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是指公文的起草与修改,是撰写者代机关立言,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 动.公文写作包括起草初稿、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的整个过程。在机关起草的实践中,起草公文的 任务可以由一人承担,也可以由多人承 担,这主要取决于公文的重要程度和机关的文书人员队伍条件。 第一节公文写作的特点及文体特征 一、公文写作的基本特点及基本要求 公文质量直接关系到机关的工作效率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问题,关系到公文 本身的效用问题。公文质量主要体现在公文的思想内容与文字表达两个方面.在思想内容方面,应 该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在文字表达方面,应该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文规范。公文 写作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六个方面: 1、被动写作,遵命性强。 2、对象明确,针对性强。 3、集思广益,群体性强。 4、决策之作,政策性强。 5、急迫之作,时限性强。 6、讲究格式,规范性强。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1、要保证公文内容在政治上的正确性。 2、要实事求是,在业务上符合客观规律。 3、在文字表述上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逻辑。 4、公文起草要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与程序。 5、要注意选用书写的载体材料与字迹材料。 (体式:公文文体、结构、附加标记和文件格式。) (程序:交拟、起草、审核、签发、印制、发出) (尽量使用毛笔和钢笔,不要使用圆珠笔和铅笔:使用墨汁、蓝黑墨水和碳素墨水,不使用纯 蓝、红色墨水。) 二、公文的文体特征 文章细胞即语言的组织形式是表达方式。词汇和句式进一步组成了表达方式(或称表达手 法)。正如身体具有各部位的皮肤一样,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 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重要标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也就是说,作者 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 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方式可以交织在一起,但总有一种为主体。 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特定文体。可以这么说,叙述为主形成了消息,描写为主形成了小说,抒情
第四章 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是指公文的起草与修改,是撰写者代机关立言,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 动.公文写作包括起草初稿、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的整个过程。在机关起草的实践中,起草公文的 任务可以由一人承担,也可以由多人承 担,这主要取决于公文的重要程度和机关的文书人员队伍条件。 第一节 公文写作的特点及文体特征 一、公文写作的基本特点及基本要求 公文质量直接关系到机关的工作效率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问题,关系到公文 本身的效用问题。公文质量主要体现在公文的思想内容与文字表达两个方面.在思想内容方面,应 该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在文字表达方面,应该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文规范。公文 写作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六个方面: 1、被动写作,遵命性强。 2、对象明确,针对性强。 3、集思广益,群体性强。 4、决策之作,政策性强。 5、急迫之作,时限性强。 6、讲究格式,规范性强。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1、要保证公文内容在政治上的正确性。 2、要实事求是,在业务上符合客观规律。 3、在文字表述上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逻辑。 4、公文起草要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与程序。 5、要注意选用书写的载体材料与字迹材料。 (体式:公文文体、结构、附加标记和文件格式。) (程序:交拟、起草、审核、签发、印制、发出) (尽量使用毛笔和钢笔,不要使用圆珠笔和铅笔;使用墨汁、蓝黑墨水和碳素墨水,不使用纯 蓝、红色墨水。) 二、公文的文体特征 文章细胞即语言的组织形式是表达方式。词汇和句式进一步组成了表达方式(或称表达手 法)。正如身体具有各部位的皮肤一样,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 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重要标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也就是说,作者 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 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方式可以交织在一起,但总有一种为主体。 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特定文体。可以这么说,叙述为主形成了消息,描写为主形成了小说,抒情
为主形成了诗歌,议论为主形成了论文,说明为主形成了公文。在公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是说 明、叙述和议论。从整体上来说,公文和教科书、广告一样属于说明文体。行政公文正文的事项部 分就是说明。但是,有的文种则可能以议论或者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哪种表达方式用多用少,为 主为次,都有不同的要求。 下面按照表达方式在公文中的重要性来依次简要介绍五种常用的表达方式。 1、说明 说明是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性质、特征、成因、功用、关系、范围、类别等,以阐明 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使人获得有关知识的一种表达方式。重在客观性。说明文、议论 文、记叙文都使用说明。公文中的事项部分就是说明。 说明方法有:(1)定义说明,是一个判断句。(2)诠释说明,是较小的解释,常用括号或破 折号。(3)比较说明,用另一个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来作比较。(4)数字说明。(5)分类说明。 (6)举例说明。(7)引用说明。(8)图表说明。(9)分析说明。等等。 2、议论 议论是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及逻辑推理来表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文字表述,也就是说议论是 作者的判断。它是构成论说性文章的主要成分。公文的主旨属于议论。通报在叙述先进事迹或错误 事实后,要用议论来分析意义,作出评价,表明态度。议论在公文中,一般来说只是就事论事,不 展开论证,不旁征博引。 论证方法有:(1)例证法,即举事实。(2)引证法,引用其它资料中的理论、公式等。(3) 因果分析法,即分几个方面剖析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4)比喻法,用相似的事实来证明抽 象的道理。(5)反证法,即从反面来看。(6)归谬法,假定对方论点正确以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 论,从而证明自己的论点。 3、叙述 叙述,又称“记叙”、“述说”。叙述是事情的动态述说,如人物的活动、空间的变换和事物 的发展。叙述重在过程性,基本特点在于陈述过程。叙述的要素首先是时间,语句都要或明显或隐 约地表示出时间来。叙述还有地点、主体、事件和结果要素。 叙述常见方式有:(1)顺序。常见。从前到后,线索清楚,但易于写成流水帐。这就需要详略 得当,重点突出。(2)倒叙。将结局或突出点放在开头,然后再从前到后。在新闻消息中己经成为 套路,叫做“倒金字塔”。事件最好是时间跨度大的。好处是有悬念,但容易使人反感。(3)插 叙。在本事叙述中插进另外一件仅仅有关的小事,然后再按原来的本事来写。 叙述在公文中应用广泛。一般行政公文的原由中,往往有叙述所表达的情况。表彰和批评之类 内容的通报的开头,要用叙述的方法交代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情况通报、情况报告和调查报告等 在介绍情况、经验等时也要用叙述。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叙述在公文中多用直叙(直接叙述,不需 要曲折委婉)和概叙(用一二句话简要地概括事情甚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 4、描写 描写是具体形象地描绘对象状貌的一种表达方式。重在形象性。以形象性作为特征的文学体裁 小说,以描写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部分形象性较强的记叙文和说明文,描写也应用得较多。议论 文和应用文则极少描写。公文中的描写往往比较简单,往用于人物的肖像的介绍。 5、抒情
为主形成了诗歌,议论为主形成了论文,说明为主形成了公文。在公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是说 明、叙述和议论。从整体上来说,公文和教科书、广告一样属于说明文体。行政公文正文的事项部 分就是说明。但是,有的文种则可能以议论或者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哪种表达方式用多用少,为 主为次,都有不同的要求。 下面按照表达方式在公文中的重要性来依次简要介绍五种常用的表达方式。 1、说明 说明是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性质、特征、成因、功用、关系、范围、类别等,以阐明 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使人获得有关知识的一种表达方式。重在客观性。说明文、议论 文、记叙文都使用说明。公文中的事项部分就是说明。 说明方法有:(1)定义说明,是一个判断句。(2)诠释说明,是较小的解释,常用括号或破 折号。(3)比较说明,用另一个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来作比较。(4)数字说明。(5)分类说明。 (6)举例说明。(7)引用说明。(8)图表说明。(9)分析说明。等等。 2、议论 议论是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及逻辑推理来表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文字表述,也就是说议论是 作者的判断。它是构成论说性文章的主要成分。公文的主旨属于议论。通报在叙述先进事迹或错误 事实后,要用议论来分析意义,作出评价,表明态度。议论在公文中,一般来说只是就事论事,不 展开论证,不旁征博引。 论证方法有:(1)例证法,即举事实。(2)引证法,引用其它资料中的理论、公式等。(3) 因果分析法,即分几个方面剖析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4)比喻法,用相似的事实来证明抽 象的道理。(5)反证法,即从反面来看。(6)归谬法,假定对方论点正确以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 论,从而证明自己的论点。 3、叙述 叙述,又称“记叙”、“述说”。叙述是事情的动态述说,如人物的活动、空间的变换和事物 的发展。叙述重在过程性,基本特点在于陈述过程。叙述的要素首先是时间,语句都要或明显或隐 约地表示出时间来。叙述还有地点、主体、事件和结果要素。 叙述常见方式有:(1)顺序。常见。从前到后,线索清楚,但易于写成流水帐。这就需要详略 得当,重点突出。(2)倒叙。将结局或突出点放在开头,然后再从前到后。在新闻消息中已经成为 套路,叫做“倒金字塔”。事件最好是时间跨度大的。好处是有悬念,但容易使人反感。(3)插 叙。在本事叙述中插进另外一件仅仅有关的小事,然后再按原来的本事来写。 叙述在公文中应用广泛。一般行政公文的原由中,往往有叙述所表达的情况。表彰和批评之类 内容的通报的开头,要用叙述的方法交代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情况通报、情况报告和调查报告等 在介绍情况、经验等时也要用叙述。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叙述在公文中多用直叙(直接叙述,不需 要曲折委婉)和概叙(用一二句话简要地概括事情甚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 4、描写 描写是具体形象地描绘对象状貌的一种表达方式。重在形象性。以形象性作为特征的文学体裁 小说,以描写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部分形象性较强的记叙文和说明文,描写也应用得较多。议论 文和应用文则极少描写。公文中的描写往往比较简单,往用于人物的肖像的介绍。 5、抒情
抒情是抒发和表露作者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重在主观性。在一些文学作品如抒情诗和抒情散 文中,它起着主要作用。在小说、戏剧、和记叙文中,抒情常常是配合叙述和描写使用的。在议论 文、说明文和应用文中,抒情较少应用。抒情有直接抒情(多是带有感情的判断句,常有感叹词) 和间接抒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带有感情色彩)两种类型。 第二节公文起草者的基本修养 一、公文写作人员加强修养的重要性 公文写作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公文写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公文效用的发 挥,也是领导机关领导思想和领导艺术的直接反映。 二、公文写作人员应具有的修养 1.理论政策修养:公文写作是执行政策、依靠政策、理解政策、表达政策的过程,起草者应该 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鉴别力。 2.思想品德修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严守纪律,严守保密制度。 3.业务知识素养:熟悉业务和机关工作情况,有较宽的知识面。 4.文体辞章修养:有较好的文字功底,熟悉公文语言的要领。 三、公文写作人员加强修养的途径 1.不断学习、不断实践 2.完善自我,勇于创新 第三节 公文写作要素及要求 主题,是文章四要素(即主题、材料、结构和语言)中的第一要素。文章都有内容和形式,内 容包括主题和材料,形式包括结构和语言。主题是最重要的文章内容,常常称为思想内容(其实应 是中心思想内容,而思想内容则应包括主旨即文义、观点即层义、意思即段义和看法即独立句 义)。古代没有这一术语,称主题为意、义、旨、主脑等。现代主题也有不同叫法,在记叙文中称 为中心思想,在议论文中称为基本论点,在说明文中称为中心认识,在文学作品中称为意蕴(包括 主题、副主题及审美意向等)。而在说明文的一种体裁一一公文中我们认为称为主旨比较恰当。 一、公文主旨 (一)公文主旨概述 对主题正确的认识应该是从它的本质属性出发的。主题的本质属性是抽象性,也就是说它是抽 象思维的成果,是作者对于文章中心事物进行总体抽象分析所产生的一个基本思想认识。对事物会 有多个思想认识,主题是其中最主要的认识,其他思想认识或者不做主题而抛开,或者表达为围绕 主题的层义、段义和句义。而在公文中,主旨即主题,是撰写者通过公文的全部内容表达出来的一 个中心思想认识
抒情是抒发和表露作者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重在主观性。在一些文学作品如抒情诗和抒情散 文中,它起着主要作用。在小说、戏剧、和记叙文中,抒情常常是配合叙述和描写使用的。在议论 文、说明文和应用文中,抒情较少应用。抒情有直接抒情(多是带有感情的判断句,常有感叹词) 和间接抒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带有感情色彩)两种类型。 第二节 公文起草者的基本修养 一、公文写作人员加强修养的重要性 公文写作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公文写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公文效用的发 挥,也是领导机关领导思想和领导艺术的直接反映。 二、公文写作人员应具有的修养 1.理论政策修养:公文写作是执行政策、依靠政策、理解政策、表达政策的过程,起草者应该 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鉴别力。 2.思想品德修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严守纪律,严守保密制度。 3.业务知识素养:熟悉业务和机关工作情况,有较宽的知识面。 4.文体辞章修养:有较好的文字功底,熟悉公文语言的要领。 三、公文写作人员加强修养的途径 1. 不断学习、不断实践 2. 完善自我,勇于创新 第三节 公文写作要素及要求 主题,是文章四要素(即主题、材料、结构和语言)中的第一要素。文章都有内容和形式,内 容包括主题和材料,形式包括结构和语言。主题是最重要的文章内容,常常称为思想内容(其实应 是中心思想内容,而思想内容则应包括主旨即文义、观点即层义、意思即段义和看法即独立句 义)。古代没有这一术语,称主题为意、义、旨、主脑等。现代主题也有不同叫法,在记叙文中称 为中心思想,在议论文中称为基本论点,在说明文中称为中心认识,在文学作品中称为意蕴(包括 主题、副主题及审美意向等)。而在说明文的一种体裁——公文中我们认为称为主旨比较恰当。 一、公文主旨 (一)公文主旨概述 对主题正确的认识应该是从它的本质属性出发的。主题的本质属性是抽象性,也就是说它是抽 象思维的成果,是作者对于文章中心事物进行总体抽象分析所产生的一个基本思想认识。对事物会 有多个思想认识,主题是其中最主要的认识,其他思想认识或者不做主题而抛开,或者表达为围绕 主题的层义、段义和句义。而在公文中,主旨即主题,是撰写者通过公文的全部内容表达出来的一 个中心思想认识
主旨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如果说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胳、语言是细胞,那么主旨则是一 篇公文的灵魂。人们还将主旨比喻为军队的统帅。更为准确的说法是,主旨在公文中的地位是核 心。主旨的作用很大。构成公文的材料、结构和语言等因素,都受主旨制约、指挥,为主旨服务。 主旨是决定公文写作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 公文起草之前必须首先确立主旨,正如古人所说“意在笔先”。在公文四要素中,只有主旨是 作者自己产生的。主旨是作者对公务提炼出来的整体性集中认识。其他文章要素不是这样:材料是 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结构是具有历史性、规范性的公文外在形式,语言是公文形式的基本建筑材 料。作者对它们只是按照需要进行选择和运用而已。这样一来,主旨的确立就是作者的第一步而又 具有整体性的工作。主旨确立后,其他要素就有了安排和使用的依据。 (二)公文主旨表达 主旨,本质是难以把握的深层思想认识,但是,它又是最为重要的公文要素,实实在在地制约 着全部公文。进而,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主旨在公文中的表达形式。 在公文中,主旨的具体表达形式是一个判断句或者陈述句。正确的主旨写法是一个有主语(可 以省略)、谓语和宾语(也可以单独省略)的判断句。谓语成份是一定要有的。如一篇工作报告的 主旨可以是“我单位今年工作大见成效”。又如一篇调查报告的主旨是“某公司财务管理相当薄 弱”。一般的行政公文如请示、通知、通告等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认识,主旨往往只是简单的公务要 求意向。如“请批给某物”,又如“通知学习…”,再如“报告公司清理整顿工作”。 一般来说,在公文写作的构思阶段就一定要提炼出主旨来。构思的“思”,最重要的是从文章 整体出发提炼出主旨。正如广告的创意,它要构思出一个主要成果一一创造性意念。要写下主旨句 来,进一步锤炼,并指导全篇公文的写作。 在写出的公文中,主旨表达存在着不同情况,特别是因文种而异。 一种情况是,在说明表达方式为主的行政公文(公文整体来说属于说明文体)如命令、请示和 通知中,主旨简单明了,常在标题中的事由和文种部分表达出来。 一种情况是,在议论表达方式为主的公文如报告(讲话)、指示、意见中,以及以记叙表达方 式为主的公文如调查报告、总结中,主旨实际上是中心论点,层次要求较高,但是作为一个判断句 的形式来说还是非常明晰的,并且往往在标题以及双标题的正标题中直接表达出来。如讲话稿标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和《反对本本主义》等。 还有一种情况,在议论为主或者记叙为主的公文中主旨在标题中往往采用诗词的整齐形式或者 艺术手法来表达,如《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安全制度一一××厂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的总结》。 这就需要作者在心目中准确地把握主旨,将艺术形式的标题转换为只能有一个谓语的规范句式。上 例就可以转换为主旨句“我厂总结安全教育活动的要点是健全安全制度”。 还需要进一步说明主旨句在一篇公文中的位置。主旨是公文的核心,可以作为红线贯穿全文, 指导全文,这是尽人皆知的。但是,究竟怎样主导就有一些人不甚了了,尤其是对主旨句在公文中 的位置更不能清醒地认识。我们认为,主旨句在公文中的位置应是明晰的。一般地说,主旨句表现 在公文标题中。在行政公文中,主旨句表现在事由和文种两部分之中,可以有这样的公式“主旨=标 题中文种(动名词)+事由”。如《关于教育经费的请示》,主旨可以转换为“(省略主语即发文机 关)请示批给教育经费”。这也就是说,在公文中主旨句大都是简明清晰的。仅有发文机关和文种 甚至只有文种的公文标题,则只是揭示了主旨。如《通知》,主旨一定是“通知某公务”。而在正
主旨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如果说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胳、语言是细胞,那么主旨则是一 篇公文的灵魂。人们还将主旨比喻为军队的统帅。更为准确的说法是,主旨在公文中的地位是核 心。主旨的作用很大。构成公文的材料、结构和语言等因素,都受主旨制约、指挥,为主旨服务。 主旨是决定公文写作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 公文起草之前必须首先确立主旨,正如古人所说“意在笔先”。在公文四要素中,只有主旨是 作者自己产生的。主旨是作者对公务提炼出来的整体性集中认识。其他文章要素不是这样:材料是 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结构是具有历史性、规范性的公文外在形式,语言是公文形式的基本建筑材 料。作者对它们只是按照需要进行选择和运用而已。这样一来,主旨的确立就是作者的第一步而又 具有整体性的工作。主旨确立后,其他要素就有了安排和使用的依据。 (二) 公文主旨表达 主旨,本质是难以把握的深层思想认识,但是,它又是最为重要的公文要素,实实在在地制约 着全部公文。进而,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主旨在公文中的表达形式。 在公文中,主旨的具体表达形式是一个判断句或者陈述句。正确的主旨写法是一个有主语(可 以省略)、谓语和宾语(也可以单独省略)的判断句。谓语成份是一定要有的。如一篇工作报告的 主旨可以是“我单位今年工作大见成效”。又如一篇调查报告的主旨是“某公司财务管理相当薄 弱”。一般的行政公文如请示、通知、通告等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认识,主旨往往只是简单的公务要 求意向。如“请批给某物”,又如“通知学习……”,再如“报告公司清理整顿工作”。 一般来说,在公文写作的构思阶段就一定要提炼出主旨来。构思的“思”,最重要的是从文章 整体出发提炼出主旨。正如广告的创意,它要构思出一个主要成果——创造性意念。要写下主旨句 来,进一步锤炼,并指导全篇公文的写作。 在写出的公文中,主旨表达存在着不同情况,特别是因文种而异。 一种情况是,在说明表达方式为主的行政公文(公文整体来说属于说明文体)如命令、请示和 通知中,主旨简单明了,常在标题中的事由和文种部分表达出来。 一种情况是,在议论表达方式为主的公文如报告(讲话)、指示、意见中,以及以记叙表达方 式为主的公文如调查报告、总结中,主旨实际上是中心论点,层次要求较高,但是作为一个判断句 的形式来说还是非常明晰的,并且往往在标题以及双标题的正标题中直接表达出来。如讲话稿标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和《反对本本主义》等。 还有一种情况,在议论为主或者记叙为主的公文中主旨在标题中往往采用诗词的整齐形式或者 艺术手法来表达,如《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安全制度——××厂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的总结》。 这就需要作者在心目中准确地把握主旨,将艺术形式的标题转换为只能有一个谓语的规范句式。上 例就可以转换为主旨句“我厂总结安全教育活动的要点是健全安全制度”。 还需要进一步说明主旨句在一篇公文中的位置。主旨是公文的核心,可以作为红线贯穿全文, 指导全文,这是尽人皆知的。但是,究竟怎样主导就有一些人不甚了了,尤其是对主旨句在公文中 的位置更不能清醒地认识。我们认为,主旨句在公文中的位置应是明晰的。一般地说,主旨句表现 在公文标题中。在行政公文中,主旨句表现在事由和文种两部分之中,可以有这样的公式“主旨=标 题中文种(动名词)+事由”。如《关于教育经费的请示》,主旨可以转换为“(省略主语即发文机 关)请示批给教育经费”。这也就是说,在公文中主旨句大都是简明清晰的。仅有发文机关和文种 甚至只有文种的公文标题,则只是揭示了主旨。如《通知》,主旨一定是“通知某公务”。而在正
文中,大多公文的主旨贯穿着全文,在原由(或称开头)、事项(或称中间)和结尾都有主旨的指 导作用。仅就以表达方式说明为主的请示和以记叙为主的报告中的主旨句位置解说如下。 请示(正文结构最为规范)主旨句的位置: 标题规定至少写出事由和文种,即“主题=文种(动名词)+事由”。 原由一般要在这部分的段尾强调主旨:“现(将.…)请示如下。 事项主要采用并列法一分出条项来,说明主旨怎么样。 结语重申主旨,是公文体式用语“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 报告主旨句的位置: 标题规定标题要由事由和文种组成,即“主题=文种(动名词)+事由”。 原由提示或显示主旨句,一般在开头的后方。 事项在高潮部分或者即将近结束的地方要强化(强调)主旨句。 结尾重复主旨句。 一般来说,像其他结构完整的科学文章一样,公文不但要围绕着而且要穿插着主旨来写作,要 有一个“提出一一强调一一重申”主旨的三段式过程。 (三)确立主旨要求 确立公文主旨对公文的写作来说是最重要的第一步的工作。 这一工作是在以抽象思维为主导的构思过程中进行的。当然,在公文写作的其他阶段如起草、 修改中也可以继续锤炼主旨。不过,在构思阶段主旨一定要基本确立,最好一次性完成。 确立主旨,有一定的方法、原则和层次方面的要求。 1、确立主旨的方法 公文主旨来源于人们办理公务的社会实践,是对公文涉及的公务并要选择进 入公文的特定公务材料的抽象认识。那么,确立公文主旨就是一项科学思维活动,采用分析研究方 法。 分析研究,是科学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表现在作者头脑中,就是运用抽象思维,认识事物的 本质及其特点和规律,简单地说就是将整体模糊的事物深入地细致地分成部分来认识。毛泽东哲学 名著《实践论》把这种方法具体地阐述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经 过整体到内外、前后等各个部分的分析,作者形成了一系列能够反映公务的本质的、具有内在联系 的思想观点。在这些思想观点中选取一个最为重要的,就是确立主旨。 分析研究的具体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需要结合具体写作进行简明的 阐述。以下以一个写作事例分别阐述。例如,对某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调查后,收集了十几条 材料。首先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分为基础管理混乱、资金管理混乱、利润结算不实、 费用审核不严等方面。然后还要深入地分析研究。 一是去粗取精,就是摒弃公务材料中那些不能反映本质的粗糙现象,而保留反映本质(最终表现 为公文主旨)的精华。结合上例,去粗取精就要抛弃某单位的财务问题调查材料中不属于财务问题 的一般性工作问题的材料,而留下属于财务问题的材料。如个别青年没有大专会计专业学历,担任 了基层商店的财务工作主办。这一材料,就显得粗糙。这些青年,可能经过中专学习或培训,从事 财务工作的时间较长,能力较高,当然可以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而担任财务工作主办。再如某基层商 店派人到外地采购商品,用去旅差费3000元,却只买到6000元的货物。这一材料,可能只是工作实 际情况的反映
文中,大多公文的主旨贯穿着全文,在原由(或称开头)、事项(或称中间)和结尾都有主旨的指 导作用。仅就以表达方式说明为主的请示和以记叙为主的报告中的主旨句位置解说如下。 请示(正文结构最为规范)主旨句的位置: 标题 规定至少写出事由和文种,即“主题=文种(动名词)+事由”。 原由 一般要在这部分的段尾强调主旨:“现(将……)请示如下”。 事项 主要采用并列法——分出条项来,说明主旨怎么样。 结语 重申主旨,是公文体式用语“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 报告主旨句的位置: 标题 规定标题要由事由和文种组成,即“主题=文种(动名词)+事由”。 原由 提示或显示主旨句,一般在开头的后方。 事项 在高潮部分或者即将近结束的地方要强化(强调)主旨句。 结尾 重复主旨句。 一般来说,像其他结构完整的科学文章一样,公文不但要围绕着而且要穿插着主旨来写作,要 有一个“提出——强调——重申”主旨的三段式过程。 (三)确立主旨要求 确立公文主旨对公文的写作来说是最重要的第一步的工作。 这一工作是在以抽象思维为主导的构思过程中进行的。当然,在公文写作的其他阶段如起草、 修改中也可以继续锤炼主旨。不过,在构思阶段主旨一定要基本确立,最好一次性完成。 确立主旨,有一定的方法、原则和层次方面的要求。 1、确立主旨的方法 公文主旨来源于人们办理公务的社会实践,是对公文涉及的公务并要选择进 入公文的特定公务材料的抽象认识。那么,确立公文主旨就是一项科学思维活动,采用分析研究方 法。 分析研究,是科学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表现在作者头脑中,就是运用抽象思维,认识事物的 本质及其特点和规律,简单地说就是将整体模糊的事物深入地细致地分成部分来认识。毛泽东哲学 名著《实践论》把这种方法具体地阐述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经 过整体到内外、前后等各个部分的分析,作者形成了一系列能够反映公务的本质的、具有内在联系 的思想观点。在这些思想观点中选取一个最为重要的,就是确立主旨。 分析研究的具体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需要结合具体写作进行简明的 阐述。以下以一个写作事例分别阐述。例如,对某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调查后,收集了十几条 材料。首先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分为基础管理混乱、资金管理混乱、利润结算不实、 费用审核不严等方面。然后还要深入地分析研究。 一是去粗取精,就是摒弃公务材料中那些不能反映本质的粗糙现象,而保留反映本质(最终表现 为公文主旨)的精华。结合上例,去粗取精就要抛弃某单位的财务问题调查材料中不属于财务问题 的一般性工作问题的材料,而留下属于财务问题的材料。如个别青年没有大专会计专业学历,担任 了基层商店的财务工作主办。这一材料,就显得粗糙。这些青年,可能经过中专学习或培训,从事 财务工作的时间较长,能力较高,当然可以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而担任财务工作主办。再如某基层商 店派人到外地采购商品,用去旅差费3000元,却只买到6000元的货物。这一材料,可能只是工作实 际情况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