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通信的基本概念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2.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2.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2.3 数字通信的特点 1.3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1.3.1 通信系统的分类 1.3.2 通信方式 1.4 信息及其度量 1.5 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1.6 小结
文件格式: PPT大小: 897.5KB页数: 39
14.1 概述 14.2 电话网 14.2.1电话网的结构 14.2.2电话网中的交换 14.2.3 电话网中的信令 14.2.4 电话网的性能指标 14.3 数据通信网 14.3.1 概述 14.3.2 数据通信网的组成 14.3.3 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 14.3.4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 14.3.5 局域网-以太网 14.3.6 ALOHA网 14.4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4.4.1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 14.4.2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14.5 移动通信网 14.5.1 概述 14.5.2 蜂窝网的小区划分和频率规划 14.5.3 蜂窝网的组成 14.5.4 第二代蜂窝网的体制 14.5.5 第三代蜂窝网 14.5.6 卫星移动通信网 14.5 小结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3MB页数: 99
13.1 概述 13.2 载波同步 13.2.1 有辅助导频时的载频提取 13.2.2 无辅助导频时的载波提取 13.2.3 载波同步的性能 13.3 码元同步 13.3.1 外同步法 13.3.2 自同步法 13.3.3 码元同步误差对于误码率的影响 13.4 群同步 13.4.1 概述 13.4.2 集中插入法:又称连贯式插入法。 13.4.3 分散插入法: 13.4.4 群同步性能 13.4.5 起止式同步 13.4.6 自群同步 13.4.7 扩谱通信系统的同步 13.5 网同步 13.5.1 概述 13.5.2 开环法 13.5.3 闭环法 13.5.4 准同步传输系统复接的码速调整法 13.6 小结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MB页数: 97
12.2 正交编码 12.2.1 正交编码的基本概念 12.2.2 阿达玛矩阵 12.2.3 沃尔什函数和沃尔什矩阵 12.3 伪随机序列 12.3.1 基本概念 12.3.2 m序列 【定理12.1】 【定理12.2】一个n级线性反馈移存器之相继状态具有周期性, 【定理12.3】若序列A = { ak }具有最长周期(p = 2n (x)产生的输出序列。而且,由定理12.2可知, 【定理12.4】一个n级移存器的特征多项式f (x)若为既约的, 由定理12.1可知,h(x)的次数比f (x)的低,而且现已假定f (x) 由定理12.4可以简单写出一个线性反馈移存器能产生m 现在我们讨论m序列的自相关函数。由12.2节互相关系数定 12.3.3 其他伪随机序列简介 12.4扩展频谱通信 12.5伪随机序列的其他应用 12.6 小结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19MB页数: 92
11.1 概述 11.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11.3 纠错编码的性能 11.4简单的实用编码 11.4.1 奇偶监督码 11.4.2 二维奇偶监督码(方阵码) 11.4.3 恒比码 11.4.4 正反码 11.5 线性分组码 11.6 循环码 11.6.1 循环码原理 11.6.2 循环码的编解码方法 11.6.3 截短循环码 11.6.4 BCH码 11.6.5 RS码:它是一类具有很强纠错能力的多进制BCH码。 11.7 卷积码 11.7.1 卷积码的基本原理 11.7.2 卷积码的代数表述 与11.5节公式H  AT = 0 11.7.3 卷积码的解码 参照11.5节中监督关系的定义式,容易写出 011.。由上述可见,用网格图表示编码过程和输入输出关 11.8 Turbo码 11.9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11.10 网格编码调制 11.10.1网格编码调制(TCM)的基本概念 11.10.2 TCM信号的产生 11.10.3 TCM信号的解调 11.11 小结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15MB页数: 153
10.1数字信号的统计特性 10.2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10.3 确知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机 10.4 确知数字信号最佳接收的误码率 10.5 随相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随相信号最佳接收机的误码率,用类似10.4节的分析方 10.6 起伏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10.7 实际接收机和最佳接收机的性能比较 10.8 数字信号的匹配滤波接收法 【例10.1】设接收信号码元s(t)的表示式为 【例10.2】 设信号的表示式为 10.1中给出的是基带数字信号的例子;而例10.2中给出的信 【例10.3】设有一个信号码元如例10.2中所给出的s(t)。试比较 设匹配滤波器的特性仍如例10.2所给出: 由上式看出,当t = Ts时,y(t)的包络和10.5节随相信号最佳接 收判决条件式中的M0和M1形式相同。所以,按照10.5节随相 因此,10.5节中的随相信号最佳接收机结构图可以改成如下 10.9 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10.9.1 理想信道的最佳传输系统 10.9.2 非理想信道的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10.10 小结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44MB页数: 87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模拟调制系统(DSB、SSB抗噪声性能相同)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56.5KB页数: 15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04MB页数: 58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2/2)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84KB页数: 43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1/2)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93KB页数: 58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