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与企业合作基础 与本中心共建的单位有西安深亚电子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西安亚森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1)西安深亚公司:西安深亚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的集成电路设计 公司,其中西安邮电学院占有34%的技术股份。先后完成了SDH设备系列芯片19 种、视讯产品片上系统芯片(S0C)和消费类电子产品芯片等。部分芯片已被国 内外知名电信制造商正式采用。与本中心合作开发的产品有:E1映射及去同步 芯片10/100 M Ethernet over sdh接口芯片、指针处理芯片、交叉连接处理芯 片、开销处理芯片和E1反向复用传输芯片、155MSDH单片解决方案。 (2)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转制的国资委直属企 业,公司年生产能力达50亿元人民币。历年来承担了我国科技攻关计划、“863” 计划在光纤通信领域的大部分重点课题,90%以上的科研成果均已转化形成产 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计划成果(863)产业化基地”。联合开发的主要产品包括:宽带电路交换核心 芯片、3G通信ASIC芯片、高速数据网络包交换芯片研制及开发项目和GPU图形 图像处理器芯片设计等。 (3) Asiatelecom(亚森通信):是信息产业部批准的全网电信增值业务运营 企业;同时,亦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及专利标准研究企业,承担制订国家 通信行业标准。业务主要涉及数字传真、呼叫中心服务外包(BPO)、融合通信及 信息服务等电信增值服务。与本中心合作开发的主要产品:双网数字系列传真机、 双网数字传真机系列芯片、基于3G网络的手机传真机和基于3G网络的手机名片 等 本中心长期与这些企业进行合作,由企业根据市场提出设计需求,设计中心 依靠自身强大的设计研发能力解决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企业进行项目预 研,缩短产品的上市周期,并为企业研发的产品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通过这些 方式提高设计中心对企业的吸引力,从我们与深圳中兴通讯公司、中国船舶工业 总公司722所以及上述三家公司的合作看,我们采用的这种合作模式取得了良好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11 3.3.2 与企业合作基础 与本中心共建的单位有西安深亚电子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西安亚森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1)西安深亚公司:西安深亚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的集成电路设计 公司,其中西安邮电学院占有 34%的技术股份。先后完成了 SDH 设备系列芯片 19 种、视讯产品片上系统芯片(SOC)和消费类电子产品芯片等。部分芯片已被国 内外知名电信制造商正式采用。与本中心合作开发的产品有:E1 映射及去同步 芯片 10/100M Ethernet over SDH 接口芯片、指针处理芯片、交叉连接处理芯 片、开销处理芯片和 E1 反向复用传输芯片、155M SDH 单片解决方案。 (2)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转制的国资委直属企 业,公司年生产能力达 50 亿元人民币。历年来承担了我国科技攻关计划、“863” 计划在光纤通信领域的大部分重点课题,90%以上的科研成果均已转化形成产 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计划成果(863)产业化基地”。联合开发的主要产品包括:宽带电路交换核心 芯片、3G 通信 ASIC 芯片、高速数据网络包交换芯片研制及开发项目和 GPU 图形 图像处理器芯片设计等。 (3)AsiaTelecom (亚森通信):是信息产业部批准的全网电信增值业务运营 企业;同时,亦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及专利标准研究企业,承担制订国家 通信行业标准。业务主要涉及数字传真、呼叫中心服务外包(BPO)、融合通信及 信息服务等电信增值服务。与本中心合作开发的主要产品:双网数字系列传真机、 双网数字传真机系列芯片、基于 3G 网络的手机传真机和基于 3G 网络的手机名片 等。 本中心长期与这些企业进行合作,由企业根据市场提出设计需求,设计中心 依靠自身强大的设计研发能力解决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企业进行项目预 研,缩短产品的上市周期,并为企业研发的产品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通过这些 方式提高设计中心对企业的吸引力,从我们与深圳中兴通讯公司、中国船舶工业 总公司 722 所以及上述三家公司的合作看,我们采用的这种合作模式取得了良好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3.3.3工程化队伍 本团队目前共计40余人,其中全职高级职称9人,40%具有博士学位;另外, 还聘请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兼职人员8名,主要为院士、博士生导师和高级工程 师。本团队长期从事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开发,现已扩展到了GPU、NoC、 SoC、信息安全和个人数字终端领域的设计研究工作,具有坚实的技术基础。本 团队2012年成为陕西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主要学术带头人包括: 韩俊刚:男,汉族,硕士,1943年1月出生,河北人,中共党员,1981年 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教授,博士导师。西安聚 芯电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1996年被陕西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归国人员”称号。1998年 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1999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教育专家称号,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分别被评为陕西省师德优秀个人和全国优秀教师。先后 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项目、“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课题、陕西省 科技攻关项目。他领导项目组开发出我国第一款《SDH2Mb/s异步映射和去同步 专用芯片设计》,打破了国外垄断国内光通信SDH设备专用芯片的局面,迫使国 外厂家的同类芯片大幅度降价,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获得国 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西安市科技进步奖、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和邮电部 科技进步奖多项。完成专著多部,在国内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它国 际国内会议论文20多篇。 李涛:博士,1954年11月出生,西安邮电学院从硅谷公司聘请回国的专职 教授,现任西安邮电学院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总工程师。李涛教授1978年在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攻读硕士学位,1980年在美国犹他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 学位。先后在国外多所大学任职,包括美国加州大学 Santacruz分校计算机客座 教授,美国杨白汉大学电机和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澳大利亚 Monash大学计 算机系高级讲师,加拿大 Concordia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美国APU大学计算机 系教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曾担任美国 Racal Data Group高级顾 问兼研究员,美国朗讯公司贝尔实验室数据网络系统研究部研究员,美国 Riverdelta Networks公司主任工程师,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宽带部主任工程师 美国 Stexar公司主任工程师,美国 NVidia公司高级工程师等,尤其是在多家研 究机构从事大规模并行计算、计算机图形学、数字信号处理、视频编解码与后处
12 3.3.3 工程化队伍 本团队目前共计 40 余人,其中全职高级职称 9 人,40%具有博士学位;另外, 还聘请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兼职人员 8 名,主要为院士、博士生导师和高级工程 师。本团队长期从事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开发,现已扩展到了 GPU、NoC、 SoC、信息安全和个人数字终端领域的设计研究工作,具有坚实的技术基础。本 团队 2012 年成为陕西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主要学术带头人包括: 韩俊刚:男,汉族,硕士,1943 年 1 月出生,河北人,中共党员,1981 年 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教授,博士导师。西安聚 芯电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1996 年被陕西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归国人员”称号。1998 年 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1999 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教育专家称号,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2001 年分别被评为陕西省师德优秀个人和全国优秀教师。先后 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项目、“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课题、陕西省 科技攻关项目。他领导项目组开发出我国第一款《SDH 2Mb/s 异步映射和去同步 专用芯片设计》,打破了国外垄断国内光通信 SDH 设备专用芯片的局面,迫使国 外厂家的同类芯片大幅度降价,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获得国 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次,西安市科技进步奖、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和邮电部 科技进步奖多项。完成专著多部,在国内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20 余篇,其它国 际国内会议论文 20 多篇。 李涛:博士,1954 年 11 月出生,西安邮电学院从硅谷公司聘请回国的专职 教授,现任西安邮电学院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总工程师。李涛教授 1978 年在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攻读硕士学位,1980 年在美国犹他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 学位。先后在国外多所大学任职,包括美国加州大学 SantaCruz 分校计算机客座 教授,美国杨白汉大学电机和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澳大利亚 Monash 大学计 算机系高级讲师,加拿大 Concordia 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美国 APU 大学计算机 系教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曾担任美国 Racal Data Group 高级顾 问兼研究员,美国朗讯公司贝尔实验室数据网络系统研究部研究员,美国 Riverdelta Networks 公司主任工程师,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宽带部主任工程师, 美国 Stexar 公司主任工程师,美国 NVidia 公司高级工程师等,尤其是在多家研 究机构从事大规模并行计算、计算机图形学、数字信号处理、视频编解码与后处
理、GPU等方面的研究经历,为本项目的建设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蒋林:博士,1970年11月出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教授。1996年在 西安交通大学诊断与控制学研究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2000年分别在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微电子中心和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进行 访问研究。现任西安邮电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院长,西安邮电学院专用集成电路设 计中心副主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专用集成电路委员会委员。自1998年以来, 先后主持“863”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级项目 4项,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6项,集成电路布图保护2项,制定国家通信行 业标准1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先后5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并获得第 五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两次被授予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2009年成 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同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 杜慧敏:女,汉族,1966年5月出生,山东人,教授。1993年6月毕业于 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6月至2003年12月在武汉华中科技大 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集成、形式化 验证、计算机体系结构,长期以来从事集成电路设计、验证相关的研究工作以及 本科教学。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3项。参与的有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省部级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等 多项。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撰写专著1部,教材2部,获得陕西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 334科研成果及其水平 设计中心自1996年设计出国内第一款SDH专用芯片“2路2Mb/s异步映射 及去同步SDH专用芯片”填补了国内SDH专用芯片领域的空白以来;先后承担完 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信息产业部科技 发展计划项目等集成电路设计的相关纵向科研任务100多项:同时,还完成了 大批横向合作项目,为中兴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22 所等单位设计完成了多款SDH系列的专用芯片,得各类经费支持达3000多万。在 此基础上,2001年西安邮电大学ASIC中心吸引香港和台湾及国内多家的风险投
13 理、GPU 等方面的研究经历,为本项目的建设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蒋林:博士,1970 年 11 月出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教授。1996 年在 西安交通大学诊断与控制学研究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8 年、2000 年分别在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微电子中心和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 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进行 访问研究。现任西安邮电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院长,西安邮电学院专用集成电路设 计中心副主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专用集成电路委员会委员。自 1998 年以来, 先后主持“863”等国家级项目 3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参与国家级项目 4 项,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 6 项,集成电路布图保护 2 项,制定国家通信行 业标准 1 项;发表学术论文 30 多篇;先后 5 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并获得第 五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两次被授予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2009 年成 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同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 划。 杜慧敏:女,汉族,1966 年 5 月出生,山东人,教授。1993 年 6 月毕业于 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 年 6 月至 2003 年 12 月在武汉华中科技大 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集成、形式化 验证、计算机体系结构,长期以来从事集成电路设计、验证相关的研究工作以及 本科教学。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厅局级项目 3 项。参与的有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省部级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等 多项。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撰写专著 1 部,教材 2 部,获得陕西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 3.3.4 科研成果及其水平 设计中心自 1996 年设计出国内第一款 SDH 专用芯片“2 路 2Mb/s 异步映射 及去同步 SDH 专用芯片”填补了国内 SDH 专用芯片领域的空白以来;先后承担完 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信息产业部科技 发展计划项目等集成电路设计的相关纵向科研任务 100 多项;同时,还完成了一 大批横向合作项目,为中兴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722 所等单位设计完成了多款 SDH 系列的专用芯片,得各类经费支持达 3000 多万。在 此基础上,2001 年西安邮电大学 ASIC 中心吸引香港和台湾及国内多家的风险投
资成立了西安深亚电子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了聚芯电子有限公司。中心已经 培养出多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中心成员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124(其 中SCI、EI收录54篇),拥有了多种专用设计软件和较好的设计平台,形成了国 内一流的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开发研究中心。主要成果包括 科技成果奖励 (1)2010年“宽带电路交换核心芯片开发”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2010年“宽带电路交换核心芯片开发”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 等奖 (3)2008年“40Gb/s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 二等奖 (4)2007年“40Gb/s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获湖北省科学技 术一等奖 (5)2007年“密码算法与安全协议的设计与分析"获得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 术一等奖 6)2007年“双网数字传真机”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7)2007年“双网数字传真机”获得中国通信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8)2007年“电信网安全性评估与安全防御研究”获得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 等奖 (9)2007年“电信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研究″获得陕西省高校科学技 术三等奖 (10)2007年“我国电信业监管技术保障机制研究”获得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 三等奖 (11)2006年“21路双总线E1映射器”获得西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12)2006年“"PHUB104型P电话集线器”获得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3)2006年“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研究”获得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三等奖 (14)2005年“SDH指针处理芯片”获得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5)2004年“基于SDH的专用以太网接口芯片”获得西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16)2004年“基于SDH的专用以太网接口芯片”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1刀)2004年“本地数字交换机与接入网间V5接口专用集成电路的研制”获 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14 资成立了西安深亚电子有限公司;2005 年成立了聚芯电子有限公司。中心已经 培养出多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中心成员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 124(其 中 SCI、EI 收录 54 篇),拥有了多种专用设计软件和较好的设计平台,形成了国 内一流的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开发研究中心。主要成果包括: 科技成果奖励: (1) 2010 年 “宽带电路交换核心芯片开发”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 2010 年 “宽带电路交换核心芯片开发”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 等奖 (3) 2008 年 “40Gb/s SDH(STM-256) 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 二等奖 (4) 2007 年 “40Gb/s SDH(STM-256) 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获湖北省科学技 术一等奖 (5) 2007 年 “密码算法与安全协议的设计与分析 ”获得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 术一等奖 (6) 2007 年 “双网数字传真机” 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7) 2007 年 “双网数字传真机” 获得中国通信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8) 2007 年 “电信网安全性评估与安全防御研究” 获得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 二等奖 (9) 2007 年 “电信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研究”获得陕西省高校科学技 术三等奖 (10) 2007 年 “我国电信业监管技术保障机制研究”获得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 三等奖 (11) 2006 年 “21 路双总线 E1 映射器”获得西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12) 2006 年 “IP-HUB104 型 IP 电话集线器”获得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3) 2006 年 “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研究”获得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三等奖 (14) 2005 年 “SDH 指针处理芯片” 获得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5) 2004 年 “基于 SDH 的专用以太网接口芯片”获得西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16) 2004 年 “基于 SDH 的专用以太网接口芯片”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17) 2004 年 “本地数字交换机与接入网间 V5 接口专用集成电路的研制” 获 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