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r-70.00% 75 68 60.00% 50.00% 40.00% 30.00% 22 20.00% 10.00% 6.00% 2014201520162017E2018E2019E2020E 用户规模亿人一一同比增长% 材料三 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 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玛,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 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 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褴低、使用便捷 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 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 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 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 《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中对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 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 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 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 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 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 额不应超过1000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 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 进行验证
材料三: 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 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玛,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 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 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褴低、使用便捷 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 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 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 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 《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 2018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摘编自中对网 2017 年 12 月 28 日报道) 材料四 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 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 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 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 额不应超过 5000 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 额不应超过 1000 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 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 500 元。 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 进行验证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 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 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 服务 B.据材料二可知,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稳步增长,预计2020年比2015年同比增长 两倍多 C.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 现象 D.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 响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 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B.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 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C.扫码支付由于具有支付便捷、应用门槛低的优势,创新性地满足了小额便民支 付需求,成为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 D.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 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E.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 条码付款,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9.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答案】7.B8.BC 9.①应用门槛低,支付方便,随时随处可以办理各种服务。②支付更加快捷 避免了点钞、验钞和找零的繁琐。③资金携带更加安全,出门不必携带大量现金, 避免现金丢失。④改用移动支付,避免纸币在流通过程中的污损 【解析】 7.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 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浏览选项,到文中 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 确的一项”,B项,“预计2020年比2015年同比增长两倍多”有误,从材料二 来看,表头说“2014一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见 曲线图上反映的是两个问题,一是“用户规模”,二是“同比增长走势”,百分 比反映的是“同比增长走势”,数字反映的是“用户规模”,由此可知,“增长 两倍多”是用户规模,而非同比增长率 8.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 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A项,“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 异”错误,材料一第三段说的是“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 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由数据来 看,并未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D项,“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有误,从材料 四来看,应是“采用静态条码支付”。E项,“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 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 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 年 1 月 4 日报道)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 服务。 B. 据材料二可知,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稳步增长,预计 2020 年比 2015 年同比增长 两倍多 C. 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 现象 D. 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 响。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 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B. 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 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C. 扫码支付由于具有支付便捷、应用门槛低的优势,创新性地满足了小额便民支 付需求,成为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 D. 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 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 500 元。 E. 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 600 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 条码付款,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9. 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答案】7. B 8. BC 9. ①应用门槛低,支付方便,随时随处可以办理各种服务。②支付更加快捷, 避免了点钞、验钞和找零的繁琐。③资金携带更加安全,出门不必携带大量现金, 避免现金丢失。④改用移动支付,避免纸币在流通过程中的污损。 【解析】 7.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 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 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 确的一项”,B 项,“预计 2020 年比 2015 年同比增长两倍多”有误,从材料二 来看,表头说“2014 一 2020 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见 曲线图上反映的是两个问题,一是“用户规模”,二是“同比增长走势”,百分 比反映的是“同比增长走势”,数字反映的是“用户规模”,由此可知,“增长 两倍多”是用户规模,而非同比增长率。 8.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 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A 项,“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 异”错误,材料一第三段说的是“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 用户占比为 19.6%;省会城市占比为 19.0%;农村地区占比为 17.0%”,由数据来 看,并未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D 项,“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有误,从材料 四来看,应是“采用静态条码支付”。E 项,“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