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州,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召还宿卫,改马军。英宗立,迁武昌军 节度观察留后,加安德军节度使,为殿前副指挥使。神宗立,易节安武军,为都 指挥使。元丰元年,卒,帝亲临其丧,赠侍中,谥曰武庄 质御军有纪律,犯者不贷,而享犒丰渥,公钱不足,出己奉助之。平居自奉简俭, 食不重肉,笃于信义。田朏不振而死,为表揭前功,官其一孙。在并州,与朝士 董煕善,约为婚姻。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竟以女归董氏。自为官, 不上伐阅,从微至贵,皆以功次迁云。 (选自《宋史·郝质传》,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 /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B.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 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C.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 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D.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 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解析:选B解答断句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根据句意,“为贼焚”做 “虑”的宾语,中间不能停顿,排除A、D。“千辞”结构完整,“亭焚,吾任 其责”是“质曰”的内容,其中“质”做主语,“曰”为谓语,“质曰”不可断 开,所以排除C,选择B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西夏,党项羌族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为夏国,因为在 中原西部,故又被称为西夏 B.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是直辖于中央的最高行政区划,高于府 州等,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 C.谥,即谥号。古时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为赞颂其生平事迹给予 的称号,如欧阳修死后被谥为“文忠”。 D.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中 就提到,项伯和刘邦曾约为婚姻 解析:选C“赞颂”一词表述片面,谥号有褒有贬。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郝质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在护送军需物资时与西夏几千骑兵力战。他身先 士卒,斩杀、缴获数百匹马;后又在巡边时,在柏谷打败敌军 B.郝质言而有信,重情重义。河上的亭子被烧之后,他到文彦博帐下主动承担 责任;曾经与董煕约为婚姻,董煕死后,家贫无依,他依然履行婚约 C.郝质治军严明,生活节俭。对触犯军纪的人,严惩不贷,但对部下的犒赏也 很丰厚,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补贴,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 D.郝质历侍多君,均受重用。曾被破格提拔为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英宗时, 被授予殿前副指挥使等职;神宗时担任都指挥使;死后,皇帝还亲临其丧。 解析:选C“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错,原文是“食不重肉”,意思 是郝质吃饭时少吃肉食。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丰州,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召还宿卫,改马军。英宗立,迁武昌军 节度观察留后,加安德军节度使,为殿前副指挥使。神宗立,易节安武军,为都 指挥使。元丰元年,卒,帝亲临其丧,赠侍中,谥曰武庄。 质御军有纪律,犯者不贷,而享犒丰渥,公钱不足,出己奉助之。平居自奉简俭, 食不重肉,笃于信义。田朏不振而死,为表揭前功,官其一孙。在并州,与朝士 董熙善,约为婚姻。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竟以女归董氏。自为官, 不上伐阅,从微至贵,皆以功次迁云。 (选自《宋史·郝质传》,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 /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B.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 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C.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 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D.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 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解析:选 B 解答断句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根据句意,“为贼焚”做 “虑”的宾语,中间不能停顿,排除 A、D。“千辞”结构完整,“亭焚,吾任 其责”是“质曰”的内容,其中“质”做主语,“曰”为谓语,“质曰”不可断 开,所以排除 C,选择 B。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西夏,党项羌族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为夏国,因为在 中原西部,故又被称为西夏。 B.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是直辖于中央的最高行政区划,高于府、 州等,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 C.谥,即谥号。古时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为赞颂其生平事迹给予 的称号,如欧阳修死后被谥为“文忠”。 D.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中 就提到,项伯和刘邦曾约为婚姻。 解析:选 C “赞颂”一词表述片面,谥号有褒有贬。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郝质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在护送军需物资时与西夏几千骑兵力战。他身先 士卒,斩杀、缴获数百匹马;后又在巡边时,在柏谷打败敌军。 B.郝质言而有信,重情重义。河上的亭子被烧之后,他到文彦博帐下主动承担 责任;曾经与董熙约为婚姻,董熙死后,家贫无依,他依然履行婚约。 C.郝质治军严明,生活节俭。对触犯军纪的人,严惩不贷,但对部下的犒赏也 很丰厚,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补贴,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 D.郝质历侍多君,均受重用。曾被破格提拔为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英宗时, 被授予殿前副指挥使等职;神宗时担任都指挥使;死后,皇帝还亲临其丧。 解析:选 C “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错,原文是“食不重肉”,意思 是郝质吃饭时少吃肉食。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 (5分) 译文: (2)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 两释之。(5分) 译 参考答案:(1)敌人在路上挖沟来阻止官军,郝质在寒岭下抵御他们,辗转作战 并追赶败北的敌兵,于是修复了宁远各栅,来阻塞敌人的交通要道。(得分点 “堑”“逐北”“冲”各1分,大意2分) (2)郝质跑到(文彦博)帐下说:“蔺千离开,实际上是我派他去的,罪过是在我 这里,希望(让我)代替蔺千受死。”文彦博钦佩他的正义,释放了他们两个。(得 分点:“趋”“愿”“壮”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郝质字景纯,是汾州介休人。年少参军,拉硬弓是第一名。担任殿前行门,换任 供奉官,担任府州驻泊都监,掌管麟府军马。与田朏率军护送军需物资到麟州, 途中遇到西夏的几千骑兵劫夺,郝质前行开路,奋力作战,斩杀、缴获数百匹马。 又与田朏巡视边疆,到了柏谷,敌人在路上挖沟来阻止官军,郝质在寒岭下抵御 他们,辗转作战并追赶败北的敌兵,于是修复了宁远各栅,来阻塞敌人的交通要 道。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联名推荐他,并且上奏章分条向皇上陈述他前后立 功的情况,皇帝破格提拔他为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推荐他为钤 辖 皇帝派他征讨贝州,文彦博到了,命令他部署城西。河上有一个亭子很壮观,文 彦博担心被敌人焚毁,派小校蔺千看守,而郝质派蔺千到其他营地考察作战武器, 蔺千推辞,郝质说:“(如果)亭子被焚毁了,我承担这个责任。”蔺千(就)离开 了,而亭子被焚烧。文彦博将要斩杀蔺千,郝质跑到(文彦博)帐下说:“蔺千离 开,实际上是我派他去的,罪过是在我这里,希望(让我)代替蔺千受死。”文彦 博钦佩他的正义,释放了他们两个。郝质从此更加出名。 贼人被平定,郝质升迁为六宅使,历任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 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等职,还兼任贺州刺史、英州团练、 眉州防御使。郝质奉诏在丰州修筑城墙,晋升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皇 帝召他回京宿卫,改任马军。英宗即位,他任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封为安德 军节度使,担任殿前副指挥使。神宗即位,改任安武军节度使,担任都指挥使。 元丰元年,(郝质)去世,皇上亲临他的丧礼,追赠他为侍中,谥号武庄 郝质治理军队有纲纪规章,违反纪律的人不宽恕,同时,犒赏也很丰厚,公款不 够,就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资助。平时自己需求的日常供养简单,吃饭少吃肉食, 笃守信义。田朏因无法拯救而死去,郝质写奏章说明他以前的功劳,(朝廷)让他 的一个孙子做了官。在并州,他与朝士董熙交好,约为儿女亲家。董熙死后,董 家贫困没有依靠,郝质已经是节度使了,最终把女儿嫁到了董家。他自从做官, 不看重自己的功劳和资历,他的地位从低微到显贵,都凭功劳的大小逐次升迁 “文言文阅读”专题强化练(二)
(1)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 (5 分) 译文: (2)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 两释之。(5 分) 译文: 参考答案:(1)敌人在路上挖沟来阻止官军,郝质在寒岭下抵御他们,辗转作战 并追赶败北的敌兵,于是修复了宁远各栅,来阻塞敌人的交通要道。(得分点: “堑”“逐北”“冲”各 1 分,大意 2 分) (2)郝质跑到(文彦博)帐下说:“蔺千离开,实际上是我派他去的,罪过是在我 这里,希望(让我)代替蔺千受死。”文彦博钦佩他的正义,释放了他们两个。(得 分点:“趋”“愿”“壮”各 1 分,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郝质字景纯,是汾州介休人。年少参军,拉硬弓是第一名。担任殿前行门,换任 供奉官,担任府州驻泊都监,掌管麟府军马。与田朏率军护送军需物资到麟州, 途中遇到西夏的几千骑兵劫夺,郝质前行开路,奋力作战,斩杀、缴获数百匹马。 又与田朏巡视边疆,到了柏谷,敌人在路上挖沟来阻止官军,郝质在寒岭下抵御 他们,辗转作战并追赶败北的敌兵,于是修复了宁远各栅,来阻塞敌人的交通要 道。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联名推荐他,并且上奏章分条向皇上陈述他前后立 功的情况,皇帝破格提拔他为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推荐他为钤 辖。 皇帝派他征讨贝州,文彦博到了,命令他部署城西。河上有一个亭子很壮观,文 彦博担心被敌人焚毁,派小校蔺千看守,而郝质派蔺千到其他营地考察作战武器, 蔺千推辞,郝质说:“(如果)亭子被焚毁了,我承担这个责任。”蔺千(就)离开 了,而亭子被焚烧。文彦博将要斩杀蔺千,郝质跑到(文彦博)帐下说:“蔺千离 开,实际上是我派他去的,罪过是在我这里,希望(让我)代替蔺千受死。”文彦 博钦佩他的正义,释放了他们两个。郝质从此更加出名。 贼人被平定,郝质升迁为六宅使,历任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 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等职,还兼任贺州刺史、英州团练、 眉州防御使。郝质奉诏在丰州修筑城墙,晋升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皇 帝召他回京宿卫,改任马军。英宗即位,他任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封为安德 军节度使,担任殿前副指挥使。神宗即位,改任安武军节度使,担任都指挥使。 元丰元年,(郝质)去世,皇上亲临他的丧礼,追赠他为侍中,谥号武庄。 郝质治理军队有纲纪规章,违反纪律的人不宽恕,同时,犒赏也很丰厚,公款不 够,就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资助。平时自己需求的日常供养简单,吃饭少吃肉食, 笃守信义。田朏因无法拯救而死去,郝质写奏章说明他以前的功劳,(朝廷)让他 的一个孙子做了官。在并州,他与朝士董熙交好,约为儿女亲家。董熙死后,董 家贫困没有依靠,郝质已经是节度使了,最终把女儿嫁到了董家。他自从做官, 不看重自己的功劳和资历,他的地位从低微到显贵,都凭功劳的大小逐次升迁。 “文言文阅读”专题强化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