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部分:闸阐明本章节教学目标5分钟基本部分:在讲解具体药物之第八章解表药前,教授学生学习具概述解表药在体个药的方法。把功功效、主一、含义、分类(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10分治、性能效相似的药物串联起钟特点、配二、功效与主治:强调外感风寒表证与外感风热表证来记忆伍应用及使用注意的不同临床表现。由此推导出所用药物的功效及主治方面的共特点。性。10分同为发散三、性能特点一发散风寒药的性味、归经共性。强调钟风寒药,其作用强肺与膀胱经与表证的关系。附有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度、机理循行路线图示。以及特点有异;同四、配伍应用类药物又在兼有功(1)虚人外感,正虚邪实,当配伍补益药以扶正祛邪。同为发散风寒药,其效方面具10分有次共(2)暑多夹实秋多兼燥,当配伍祛署作用强度、机理以及钟性,应当化湿.润燥药等。注意把握特点有异;同类药物和选择用(3)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当配伍清热解毒药药。又在兼有功效方面具五、使用注意有次共性,应当注意举例式(1)发汗不宜太过。引用《伤寒论》原文阐明如何把握把握和选择用药。教学方法发汗的程度。结合现10分(2)自汗、盗汗、疮疡日久、淋病、失血者慎用钟代药理学知识使学生明(3)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阐明确解表药(4)不宜久煎。不能久煎的道理。第一节发散风寒药概述
引言部分:阐明本章节教学目标 基本部分: 第八章 解表药 概 述 一、含义、分类(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 二、功效与主治 :强调外感风寒表证与外感风热表证 的不同临床表现。由此推导出所用药物的功效及主治 特点。 三、性能特点—发散风寒药的性味、归经共性。强调 肺与膀胱经与表证的关系。附有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 循行路线图示。 四、配伍应用 ⑴虚人外感,正虚邪实,当配伍补益药以扶正祛邪。 (2)暑多夹实,秋多兼燥,当配伍祛暑 化湿.润燥药等。 (3)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当配伍清热解毒药。 五、使用注意 (1)发汗不宜太过。引用《伤寒论》原文阐明如何把握 发汗的程度。 (2)自汗、盗汗、疮疡日久、淋病、失血者慎用。 (3)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4)不宜久煎。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概述 解表药在 功效、主 治、性能 特点、配 伍应用及 使用注意 方面的共 性。 同为发散 风寒药, 其作用强 度、机理 以及特点 有异;同 类药物又 在兼有功 效方面具 有次共 性,应当 注意把握 和选择用 药。 使学生明 确解表药 不能久煎 的道理。 举例式 教学方 法 结合现 代药理 学知识 阐明 5 分钟 10 分 钟 10 分 钟 10 分 钟 10 分 钟 在 讲 解具 体药 物 之 前,教授学生学习具 体个药的方法。把功 效相似的药物串联起 来记忆 同为发散风寒药,其 作用强度、机理以及 特点有异;同类药物 又在兼有功效方面具 有次共性,应当注意 把握和选择用药
1.功效与主治不同年龄、地域、职以传说2.性味归经业等病人的不同用药引出麻5分钟具体药物情况举例分析说明黄的功附:麻黄效一、麻黄的植物药与饮片1.以麻黄的传说入手,阐明麻黄的名称的由来、性味、联系中药学总5分钟归经、功效及麻黄的药用部位麻黄与麻黄根的功效不论相关同。知识进行推导2.以麻黄的功效为核心,推导麻黄的性味、归经及主10分钟治病证。具体药3.麻黄的个性特征总结使学生明物附有确学习具药材原①麻黄是发汗解表的第一要药。麻黄与桂枝配伍适用通过故事提问学生两体药物必植物及于外感风寒表实证。须把握个饮片彩个问题:①麻黄的用性色照片,②麻黄治疗咳喘的特点是宣肺。尤其适用于有表邪的以增加药部位?②麻黄与麻对药用咳喘。黄根的功效有何不部位的了解。③风水水肿一力量较弱,适用于水肿轻证。同?④麻黄在方剂学中运用一览表2分钟桂枝麻黄性味归经的推导4.用法:麻黄发汗解表宜生用,如不需要发汗太强,过程解析:麻黄辛苦3分钟也可适用麻黄绒。止咳平喘多炙用;其发散力强,凡温,归肺、膀胱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者均当慎用,以免耗散肺利用同功效:发汗解表、宣一植物气。不同的5分钟肺平喘、利水消肿。入药部二、桂枝发汗解表表明麻黄是位串联5分钟使学生明确桂枝和讲解,并1.来源、饮片、药用部位及与温里药肉桂比较辛味。属于发散风寒温里药中进行区
1.功效与主治 2.性味归经 具体药物 一、麻黄 1.以麻黄的传说入手,阐明麻黄的名称的由来、性味、 归经、功效及麻黄的药用部位麻黄与麻黄根的功效不 同。 2.以麻黄的功效为核心,推导麻黄的性味、归经及主 治病证。 3.麻黄的个性特征总结 ①麻黄是发汗解表的第一要药。麻黄与桂枝配伍适用 于外感风寒表实证。 ②麻黄治疗咳喘的特点是宣肺。尤其适用于有表邪的 咳喘。 ③风水水肿—力量较弱,适用于水肿轻证。 ④麻黄在方剂学中运用一览表 桂枝 4.用法:麻黄发汗解表宜生用,如不需要发汗太强, 也可适用麻黄绒。止咳平喘多炙用;其发散力强,凡 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者均当慎用, 以免耗散肺 气。 二、桂枝 1.来源、饮片、药用部位及与温里药肉桂比较 附:麻黄 的植物药 与饮片 使学生明 确学习具 体药物必 须把握个 性 2 分钟 3 分钟 使学生明 确桂枝和 温里药中 以传说 引出麻 黄的功 效 联系中 药学总 论相关 知识进 行推导 具体药 物附有 药材原 植物及 饮片彩 色照片, 以增加 对药用 部位的 了解。 利用同 一植物 不同的 入药部 位串联 讲解,并 进行区 5 分钟 5 分钟 10 分 钟 5 分钟 5 分钟 不同年龄、地域、职 业等病人的不同用药 情况举例分析说明 通过故事提问学生两 个问题:①麻黄的用 药部位?②麻黄与麻 黄 根 的功 效有 何 不 同? 麻黄性味归经的推导 过程解析:麻黄辛苦 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 肺平喘、利水消肿。 发汗解表表明麻黄是 辛味。属于发散风寒
的肉桂来别2.以桂枝的功效为核心,推导它的性味、归经及主治药说明药性是温性源相同,只是药用的。苦能降泄,麻黄病证。部位不同3.桂枝的个性特征总结有利水消肿之功。宣①治疗表证的特点:发汗作用缓和,既可以用于外感肺利水表明麻黄归肺风寒表实证可以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和膀胱经。②温通经脉可以治疗诸痛③辛温助热,容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紫苏、生姜入药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其又能温通经脉,故孕妇的典故20分钟及月经过多者当慎用。使学生明三、发散风寒+止呕吐一生姜/紫苏确紫苏与生姜的共结束部分:复习本次课内容性与个性正是由于来源于同一植物,均来源于樟科植物肉桂,所以具有一定的共性比如桂枝的助阳化气的理解。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属于温里药。具有很强的温阳作
2.以桂枝的功效为核心,推导它的性味、归经及主治 病证。 3.桂枝的个性特征总结 ①治疗表证的特点:发汗作用缓和,既可以用于外感 风寒表实证可以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 ②温通经脉可以治疗诸痛。 ③辛温助热,容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 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 其又能温通经脉,故孕妇 及月经过多者当慎用。 三、发散风寒+止呕吐—生姜/紫苏 结束部分: 复习本次课内容 的肉桂来 源相同, 只是药用 部位不同 使学生明 确紫苏与 生姜的共 性与个性 别 紫苏、生 姜入药 的典故 20 分 钟 药 说 明药 性是 温 性 的。苦能降泄,麻黄 有利水消肿之功。宣 肺利水表明麻黄归肺 和膀胱经。 正是由于来源于同一 植物,均来源于樟科 植物肉桂,所以具有 一定的共性比如桂枝 的助阳化气的理解。 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 的树皮。属于温里药。 具 有 很强 的温 阳 作
用。桂枝是它的嫩枝,所以温阳的作用较肉桂要弱一些,是助阳作用。紫苏与华佗的传说生姜与苏轼的故事教案附页
用。桂枝是它的嫩枝, 所以温阳的作用较肉 桂要弱一些,是助阳 作用。 紫苏与华佗的传说 生姜与苏轼的故事 教 案 附 页
教师参考:1高学敏主编钟赣生等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配套书《中药学习题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022.张廷模主编,钟赣生等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长学制教材《临床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013.高学敏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4.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常用方药鉴别·中药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06教学5.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中药学》,河北科技出版社,2006.01参考资料6.高学敏、钟赣生主编,《实用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017.钟赣生主编,《中药学图表解》1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4学生参考:1钟赣生主编.《中药学图表解》,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7月2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中药学》,河北科技出版社,2006年1月有关网址:http://jpkc2.cdutcm.edu.cn/zyx/http://202.192.159.146/zyx/first.htm思考题:使用解表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思考题与作业作业:麻黄与桂枝、紫苏与生姜在性能、功用方面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之处?教学效果与课后分析
教学 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 1.高学敏主编,钟赣生等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配套书《中药学习题集》,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02. 2.张廷模主编,钟赣生等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长学制教材《临床中药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01. 3.高学敏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 4.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常用方药鉴别•中药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06. 5.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中药学》,河北科技出版社,2006.01. 6.高学敏、钟赣生主编,《实用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01 7.钟赣生主编,《中药学图表解》,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4. 学生参考: 1 钟赣生主编.《中药学图表解》,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7 月 2 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中药学》,河北科技出版社,2006 年 1 月 有关网址: http://jpkc2.cdutcm.edu.cn/zyx/ http://202.192.159.146/zyx/first.htm 思考题与 作业 思考题: 使用解表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作 业: 麻黄与桂枝、紫苏与生姜在性能、功用方面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之处? 教 学 效 果 与 课 后 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