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董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温馨提示:1你所作答的这份试卷共四页,总分为120分,考试时 间为150分钟。 2请你把各题答案工整地写在答案卷对应的位置,写在这张试题卷上 的答案是无效的 语文积累和运用(第1-10题,共30分 1、请你把这两句诗(包括标点)工整规范的写在所给的田字格里。 写错字、有涂改、间架结构不规范的都要酌情扣分 (2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2.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嗥鸣(hao)迭起(d)彭湃(bai锲而不舍(qi) B.彷徨(pang)亘古(gen)污秽(hui)迥乎不同(jng) C.凹凼(dang)气氛(fen)徘徊(hu6i)气冲斗牛(d6u) D.校对(xio)弄堂(n6ng)倔强(jue)鲜为人知(xin)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譬如烦躁侮辱微不足道B.取缔霹雳热忱锋芒必露 C.祷告震悚斑斓惟吾德磬D.婉转哺育愧怍扑朔眯离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尽管老师一再强调校园安全问题,有些学生却总是不以为然 B.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C.有些同学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口出脏话,实在让人深恶痛绝 D.在中国,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能说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 也许适得其反 B.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 是十分有害的。 C.一个好的比喻,或形似,或神似,或形神兼似,总离不开相似这 一根本特点 D.勐董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 热情
1 勐董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温馨提示:1.你所作答的这份试卷共四页,总分为 120 分,考试时 间为 150 分钟。 2.请你把各题答案工整地写在答案卷对应的位置 ........,写在这张试题卷上 ........ 的答案是无效的 .......。 一、语文积累和运用(第 1—10 题,共 30 分) 1、请你把这两句诗(包括标点)工整规范的写在所给的田字格里。 写错字、有涂改、间架结构不规范的都要酌情扣分。 (2 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2. 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 .嗥.鸣(háo) 迭.起(dié ) 彭湃.(bài) 锲.而不舍 (qì) B .彷.徨(páng) 亘.古(gèn) 污秽.(huì) 迥.乎不同(jiǒng) C .凹凼.(dàng) 气氛.(fèn) 徘徊.(huái) 气冲斗.牛(dóu) D .校.对(xiào) 弄.堂(nóng) 倔.强(jué) 鲜.为人知(xiān)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 】(2 分) A.譬如 烦躁 侮辱 微不足道 B.取缔 霹雳 热忱 锋芒必露 C.祷告 震悚 斑斓 惟吾德磬 D.婉转 哺育 愧怍 扑朔眯离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 】(2 分) A.尽管老师一再强调校园安全问题,有些学生却总是不以为然 ....。 B.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 ....,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C.有些同学在大庭广众 ....之下公然口出脏话,实在让人深恶痛绝 ....。 D.在中国,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 5.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2 分) A. 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能说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 也许适得其反。 B. 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 是十分有害的。 C.一个好的比喻,或形似,或神似,或形神兼似,总离不开相似这 一根本特点。 D.勐董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 热情
6.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河满子简直就是奶奶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夸张 B.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 黑玉的眼睛。(排比) C.卖油翁对于陈康肃“十中八九”的射箭技术似乎并没觉得有什 么精妙。(比喻) D.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 铁的臂膀。(拟人) 7.下列各项中对所学课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集《呐喊》。是鲁迅写的一篇怀 念儿时保姆的文章。 B.《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线索,讲述父亲为建造高台阶的 新屋付出了艰苦代价。 C.作者杨绛在《老王》这篇文章中,以善良体察善良,写了老王 这样一个普普通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善良心的人 D.《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他是 唐宋八大家之 8.把下面古诗文名句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8分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④、草树知春不久归,’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③ 韩愈《晚春》) ⑤、万里赴戎机 (《乐府诗集木兰诗》) ⑥、将军百战死 ⑦、通过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诗句 9.名著阅读题 (每空1分,共4分) 老舍先生在小说《骆驼祥子》中,描写了与祥子有关的各色人物, 如残忍霸道的人和车厂老板 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 的老姑娘 被罪恶的社会所逼一步步走向毁灭 的 ,还有敲诈了祥子第二次买车钱 的,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10.语言表达运用。 (两个小题,共4分) 七年级(5)班决定开展“家国情怀”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完 成下面的任务。 ①、请你写出上下相连的两句爱国诗句。古诗新诗都可以。(2分) ⑨、在爱国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 河颂》后,王涵同学接下来将要朗诵黄霑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 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2分)
2 6.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河满子简直就是奶奶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夸张) B.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 黑玉的眼睛。(排比) C.卖油翁对于陈康肃“十中八九”的射箭技术似乎并没觉得有什 么精妙。 (比喻) D.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 铁的臂膀。(拟人) 7.下列各项中对所学课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集《呐喊》。是鲁迅写的一篇怀 念儿时保姆的文章。 B.《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线索,讲述父亲为建造高台阶的 新屋付出了艰苦代价。 C. 作者杨绛在《老王》这篇文章中,以善良体察善良,写了老王 这样一个普普通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善良心的人。 D.《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他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 8. 把下面古诗文名句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每空 1 分,共 8 分) ①、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深林人不知, 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③、________________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④、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 ⑤、万里赴戎机, _____________ ___。(《乐府诗集.木兰诗》) ⑥、将军百战死, 。 ⑦、通过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诗句 是 , 。 9. 名著阅读题 (每空 1 分,共 4 分) 老舍先生在小说《骆驼祥子》中,描写了与祥子有关的各色人物, 如残忍霸道的人和车厂老板 ,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 的老姑娘 ,被罪恶的社会所逼一步步走向毁灭 的 , 还 有 敲 诈 了 祥 子 第 二 次 买 车 钱 的 ,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10. 语言表达运用。 (两个小题,共 4 分) 七年级(5)班决定开展“家国情怀”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完 成下面的任务。 ①、请你写出上下相连 ....的两句爱国诗句。古诗新诗都可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②、在爱国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 河颂》后,王涵同学接下来将要朗诵黄霑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 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计40分) (一)古诗阅读。(5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1、(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2分)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 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3分) (二)阅读短文《卖油翁》回答问题。(10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 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 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 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 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3 二、阅读(共计 40 分) (一)古诗阅读。(5 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1、(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2 分)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 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3 分) (二)阅读短文《卖油翁》回答问题。(10 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 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 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 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 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2 、 下 列 各 组 中 加 点 字 意 思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2 分 )
A.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B汝亦知射乎 尝射于家圃 C.睨之久而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1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2分) A.(卖油翁)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地点着头替他数靶数。 B.(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 点头赞许他的射技。 C.(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 D.(卖油翁)见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 4、用一个成语就可以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2分) 15、从文章中可以看出,陈康肃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4分) (三)、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中几段文字,完成15-19题。 (12分) ①玩的时候倒是没什么的但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②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可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 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③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 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祕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 高兴地说道
4 ( ) A.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B.汝亦知射.乎 尝射.于家圃 C.睨之久而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1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2 分) ( ) A.(卖油翁)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地点着头替他数靶数。 B.(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 点头赞许他的射技。 C.(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 D.(卖油翁)见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 14、 用一个成语就可以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2 分) 15、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陈康肃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4 分) (三)、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中几段文字,完成 15—19 题。 (12 分) ①玩的时候倒是没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②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 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③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 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 高兴地说道:
④“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⑤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 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 果然都在内。 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1 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 了 16、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 2分) 17、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 的文字略加分析)(4分) 18、阿长为什么会把《山海经》说成是“三哼经”?这突出了 她的什么特点?(2分) 19、“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2分) 20、第⑤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20-23题。(13分) 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
5 ④“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⑤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 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 果然都在内。 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 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 了。 16、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 (2 分) 17、 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 的文字略加分析) (4 分) 18、 阿长为什么会把《山海经》说成是“三哼经”?这突出了 她的什么特点?(2 分) 19、“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2 分) 20、 第⑤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 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 20—23 题。 (13 分) 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