介绍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学习方法,并提出实践环节的问题引 如何突 导学生思索,带着问题进行该课程的学习 如何解 互动等 本章思考 总结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有哪些? 和习题 主要 (美)奥本海姆等主编《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科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胡广书主编《数字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备注
4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课时备课) 第 1 次课 1 学时 章节 绪论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1、 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况; 2、 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与模拟技术相比的优点; 3、 数字信号处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重点 难点 要求掌握 内容 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对象与方法,其历史发展情况与最新发展动态。 教授思 路,采用 的教学方 法和 辅 助手段, 板书设 计,重点 如何突 出,难点 如何解 决,师生 互动等 主要介绍式教学,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力图简单而清晰地说明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 过程,对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情况,尤其是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技术核心予以介绍,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学习方法,并提出实践环节的问题引 导学生思索,带着问题进行该课程的学习。 本章思考题 和习题 总结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有哪些? 主要 参考资料 (美)奥本海姆等主编《离散时间信号处理》 科学出版社 胡广书主编《数字信号处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备注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 章节 第一章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知识点和 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分析 分析方法 理论定义与图解相结合理解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重点: 1、常用序列的频域和复频域的定义,性质和相互关系; 2、时域离散系统的描述与分析:介绍线性卷积和差分方程等相关知识,为 重点 数字信号处理的学习打基础 难点 3、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率域表示 4、采样定理,模拟信号的采样和重建,连续和离散信号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 概念定义繁多,请注意各种概念定义之间的关系,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多注 意总结,以便学生能掌握所学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定义和分类,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与数字信号和系统不同 之处及其描述方法 要求掌握内容/2.掌握时域离散信号;时域离散系统:序列的付立叶变换;序列的Z变换:时 域离散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与分析:时域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模拟信号数字处 理;模拟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3、理解理想采样信号与采样序列的频谱关系 数授思路,采用 的教学方法和 甫助手段,板书本章作为全书的基础,主要学习时域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和典型信号、线性时 段计,重点如何不变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以及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法,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出,难点如何的解法,最后介绍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方法 决,师生互动 等 音老题和题 课后习题 主要 参考资料 备注
5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章节备课) 学 时: 5 章节 第一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分析 理论定义与图解相结合理解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重点 难点 重点: 1、 常用序列的频域和复频域的定义,性质和相互关系; 2、 时域离散系统的描述与分析;介绍线性卷积和差分方程等相关知识,为 数字信号处理的学习打基础。 3、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率域表示 4、 采样定理,模拟信号的采样和重建,连续和离散信号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 概念定义繁多,请注意各种概念定义之间的关系,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多注 意总结,以便学生能掌握所学。 要求掌握内容 1、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定义和分类,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与数字信号和系统不同 之处及其描述方法; 2、掌握时域离散信号;时域离散系统;序列的付立叶变换;序列的 Z 变换;时 域离散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与分析;时域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模拟信号数字处 理;模拟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3、理解理想采样信号与采样序列的频谱关系。 教授思路,采用 的教学方法和 辅助手段,板书 设计,重点如何 突出,难点如何 解决,师生互动 等 本章作为全书的基础,主要学习时域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和典型信号、线性时 不变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以及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法,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的解法。最后介绍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方法。 本章思考题和习题 课后习题 主要 参考资料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