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释恩 1,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杜会相织 2、美国学者搬推·伊斯额认为()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或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瓷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利益 B.权力 C.公共 D.权威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霞()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 C,限制性 D,利益性 5、公共成策的本质是( )的集中反玻。 A.公共权力 B,社会需求 C。集体利 D,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整体性 B、系统性 C,层次性 D、超前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定的行为准则。 A进择R.综合 C.分配 D,落实 2、社会利登的内容但括〔)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臣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登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登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登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 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 C.利益分配 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A.客观引导 B.直接引导 C,同接引导 D.主观引导 三、名问解释 1、公共政策 2、公共政黄的功能 3、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第一章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 A.利益 B.权力 C.公共 D.权威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 )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 C.限制性 D.利益性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 )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 B.社会需求 C.集体利益 D.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整体性 B、系统性 C、层次性 D、超前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 ) 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 C.利益分配 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 A.客观引导 B.直接引导 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 2、公共政策的功能 3、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4,利益选择 四、简答圈 1、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黄的核心要素了 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3,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4、感些人群容易从公其政策中获得利益 5、公共政策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政策的本质。 2、试述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 算二章公共政策主体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2.在我国,改策过程的一大特点是( A.党政二元结构 B.两党制 C.议会负责制 D.总统货责制 3,()是赞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A.立法机关 B.行我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觉 4.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A.托马斯·熊伊 B.古德诺 C。詹姆斯·E.安德森 D,罗怕特·达尔 5。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定、执行、评估和监控 等话动有影响或试图储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A.公共政策主体 B.公共政策客体 C。半官方决策主体 D.执政党 6。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A.公民 B.非政府组织 C.利益集团 D.大众传煤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色括( A。立法机关 B,行致机关 C。司祛机关 D.执或党 2,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 A.企业 B。非官方决策者 C.官方决策者 D.核心主体 3,非官方谈策主体包括()。 A.利益集团B.政治党派 C.大众传螺 D.思想库和公民 4.利益集团的特征有()
4、利益选择 四、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2、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3、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4、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5、公共政策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政策的本质。 2、试述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主体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2.在我国,政策过程的一大特点是( )。 A.党政二元结构 B.两党制 C.议会负责制 D.总统负责制 3.( )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4.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 A.托马斯·戴伊 B.古德诺 C.詹姆斯·E﹒安德森 D.罗伯特·达尔 5.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 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 A.公共政策主体 B.公共政策客体 C.非官方决策主体 D.执政党 6.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 A.公民 B.非政府组织 C.利益集团 D.大众传媒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2.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 )。 A.企业 B.非官方决策者 C.官方决策者 D.核心主体 3.非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 A.利益集团 B.政治党派 C.大众传媒 D.思想库和公民 4. 利益集团的特征有( )
A。共同的利益和主张 B.影南而非主导公其政策的制定 C,影响并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D,处于同一个组织之中 5。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 A.官方决策者 B.非官方决策者 C.企业 D.核心主体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主体 2,立法机关 3,利益集团 4.公民 5.思想库 四、简答圈 1.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官方决策主体的构成。 2.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特任。 及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 4.专家或治指导派产生的条作。 5.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国境。 第三章 公共政策客体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的实际状志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 A,社会问题 B,公问圈 C.集体间题 D.个人问圈 2.服据受“问思”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思分为分配性月思、调节性问题 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 A.史密斯 B,西奥多·罗威 C.战魔·邓思 D.德罗尔 3.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 A,全球性 B,突发性 C.多样性 D。复条动态性 4.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钓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A。公共政策客体 B,目标群体 C,思把库 D,政策目标 5,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 A。社会间圆 B。目标群体 C.个人问题 D.集体问题 6,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 A.社会问圆 B.目标群体 C.个人间圆 D.集体问圈 二、多项选释思 1.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成服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杜会月题分 为() A.分配性列圈 B.调节性间感 C.再分配列恩 D.整体性问愿
A.共同的利益和主张 B.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C.影响并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D.处于同一个组织之中 5. 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 )。 A.官方决策者 B.非官方决策者 C.企业 D.核心主体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主体 2.立法机关 3.利益集团 4. 公民 5. 思想库 四、简答题 1.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官方决策主体的构成。 2.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特征。 3.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 4.专家政治指导派产生的条件。 5.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困境。 第三章 公共政策客体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 ) A.社会问题 B.公共问题 C.集体问题 D.个人问题 2.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 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 ) A.史密斯 B.西奥多·罗威 C.威廉·邓恩 D.德罗尔 3.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 ) A.全球性 B.突发性 C.多样性 D.复杂动态性 4.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 A.公共政策客体 B.目标群体 C.思想库 D.政策目标 5.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 ) A.社会问题 B.目标群体 C.个人问题 D.集体问题 6.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 ) A.社会问题 B.目标群体 C.个人问题 D.集体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 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 为( ) A.分配性问题 B.调节性问题 C.再分配问题 D.整体性问题
2威廉·邓思将问题分为(》 A。结构优良性问圈 B.结构适中问题 C.结构平衡问题 D,结构不良问题 3,现代社会月题的新特点包括( A。全球性 B.突发性 C.结构不良性 D.复桑动态性 4.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平( )的费求. A。政策主体 B,政策环境 C.政策资源 D,政策问圈 5.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 A.客观因素 B.主观因素 C,环境因素 D,军事因素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黄客体 2,社会问题 3.目标群体 四、简答题 1,现代社会何题的新特点有哪些? 2,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确定和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致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影响和作用? 4.影响政策目际群体态度取白的因素有厚修? 五.如何理解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 第四章公共政策环境 一,单项选择圈 1,从系统论角度看,()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 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A.公共政策 B,公共政策主体 C.公其政策客体 D,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2,()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 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A.公共政策主体 B,公共政策环境 C.公共政策客体 D,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3,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暂( A。系统性 B.互动性 C。全球性 D.复杂性和多样性 4.一个国家的杜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 A。国际政策环境 ®。国内政策环境 C,经济社会环境 D.政治法律环境 5.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模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 A.自然地理环境 B.经济杜会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 D.文化环境 6.文化环境不包括以下()
2.威廉·邓恩将问题分为( ) A.结构优良性问题 B.结构适中问题 C.结构平衡问题 D.结构不良问题 3.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包括( ) A.全球性 B.突发性 C.结构不良性 D.复杂动态性 4.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 )的要求。 A.政策主体 B.政策环境 C.政策资源 D.政策问题 5.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 )。 A.客观因素 B.主观因素 C.环境因素 D.军事因素 三、名词解释 1. 公共政策客体 2. 社会问题 3. 目标群体 四、简答题 1. 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有哪些? 2.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确定和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影响和作用? 4.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有哪些? 5.如何理解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 第四章 公共政策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系统论角度看,( )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 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A.公共政策 B.公共政策主体 C.公共政策客体 D.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2.( )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 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A.公共政策主体 B.公共政策环境 C.公共政策客体 D.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3.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 ) A.系统性 B.互动性 C.全球性 D.复杂性和多样性 4.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 ) A.国际政策环境 B.国内政策环境 C.经济社会环境 D.政治法律环境 5.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 ) A.自然地理环境 B.经济社会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 D.文化环境 6.文化环境不包括以下( )
A.传统习俗文化 B.政治文化 C.教有文化水平 D.心理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环境主要包括( A。围内政策环境 B,国际政策环境 C.客观环境 D.主观环境 2.国内政策环境包括( A。自然地理环境 B.经济社会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 D.文化环境 3国际政策环境包括( A。全球化 B,信息化 C.知机化 D.动荡化 4或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科证统一的关系是指( A。相联系 B。相互依存 C.相互影响 D.相互作用 5,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但括《 A.系统性 B.互动性 C。联动性与定向性 D,复杂性和多样性 E.稳定性与突发性 三。名词解释 1,政策环境 2.国内政策环境 3.文化环境 4.知识化 5.政治制度 四、简答题 1,现阶段我国经济杜会环境的主要特征。 2.政治法律环境的内容。 3.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4.如何理解全球化。 五、论述题 试论述政曦环境与公共政策的互动关系。 第一章编论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C 3、A 4.B 5.D 6、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CD 4、D 5.C 三、名问解拜 1、公共成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丝进行选择与整合, 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其致策的功能:是指公其致策在管理社会公其事务的过程中所发弄的作用
A.传统习俗文化 B.政治文化 C.教育文化水平 D.心理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环境主要包括( ) A.国内政策环境 B.国际政策环境 C.客观环境 D.主观环境 2.国内政策环境包括( ) A.自然地理环境 B.经济社会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 D.文化环境 3.国际政策环境包括( ) A.全球化 B.信息化 C.知识化 D.动荡化 4.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指( ) A.相互联系 B.相互依存 C.相互影响 D.相互作用 5.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 ) A.系统性 B.互动性 C.联动性与定向性 D.复杂性和多样性 E.稳定性与突发性 三、名词解释 1.政策环境 2.国内政策环境 3.文化环境 4.知识化 5.政治制度 四、简答题 1.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 2.政治法律环境的内容。 3.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4.如何理解全球化。 五、论述题 试论述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互动关系。 第一章 绪论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C 3、A 4、B 5、D 6、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D 4、BD 5、BC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 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的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