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带半宽△入:下页图4.1是某仪器的响应曲 线,(入1,入2)是仪器通带, p=0.5对应的入a、 入b, 则△入=入b入a称通带半宽 是响应函数为最大值的1/2处所对应的波长间隔。按 △入不同,通常将测光工作分为三类: 宽带测光:△λ>300A,测暗天体、能量粗略分布; 中带测光:300A>△入>100A: 窄带测光:△入<100A。常用于测量吸收线或宽发 射线Ha,H和[OIII]的滤光片
通带半宽Δλ: 下页图4.1是某仪器的响应曲 线,(λ1,λ2)是仪器通带, 0.5 对应的λa、λb
0.5 入1 入a 入0 入b 入2 A 图4.1:通带半宽的定义
5.1.3基本的测光系统 国际天文界公认为标准测光系统 国际二色系统(宽带滤光片) 使用照相测光、用色盲片测光得照相星等皿g: 用正色片前加黄滤光片测光得仿视星等mv(类 似目视星等)。 哈佛天文台发表了北天极附近96颗星的测光结 果作为标准星,称为北极星序(NPS)同时定义: mps mpv 称为色指数 规定:对5".5—6m.6的光谱型为A0型的 恒星,其色指数C为零,C=0→即mpg=pv
5.1.3 基本的测光系统 1. 规定:对5 m .5——6 m .6的光谱型为A0型的 恒星,其色指数C为零,C=0→即mpg=mpv
1922年IAU将其归一到同一系统,称国标二色系统 (IPg、IP) 1943年F.H.Seares&M.C.Joyner给出近似IPg和IP, 的响应曲线 由于亮星与暗星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又没认真考 虑星际消光,其色指数零点也需作改正。缺点虽 明显,但色指数C仍沿用至今。 P1 0.5 IPe IP. 4,000 5,000 6,000 1(埃) 图4.2:国际二色系统近似的响应曲线
IAU将其归一到同一系统,称 F.H.Seares & M.C.Joyner给出近似IPg和IPv 的响应曲线 由于亮星与暗星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又没认真考 虑星际消光,其色指数零点也需作改正。缺点虽 明显,但色指数C仍沿用至今
2.UBV测光系统(宽带滤光片) 上世纪50年代H.L.Johnson&W.W.Morgen建立(麦 克唐纳天文台)。 三色滤光片:U、B(接近P)、V(接近Pv),但通带 较PgP窄, 常用V,B-V及U-B表示测量值。 J&M给出: B e. 3650 4400 5500 △ 680 980 890 (A) 零点选取:对NPS的9颗星。色指数零点:先选了6 颗AOV型星,取其平均色指数为0-→U-B=B-V=0 现在各台站都采用这些标准化要求,误差为0."01
2. UBV测光系统(宽带滤光片) 上世纪50年代H.L.Johnson & W.W.Morgen建立(麦 克唐纳天文台)。 三色滤光片:U、B(接近IPg)、V(接近IPv),但通带 较IPg、IPv窄, 常用V,B-V及U-B表示测量值。 J & M 给出: U B V λeff 3650 4400 5500 (Å) Δλ 680 980 890 (Å) 零点选取:对NPS的9颗星。色指数零点:先选了6 颗AOV型星,取其平均色指数为0→ U-B=B-V=0 现在各台站都采用这些标准化要求,误差为0. 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