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 政”“王道”理论。司马迁认为《孟子》为孟轲自撰:“孟 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作《孟子》七篇。”(《史记·孟荀列传》)但也有观点认 为,从书中用语来看,其编订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 大约在战国中期。《孟子》七篇包括: 上 下 尽告万离 上能上众上梁 滕 公 下 心子意娄下文下孙下垩 公 丑 上
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 政”“王道”理论。司马迁认为《孟子》为孟轲自撰:“孟 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作《孟子》七篇。”(《史记•孟荀列传》)但也有观点认 为,从书中用语来看,其编订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 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七篇包括: 《 梁 惠 王 》 ( 上 、 下 ) 《 公 孙 丑 》 ( 上 、 下 ) 《 滕 文 公 》 ( 上 、 下 ) 《 离 娄 》 ( 上 、 下 ) 《 万 章 》 ( 上 、 下 ) 《 告 子 》 ( 上 、 下 《 ) 尽 心 》 ( 上 、 下 )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论语》 《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笔带锋芒, 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是 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论语》、 《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 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笔带锋芒, 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是 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课文解析 而不由哀哉 路也 非也 孟子 礼义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 之安宅也 不能居仁由义 孟子·离娄上 谓 自弃者 义 之自暴也 人之正 请之自弃也 不可与有为也 自暴者不可与有 身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 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 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 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 而不由,哀哉! ” 《孟子· 离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