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果树栽培学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Fruit Pomology 课程代码 010413 课程类型 业课 开课学期 第5学期 总学时 108 讲课 78 实验(实习) 30 学分 6 预修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气象学、土壤肥料学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果树栽培学是一门以现代生物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科学,是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 目的是全面掌握落叶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物学特性,系统掌握果树育苗、果园士肥水管理、果树整 形修剪、果园花果管理、果园自然灾害的预防等栽培技术。了解国内外果树产业发展的新趋向、新技术 和新成果,为推动和促进我国、我省果树生产的发展服务。果树栽培学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果树栽培早果、 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的总目标。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尘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果树生长发育规律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北方落叶果树中主要果树种类和品种的尘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3.掌握果树育苗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了解果树与环境的关系,明确果树品种区域化在实现栽培学总 目标中的重要性。 4.掌握果园建立、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的基本方法,掌屋果树尘产各环节的关健技术,具备参与 或组织果树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能力。 5.掌握苹果、梨的丰产栽培技术。 6.掌握桃无公害栽培技术。 7.掌握葡萄栽培技术
四、课程学时分配的建议 教学时数 讲课 实验课 小计 课程内容 绪论 2 0 2 我国果树种类及其分布 2 5 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 12 15 果树育节 5 6 11 果园建立 4 0 4 果园土肥水管理 5 0 5 果树整形修剪 8 3 11 果园其他管理 5 0 5 苹果 6 6 12 梨 4 3 7 桃 6 0 6 杏 2 0 2 枣 6 0 6 葡萄 6 6 12 草莓 3 0 3 核桃 0 p 总 计 78 30 108 五、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绪论 果树、果树生产、果树栽培学等相关的概念:果树栽培的特点,果树栽培的历史发展及果树在山常 尘活中的作用。果树生产、科研的发展趋势:果树栽培的目标。 本章重点:果树、果树尘产、果树栽培学等相关的概念:果树栽培的特点:果树栽培的目标。 本章难点:果树、果树尘产、果树栽培的概念与区别。果树栽培的特点。 教学要求:掌握果树、果树尘产、果树栽培的概念,果树栽培的特点加以重点讲述,但对果树栽培 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果品营养价值和医疗效果简单了解:对我国果树栽培的概况进行讲解, 但对于果树生产、科研的发展趋势:果树栽培的目标、任务要强调。 习题与作业: 1.果树、果树栽培学的概念是什么?
2.果树栽培的特点。 3.果树栽培与其他园艺作物相比有何不同点,在栽培管理中怎样加以利用和管理? 4.果树栽培的任务是什么? (二)我国果树种类及分布 世界范围分布的果树种类、分属的科属。我国栽培果树的种类及其分布。果树的分类方法,根据果 实形态结构和利用特点对果树的划分:按照果树自然分布与地理条件关系划分我国果树的分布。 本章重点:果树的种类、果树的分类方法,我国果树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果树的分类系统,难点在于果树的园艺尘物学分类。 教学要求:重点讲解果树在世界范围内分布的种类、分属的科属,使学生尘掌握我国广泛栽培的果树 种类及分布。对于主要果树中掌握蔷薇科中的苹果、梨、桃、杏、李、山楂、枇杷、草莓等,葡萄科的 葡萄,鼠李科的枣,核桃科的核桃,芸香科的相桔的分类,进行系统划分,重点讲解仁果类、核果类、 浆果类、坚果类中的主要果树,了解我国果树带的划分。 习题与作业: 1.什么是果树带?为什么要划分果树带? 2.中国果树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要对果树进行分类? 4.果树分类系统有哪些?最常用的果树园艺生物学分类? (三)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节根的生长 果树根系的类型,各种类型的概念、特点及其代表树种:根系的结构,果树根系的分布,影响根系 生长的因子,根系在生命周期和年周期中的变化。根颈的概念及特点,掌握根系在年周期内的生长动念 及影响因素,果树根系生长与栽培管理间的关系。菌根的概念,对果树的作用。 本节重点:果树根系的三种类型,各种类型的概念、特点。根颈的概念及特点,菌根对果树的作用。 教学难点:果树根系的类型及其特点:应用各自类型的特点对代表树种的土壤管理技术加以总结。 教学要求:掌握根系的类型、概念、特点。根颈的概念及特点,菌根对果树的作用。了解根系在年 周期内的生长动念,掌握根系生长的影响因素以及果树根系生长与栽培管理间的关系。 第二节芽与枝叶的生长发育 芽的生长发育,芽的特性,包括芽的异质性、早熟性和晚熟性,萌芽力和成枝力,芽的潜伏力的概 念及与栽培管理间的关系。枝条的生长与发育,影响枝条生长的因子。叶片的生长发育,叶幕对果树生 长的作用,叶幕的形状与结果的关系。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叶幕的关系。混合花芽与纯花芽的概念及二 者之间的区别。伞形、伞房花之区别。苹果、梨、葡萄、桃、杏、核桃、板栗、柿、枣、草莓的开花结 果习性
本节重点:芽的特性,枝条的顶端优势、垂直优势、树冠层性,叶幕对果树生长的作用,混合花芽 与纯花芽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枝芽的特点,异质性是山什么因素造成的,在尘产中芽的异质性怎样表现和利用:枝条 特性中难点在于层性的形成因素和利用。枝条一年中的生长节奏。 教学要求:掌握芽的生长发育,芽的特性,芽的潜伏力的概念及与栽培管理间的关系。掌握枝条的 生长与发育,影响枝条生长的因子。了解叶片的尘长发育,叶幕对果树尘长的作用:掌握叶幕的形状与 结果的关系、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叶幕的关系。掌屋混合花芽与纯花芽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了解 伞形、伞房花之区别。了解苹果、梨、葡萄、桃、杏、核桃、板栗、柿、枣、草莓的开花结果习性。 第三节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的概念、过程,以及影响花芽分化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树体叶器官的生长发育,花芽 分化的几种学说,四大营养物质与花芽分化之间的关系,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 本节重点:花芽分化的概念:影响花芽分化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 教学难点:花芽分化的历程,各自的控制途径。 教学要求:掌握花芽分化的概念、过程,以及影响花芽分化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了解树体叶器 官的生长发育,花芽分化的几种学说,掌握四大营养物质与花芽分化之间的关系,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 第四节开花座果 果树开花结实的多种情况,异花授粉、自花授粉、单性结实的概念,单性结实的概念及与种子形成 的关系。雌雄异熟、雌雄不等长、无融合尘殖现象,授粉受精与营养条件间的关系以及环境条件尤其是 温度对授粉的影响。提高座果率的有效措施。 本节重点:异花授粉、自花授粉、单性结实的概念,雌雄异熟、雌雄不等长,无融合尘殖现象,授 粉受精与营养条件间的关系以及环境条件尤其是温度对授粉的影响。提高座果率的有效措施。 教学难点:果树的异花结实性,何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产量。 教学要求:结合建园章节,使学生掌握果树异花授粉的特性,必须配置授粉树的观点。 第五节果实的生长发育 果实尘长分S型和双S型两类,果实纵、横径之比称果形指数(LD),影响果型指数的因素,提高 果型指数的栽培措施:果实色泽形成的主要色素,影响果实色泽发育的主要因素,决定果肉质地的内外 因子,掌握果实风味的决定因子,影响果实风味的因素,改善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糖、酸的积累和变 化过程。 本节重点:果形指数(LD)的概念,影响果型指数的因素,提高果型指数的栽培措施:影响果实 色泽发育的主要因素,促进果实着色的技术措施:决定果肉质地的内、外因子,影响果实风味的因素, 改善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 教学难点:果形指数、影响果实色泽发育的因子
教学要求:掌握果形指数的概念、影响果形指数的因素:影响果实的生长的因素,影响果实红色发 育的因素。了解果实色素的种类(叶绿素、胡萝卜素、花青素等)。 第六节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利用 果树的几种营养类型、营养物质分配的时期,年周期内分为器官建造期、多元竞争供应紧张期、器 官分化充实期和营养物质贮备期:果树营养物质分配的特性。碳素氮素营养物质的分配规律。 本节重点:果树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分配的时期、果树营养物质分配的特性。 教学难点:小老树、大小年树的防治。 教学要求:掌握果树的几种营养类型:了解营养物质分配的时期,掌握果树营养物质分配的特性。 第七节果树的物候期 果树物候期的概念及意义,生长期内各树种物候期的顺序、休眠期的划分及特点,影响休眠期的因 素和控制休眠的措施。果树需冷量的概念及生产应用。 本节重点:果树物候期的概念、意义、特性。影响休眠期的因素和控制休眠的措施。果树需冷量的 概念及生产应用。 教学难点:影响休眠期的因素和控制休眠的措施。果树需冷量在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掌握果树物候期的概念、意义、特点:了解影响休眠期的因素,掌握控制休眠的措施。 掌握果树需冷量的概念及生产应用 第八节果树的年龄时期 年龄时期的概念及意义,营养繁殖果树和实尘果树两种不同的年龄时期。幼年阶段任何人为措施都 不能使之开花,营养繁殖果树的结实特性。果树尘命周期划分为幼树期、初结果期、结果盛期、结果后 期和衰老期h个时期。 本节重点:年龄时期的概念、意义:果树生命周期的划分阶段:幼树期、初结果期和结果盛期树体 生长发育的特点和相应的控制途径。 教学难点:如1何缩短童期:不同年龄时期的丰产稳产栽培技术。 教学要求:掌握果树年龄时期的概念及意义,了解营养繁殖果树和实尘果树两种不同的年龄时期。 掌握果树尘命周期的五个具体时期的特点以及栽培特点。 习题与作业: 1.果树根系的特点、结构及其类型。 2.果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如何指导施肥? 3.什么是根际?影响根系生长的因子有哪些? 4.什么是果树的共生作用即菌根?菌根有哪些作用?在尘产中1何应用? 5.什么是芽?芽的分类有哪些? 6.芽具有哪些性质?这些性质在尘产中表现的现象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