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向审美经验的过渡 朱光潜,在他的美学代表作《文艺心理学》中, 开宗明义地说:“近代美学所侧重的问题是: 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 至于一般人所喜欢问的‘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算 是美’的问题还在其次。” 尽管朱光潜这里所说的“近代美学”主要指19 世纪盛行的心理学美学,“审美经验”这个概 念也是直到19世纪才开始出现的,但美学的主 流由美的研究向审美经验的研究的转向早在18 世纪就开始了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55MB页数: 21
趣味问题的提出 由于天才的艺术创造是不遵循任何规则 的,因此凭借规则的理解就无法欣赏这 些艺术的妙处,要真正欣赏这些艺术就 需要一种特别的感知和评判能力,这种 特殊的感知和评判能力就是趣味 (taste)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7.5KB页数: 16
科林伍德:艺术即情感表现 真正的艺术,不是再现性艺术(无论是 为了实用目的还是为了娱乐目的,如果 激起情感是为了某种实用目的,就是巫 术,如果激起情感不为任何实用目的, 就是娱乐),而是表现性艺术,表现性 艺术不是对情感的再现,而是对情感的 探测、认识、释放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50.5KB页数: 25
柏拉图“美本身”问题的提出 标志美学思考的开始 柏拉图区分了“美本身”和美的事物。 般人在回答什么是美的问题时,只是列 举美的事物,如美的小姐、美的母马、 美的竖琴、美的汤罐之类,而没有涉及 到“美本身”。“美本身”是使这无数 的美的事物成为美的事物的根据,是无 数美的事物共有的本质
文件格式: PPT大小: 582.5KB页数: 37
一、西文中的本来意思 美学一词最早由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A G. Baumgarten,1714-1762)于1735年首 先使用,其拉丁文的写法是 aesthetica, 鲍姆嘉通用它来翻译希腊文 aisthesis,其 本义是感觉或感性认识。英文通常写为 aesthetics或 esthetics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5KB页数: 17
一、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渊源、风格 1.装饰艺术的历史渊源 对待工业化的态度:与其回避,不如适应。 寻求新形式的要求:对工业化、机械化的适应, 并非由于不满技术条件不成熟条件下的产品生产外 观的丑陋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2.97MB页数: 44
包豪斯的出现,对现代设计艺术理论、现代主义 设计教育和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包豪斯的历史 包豪斯(Bauhaus):Bau建筑+haus房屋=建筑之家 另: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 个重要派别———主张设计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讲求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包豪斯一词又 指这个学派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53MB页数: 17
后现代主义 产生时间: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70、80年代的欧美 特征:一种文化倾向(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后现 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 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 计领域中。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 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
文件格式: PPT大小: 5.26MB页数: 44
背景:战后十年的经济、民生恢复,各国经济繁荣发展 战后的变化:工业产品相对剩余、产品更新换代迅速。 对设计的新要求:
文件格式: PPT大小: 8.5MB页数: 87
这是一部以理论形态(论著)为对象、以人物为重点的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因为广义的美学史研究,还可以涉及到文学艺术、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典章制度,乃至生产技术各个领域。而现在只取狭义的美学史的写法,严格一点,叫作美学思想史,更为确切。 第一部分 启蒙意义美学思想 第一章 龚自珍 第二章 魏源 第三章 阮元和包世臣 第二部分 太平天国美学思想 第四章 洪仁 第三部分 古典传统美学的余绪和终结 第五章 曾国藩 第六章 刘熙载 第四部分 改良主义美学思想 第七章 康有为 第八章 梁启超 第九章 黄遵宪 第十章 严复 第五部分 诗歌美学研究的新动向 第十一章 陈廷焯和况周颐 第十二章 陈衍 第六部分 文学、戏剧、绘画美学思想 第十三章 刘师培 第十四章 林纾 第十五章 吴梅 第七部分 中西美学思想会冲和结合 第十六章 王国维 第八部分 民主主义美学思想 第十七章 章 炳麟 第十八章 柳亚子 第十九章 蔡元培 第二十章 早期鲁迅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47MB页数: 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