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力 n/70 柱下独立基础地基我力设 承载力控制基础底面积 今按双向弯矩设计 今独基上线荷载作用
11/70 柱下独立基础地基承载力设计 v 承载力控制基础底面积 v 按双向弯矩设计 v 独基上线荷载作用 承载力
承载力 12/70 浅基础承载力比较 规范承载力计算式 R,f,f三者相近安全系 校核 R与f相近 丌4规范BsR「RR+m,y(B3)+mmn01.5) 8规范f=+y(b3)+n1(0(0.5)D=252.010 f大于等于1.1f fR1.1.20 如1 新规范A≤fG=础+1y(b3)+n1m(d0.5)m≠25.30 10 当210时7如09 f/R=1.01.20
12/70 浅基础承载力比较 规范 承载力 校核 计算式 [R],fk,fak三者相近 R与fa相近 安全系 数 74规范 pk≤R R=[R]+mbγ(B-3)+mdγm(D-1.5) 1.0 89规范 p≤f f= fk+ηbγ(b-3)+ηdγm(d-0.5) f大于等于1.1fk p/pk=1.25~1.30 f/R=1.1~1.20 >1.0 如1.1 新规范 pk≤fa fa = fak+ηbγ(b-3)+ηdγm(d-0.5) p/pk=1.25~1.30 当fa >1.1 fak 时fa =f fa/R=1.0~1.20 <1.0 如0.9 承载力
承载力 13/70 热基基础自动生成 今步骤: 节点选择 参数输入 基础计算 碰撞检查 重新计算
13/70 独基基础自动生成 v 步骤: –节点选择 –参数输入 –基础计算 –碰撞检查 –重新计算 承载力
承载力 14/70 构造柱荷载的处理 仅有自重的构造柱 无基础柱 有其他荷载传来的构造柱的处理 生成独基 考虑荷载重叠 分配荷载
14/70 构造柱荷载的处理 v 仅有自重的构造柱 –无基础柱 v 有其他荷载传来的构造柱的处理 –生成独基 • 考虑荷载重叠 –分配荷载 承载力
承载力 15/70 基础底面形心的确定 冷原则: 与柱同心 今调整方法 长宽比 底面形心与角度
15/70 基础底面形心的确定 v 原则: –与柱同心 v 调整方法 –长宽比 –底面形心与角度 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