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二级考试培训资料)第一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 1.2、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3、数据元素 1.4、栈和队列
文件格式: PPTX大小: 3.13MB页数: 53
9.1 引言 9.2 模拟信号的抽样 9.2.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 9.2.2 带通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 9.3 模拟脉冲调制 9.4 抽样信号的量化 9.4.1 量化原理 9.4.2 均匀量化 【例9.1】设一个均匀量化器的量化电平数为M,其输入信号 9.4.3 非均匀量化 9.5脉冲编码调制 9.5.1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基本原理 9.5.2 自然二进制码和折叠二进制码 9.5.3 电话信号的编译码器 9.5.4 PCM系统中噪声的影响 9.6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 9.6.1 预测编码简介 9.6.2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的原理及性能 9.7 增量调制 9.7.1 增量调制原理 9.7.2 增量调制系统中的量化噪声 9.7.3增量调制系统中的量化噪声 9.8 时分复用和复接 9.8.1 基本概念 9.8.2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E - 4 139.264 1920 4路139.264 Mb/s E-4层:比特率为139.264 Mb/s。 9.8.3 同步数字体系(SDH) 9.9 小结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MB页数: 122
8.1 正交振幅调制(QAM) 8.2 最小频移键控和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8.2.1 正交2FSK信号的最小频率间隔 8.2.2 MSK信号的基本原理 在8.2.1节已经证明,这是2FSK信号的最小频率间隔。 8.2.3 MSK信号的产生和解调 8.2.4 MSK信号的功率谱 8.2.5 MSK信号的误码率性能 8.2.6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8.3 正交频分复用 8.3.1 概述 8.3.2 OFDM的基本原理 8.3.3 OFDM的实现:以MQAM调制为例 8.4小结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37MB页数: 66
7.1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7.1.1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7.1.2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 7.1.3 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7.1.4节中将要讨论的差 7.1.4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 7.2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2.1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例7.2.1] 设有一2ASK信号传输系统,其码元速率为RB = 4.8 7.5 10 7.2.2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例7.2.2] 采用2FSK方式在等效带宽为2400Hz的传输信道上 【解】(1)根据式(7.1-22),该2FSK信号的带宽为 7.2.3 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和二进制差分相移 [例7.2.3] 假设采用2DPSK方式在微波线路上传送二进制数字 r 2.75 r 7.56 7.56 7.56 4 10 3.02 10 W 7.3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7.4多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由7.3节中的讨论得知,各种键控体制的误码率都决定于 7.4.1 多进制振幅键控(MASK) 7.4.2 多进制频移键控(MFSK) 7.4.3 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 表7.4.2 格雷码编码规则 7.4.4 多进制差分相移键控(MDPSK) 7.5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5.1 MA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5.2 MF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5.3 M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噪比为r,则每个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比将为r/2。在7.2节中 7.5.4 MD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6 小结
文件格式: PPT大小: 4.44MB页数: 164
6.1 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 6.1.1 数字基带信号 6.1.2 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 6.2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6.2.1 传输码的码型选择原则 6.2.2几种常用的传输码型 6.3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 6.3.1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的组成 6.3.2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的定量分析 6.4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6.4.1 消除码间串扰的基本思想 6.4.2 无码间串扰的条件 6.4.3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的设计 6.5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5.1二进制双极性基带系统 6.6 眼图 6.7 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 6.7.1部分响应系统 6.7.2 时域均衡 6.8 小结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26MB页数: 134
5.1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5.1.1调幅(AM) 5.1.2 双边带调制(DSB) 5.1.3 单边带调制(SSB) 5.1.4 残留边带(VSB)调制 5.1.5 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 5.1.6 相干解调与包络检波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5.2.1 分析模型 5.2.2 DSB调制系统的性能 5.2.3 SSB调制系统的性能 5.2.4 AM包络检波的性能 5.3 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的原理 5.3.1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 5.3.2 窄带调频(NBFM) 5.3.3 宽带调频 5.3.4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5.4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5.4.1 输入信噪比 5.4.2 大信噪比时的解调增益 5.4.3 小信噪比时的门限效应 5.4.4 预加重和去加重 5.5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5.6 频分复用(FDM)和调频(FM)立体声 5.6.1 频分复用(FDM) 5.6.2 调频立体声广播 5.7 小结
文件格式: PPT大小: 4.76MB页数: 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