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两个或两个以上脏腑的病证并见者,称为脏腑兼病。 人体各脏腑之间,即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在生理 上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理功能, 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因而在发生病变时, 它们之间则相互影响,或由脏及脏,或由脏及腑, 或由腑及腑等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34KB页数: 36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其经脉与膀胱相互络属,互为 表里。肾在体为骨,骨生髓充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管人体生长、发育与生 殖。肾内寄元阴元阳,元阴属水,元阳属火,为脏腑阴阳之根 本,故称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肾又主水,并有纳气的功能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22KB页数: 17
肝血虚证 指血液亏损,肝失濡养,以眩晕、视力减退、经少、肢麻手颤等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弱症候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60.5KB页数: 36
1、了解腰痛的发病情况、范围和研究进展。 2、熟悉腰痛的病因病机与转归。 3、掌握腰痛的临床证侯特征,诊断依据,及其与水肿、淋证、胃脘痛等的鉴别要点。 4、掌握腰痛证治内容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32KB页数: 24
【概述】 (1)肌萎缩型 一、定义 痿病: 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而致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2.25MB页数: 40
教学要求: 1.熟记痉病的病名概念、证侯特征。 2理解痉病的病因病机。 3掌握痉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辩证要点及各证型的辩治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40KB页数: 28
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 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 、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12MB页数: 31
一、概述 (一)定义口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97.5KB页数: 22
一、了解胁痛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该病和范围,调摄与护理以及现代研究进展。 二、熟悉其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三、掌握胁痛的证候特征,诊断要点,证候分型的辨证论治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95KB页数: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