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标侵权行为及其构成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 用权的行为根据我国《商标法》第52 条的规定,商标侵权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 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81.5KB页数: 18
一、注册商标争议的概念 注册商标的争议,是指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商标所有人之间就注册商标专用 权发生的争议。通常是在先注册的商标 所有人,就他人在后注册的与其在同种 或类似商品(服务)上注册的商标相同或 者近似的商标,提出反对意见。我国 《商标法》第41条第3款规定,对已注 册的商标有争议的,可以自该商标核准 注册之日起5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 申请裁定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31.5KB页数: 12
第一节商标权取得概述 商标权的取得,是指商标权与作为权 利主体的商标所有人的结合,解决的是根 据什么原则和通过何种程序获得商标专有 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各国商标法的 规定不尽相同。多数国家采取注册在先的 原则,极少数国家采取使用在先的原则, 还有少数国家采取混合原则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67.5KB页数: 28
第一节商标 一、商标的概念与特征 在我国,商标,简而言之就是识别商品 和服务的标记。其确切的法律含义,是指商 品的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服务的提供者用以 标明自己所生产、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 与他人生产、经营的同种商品或提供的同种 服务相区别的标记。商标具有从属性、识别 性及显著性特征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72KB页数: 11
一、概述 专利权的保护实际上是当专利权人的权 利受到侵犯时对专利权人的一种救济性制度。 有权利必有对权利的救济,否则,权利是毫 无意义的。但必须首先确定什么是专利侵权, 才能对专利权人实施救济。 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有效期内,未 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以及 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62KB页数: 8
一、专利实施权 专利实施即将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应用于生产实 践中,使之产生效果的行为。《专利法》第11条规定: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 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 施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 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 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 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 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 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79.5KB页数: 16
第一节专利申请 一、专利申请的原则 (一)先申请原则 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分别就同样的发 明申请专利的,专利权给予最先申 请的人,我国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 家都采用先申请原则,与之相对应 的是先发明原则。法律依据是《专 利法》第9条:“两个以上的申请人 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 ,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46KB页数: 27
一、违背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共秩 序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专利法》第5条规定:“对违反国 节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 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如果 消一项发明创造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 极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目的而非实施 条),即使其具备了取得专利的实质条 件件,也不能获得专利权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65.5KB页数: 25
一、发明人、申请人、专利权人 专利权的主体也称为专利权人,是指依法获得专利权 ,并承担与此相应的义务的自然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专利权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发明人 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 献的人。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除发明之外,还 包括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专利法上,实用新型和 外观设计的完成人一般被称作设计人。在发明创造活 动中,发明人理所当然的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发明人 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是发明创造的具体创造者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79.5KB页数: 21
第一节发明 一、发明的概念 各个国家对发明下了不同的定义,虽 然其各不相同,却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美 国《专利法》第101条将发明定义为:任何新 颖而适用的制法、机器、制造品、物质的组合 ,或者任何新颖而适用的改进。该法还对其中 的“制法”作出了解释,是指制作的技艺或者方 法,包括对已知的制法、机器、制造品、物质 的组成或者材料的新用途。在日本《专利法》 中规定,发明是指利用自然规律进行技术构思 的高度创造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85KB页数: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