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法律概念的含义、分类、功能。 2.理解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和分类、法律规则的功能 3.了解法律原则的概念和分类、法律原则的功能:掌握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一节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的含义 二、法律概念的分类 第二节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的含义 二、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三、法律规则的分类 第三节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的含义 二、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三、法律原则的分类 四、法律原则的适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2)法律规则的分类 (3)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本章理论与原理: (1)分析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2)通过具体个案分析法律原则如何适用。 (三)思考与实践 1.如何理解法律概念的功能? 2.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是如何构成的? 3.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与法律条文的关系如何?
6 1. 理解法律概念的含义、分类、功能。 2. 理解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和分类、法律规则的功能. 3. 了解法律原则的概念和分类、法律原则的功能;掌握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一节 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的含义 二、法律概念的分类 第二节 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的含义 二、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三、法律规则的分类 第三节 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的含义 二、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三、法律原则的分类 四、法律原则的适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2)法律规则的分类 (3)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本章理论与原理: (1)分析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2)通过具体个案分析法律原则如何适用。 (三)思考与实践 1.如何理解法律概念的功能? 2.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是如何构成的? 3.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与法律条文的关系如何?
4.法律规则的分类有哪些? 5.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有哪些? 6.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7.在司法裁判中法律原则有哪些功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三章法律渊源与效力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法的渊源的概念,理解不同类型的法律渊源所具有的实践意义。 2.掌握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法的一般分类理论。 3.理解法律效力的概念,了解法律效力的范围。 4.掌握法律冲突的处理原则,从而进一步理解法的适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一节法律渊源 一、法律渊源的内涵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 第二节法律分类 一、法律分类界说 二、法律的一般分类 三、法律的特殊分类 第三节法律效力 一、法律效力概念 二、法律效力范围 三、法律效力冲突及其处理原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法律渊源 (2)公法与私法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国内法与国际法 一般法与特别法根
7 4.法律规则的分类有哪些? 5.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有哪些? 6.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7.在司法裁判中法律原则有哪些功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三章 法律渊源与效力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法的渊源的概念,理解不同类型的法律渊源所具有的实践意义。 2.掌握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法的一般分类理论。 3.理解法律效力的概念,了解法律效力的范围。 4.掌握法律冲突的处理原则,从而进一步理解法的适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一节 法律渊源 一、法律渊源的内涵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 第二节 法律分类 一、法律分类界说 二、法律的一般分类 三、法律的特殊分类 第三节 法律效力 一、法律效力概念 二、法律效力范围 三、法律效力冲突及其处理原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法律渊源 (2)公法与私法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国内法与国际法 一般法与特别法 根
本法与普通法 (2)法的效力范围 (3)法的溯及力 (4)法的效力冲突的解决原则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本章原理与理论: (1)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法律效力与法律实效的关系 (2)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为什么“法不溯及既往”是法治的原则之一?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 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请从法的渊 源的角度分析该规定的含义及其效力根据。 (4)举例分析公私法划分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法律渊源?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有哪些? 2.法律效力与法的实效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3.解决法律效力冲突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4法谚云:“实体从旧,程序从新。”请结合法的时间效力的相关内容,阐述 其中的法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四章法律体系 (一)目的和要求 1.理解法律体系、法律部门的概念。 2.掌握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及原则 3.熟悉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一节法律体系释义
8 本法与普通法 (2)法的效力范围 (3)法的溯及力 (4)法的效力冲突的解决原则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本章原理与理论: (1)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法律效力与法律实效的关系。 (2)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为什么“法不溯及既往”是法治的原则之一?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条规定: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 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请从法的渊 源的角度分析该规定的含义及其效力根据。 (4)举例分析公私法划分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法律渊源?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有哪些? 2.法律效力与法的实效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3.解决法律效力冲突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4.法谚云:“实体从旧,程序从新。”请结合法的时间效力的相关内容,阐述 其中的法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四章 法律体系 (一)目的和要求 1. 理解法律体系、法律部门的概念。 2. 掌握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及原则 3. 熟悉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一节 法律体系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