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美国D.H.Howry开始研究超声显像方法,并于 1954年制造出B型超声诊断装置。 -1954年,瑞典1.Ed1er首先用M型超声装置检查心脏
11 –1952年,美国D.H.Howry开始研究超声显像方法,并于 1954年制造出B型超声诊断装置。 –1954年,瑞典I.Edler首先用M型超声装置检查心脏。 –
1955年Jaffe发现锆钛酸铅压电材料(PZT),这种人 造压电材料性能良好,易于制造,极大地促进了工业 和医学超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956年,日本里村茂夫首先将多普勒效应原理应用于 超声诊断,利用连续波多普勒法诊断心脏瓣膜疾病。 1959年,D.L.Frank1in研制出脉冲波多普勒超声
12 –1955年Jaffe发现锆钛酸铅压电材料(PZT),这种人 造压电材料性能良好,易于制造,极大地促进了工业 和医学超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1956年,日本里村茂夫首先将多普勒效应原理应用于 超声诊断,利用连续波多普勒法诊断心脏瓣膜疾病。 – –1959年,D.L.Franklin研制出脉冲波多普勒超声
1967年,实时B型超声成像仪问世,这是B 型成像技术的重大进步 20世纪70年代,以B超为代表的超声诊断技 术迅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扫描变换器与处理 器(DSC与DSP)的出现,使B超显示技术向 计算机数字影像处理发展,超声显像的图像 质量明显改善
13 1967年,实时B型超声成像仪问世,这是B 型成像技术的重大进步 20世纪70年代,以B超为代表的超声诊断技 术迅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扫描变换器与处理 器(DSC与DSP)的出现,使B超显示技术向 计算机数字影像处理发展,超声显像的图像 质量明显改善
1980年,美国投入使用的超声成像仪数量开始超 过X线机,因此宣称进入“超声医学年”。 80年代以后,超声成像设备逐步得到普及。此后 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推出,多功能超声成 像设备与专用化超声成像设备竞相发展,超声探 头结构及声束时空处理技术发展迅速,机器更新 换代日趋频繁
14 • 1980年,美国投入使用的超声成像仪数量开始超 过X线机,因此宣称进入“超声医学年” 。 • 80年代以后,超声成像设备逐步得到普及。此后, 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推出,多功能超声成 像设备与专用化超声成像设备竞相发展,超声探 头结构及声束时空处理技术发展迅速,机器更新 换代日趋频繁
HSOn50OH便携式B超 高密度宽带探头,氧宽图像馆节 6以级灰阶显示,尽显图像辰次 灵活方使的轨迹球,物箱其值 鞋筠浴多 ⊙ 法一一 日 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