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中的“权力贴现率” 与美元贬值* 黄琪轩 内容提要:二战后,美元经历了三轮贬值浪潮。美元贬值从一个侧面反 映了美国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关键货币的地位,从其他国家获取铸币税,进而 转嫁负担。文章拟从“权力贴现率”的变迁来解释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 角色转变。当美国适到强烈的外部挑战,其霸权稳固性受到冲击时,美国的 “权力贴现率”会上升,即更加重视短期利益而罔顾长远利益,从而导致美国 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良性霸权”变为“恶性霸权”。三轮美元贬值就是在这 样的政治逻辑下展开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等级性,国际关键货币具有权力 基础。一国要保障自身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利益,离不开安全与经济上的自 主性。 关键词:霸权国际货币体系权力贴现率美元贬值 作者简介:黄琪轩,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 2011年10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 要求美国政府对“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外界普遍 认为,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当前,中国持有大量 的美元债券。截至2011年7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已达11735亿美元, 占世界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的26%,居世界第一位。人民币的升值意味着 *本文受“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编号:10CG14)和“上海市社科规划背年课题”(项目编 号:2011EGJ001)的资助。本文初稿在“第二届国际改治经济学论坛”上进行了宜读。感谢《当代 亚太》匿名评审专家以及俞正梁教授、王正毅教授、李巍、刘丰、刘兴华、张长东、陈心想、叶静 等在本文写作、修改过程中提供的修改意见和帮助。 《当代亚太》2012年第6期,第64~89页。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Pacific Studies (Bimonthly) —64—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
世界政治中的“权力贴现率” 与美元贬值* 黄琪轩 内容提要:二战后,美元经 历 了 三 轮 贬 值 浪 潮。美元贬值从一个侧面反 映了美国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关键货币的地位,从 其 他 国 家 获 取 铸 币 税,进 而 转嫁负担。文章拟从 “权力 贴 现 率”的变迁来解释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 角色转变。当美国遇到强烈的外部挑战,其霸权稳固性受到冲击时,美 国 的 “权力贴现率”会上升,即更加重视短期利益而罔顾长远利益,从而导致美国 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 “良性霸权”变为 “恶性霸权”。三轮美元贬值就是在这 样的政治逻辑下展开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等级性,国际关键货币具有权力 基础。一国要保障自身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利益,离不开安全与经济上的自 主性。 关 键 词:霸权 国际货币体系 权力贴现率 美元贬值 作者简介:黄琪轩,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 2011年10月,美 国 参 议 院 通 过 了 《2011 年 货 币 汇 率 监 督 改 革 法 案》, 要求美国政府对 “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外界普遍 认为,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当前,中国持有大量 的美元债券。截 至2011年7月,中 国 持 有 的 美 国 国 债 已 达 11735亿 美 元, 占世界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的26%,居世界第一位。人民币的升值意味着 * 本文受 “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编 号:10CG14)和 “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 (项 目 编 号:2011EGJ001)的资助。本文初稿在 “第二届国际政治经济学论坛”上进 行 了 宣 读。感 谢 《当 代 亚太》匿名评审专家以及俞正梁教授、王正 毅 教 授、李 巍、刘 丰、刘 兴 华、张 长 东、陈 心 想、叶 静 等在本文写作、修改过程中提供的修改意见和帮助。 《当代亚太》2012年第6期,第64~89页。 JournalofContemporaryAsia-PacificStudies (Bimonthly) — 46 —
世界政治中的“权力贴现率”与美元贬值口 美元的贬值,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国国债将面临资产缩水的问 题;与此同时,美国政府面临的债务危机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只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一个 侧面。当前,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中 国已经积累了近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绝大部分是美元。美元作为最 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其币值的不稳定引起了中方的很大担忧,因为美元的 贬值意味着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的贬值。由于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及美国国 债数额位居世界首位,因此美元贬值幅度越大,中国遭受的损失也就越大, 资产缩水也就越严重。 美元作为国际关键货币,其贬值意味着美国对持有美元储备的世界各国 征收铸币税,也是美国转嫁危机的重要手段。同时,美元的贬值对国际贸 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发展等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探讨最重要的 国际储备货币一美元一的贬值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美元贬值背后 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根源。“经济逻辑往往限定了政策选择的合理区间,但 是政策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却是由政治力量塑造的,如政治理念、利益集团 以及国际关系。”①本文将解析国际政治,尤其是霸权的“权力贴现率”是如 何影响美元币值的。 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二战后美元的三轮贬值浪潮。第二部分 通过对霸权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性质的探讨,指出当霸权国家面临严峻挑 战时,其“权力贴现率”会发生改变,霸权国家对未来的悲观预期会促使其 利用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优势地位,通过贬值等方式获得铸币税,转嫁危 机。第三和第四部分将分别展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欧洲与日本对 美国经济的挑战如何促发了前两轮美元贬值浪潮。第五部分将剖析第三轮美 元贬值的国际政治根源。第六部分为结语与思考。 一、二战后的三轮美元贬值浪潮 二战以后,美元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即便遭遇了20 世纪70年代初期的重大冲击以及欧元的挑战,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 D Jonathan Kirshner."The Inescapable Politics of Money",in Jonathan Kirshner,ed.,Mone- tary Orders:Ambiguous Economics,Ubiquitous Politic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3.p 4. -65-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
世界政治中的 “权力贴现率”与美元贬值 □ 美元的贬值,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国国债将面临资产缩水的问 题;与此同时,美国政府面临的债务危机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只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一个 侧面。当前,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截至2011年 第 一 季 度,中 国已经积累了近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绝大部分是美元。美元作为最 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其币值的不稳定引起了中方的很大担忧,因为美元的 贬值意味着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的贬值。由于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及美国国 债数额位居世界首位,因此美元贬值幅度越大,中国遭受的损失也就越大, 资产缩水也就越严重。 美元作为国际关键货币,其贬值意味着美国对持有美元储备的世界各国 征收铸币税,也是美国 转 嫁 危 机 的 重 要 手 段。同 时,美 元 的 贬 值 对 国 际 贸 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发展等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探讨最重要的 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的贬值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美元贬值背后 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根源。“经济逻辑往往限定了政策选择的合理区间,但 是政策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却是由政治力量塑造的,如政治理念、利益集团 以及国际关系。”① 本文将解析国际政治,尤其是霸权的 “权力贴现率”是如 何影响美元币值的。 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二战后美元的三轮贬值浪潮。第二部分 通过对霸权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性质的探讨,指出当霸权国家面临严峻挑 战时,其 “权力贴现率”会发生改变,霸权国家对未来的悲观预期会促使其 利用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优势地位,通过贬值等方式获得铸币税,转嫁危 机。第三和第四部分将分别展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欧洲与日本对 美国经济的挑战如何促发了前两轮美元贬值浪潮。第五部分将剖析第三轮美 元贬值的国际政治根源。第六部分为结语与思考。 一、二战后的三轮美元贬值浪潮 二战以后,美元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即 便 遭 遇 了20 世纪70年代初期的重大冲击以及欧元的挑战,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 — 56 — ① JonathanKirshner,“TheInescapablePoliticsofMoney”,inJonathanKirshner,ed.,Mone- taryOrders:AmbiguousEconomics,UbiquitousPolitics,Ithaca:CornellUniversityPress,2003,p.4.
口当代亚太 位仍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如表1所示,2002年,超过70%的国际储备是以 美元形式持有的;2008年,这一比重仍高达64%;到了2011年第四季度,尽 管美国危机不断,这一比重仍达到了55%左右。世界各国持有大量的美元外汇 储备,使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拥有了明显的主导权。美国可以利用这一主导 权,通过美元贬值,从他国获得铸币税收益,进而转嫁危机与负担。 本杰明·科恩(Benjamin Cohen)指出,货币至少可以带来四个方面的 权力。①首先,货币带来了政治的象征意义(political symbolism)。由于使 用该货币,让货币的使用者感到他们生活在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内。其 次,货币还会为政府带来铸币税(seigniorage)。由于对货币发行的垄断, 政府可以通过通货膨胀等方式,使货币的名义价值高于实际成本,因此,政 府不用征税,也不用借债,就能增加政府收入,获得铸币税。再次,政府可 以通过货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政府能够影响经 济的总产出与就业水平。最后,政府可以实施“货币隔绝”(monetary ins心r lation)。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自主性,政府可以通过发行本国货币,在本国 与他国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经济界限,以免本国对他国过度依附。美元作为 国际货币,也享有上述诸多权力,甚至享有更多的权力。有研究者指出,国 际货币体系并非一个中性的体系,拥有国际货币地位使得货币发行国享有铸 币税和金融服务的收益。更为重要的是,国际货币的发行国享有影响别国货 币政策的主动权。此外,国际货币的发行国通过对其货币的调节,可以主导 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拥有国际货币地位还为货币发行国的金融产品、金融机 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便利,从而使国际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符合该国利 益。②美国政府还通过超额印刷美元,制造美元的对外贬值和对内通胀,来 压低外国政府与民众所持有美元的实际购买力,进而减少美国的对外负债。 可见,作为国际主要货币的发行国,美国可以通过调整其币值转嫁内外 危机。近年来,美国经济遭遇了次贷危机,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又相继遭遇 债务危机。而与此同时,中国等国家持有的美国国债则越积越多,如果迫使 人民币升值,或者能成功地进行美元贬值,美国就能通过其在国际货币体系 中享有的优势地位获得铸币税,抵消美国债务,进而达到转嫁危机的目的。 D Benjamin Cohen,The Geography of Money,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0.pp 34-46. ②张宇燕、张静春:《货币的性质与人民币的未来选择:兼论亚洲货币合作》,载《当代亚太》 2006年第2期,第6~43页。 —66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
□ 当代亚太 位仍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如表1所示,2002年,超过70%的国际储备是以 美元形式持有的;2008年,这一比重仍高达64%;到了2011年第四季度,尽 管美国危机不断,这一比重仍达到了55%左右。世界各国持有大量的美元外汇 储备,使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拥有了明显的主导权。美国可以利用这一主导 权,通过美元贬值,从他国获得铸币税收益,进而转嫁危机与负担。 本杰明·科恩 (BenjaminCohen)指出,货币至少可以带来四个方面的 权力。① 首先,货 币 带 来 了 政 治 的 象 征 意 义 (politicalsymbolism)。由 于 使 用该货币,让货币的使用者感到他们生活在一个 “想 象 的 共 同 体”内。其 次,货币还 会 为 政 府 带 来 铸 币 税 (seigniorage)。由于对货币发行的垄断, 政府可以通过通货膨胀等方式,使货币的名义价值高于实际成本,因此,政 府不用征税,也不用借债,就能增加政府收入,获得铸币税。再次,政府可 以通过货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政府能够影响经 济的总产出与就业水平。最后,政府可以实施 “货币隔绝” (monetaryinsu- lation)。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自主性,政府可以通过发行本国货币,在本国 与他国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经济界限,以免本国对他国过度依附。美元作为 国际货币,也享有上述诸多权力,甚至享有更多的权力。有研究者指出,国 际货币体系并非一个中性的体系,拥有国际货币地位使得货币发行国享有铸 币税和金融服务的收益。更为重要的是,国际货币的发行国享有影响别国货 币政策的主动权。此外,国际货币的发行国通过对其货币的调节,可以主导 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拥有国际货币地位还为货币发行国的金融产品、金融机 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便利,从而使国际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符合该国利 益。② 美国政府还通过超额印刷美元,制造美元的对外贬值和对内通胀,来 压低外国政府与民众所持有美元的实际购买力,进而减少美国的对外负债。 可见,作为国际主要货币的发行国,美国可以通过调整其币值转嫁内外 危机。近年来,美国经济遭遇了次贷危机,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又相继遭遇 债务危机。而与此同时,中国等国家持有的美国国债则越积越多,如果迫使 人民币升值,或者能成功地进行美元贬值,美国就能通过其在国际货币体系 中享有的优势地位获得铸币税,抵消美国债务,进而达到转嫁危机的目的。 — 66 — ① ② BenjaminCohen,TheGeographyofMoney,Ithaca:CornellUniversityPress,2000,pp.34-46. 张宇燕、张静春:《货币的性质与人民币的未来选择:兼论亚洲货币合作》,载 《当代亚太》 2006年第2期,第6~43页
世界政治中的“权力贴现率”与美元贬值口 而这样的做法,在美国历史上已不是第一次。 表1世界各国官方持有外汇的货币构成(%) 1996 2002 2008 2011年第四季度 美元 621 710 64.0 5536 欧元 238 265 1386 德国马克 147 一 一 一 瑞士法郎 03 04 01 Q07 日元 67 44 33 205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2012年公布的数据计算所得。 二战后,美元经历了三轮贬值。①第一轮贬值始于1971年,一直持续到 70年代末。6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美国贸易顺差持续 降低,到1971年,美国维持了八十多年之久的贸易顺差转变为了贸易逆差, 西欧主要金融市场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或德国马克、瑞士法郎、日元等 货币的浪潮。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 并迫使联邦德国和日本等国的货币升值,以图改善美国的国际收支。1971年 12月,十国集团首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召开会议,并达成一项 妥协方案,即《史密森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元对黄金贬值,将黄 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各国货币对美元升值,其中,德国马 克升值1357%,日元升值169%;另外,汇率的波动幅度也由最初规定的上 下1%上升到225%。②《史密森协议》签署后,美国面临的严峻形势仍未得 到有效改观。1973年,美国再度宣布美元贬值10%,黄金官价由每盎司38 美元上涨到4222美元。1973年3月,针对美元的投机风潮再起,十国集团 召开紧急会议,此次会议引入了浮动汇率制,美元针对其他主要货币又贬值 了13%。⑦经过这一轮贬值,美国的国际债务问题得以缓解,美国经常项目 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也得到了遏制,其经常项目赤字在零水平附近波动。与此 D Carla Norrlof.America's Global Advantage:US Hegemon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pp.162-165. 2 Harold James.International Monetary Cooperation since Bretton Wood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p 236-238. 3Jennifer Sterling-Folker,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Primacy of Anarchy: Explaining U.S.International Policy-Making After Bretton.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2,pp147-148. —67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
世界政治中的 “权力贴现率”与美元贬值 □ 而这样的做法,在美国历史上已不是第一次。 表1 世界各国官方持有外汇的货币构成 (%) 1996 2002 2008 2011年第四季度 美 元 62.1 71.0 64.0 55.36 欧 元 - 23.8 26.5 13.86 德国马克 14.7 - - - 瑞士法郎 03 0.4 0.1 0.07 日 元 6.7 4.4 3.3 2.05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2012年公布的数据计算所得。 二战后,美元经历了三轮贬值。① 第一轮贬值始于1971年,一直持续到 70年代末。6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美国贸易顺差持续 降低,到1971年,美国维持了八十多年之久的贸易顺差转变为了贸易逆差, 西欧主要金融市场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或德国马克、瑞士法郎、日元等 货币的浪潮。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 并迫使联邦德国和日本等国的货币升值,以图改善美国的国际收支。1971年 12月,十国集团首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召开会议,并达成一项 妥协方案,即 《史密森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元对黄金贬值,将黄 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各国货币对美元升值,其中,德国马 克升值13.57%,日元升值16.9%;另外,汇率的波动幅度也由最初规定的上 下1%上升到2.25%。② 《史密森协议》签署后,美国面临的严峻形势仍未得 到有效改观。1973年,美国再度宣布美元贬值10%,黄金官价由每盎司38 美元上涨到42.22美元。1973年3月,针对美元的投机风潮再起,十国集团 召开紧急会议,此次会议引入了浮动汇率制,美元针对其他主要货币又贬值 了13%。③ 经过这一轮贬值,美国的国际债务问题得以缓解,美国经常项目 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也得到了遏制,其经常项目赤字在零水平附近波动。与此 — 76 — ① ② ③ CarlaNorrlof,America’sGlobalAdvantage:US HegemonyandInternationalCooperation, 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0,pp.162-165. HaroldJames,InternationalMonetaryCooperationsinceBrettonWood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6,pp.236-238. JenniferSterling-Folker,Theoriesof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ndthePrimacyofAnarchy: ExplainingU.S.InternationalPolicy-MakingAfterBretton,Albany:StateUniversityofNew York Press,2002,pp.147-148.
口当代亚太 同时,持有大量美元储备的国家遭受了损失。这轮贬值不仅波及欧洲和日 本,还波及到了通过石油提价而获取大量美元的石油输出国。 经过第一轮美元贬值以后,欧洲经济对美国经济的挑战逐渐减弱,欧洲 经济告别了战后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与失业。而此 时,进入80年代的美国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居高不下, 贸易赤字和政府债务又开始大幅攀升。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与里根 时期的政府预算赤字问题更让美国的困境雪上加霜。相比而言,当时日本的 经济发展就显得格外引入关注。在这一背景下,1985~1995年间,美元进行 了第二轮贬值,再次通过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享有的特殊地位,从其他国 家获得铸币税,进而转嫁危机。这期间,美元针对世界其他国家主要货币贬 值了34%。①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就是1985年签署的广场协议。 1985年9月22日,包括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在内的 五国集团代表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与会代表达成协议,让美元针对德 国马克和日元贬值。在五国代表宣布美元对非美元货币有序贬值以后,不到 一周时间,美元对日元贬值了10%,对德国马克贬值了8%。到了1987年, 美元对日元贬值了42%,对德国马克贬值了38%。②美元对日元和德国马克 贬值后,到90年代初期,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再次恢复到接近零的水平;而 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尤其是日本,则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从2001年开始,美元针对其他国家主要货币开始了第三轮贬值。2001~ 2008年间,美元贬值了35%。美元近年来出现的贬值并不是孤立的,它是 2001年开始的美元第三轮贬值的继续。而这三次美元贬值背后,却有着相似 的政治逻辑。美国“权力贴现率”的变迁,是理解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 演不同角色的重要视角。 二、霸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良性抑或恶性? 已有的关于汇率政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元贬值。有研究指出,汇 D Carla Norrlof.America's Global Advantage:US Hegemon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n164. 2 Craig Karmin.Biography of the Dollar:How the Mighty Buck Conquered the World and Why It's Under Siege,New York:Three Rivers Press.2008,pp 142-143. -68-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
□ 当代亚太 同时,持有大量美 元 储 备 的 国 家 遭 受 了 损 失。这 轮 贬 值 不 仅 波 及 欧 洲 和 日 本,还波及到了通过石油提价而获取大量美元的石油输出国。 经过第一轮美元贬值以后,欧洲经济对美国经济的挑战逐渐减弱,欧洲 经济告别了战后的 “黄金时代”,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与失业。而此 时,进入80年代的美国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居高不下, 贸易赤字和政府债务又开始大幅攀升。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与里根 时期的政府预算赤字问题更让美国的困境雪上加霜。相比而言,当时日本的 经济发展就显得格外引入关注。在这一背景下,1985~1995年间,美元进行 了第二轮贬值,再次通过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享有的特殊地位,从其他国 家获得铸币税,进而转嫁危机。这期间,美元针对世界其他国家主要货币贬 值了34%。① 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就是1985年签署的广场协议。 1985年9月22日,包括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在内的 五国集团代表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与会代表达成协议,让美元针对德 国马克和日元贬值。在五国代表宣布美元对非美元货币有序贬值以后,不到 一周时间,美元对日元贬值了10%,对德国马克贬值了8%。到了1987年, 美元对日元贬值了42%,对德国马克贬值了38%。② 美元对日元和德国马克 贬值后,到90年代初期,美国经 常 项 目 赤 字 再 次 恢 复 到 接 近 零 的 水 平;而 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尤其是日本,则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从2001年开始,美元针对其他国家主要货币开始了第三轮贬值。2001~ 2008年间,美元贬值了35%。美元近年来出现的贬值并不是孤立的,它 是 2001年开始的美元第三轮贬值的继续。而这三次美元贬值背后,却有着相似 的政治逻辑。美国 “权力贴现率”的变迁,是理解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 演不同角色的重要视角。 二、霸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良性抑或恶性? 已有的关于汇率政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元贬值。有研究指出,汇 — 86 — ① ② CarlaNorrlof,America’sGlobalAdvantage:US HegemonyandInternationalCooperation, p.164. CraigKarmin,BiographyoftheDollar:HowtheMightyBuckConqueredthe Worldand WhyIt’sUnderSiege,NewYork:ThreeRiversPress,2008,pp.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