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 责。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 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 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 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辞,复留 不下。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再辞不允,乃就道。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 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数日卒,年六十 《明史·于慎行传》 【注】①鹿鸣宴: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试 举人。②夺情:古礼,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服满再行补职。张居正父 亲病故,他不想遵制守丧,授意门生提出“夺情”。③帷盖:受恩乞恩之典。④ 升: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⑤祧(tiao):迁庙。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年十七,举于 举:举 荐 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委托 偕同官具疏 谏 疏:给 皇帝的奏章 亦寝不 行 废止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是 A.居正闻而 怒 与赢而 不助五国也
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 责。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 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 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 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辞,复留 不下。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再辞不允,乃就道。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 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数日卒,年六十 三。 ——《明史·于慎行传》 【注】①鹿鸣宴: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试 举人。②夺情:古礼,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服满再行补职。张居正父 亲病故,他不想遵制守丧,授意门生提出“夺情”。③帷盖:受恩乞恩之典。④ 升祔: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⑤祧(tiāo):迁庙。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年十七,举于 乡 举:举 荐 B.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属: 委托 C.偕同官具疏 谏 疏:给 皇帝的奏章 D.亦寝不 行 寝: 废止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是 ( ) A.居正闻而 怒 与赢而 不助五国也
B.正以公见厚故 耳 臣以险衅,夙遭闵 凶 C.引晋、唐、宋故事为据 谁为大 王为此计者 D.章累上,乃 许 乃令张仪佯 去秦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于慎行“厚道”和“耿直”的一组 是 A.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 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 B.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 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 C.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 D.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再辞不允,乃就道 1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于慎行充当日讲官后,皇上曾经让日讲官分别在图画上赋诗题字, 于慎行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 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 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 C.直到万历年间,明朝的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于慎 行熟悉历代典章制度,引古代有关的事例来论说,令有见识的人敬佩 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上两次降旨责备,于慎 行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万历皇上很不髙兴,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
B.正以公见厚故 耳 臣以险衅,夙遭闵 凶 C.引晋、唐、宋故事为据 谁为大 王为此计者 D.章累上,乃 许 乃令张仪佯 去秦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于慎行“厚道”和“耿直”的一组 是 ( ) A.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 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 B.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 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 C.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 D.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再辞不允,乃就道 1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于慎行充当日讲官后,皇上曾经让日讲官分别在图画上赋诗题字, 于慎行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 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 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 C.直到万历年间,明朝的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于慎 行熟悉历代典章制度,引古代有关的事例来论说,令有见识的人敬佩。 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上两次降旨责备,于慎 行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万历皇上很不高兴,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