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以及藩镇割据使盛唐时光一去 不复返,道教也进入衰落期。这时候,尽管外 丹术走向衰落,但内丹理论却开始受人重视, 并逐渐完善。道教在同儒家、佛教相互融合过 程中,注意吸取营养滋补自己。一批道教学者 孜孜不倦地进行理论探索,从而创作出一批有 影响的著作。与此同时,他们关注社会安危和 百姓疾苦,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道教在思考 “道体”一类哲学问题时,也注意自身的伦理 建设,以引起广大民众的更大兴趣。这一切都 表现出道教思想发展的新动向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10.5KB页数: 61
刘禹锡与柳宗元都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 哲学家。他们的论著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 的。在哲学上,柳宗元与刘禹锡主要是围绕天 人关系展开的。天人关系论,在中国哲学史上 占有相当重要之地位。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 家已经相当注意这个问题的思索。刘禹锡、柳 宗元,主要继承荀子一派的思想,并且有所发 展。刘、柳二人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一致性。所 以本章将二人的生平与思想放在一起考察
文件格式: PPT大小: 408.5KB页数: 38
韩愈、李翱是中唐时代提出儒家道统问题 的重要人物。他们奉儒家为“正统”力斥“异 端”。中唐之际,随着社会时世的变化,儒家 的“道统论”为一时的思想潮流。在韩、李的 时代,儒家重新崛起是农业型社会在当时的条 件下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必然。韩愈较为注重剖 析社会时弊和探究人生哲理,而李翱则从《中 庸》等先儒的形上之学典籍里面汲取思想资源 以回应佛学的挑战,为宋明儒者的理路启迪其 端。韩、李二人在哲学上的共同特点是,围绕 人性之辩展现他们对儒学的理解与阐释
文件格式: PPT大小: 406.5KB页数: 36
隋代至盛唐时期,道教的发展进入一个相当重要阶段。在这个历史时期,老子崇拜成为 道教思想发展的主流;该时期的封建统治者出于稳固社会之需要,在思想上采取儒、道、释 “三教并用”的政策,从而推动了各自的学术探索。在这个时期中,道经大量增加,著名道教学者辈出,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思想观念在哲学史上也具有一定影响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07KB页数: 55
中国佛教至隋唐而至于鼎盛,本期的佛教 宗派融入了南北诸家师说,在哲学上取得了重 大进展。其中,比较重要的派别有三论宗、天 台宗、华严宗、禅宗、唯识宗、密宗、净土宗、 律宗等。三论宗以《中论》、《百论》、《十 二门论》为渊薮,着力阐发龙树一系的中观思 想,其精髓和诠释格式为诸宗派广泛采纳
文件格式: PPT大小: 629.5KB页数: 66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儒家经学也从分立 时代进入了统一时代,其最卓著之标志,即 孔颖达等人编纂的《五经正义》问世。此书 成于唐初,彼时南北对峙的局面刚刚结束, 为了适应政治上重新统一的需要,政府组织 了一批学者,撰成《五经正义》。此书作为 国家开科取士的标准教材,一直被沿用到宋 代。然而,士子应试,株守《五经正义》定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68.5KB页数: 58
政治哲学就是从哲学理论的高度对其政治体制 以及治国方略进行论证的学说。就理论形态看,中 国历史上并没有独立的政治哲学,但在有关的著作 中却大量涉及这个学科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观察 隋朝至初唐的文化,我们可以发现一部分有益的资 料。之所以把隋朝与初唐联系起来,是因为隋朝尽 管短促,但却在政治文化体制上为初唐的思想建设 奠定了基础。就政治哲学的建树而言,隋朝的许多 学者在研讨传统经学时往往花费诸多笔力以阐发自 己的见解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59.5KB页数: 64
一、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重新统一中国到公元589年南北朝十六国纷争结束,其间经历了610年。 二、政治上可谓风云变幻,真是应了“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格言
文件格式: PPT大小: 41KB页数: 12
从魏晋动荡的社 会背景之透视中了解当时的人生观、生死观,结合宗教 发展历史,明了意识形态领 域反宗教情绪兴起的原因, 认识当时反宗教思潮的理论着眼点;掌握范缜《神灭论》 的主要思想内容与理论意义、 现实意义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55MB页数: 46
认识与理解玄学 的名义,分析玄学产生的原因; 掌握何晏、王弼玄学体系的思想 内容与基本特点;追踪阮籍、嵇 康、张湛玄学思想的发展变迁历 程;了解玄学的理论贡献与历史 影响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54KB页数: 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