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标准菌株:又称模式菌株,通常是人们最先发现,并 进行过描述具有典型特征的菌株。 6、培养物: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 长物。 7、纯培养物:某一培养物是由单一微生物细胞繁殖产 生的,就称为该微生物的纯培养物。 8、克隆:是从单个亲本细胞得来的细胞群体
8 : 6、培养物: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 长物。 7、纯培养物:某一培养物是由单一微生物细胞繁殖产 生的,就称为该微生物的纯培养物。 5、标准菌株:又称模式菌株,通常是人们最先发现,并 进行过描述具有典型特征的菌株
二、微生物的命名 国际细菌命名法规: 1.细菌名称发表的优先权为1980年1月1日。 2.新种的命名不应与已发表的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同名。 3.种名要用拉丁文,用双名法表示,新种要有典型菌株,新属要有 典型种,并要同时发表菌种的保藏号。 4.新种(属)要在“国际系统分类细菌学杂志”JSB)上发表。 5.菌名的更改要得到仲裁委员会同意,并发表在IJSB上才能有效
1. 细菌名称发表的优先权为1980年1月1日。 2. 新种的命名不应与已发表的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同名。 3. 种名要用拉丁文,用双名法表示,新种要有典型菌株,新属要有 典型种,并要同时发表菌种的保藏号。 4. 新种(属)要在“国际系统分类细菌学杂志”(IJSB)上发表。 5. 菌名的更改要得到仲裁委员会同意,并发表在IJSB上才能有效。 国际细菌命名法规 : 二、微生物的命名
“双名法” 双名法规定:一个生物的种名,由“属名+种名”构成,用斜体表示。 属名用来描述主要特征、构造或者科学家的名字。属名第一个字 母要大写。 种名用来描述颜色、形状、来源或科学家的名字。种名第一个字 母小写。如:Escherichia coli 原核微生物的学名,除了“属名+种名”外,还要在学名后面 用正体写出最先定名的人名和时间(年代)。 如果发现了一个原核生物,通过初步研究只知属于哪一个属,不 知是何种时可用下列方式表示:属名+sp.(单数)或spp(复数)o
双名法规定: , + 原核微生物的学名,除了“属名+种名”外,还要在学名后面 用正体写出最先定名的人名和时间(年代)。 如果发现了一个原核生物,通过初步研究只知属于哪一个属,不 知是何种时可用下列方式表示: +sp.( ) spp( ) “双名法” 种名 用来描述颜色、形状、来源或科学家的名字。 Escherichia coli 属名 用来描述主要特征、构造或者科学家的名字
第三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地位 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是在认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对生物分类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观点。 如:二界系统、三界系统、四界系统、五界系统、六界系统和三原界系统。 二界 三界 四界 五界 六界 三原界 (1753) 〔1860) (1956) (1969) (1949) (1978) 图 生物界级学说的发展 〔阴影部分为微生物,详细说明见正文)
第三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地位 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是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对生物分类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观点。 如:二界系统、三界系统、四界系统、五界系统、六界系统和三原界系统。 阴影部分为微生物
真菌 植 物 物 五界系统 uSgTtctuhan 惠特克 原生生 物 (Whittaker, 1969)在前人分 类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了生物 原核生物 gative bacteri 的五界系统
五界系统 真 菌 植物 动物 原生生物 原核生物 惠特克 (Whittaker , 1969)在前人分 类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了生物 的五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