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是歌手》已成为国内顶级的综艺节目,虽然参赛歌手基本以流行金曲和炫技 高音为竞争手段,但这就是当今华语流行音乐的主流,因此丝毫无碍于吸引数量 可观的大众观众。李健的出现,可以说打破了节目的惯常格局:他善于轻声吟唱, 不会面红耳赤地升Key拔音;坚持民谣小调,不会投其所好地选择经典口水。这 当然一方面会使自己在投票中面临风险,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出奇制胜。事实正 好是后者,听惯了髙门大嗓和熟烂旋律的观众被这种温婉细腻和柔美飘忽吸引打 动了。形容李健如一股清风一点没错,他在主流音乐、大众舞台上撕开了一道口 子,将徘徊在边缘舞台的民谣支流引入其中。。 李健承接了大陆民谣浪潮,然而不同于前辈历经沧桑般的回望青春、絮叨记忆, 李健大部分时间是任凭岁月流走的,清澈和纯洁永远与他相伴相随。他无意于叙 写完整的故事、描绘具体的人物,只在乎抽象的意念和情绪。和汪峰的歌词里总 是频繁出现彷徨、失落、孤独等词汇一样,李健的歌里永远吟唱着爱、思念、向 往、美好、圣洁、月光、星辰、白云、湖水、童年、年华,无论世界如何变幻、 时光怎样残忍,都被融化在他轻雾般的幻境之中。因此他的音乐一定是安静的、 超脱的、婉转的,也只有这种反复的抚慰才能安放那些飘忽的情丝。李健具备娴 熟的古典音乐基础,信手拈来的华丽乐章和悠扬的编曲伴奏,必然是易于大众接 受的优美歌路。所以李健只是民谣传统的自然延续,并非先锋性和开创性的歌者 他的歌是一首首抒情诗,而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都不可能只靠抒情就传诵千年 《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李健的选曲基本没有跳脱以往的风格,只有一首《陀螺》 是批判性反思性的歌曲,却依然被他的嗓音柔化软化,完全失去了原唱者万晓利 的困惑感、失望感。但也正因为如此,李健才受到欢迎,综艺娱乐节目的观众期 待的是即兴的陶醉和廉价的感动,而非多想一层的深刻。除了登上过春晚的《当 你老了》和琼瑶苦情歌《在水一方》,李健在比赛中演唱的其他曲目都不是新歌, 也都没有在大众层面真正流行过,哪怕原唱者有足够的名气、足够的金曲。 同时,太久的安静总会失之于平淡,这是李健最大的危险。他的歌永远飘在云端, 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乍听时会觉得梦幻清爽,飘得久了就会缺氧头晕。而那时, 也正是李健回归自己、回归往昔的时刻。 李健这一次文艺性的胜利是诗意想象的中产阶级和小资的胜利,真正的中产阶级 和小资是不会满足于、甚至不屑于关注一档大众综艺娱乐节目推出的歌手手的。 而且当李健成为大众偶像时,便再也无法适用于小资和文艺青年们彰显独特品 味、区别主流审美的本质需求了一一我的李健不能是大家的李健,大家的李健不 是我的李健。 1.下列关于李健音乐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健的音乐承继了大陆民谣的特点,但他摈弃了前辈历经沧桑般的回望青春、 絮叨记忆,任凭岁月流走,清澈和纯洁永远与他相伴相随 B.李健的音乐只在乎抽象的意念和情绪,不在乎故事的完整性和人物的具体性, 他的歌里永远吟唱着爱、思念、向往、美好、圣洁、月光、湖水、童年等。 C.李健音乐中吟唱的内容不像汪峰的音乐那样频繁岀现彷徨、失落、孤独等词 汇,无论世界如何变幻、时光怎样残忍,都被融化在他轻雾般的幻境之中
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 2018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我是歌手》已成为国内顶级的综艺节目,虽然参赛歌手基本以流行金曲和炫技 高音为竞争手段,但这就是当今华语流行音乐的主流,因此丝毫无碍于吸引数量 可观的大众观众。李健的出现,可以说打破了节目的惯常格局:他善于轻声吟唱, 不会面红耳赤地升 Key 拔音;坚持民谣小调,不会投其所好地选择经典口水。这 当然一方面会使自己在投票中面临风险,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出奇制胜。事实正 好是后者,听惯了高门大嗓和熟烂旋律的观众被这种温婉细腻和柔美飘忽吸引打 动了。形容李健如一股清风一点没错,他在主流音乐、大众舞台上撕开了一道口 子,将徘徊在边缘舞台的民谣支流引入其中。。 李健承接了大陆民谣浪潮,然而不同于前辈历经沧桑般的回望青春、絮叨记忆, 李健大部分时间是任凭岁月流走的,清澈和纯洁永远与他相伴相随。他无意于叙 写完整的故事、描绘具体的人物,只在乎抽象的意念和情绪。和汪峰的歌词里总 是频繁出现彷徨、失落、孤独等词汇一样,李健的歌里永远吟唱着爱、思念、向 往、美好、圣洁、月光、星辰、白云、湖水、童年、年华,无论世界如何变幻、 时光怎样残忍,都被融化在他轻雾般的幻境之中。因此他的音乐一定是安静的、 超脱的、婉转的,也只有这种反复的抚慰才能安放那些飘忽的情丝。李健具备娴 熟的古典音乐基础,信手拈来的华丽乐章和悠扬的编曲伴奏,必然是易于大众接 受的优美歌路。所以李健只是民谣传统的自然延续,并非先锋性和开创性的歌者。 他的歌是一首首抒情诗,而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都不可能只靠抒情就传诵千年。 《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李健的选曲基本没有跳脱以往的风格,只有一首《陀螺》 是批判性反思性的歌曲,却依然被他的嗓音柔化软化,完全失去了原唱者万晓利 的困惑感、失望感。但也正因为如此,李健才受到欢迎,综艺娱乐节目的观众期 待的是即兴的陶醉和廉价的感动,而非多想一层的深刻。除了登上过春晚的《当 你老了》和琼瑶苦情歌《在水一方》,李健在比赛中演唱的其他曲目都不是新歌, 也都没有在大众层面真正流行过,哪怕原唱者有足够的名气、足够的金曲。 同时,太久的安静总会失之于平淡,这是李健最大的危险。他的歌永远飘在云端, 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乍听时会觉得梦幻清爽,飘得久了就会缺氧头晕。而那时, 也正是李健回归自己、回归往昔的时刻。 李健这一次文艺性的胜利是诗意想象的中产阶级和小资的胜利,真正的中产阶级 和小资是不会满足于、甚至不屑于关注一档大众综艺娱乐节目推出的歌手手的。 而且当李健成为大众偶像时,便再也无法适用于小资和文艺青年们彰显独特品 味、区别主流审美的本质需求了——我的李健不能是大家的李健,大家的李健不 是我的李健。 1.下列关于李健音乐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健的音乐承继了大陆民谣的特点,但他摈弃了前辈历经沧桑般的回望青春、 絮叨记忆,任凭岁月流走,清澈和纯洁永远与他相伴相随。 B.李健的音乐只在乎抽象的意念和情绪,不在乎故事的完整性和人物的具体性, 他的歌里永远吟唱着爱、思念、向往、美好、圣洁、月光、湖水、童年等。 C.李健音乐中吟唱的内容不像汪峰的音乐那样频繁出现彷徨、失落、孤独等词 汇,无论世界如何变幻、时光怎样残忍,都被融化在他轻雾般的幻境之中
D.李健的古典音乐基础扎实,他能信手拈来华丽的乐章和悠扬的编曲伴奏,用 反复的抚慰表达飘忽的情丝,其音乐显得安静、超脱而婉转。 2.下列对李健在《我是歌手》节目中获得观众认可原因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 是(3分) 顺应了当今华语流行音乐的主流,基本以流行金曲和炫技高音为竞争手段 为该节目带来了数量可观的大众观众。 B.坚持选唱民谣小调,表演时轻声吟唱不飙髙音,温婉细腻而柔美飘忽,出奇 制胜,打破了节目的惯常格局,让观众耳目一新 C.在音乐处理上,即使是饱含着哲理的作品,李健也把它唱得很柔软,使之既 保持原作的情调,又能带给观众即兴的陶醉和感动。 D.李健在比赛中演唱的作品都不是新歌,而是那些名气大的原唱者演唱的含金 量高、但都没有在大众层面真正流行过的作品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健将边缘化的民谣支流引入主流音乐、大众舞台,但他只是民谣传统的自 然延续者,并非先锋性和开创性的歌者。 B.李健的音乐有很强的抒情性,这是他突围的利器,但仅凭这样的作品,他不 可能在音乐的道路上长久受到观众的追捧。 C.李健最大的危险在于,长久的安静容易让观众产生平淡乏味之感。到那时, 李健需重新回归自我、回归往昔。 D.李健的胜利是文艺性的胜利,是中产阶级和小资的胜利。因此,成为大众偶 像是李健的荣耀,同时也是他的悲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葛市长家的草莓 “知道不?这次人代会上,老葛转正了!”方凯来电话,话里话外都透着开心, 仿佛A市新提拔的市长不是葛亚楼,而是他方凯。 “真的?那咱可得借机‘宰’他一回。”我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在人脉为王的 今天,有个有实权的官同学,后面的省略号就太多了。 不过,我心里也有点儿酸酸的。作为大学里上下铺的兄弟,我们三个当年一个起 跑线,只不过毕业时拼爹,我和方凯因此留城,葛亚楼被完璧归赵。当时听说他 进了最基层的镇政府,干了最基层的秘书工作,没想到十年打拼,人家浮上来了, 我们却依旧原地踏步。 领导的电话,一个字,忙!多次占线,终于打进去时,葛亚楼语气中透着一份惊 喜:“尖子?老K?有日子不见了。什么?请客?好说,好说!嗳,下什么饭店! 家里去,你嫂子这两年厨艺见长,来尝尝她的糖醋鲤鱼 葛亚楼还像当年一样,亲亲的。方凯大大咧咧地称他“老葛”,我则恭恭敬敬地 称他“葛市长 “什么长不长的,还是叫我‘楼子’吧!”葛亚楼重新翻出了那个打着时光烙印 的雅号。我和方凯“哈哈哈”地笑起来。 周末,我们去了一个很普通的小区,葛亚楼住在那里。我们把车停好,正要上楼 时,一个人骑着一辆旧“飞鸽”叮儿当地过来。咦,那不是我们的大市长吗?他 把车锁好,从车筐里掏出一瓶干红葡萄酒,冲着我笑:“尖子不喝白酒,我差点 儿把这事儿给忘了呢
D.李健的古典音乐基础扎实,他能信手拈来华丽的乐章和悠扬的编曲伴奏,用 反复的抚慰表达飘忽的情丝,其音乐显得安静、超脱而婉转。 2.下列对李健在《我是歌手》节目中获得观众认可原因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 是(3 分) A.顺应了当今华语流行音乐的主流,基本以流行金曲和炫技高音为竞争手段, 为该节目带来了数量可观的大众观众。 B.坚持选唱民谣小调,表演时轻声吟唱不飙高音,温婉细腻而柔美飘忽,出奇 制胜,打破了节目的惯常格局,让观众耳目一新。 C.在音乐处理上,即使是饱含着哲理的作品,李健也把它唱得很柔软,使之既 保持原作的情调,又能带给观众即兴的陶醉和感动。 D.李健在比赛中演唱的作品都不是新歌,而是那些名气大的原唱者演唱的含金 量高、但都没有在大众层面真正流行过的作品。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健将边缘化的民谣支流引入主流音乐、大众舞台,但他只是民谣传统的自 然延续者,并非先锋性和开创性的歌者。 B.李健的音乐有很强的抒情性,这是他突围的利器,但仅凭这样的作品,他不 可能在音乐的道路上长久受到观众的追捧。 C.李健最大的危险在于,长久的安静容易让观众产生平淡乏味之感。到那时, 李健需重新回归自我、回归往昔。 D.李健的胜利是文艺性的胜利,是中产阶级和小资的胜利。因此,成为大众偶 像是李健的荣耀,同时也是他的悲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葛市长家的草莓 “知道不?这次人代会上,老葛转正了!”方凯来电话,话里话外都透着开心, 仿佛 A 市新提拔的市长不是葛亚楼,而是他方凯。 “真的?那咱可得借机‘宰’他一回。”我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在人脉为王的 今天,有个有实权的官同学,后面的省略号就太多了。 不过,我心里也有点儿酸酸的。作为大学里上下铺的兄弟,我们三个当年一个起 跑线,只不过毕业时拼爹,我和方凯因此留城,葛亚楼被完璧归赵。当时听说他 进了最基层的镇政府,干了最基层的秘书工作,没想到十年打拼,人家浮上来了, 我们却依旧原地踏步。 领导的电话,一个字,忙!多次占线,终于打进去时,葛亚楼语气中透着一份惊 喜:“尖子?老 K?有日子不见了。什么?请客?好说,好说!嗳,下什么饭店! 家里去,你嫂子这两年厨艺见长,来尝尝她的糖醋鲤鱼。” 葛亚楼还像当年一样,亲亲的。方凯大大咧咧地称他“老葛”,我则恭恭敬敬地 称他“葛市长”。 “什么长不长的,还是叫我‘楼子’吧!”葛亚楼重新翻出了那个打着时光烙印 的雅号。我和方凯“哈哈哈”地笑起来。 周末,我们去了一个很普通的小区,葛亚楼住在那里。我们把车停好,正要上楼 时,一个人骑着一辆旧“飞鸽”叮儿当地过来。咦,那不是我们的大市长吗?他 把车锁好,从车筐里掏出一瓶干红葡萄酒,冲着我笑:“尖子不喝白酒,我差点 儿把这事儿给忘了呢
他真是细心!我的心一暖,贴身衣兜里装的东西就有点儿硌得慌。那是一枚价格 不菲的祖母绿戒指,准备放长线钓大鱼的诱饵 “老葛,这些琐事,还用你亲力亲为?还有啊,现成的‘红旗’不用,骑这辆破 飞鸽’。知道的,你艰苦朴素惯了;不知道的,人家不说你作秀吗?”方凯竹 筒倒豆子,还是当年那个直筒子脾气。 葛亚楼挠挠头:“这事儿,我还真没想过那么多。这车子还是我妈留下的,一直 不舍得扔,偶尔搬出来骑骑,活动活动筋骨,挺好的!” 进了门,我环顾四周,这套两居室实在简朴至极。葛亚楼看出了我眼里的困惑: “嘿嘿,这房子是小了点儿,不过,住着温馨。市政家属院那边给配了一套,我 没要。我和你嫂子舍不得周围这些老邻居,人是群居动物,日久生情啊!” 市长夫人,是一个贤淑女人,从事幼教工作,在一所幼儿园,陪着那些花儿、朵 儿一起成长。她把自己的拿手菜端上桌,笑着说:“今天一定要多喝几杯,老葛 在我耳边没少念叨你弟兄两个。” 家里的便宴跟饭店就是不一样。阻隔在我们之间的一些鸿沟顿时灰飞烟灭,我们 好像又回到了那些青葱岁月,大声地笑着,大口地吃着,大杯地喝着。在这种情 景下,我若掏出那枚祖母绿,岂不是太煞风景? 酒足饭饱,我手插衣兜里,刚要行动,葛亚楼左扯一个,右拽一个,把我们拖到 阳台上:“来,来,跟我来,看看我种的草莓! 那个不大的阳台上,摆满了黄泥花盆,里面的草莓郁郁葱葱,挂满了果实,红艳 艳的。 市长夫人手脚麻利地摘了一盘草莓,放在茶几上:“两位兄弟,快来吃,咱自家 种的,绿色、环保、无污染。 不养花草,种草莓!你这市长,雅兴不小!”方凯讥讽地拍着老葛的肩 别小看这小小的草莓!是它一步步激励着我走到今天。”葛亚楼凝视着手中的 颗草莓,给我们讲了一段往事。 二十年前,一场瘟疫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母亲带着我和小妹搬到了小城。她租 了一间破旧的阁楼,用拾荒的钱,供我们兄妹上学。邻居的孩子吃草莓,不懂事 的妹妹也吵着要。那时的草莓要20块钱一斤,对于一个贫寒的家庭来说,实在 是可望而不可即。妹妹大哭了一场,睡着了,母亲也下了楼。母亲再回来时, 头长长的秀发不见了,头发短得如同男人的板寸。她的手里多了两个花盆,两颗 草莓苗。她说:‘记着,自己种的草莓最香甜。’那年初夏,那两株草莓开花 结果,我和妹妹吃到了这世上最好吃的水果,同时也将母亲的话铭记在心。”葛 亚楼说 面对一个喜欢吃自己种的草莓的人,我知道,那枚祖母绿掏出来也是白掏。告别 时,葛亚楼握着我和方凯的手说:“谢谢你们把我当兄弟!”他永远不会知道, 那天,他眼神里的那份真诚,是怎样让两个老同学落荒而逃的 几年后,班里搞了一次同学聚会。说起副省长葛亚楼,很多同学跟我们一样,吃 过葛家的糖醋鲤鱼,尝过葛家的阳台草莓,还听过那段与草莓有关的往事。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与方凯、葛亚楼一起毕业,由于拼爹,葛亚楼进了镇政府干了秘书 十年之后当上了市长,而“我”与方凯却无奈留城原地踏步走。 B.“我”认为在人脉为王的今天,有个手握实权的官员同学,对自己会有很多 好处,所以,葛市长刚刚转正,“我”与方凯就急于去拜访他
他真是细心!我的心一暖,贴身衣兜里装的东西就有点儿硌得慌。那是一枚价格 不菲的祖母绿戒指,准备放长线钓大鱼的诱饵。 “老葛,这些琐事,还用你亲力亲为?还有啊,现成的‘红旗’不用,骑这辆破 ‘飞鸽’。知道的,你艰苦朴素惯了;不知道的,人家不说你作秀吗?”方凯竹 筒倒豆子,还是当年那个直筒子脾气。 葛亚楼挠挠头:“这事儿,我还真没想过那么多。这车子还是我妈留下的,一直 不舍得扔,偶尔搬出来骑骑,活动活动筋骨,挺好的!” 进了门,我环顾四周,这套两居室实在简朴至极。葛亚楼看出了我眼里的困惑: “嘿嘿,这房子是小了点儿,不过,住着温馨。市政家属院那边给配了一套,我 没要。我和你嫂子舍不得周围这些老邻居,人是群居动物,日久生情啊!” 市长夫人,是一个贤淑女人,从事幼教工作,在一所幼儿园,陪着那些花儿、朵 儿一起成长。她把自己的拿手菜端上桌,笑着说:“今天一定要多喝几杯,老葛 在我耳边没少念叨你弟兄两个。” 家里的便宴跟饭店就是不一样。阻隔在我们之间的一些鸿沟顿时灰飞烟灭,我们 好像又回到了那些青葱岁月,大声地笑着,大口地吃着,大杯地喝着。在这种情 景下,我若掏出那枚祖母绿,岂不是太煞风景? 酒足饭饱,我手插衣兜里,刚要行动,葛亚楼左扯一个,右拽一个,把我们拖到 阳台上:“来,来,跟我来,看看我种的草莓!” 那个不大的阳台上,摆满了黄泥花盆,里面的草莓郁郁葱葱,挂满了果实,红艳 艳的。 市长夫人手脚麻利地摘了一盘草莓,放在茶几上:“两位兄弟,快来吃,咱自家 种的,绿色、环保、无污染。” “不养花草,种草莓!你这市长,雅兴不小!”方凯讥讽地拍着老葛的肩。 “别小看这小小的草莓!是它一步步激励着我走到今天。”葛亚楼凝视着手中的 一颗草莓,给我们讲了一段往事。 “二十年前,一场瘟疫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母亲带着我和小妹搬到了小城。她租 了一间破旧的阁楼,用拾荒的钱,供我们兄妹上学。邻居的孩子吃草莓,不懂事 的妹妹也吵着要。那时的草莓要 20 块钱一斤,对于一个贫寒的家庭来说,实在 是可望而不可即。妹妹大哭了一场,睡着了,母亲也下了楼。母亲再回来时,一 头长长的秀发不见了,头发短得如同男人的板寸。她的手里多了两个花盆,两颗 草莓苗。她说:‘记着,自己种的草莓最香甜。’那年初夏,那两株草莓开花、 结果,我和妹妹吃到了这世上最好吃的水果,同时也将母亲的话铭记在心。”葛 亚楼说。 面对一个喜欢吃自己种的草莓的人,我知道,那枚祖母绿掏出来也是白掏。告别 时,葛亚楼握着我和方凯的手说:“谢谢你们把我当兄弟!”他永远不会知道, 那天,他眼神里的那份真诚,是怎样让两个老同学落荒而逃的。 几年后,班里搞了一次同学聚会。说起副省长葛亚楼,很多同学跟我们一样,吃 过葛家的糖醋鲤鱼,尝过葛家的阳台草莓,还听过那段与草莓有关的往事。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与方凯、葛亚楼一起毕业,由于拼爹,葛亚楼进了镇政府干了秘书, 十年之后当上了市长,而“我”与方凯却无奈留城原地踏步走。 B.“我”认为在人脉为王的今天,有个手握实权的官员同学,对自己会有很多 好处,所以,葛市长刚刚转正,“我”与方凯就急于去拜访他
C.小说中的“我”之所以没有送出那枚祖母绿,一是因为市长家的便宴气氛融 洽,二是有感于葛市长讲的那段与草莓有关的往事。 D.语言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这篇小说在塑造葛亚楼这个艺术 形象时,就善于抓住典型语言来表现他的美好心灵和高尚人品 5.小说中的葛亚楼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5分) 6.小说通过葛市长之口叙述草莓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另一个指标,叫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它的内涵是什么 呢?其实就是指服务业每年创造的价值占GDP的比例。这是一个反映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44.2%提高 到了50.5%,这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标志 为什么服务业发展能反映产业结构的优化呢?这也有规律可寻。在现代经济社会 中,经济发达程度越髙的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増加值比重也就相对较髙。比如, 全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70%左右,但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 增加值比重大多在75%以上。 (摘编自《详解“十三五”:服务业撑起“半壁江山”》,2016年5月7日央 广网) 材料二: (%)85.00 80.00 75.00 70.00 一上海 65.00 北京 60.00 55.00 50.00 201320142015 2013-2015年京沪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摘编自周斌《服务业内部融合发展的京沪比较》,《上海经济》2017年第 期) 材料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了《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 明确到2025年,将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率基础上,实现服务业增加
C.小说中的“我”之所以没有送出那枚祖母绿,一是因为市长家的便宴气氛融 洽,二是有感于葛市长讲的那段与草莓有关的往事。 D.语言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这篇小说在塑造葛亚楼这个艺术 形象时,就善于抓住典型语言来表现他的美好心灵和高尚人品。 5.小说中的葛亚楼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5 分) 6.小说通过葛市长之口叙述草莓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另一个指标,叫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它的内涵是什么 呢?其实就是指服务业每年创造的价值占 GDP 的比例。这是一个反映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 44.2%提高 到了 50.5%,这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标志。 为什么服务业发展能反映产业结构的优化呢?这也有规律可寻。在现代经济社会 中,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也就相对较高。比如, 全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 70%左右,但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 增加值比重大多在 75%以上。 (摘编自《详解“十三五”:服务业撑起“半壁江山”》,2016 年 5 月 7 日央 广网) 材料二: (摘编自周斌《服务业内部融合发展的京沪比较》,《上海经济》2017 年第 3 期) 材料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了《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 年)》, 明确到 2025 年,将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率基础上,实现服务业增加
值“十年倍增”,使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髙到60%,就业人口占 全社会就业人口比重提高到55%。 “十二五”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连续迈上新台阶。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品 种日益丰富,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就业扩大和民生 改善。 另一方面,我国服务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服务业发展思想观念转变相 对滞后,体制机制束缚较多,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我国将聚焦服务 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促进生产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 值链高端延伸,社会服务、居民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同时,我国还将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统领,推动服务领域双向开放,深度融入 全球服务业分工体系,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我国服务业大发展。 材料四: 服务业已成为我国最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但这种地位并不稳固 服务业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其相对滞后的格局亟须改变。目前,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着手推动我国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明确政府在服务业发展中的定位,解决好“越位”“缺位”问题。“越位”,即 政府大量介入微观经济领域,甚至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缺位”,即对很多应该 加以管理的事务没有发挥管理作用。政府尽可能不要直接参与,而应引导社会力 量增加市场供给。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良性互动。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 历来是相互促进的,通过积极有序推进城镇化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有利载体和条 件,是极为重要的路径选择 深化分工与合作,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我们应在分工与互动中实施现代制 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将高端服务元素坚实地嵌入制造业之 中,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当前,尤需积极开放市场、打破行业垄断、 鼓励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政府规制 (摘编自夏杰长、李勇坚《让服务业的带动力更为强劲(观察与思考)》,2014 年07月13日人民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正 在逐步优化。 B.2015年京沪两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都在65%以上,且近几年 都呈不断攀升态势。 C.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最重要的是要完善一个统一、开 放的市场环境。 D.《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制定的目标是有现实依据的,同 时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其服务业增加值也就相对越高,二者之间 是基本成正比的 B.2015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高于上海约10个百分点,但2013-2015年 之间,两者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值“十年倍增”,使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 60%,就业人口占 全社会就业人口比重提高到 55%。 “十二五”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连续迈上新台阶。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品 种日益丰富,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就业扩大和民生 改善。 另一方面,我国服务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服务业发展思想观念转变相 对滞后,体制机制束缚较多,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我国将聚焦服务 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促进生产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 值链高端延伸,社会服务、居民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同时,我国还将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统领,推动服务领域双向开放,深度融入 全球服务业分工体系,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我国服务业大发展。 材料四: 服务业已成为我国最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但这种地位并不稳固, 服务业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其相对滞后的格局亟须改变。目前,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着手推动我国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明确政府在服务业发展中的定位,解决好“越位”“缺位”问题。“越位”,即 政府大量介入微观经济领域,甚至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缺位”,即对很多应该 加以管理的事务没有发挥管理作用。政府尽可能不要直接参与,而应引导社会力 量增加市场供给。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良性互动。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 历来是相互促进的,通过积极有序推进城镇化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有利载体和条 件,是极为重要的路径选择。 深化分工与合作,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我们应在分工与互动中实施现代制 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将高端服务元素坚实地嵌入制造业之 中,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当前,尤需积极开放市场、打破行业垄断、 鼓励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政府规制。 (摘编自夏杰长、李勇坚《让服务业的带动力更为强劲(观察与思考)》,2014 年 07 月 13 日人民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正 在逐步优化。 B.2015 年京沪两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都在 65%以上,且近几年 都呈不断攀升态势。 C.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最重要的是要完善一个统一、开 放的市场环境。 D.《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 年)》制定的目标是有现实依据的,同 时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其服务业增加值也就相对越高,二者之间 是基本成正比的。 B.2015 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高于上海约 10 个百分点,但 2013—2015 年 之间,两者的差距在逐渐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