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2017一2018学年第二学期耕作学课程名称:授课班级:农学15—1刘建国任课教师:农学院农学系作物栽培教研室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石河子大学教案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 课 程 名 称: 耕作学 授 课 班 级: 农学 15-1 任 课 教 师: 刘建国 农学院农学系作物栽培教研室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职称教授教师姓名刘建国所在院系农学系总学时48课程名称耕作学授课班级农学15-1博C104、授课地点授课时间1-10周博C105《耕作学》是研究作物种植制度、养地制度的综合性学科。是农学专业的一门后期专业核心课。主要讲授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和作物布局的方法,种植业结构优化,多熟种植,间套作增产的原理,农牧结合种植制度,土壤耕作体系和农田养护体系的方法和原理。它是在专业基础课及作物栽培学、农业生态学等课程基础上,通课程目标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耕作制度的基本内容,耕作学的基本原理,增进对耕作制度总体性的认识与运用能力,能够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生物及社会、经济等状况,初步具有决策作物生产、构建作物布局、建立农作制度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宏观农业总体设计和技术组装能力。1耕作学,曹敏建,面向21世纪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22耕作学,刘翼浩,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3耕作学,王立祥,科学出版社,2003年4中国的耕作制度,刘翼浩,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年第教材及主1版5中国农作制,刘翼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要参考书6农作学,刘翼浩,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9教研室主任签字:刘建国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刘建国 年 月 日 教师姓名 刘建国 职 称 教授 所在院系 农学系 课程名称 耕作学 总学时 48 授课班级 农学 15-1 授课地点 博 C104、 博 C105 授课时间 1-10 周 课程目标 《耕作学》是研究作物种植制度、养地制度的综合性学科。 是农学专业的一门后期专业核心课。主要讲授建立合理耕作 制度的基本原理,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和作物布局的方法,种 植业结构优化,多熟种植,间套作增产的原理,农牧结合种 植制度,土壤耕作体系和农田养护体系的方法和原理。它是 在专业基础课及作物栽培学、农业生态学等课程基础上,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耕作制度的基本内容,耕作学的基本 原理,增进对耕作制度总体性的认识与运用能力,能够根据 当地的气候、土壤、生物及社会、经济等状况,初步具有决 策作物生产、构建作物布局、建立农作制度的能力,具有综 合应用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宏观农业总体设计和技术组装能 力。 教材及主 要参考书 1 耕作学,曹敏建,面向 21 世纪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2 2 耕作学,刘巽浩,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年 3 耕作学,王立祥,科学出版社,2003 年 4 中国的耕作制度,刘巽浩,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年第 1 版 5 中国农作制,刘巽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 农作学,刘巽浩,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9
学时章节名称6 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现代农业特征2 学时2 学时第二节:中国农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 学时第三节:耕作学的内容、研究对象与学科地位8 学时第二章:资源辨识与耕作制度2学时第一节:耕作制度与农业系统2学时第二节:我国耕作制度发展方向2学时实验一种植制度光能利用率的计算和分析实验二农田作物生产潜力的计算2学时第三章:作物布局8 学时2学时第一节:作物布局的概念与原则第二节:作物生态适应性2 学时实验三作物布局优化方案的设计与分析(一)2 学时2 学时实验四作物布局优化方案的设计与分析(二)第四章:种植模式6 学时2 学时第一节:复种2 学时第二节:间混套作2 学时第三节:多熟立体种植技术应用(庭院经济)4学时第五章:作物轮作与连作2 学时第一节:作物轮作与连作的概念及其作用2 学时第二节:作物茬口特性2 学时第六章:农牧结合的种植制度1学时第一节:农牧结合的意义与内容1学时第二节:现代农牧结合的模式与发展趋势第七章:农田养护6 学时2 学时第一节:农田土壤培肥2 学时第二节:农田防护制2 学时实验五不同种植制度农田养分平衡计算与分析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字:刘建国
教研室主任签字: 刘建国 年 月 日 章 节 名 称 学 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现代农业特征 第二节:中国农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耕作学的内容、研究对象与学科地位 第二章:资源辨识与耕作制度 第一节:耕作制度与农业系统 第二节:我国耕作制度发展方向 实验一 种植制度光能利用率的计算和分析 实验二 农田作物生产潜力的计算 第三章:作物布局 第一节:作物布局的概念与原则 第二节:作物生态适应性 实验三 作物布局优化方案的设计与分析(一) 实验四 作物布局优化方案的设计与分析(二) 第四章:种植模式 第一节:复种 第二节:间混套作 第三节:多熟立体种植技术应用(庭院经济) 第五章:作物轮作与连作 第一节:作物轮作与连作的概念及其作用 第二节:作物茬口特性 第六章:农牧结合的种植制度 第一节:农牧结合的意义与内容 第二节:现代农牧结合的模式与发展趋势 第七章:农田养护 第一节:农田土壤培肥 第二节:农田防护制 实验五 不同种植制度农田养分平衡计算与分析 6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8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8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6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4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1 学时 1 学时 6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6 学时第八章:土壤耕作1学时第一节:土壤耕作的概念及技术原理1学时第二节:土壤耕作措施的类型及特点2 学时第三节:土壤耕作法的类型及特点2 学时实验六绿洲灌溉农田土壤耕作及农田培肥制的设计与分析第九章:耕作制度演替与发展规律2 学时1学时第一节:耕作制度演替与发展规律1学时第二节:我国耕作制度发展展望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字:刘建国
教研室主任签字: 刘建国 年 月 日 第八章:土壤耕作 第一节:土壤耕作的概念及技术原理 第二节:土壤耕作措施的类型及特点 第三节:土壤耕作法的类型及特点 实验六 绿洲灌溉农田土壤耕作及农田培肥制的设 计与分析 第九章:耕作制度演替与发展规律 第一节:耕作制度演替与发展规律 第二节:我国耕作制度发展展望 6 学时 1 学时 1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1 学时 1 学时
课程名称:耕作学专业:农学班级:农学15-1章节名称第一章第一节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现代农业特征及发展了解世界及农业发展的趋势、存在主要问题及现代农业今后发展方课堂教学向:在我国发展集约化、现代化、可持续化和多元化耕作制度的必要性目的及其理论根据;世界典型国家(以色列、荷兰、美国)现代农业的特点。内容顺序时间(分)具体教学过程和内容10新课引言耕作学课程在农学专业中的重要性,课程学习要求及注意事项。世界农业发展趋势15从社会生产力发展角度,借助PPt通过图形象地展示农业从原始农业一传统农业一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及规律。现代化农业特点与20从生产程序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教学内容及发展方式科学生产高效化、产供销加社会化、农业主体知识化角度分析现代农业特学时分配征。未来世界现代农业20分析立体高效型、超级型、快速型农发展类型业、设施型及无士型、工艺型农业、保健型农业、观光型农业主要特点。世界典型国家的现代20通过视频了解以色列节水现代农业、农业(视频)荷兰设施型现代化集约农业、美国现代农业,加深对现代农业的了解。5总结与结束串讲主要内容,布置复习思考题。重点:从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认识农业历史演变的前进行,我国农业发重点、难点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给农业发展和耕作制度改以及对策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难点: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认识现代化农业的主要特征、发展方向通过课堂提问,引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教学,借助于图片,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现代化农业以及手段中国农业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通过反复强调和布置复习思考题巩固重点教学内容。1.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2.现代化农业的主要特征?作业、思考讨论题题3.中国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课后记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字:刘建国
课程名称: 耕作学 专业:农学 班级:农学 15-1 教研室主任签字: 刘建国 年 月 日 章节名称 第一章 第一节 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现代农业特征及发展 课堂教学 目的 了解世界及农业发展的趋势、存在主要问题及现代农业今后发展方 向;在我国发展集约化、现代化、可持续化和多元化耕作制度的必要性 及其理论根据;世界典型国家(以色列、荷兰、美国)现代农业的特点。 教学内容及 学时分配 内容顺序 新课引言 世界农业发展趋势 现代化农业特点与 发展方式 未来世界现代农业 发展类型 世界典型国家的现代 农业(视频) 总结与结束 时间(分) 10 15 20 20 20 5 具体教学过程和内容 耕作学课程在农学专业中的重要性,课 程学习要求及注意事项。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角度,借助 PPt 通 过图形象地展示农业从原始农业—传 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及规 律。 从生产程序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 科学生产高效化、产供销加社会化、 农业主体知识化角度分析现代农业特 征。 分析立体高效型、超级型、快速型农 业、设施型及无土型、工艺型农业、 保健型农业、观光型农业主要特点。 通过视频了解以色列节水现代农业、 荷兰设施型现代化集约农业、美国现 代农业,加深对现代农业的了解。 串讲主要内容,布置复习思考题。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从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认识农业历史演变的前进行,我国农业发 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 给农业发展和耕作制度改 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难点: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认识现代化农业的主要特征、发展方向 教学方法和 手段 通过课堂提问,引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主要采用多媒体 教学,借助于图片,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现代化农业以及 中国农业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通过反复强调和布置复习思 考题巩固重点教学内容。 作业、思考 题 1. 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 2. 现代化农业的主要特征? 讨论题 3. 中国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主要障碍是什么?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