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化学合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能小量规模的进行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制 备及分离鉴定制备产品的能力。了解红外光谱,气相色谱仪器的使用,培养学生能写出合格的实 验报告。初步会查阅文献,并可根据文献等资料,结合实验条件能对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合成提出 设计性的实验方法或改革内容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83.5KB页数: 14
一、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有机化学(Ⅱ)是高师化学(师范)专业和化学(商品与检验分析)专业的一 门学位课。本课程在讲授有机化学(Ⅰ)的基础上,选择了有机反应机理为核心内 容。因为对于构成有机化学众多反应来说,机理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采用较少的 指导原则,不但可以理解有机的反应事实,使之不相联系的反应联系起来,而且 可以预测已知反应在改变条件后的结果,也对一些新反应可能出现的产物做出一 些上述原则并指出是怎样起作用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机反应机制,培养科学 思维方法,会运用有机化学基本原理来解决一些有机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不断发展的有机化学,为从事有机化学基础教育, 开展有机化学研究打下基础
文件格式: DOC大小: 92KB页数: 24
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21 世纪将是世界科技更加迅猛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时代。在科学迅速发展和 新技术革命中,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越来越深入生物、 材料、环保、卫生、农业、交通等领域,孕育着新的生机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26KB页数: 33
第二十章 碳水化合物 第二十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 第二十二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简介) 第二十三章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55MB页数: 33
第十四章 取代基效应 第十五章 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效应 第十六章 碳碳重键的亲电加成 第十七章 消去反应 第十八章 分子重排反应 第十九章 周环反应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86MB页数: 98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命名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第四章 sp 第五章 sp2、sp 杂化碳化合物——不饱和烃 第六章 苯、芳香性和芳香烃 第七章 脂肪族和芳香族卤代烃 第八章 羟基化合物——醇酚醚 第九章 羰基化合物——醛酮 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十一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五章 周环反应 第十三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2.5MB页数: 167
1. 答:分子式为 C5H10O 的醛和酮的结构式及普通命名法和 IUPAC 命名法的命名为: 2. 答:苯乙醛和苯乙酮与各种试剂反应后的产物分别为: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04MB页数: 17
1. 写出分子式为 C5H10O 的醛和酮的结构式,并用普通命名法和 IUPAC 命名法命名。 2. 分别指出苯乙醛和苯乙酮与下列试剂反应后的产物 (1)NaBH4 而后 H3O+;(2)Tollens 试剂;(3)C2H5MgBr 而后 H3O+;(4)2CH3OH/HCl(g) (5)NH2OH;(6)HCN/KCN;(7)H2NNH2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39.5KB页数: 11
1.答:(1) 有,由 sp3 到 sp2。 (2) 有,由 sp2 到 sp3。 (3) 无。 (4) 有,由 sp 到 sp3 和由 sp 到 sp2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81MB页数: 17
一、 绪论 1. 下列反应中,碳原子的外层轨道的杂化状态有无改变?有怎样的改变? 2. 指出下列化合物是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95.5KB页数: 13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