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前山中学初一年级语文科考试卷 (满分12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命题及试题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 、(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草木知春不久归,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2分) (2)因曰:“我亦无他,口口口口。”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1分) (3)《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军中艰苦生活的句子是:口口囗囗口,口口口口口 (2分) (4)此夜曲中闻折柳,口口口口囗口口。《春夜洛城闻笛》(1分) (5)默写王维的《竹里馆》。(4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 feng mang bi lu( (2)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qi ddo( )的钟声也响了。 (3)虽然这些都很 wei bu zu dae( 但他做得很认真。 (4)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的三轮都qdi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B.对于酗酒抽烟搓麻将等不良习气,我父亲是深恶痛绝。 C.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 感人故事。 D.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一项是()(3分) 甲骨文不仅是世界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国的文化财富。(修改:将“世界”和“中国 位置调换) B.食物总有互相抵触发生反应的时候,所以牛奶中切忌不要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修改: 在“食物”前增加“因为”) C.大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昨日己盛大收官。截至目前,该剧全网播放量逼近大约300 亿。(删掉“逼近”或者“大约”) D.当雪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修改:将“令” 删掉) 5.仿照例句,另写两个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4分) 面对有缺憾的事物,我们必须学会包容,而不是求全责备。你如果欣赏塞北的美丽雪景 就必须包容它那难耐的严寒 第1页(共10页)
第 1 页 (共 10 页)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前山中学初一年级语文科考试卷 (满分 120 分 完卷时间 120 分钟) 命题及试题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 一、(24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 (1)草木知春不久归,□□□□□□□。□□□□□□□,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2 分) (2)因曰:“我亦无他,□□□□。”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1 分) (3)《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军中艰苦生活的句子是:□□□□□,□□□□□。 (2 分) (4)此夜曲中闻折柳,□□□□□□□ 。 《春夜洛城闻笛》(1 分) (5)默写王维的《竹里馆》。(4 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fēng máng bì lù( )。 (2)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qí dǎo( )的钟声也响了。 (3)虽然这些都很 wēi bù zú dào( ),但他做得很认真。 (4)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的三轮都 qǔ dì( )了。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 ....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B.对于酗酒抽烟搓麻将等不良习气,我父亲是深恶痛绝 ....。 C.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 ....里发生的 感人故事。 D.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 ....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一项是( )(3 分) A.甲骨文不仅是世界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国的文化财富。(修改:将“世界”和“中国” 位置调换) B.食物总有互相抵触发生反应的时候,所以牛奶中切忌不要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修改: 在“食物”前增加“因为”) C.大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昨日已盛大收官。截至目前,该剧全网播放量逼近大约 300 亿。(删掉“逼近”或者“大约”) D.当雪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修改:将“令” 删掉) 5.仿照例句,另写两个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4 分) 面对有缺憾的事物,我们必须学会包容,而不是求全责备。你如果欣赏塞北的美丽雪景, 就必须包容它那难耐的严寒; , ; ,
二、(46分) (一)(10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蒙乃始就学。及音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晩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蒙乃始就学( (3)即更刮目相待(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 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努力学习,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故事。 (二)(9分) 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 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荻画地以:用 B、教以书字书:写 C、使学为诗为:作为 D、及其稍长及:等到 10.请用三条“/”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11.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发?(3分) (三)(10分) 老王 杨绛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①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 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 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 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黃的千皮,打上 第2页(共10页)
第 2 页 (共 10 页) 二、(46 分) (一)(10 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蒙乃.始就学( ) (3)即更.刮目相待 (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 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努力学习,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故事。 (二)(9 分) 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 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 人。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 书:写 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 及:等到 10.请用三条“/”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3 分) 抄 录 未 毕 已 能 诵 其 书 以 至 昼 夜 忘 寝 食 唯 读 书 是 务 11.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发?(3 分) (三)(10 分) 老王 杨绛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①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 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 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 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
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 包东西 (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 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給我们吃?” (5)他只说:“我不吃。”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 要钱。 刀)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 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 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妤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 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11)“早埋了。 (12)“呀,他什么时候……” (13)“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14)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 也不懂,没多问。 (15)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 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 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 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③ 2.对课文语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课文中“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 很风趣 B.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C.②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 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D.③句中作者会感到“愧怍”是因为“我”觉得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我”觉得 自己对老王没有关爱,所以感到“愧怍”,而且呼吁大家关注不幸者。 13.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苦和善两个字概括 B.老王在去世前送给“我”香油和鸡蛋,体现了老王知恩图报、心地善良的性格特点 C.能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是“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 坐喝口茶水”。 D.老王送的鸡蛋“多得数不完”实际是作者认为:鸡蛋凝聚了老王真挚的谢意,体现 了他善良的性情,这种情义是无法计量的 14.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请联系本文简要 谈谈。(4分) 第3页(共10页)
第 3 页 (共 10 页) 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 包东西。 (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 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②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5)他只说:“我不吃。”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 要钱。” (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 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 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 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11)“早埋了。” (12)“呀,他什么时候……” (13)“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14)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 也不懂,没多问。 (15)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 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 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 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③。 12.对课文语言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课文中“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 ,“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 很风趣。 B.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C.②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 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D.③句中作者会感到“愧怍”是因为“我”觉得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我”觉得 自己对老王没有关爱,所以感到“愧怍”,而且呼吁大家关注不幸者。 13.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课文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苦和善两个字概括。 B.老王在去世前送给“我”香油和鸡蛋,体现了老王知恩图报、心地善良的性格特点。 C.能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是“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 坐喝口茶水”。 D.老王送的鸡蛋“多得数不完”实际是作者认为:鸡蛋凝聚了老王真挚的谢意,体现 了他善良的性情,这种情义是无法计量的。 14.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请联系本文简要 谈谈。(4 分)
(四)(17分) 钢的琴 申平 (1〕我们扶贫工作组进驻红土沟的第二天,作为组长的我,就发现村里在精准扶贫方面 存在重大纰漏。村里一户最困难的人家,竟然长期没有被列入扶贫对象。 (2〕这户人家的男人叫吴更,是个长相教厚的中年人。我们到他家走访,发现他一点儿 也不像其他贫困户那样,要么哭穷装可怜,要么牢骚满腹怨气冲天。他不卑不亢,神情淡定, 对人热情实在。当得知他上有老母,下有病妻,还有一双正在上学的儿女都要他靠种地打短 工养活,却从未得到过救助时,我立即对他充满冋情,拍胸脯表示一定要帮助他解决困难。 (3〕但是他却连连摆手说:“算了算了,我们有吃有穿,有手有脚,不想给政府找麻烦!” (4)这使我对他更加同情,甚至还有点儿喜欢,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帮他解决问题。 (5)第二天,我就主持召开了村委会和扶贫工作组联席会议。会上,我首先组织大家学 习了上级的有关文件,接着重点讲了扶贫工作要全覆盖、一户都不能少的道理,最后我把话 锋一转,把吴更的问题当作炸弹拋了出来。在我的想象里,村干部们肯定会被炸晕的。但是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听完,竟然不约而同嘿嘿地笑了起来。村支书徐友谊说:“哎哟, 看来老问题又摆上台面了。” (6)徐友谊等人的态度令我十分不满,我厉声说:“怎么,难道因为是老问题就不解决 了吗?老问题是怎么形成的?是不是我们不作为造成的?” (刀)见我生气,徐友谊赶紧说:“李组长,我们不是那个意想。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 二呀。你不知道,吴更家里,可是有一架价值几十万的钢琴啊!” (8)“什么?钢琴!”他的话倒把我搞蒙了。 (9)“是啊,他家的确困难,村里其实每次都想往上报他。可是一报吧,群众就拼死反 对,到处告状。说家里有那么贵重的钢琴,还算什么贫困户!” (10)哦,原来如此。可我们去的时候,怎么没有注意他家有钢琴呢。散会以后,我再 次带人到吴更家调查。咦!眼前这几间村里最寒酸的土瓦屋,还有屋里灰头土脸的几个人 无论怎么也不能和高雅的钢琴联系起来。 (11)看见我们又来到他家,吴更好像早有预料似的,他啥也不问,只是冲我们笑一笑 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12)我就问他:“吴更,听说你家有一台很贵的钢琴是吗?”吴更点了一下头,似乎有 点儿不好意思地说。“是呀,是有啊!““能让我们看看吗?” (13)吴更又点点头,带我们来到一间上了锁的房间,打开门,说:“各位请吧。” (14)尽管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屋里那架精美的钢琴震撼了。这间屋里什么杂 物都没放,就在屋子中间摆了那架钢琴。它一尘不染,气势非凡地雄踞在那里,霎时使这间 土屋蓬荜生辉。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过去,轻轻抚摸,细心地感受它的高贵。说实话我对钢琴 窍不通,但是直觉告诉我,这的确是一架非同凡响的钢琴。我对照上面的字母,用手机迅 速上网查了一下,立刻明白这是台立式施坦威牌钢琴,是钢琴中的精品,价值有几十万元。 (15)我们都把带着疑问的目光定格在吴更的脸上,等待着他的回答。吴更走过去,手 拿一块抹布轻轻擦拭我们刚才抚摸过的地方,话语轻轻地说:“各位领导别见怪,这钢琴是 我爸爸当年买的,是给我买的。那时候他在城里当包工头,赚了些钱,就去买了一架最贵的 钢琴运回来,他说他要把我培养成郎朗一样的人。可是,唉.他停住不说了,似乎陷入回忆 (16)“那后来怎么样呢?” (17)“后来我爸打算专门请位钢琴老师,先到乡下来教我。等条件成熟了,就把全家 搬进城去,让我受最好的教育。可是那年,他承包的工程不仅拿不到钱,而且还死了人,他 第4页(共10页)
第 4 页 (共 10 页) (四)(17 分) 钢的琴 申平 (1)我们扶贫工作组进驻红土沟的第二天,作为组长的我,就发现村里在精准扶贫方面 存在重大纰漏。村里一户最困难的人家,竟然长期没有被列入扶贫对象。 (2)这户人家的男人叫吴更,是个长相教厚的中年人。我们到他家走访,发现他一点儿 也不像其他贫困户那样,要么哭穷装可怜,要么牢骚满腹怨气冲天。他不卑不亢,神情淡定, 对人热情实在。当得知他上有老母,下有病妻,还有一双正在上学的儿女都要他靠种地打短 工养活,却从未得到过救助时,我立即对他充满同情,拍胸脯表示一定要帮助他解决困难。 (3)但是他却连连摆手说:“算了算了,我们有吃有穿,有手有脚,不想给政府找麻烦!” (4)这使我对他更加同情,甚至还有点儿喜欢,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帮他解决问题。 (5)第二天,我就主持召开了村委会和扶贫工作组联席会议。会上,我首先组织大家学 习了上级的有关文件,接着重点讲了扶贫工作要全覆盖、一户都不能少的道理,最后我把话 锋一转,把吴更的问题当作炸弹抛了出来。在我的想象里,村干部们肯定会被炸晕的。但是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听完,竟然不约而同嘿嘿地笑了起来。村支书徐友谊说:“哎哟, 看来老问题又摆上台面了。” (6)徐友谊等人的态度令我十分不满,我厉声说:“怎么,难道因为是老问题就不解决 了吗? 老问题是怎么形成的? 是不是我们不作为造成的?” (7)见我生气,徐友谊赶紧说:“李组长,我们不是那个意想。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 二呀。你不知道,吴更家里,可是有一架价值几十万的钢琴啊!” (8)“什么? 钢琴!”他的话倒把我搞蒙了。 (9)“是啊,他家的确困难,村里其实每次都想往上报他。可是一报吧,群众就拼死反 对,到处告状。说家里有那么贵重的钢琴, 还算什么贫困户!” (10)哦,原来如此。可我们去的时候,怎么没有注意他家有钢琴呢。散会以后,我再 次带人到吴更家调查。咦!眼前这几间村里最寒酸的土瓦屋,还有屋里灰头土脸的几个人, 无论怎么也不能和高雅的钢琴联系起来。 (11)看见我们又来到他家,吴更好像早有预料似的,他啥也不问,只是冲我们笑一笑, 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12)我就问他:“吴更,听说你家有一台很贵的钢琴是吗?”吴更点了一下头,似乎有 点儿不好意思地说。“是呀,是有啊!““能让我们看看吗?” (13)吴更又点点头,带我们来到一间上了锁的房间,打开门,说:“各位请吧。” (14)尽管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屋里那架精美的钢琴震撼了。 这间屋里什么杂 物都没放,就在屋子中间摆了那架钢琴。它一尘不染,气势非凡地雄踞在那里,霎时使这间 土屋蓬荜生辉。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过去,轻轻抚摸,细心地感受它的高贵。说实话我对钢琴 一窍不通,但是直觉告诉我,这的确是一架非同凡响的钢琴。我对照上面的字母,用手机迅 速上网查了一下,立刻明白这是台立式施坦威牌钢琴,是钢琴中的精品,价值有几十万元。 (15)我们都把带着疑问的目光定格在吴更的脸上,等待着他的回答。吴更走过去,手 拿一块抹布轻轻擦拭我们刚才抚摸过的地方,话语轻轻地说:“各位领导别见怪,这钢琴是 我爸爸当年买的,是给我买的。那时候他在城里当包工头,赚了些钱,就去买了一架最贵的 钢琴运回来,他说他要把我培养成郎朗一样的人。可是,唉.他停住不说了,似乎陷入回忆 之中。 (16)“那后来怎么样呢?” (17)“后来我爸打算专门请位钢琴老师,先到乡下来教我。等条件成熟了,就把全家 搬进城去,让我受最好的教育。可是那年,他承包的工程不仅拿不到钱,而且还死了人,他
赔光了一切,最后……他跳了楼。那年我才8岁。” (18)屋里的空气立刻有点儿压抑,我感觉那架钢琴也似乎变得格外沉重起来。 (19)“那你就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生活重担,你一直留着钢琴,是为了纪念你的 亲,对吗?”我是个急性子的人,忍不住说出了最后结果。 (20)谁知吴更看了我一眼,说:“你只说对了一半。这钢琴,我是留给我儿子的,可 是他偏偏对这个不感兴趣。我就想,将来我还会有孙子呀,孙子也会有儿子呀。我就不信, 我家里就出不了一个钢琴家。 (21)吴更语气坚定,目光灼灼,仿佛对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心。 (22)“出钢琴家,那当然好。可你得面对现实呀。假如你先把钢琴卖了,你家现在的 切都会改变,政府也能名正言顺地帮助你。将来有钱再买嘛。” (23)“不,我不想那样活着。李组长你说,人活着,除了钱,总还要为点儿啥吧?”吴 更口气坚决地说。我不由得再次打量眼前的这个男人,感觉他的精神质地真的比钢铁还硬。 (24)这天夜里,我竟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去参加一个钢琴演奏音乐会。金 碧辉煌的舞台上,有一个人坐在一架巨大的钢琴前、十指飞舞,天籁般的乐曲汪洋恣肆,跳 跃流氵 大厅掌声雷动。当那人站起身来谢幕时,我不由狂喊:吴更!吴更 选自2018年2月12日《羊城晚报) (15——18珠海市前山中学何老师原创命题) 15.阅读全文,填写下表。(4分) 地点 情节 主要内容 开端“我”决心帮助家境极困难的吴更,把他列入扶贫对象 村委会 发展① 吴更家 潮|② 袺尾“我”梦见吴更在金碧辉煌的舞台上非常精彩地演奏钢琴曲 16.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眼前这几间村里最寒酸的土瓦屋,还有屋里灰头土脸的几个人,无论怎么也不能和 高雅的钢琴联系起来 )看见我们又来到他家,吴更好像早有预料似的,他啥也不问,只是冲我们笑一笑 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17.联系全文,简要说明小说以“钢的琴”为题的含义和作用。(4分) 18.结合前文阅读最后一段,说说本文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根据要求作文。(50分) 那是一张写满慈爱的脸,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温馨:那是一张溢满疲惫的脸,让我明白 了生活的艰辛;那是一张素不相识的脸,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多彩;那是一张阳光灿烂的脸, 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热情 生活中,我们曾经见过无数张脸,其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 请以“难忘那张 的脸”为题写作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以记叙文体裁写作,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 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第5页(共10页)
第 5 页 (共 10 页) 赔光了一切,最后……他跳了楼。那年我才 8 岁。” (18)屋里的空气立刻有点儿压抑,我感觉那架钢琴也似乎变得格外沉重起来。 (19)“那你就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生活重担,你一直留着钢琴,是为了纪念你的父 亲,对吗?”我是个急性子的人,忍不住说出了最后结果。 (20)谁知吴更看了我一眼,说:“你只说对了一半。这钢琴,我是留给我儿子的,可 是他偏偏对这个不感兴趣。我就想,将来我还会有孙子呀,孙子也会有儿子呀。我就不信, 我家里就出不了一个钢琴家。” (21)吴更语气坚定,目光灼灼,仿佛对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心。 (22)“出钢琴家,那当然好。可你得面对现实呀。假如你先把钢琴卖了,你家现在的 一切都会改变,政府也能名正言顺地帮助你。将来有钱再买嘛。” (23)“不,我不想那样活着。李组长你说,人活着,除了钱,总还要为点儿啥吧?”吴 更口气坚决地说。我不由得再次打量眼前的这个男人,感觉他的精神质地真的比钢铁还硬。 (24)这天夜里,我竟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去参加一个钢琴演奏音乐会。金 碧辉煌的舞台上,有一个人坐在一架巨大的钢琴前、十指飞舞,天籁般的乐曲汪洋恣肆,跳 跃流淌..... 大厅掌声雷动。当那人站起身来谢幕时,我不由狂喊:吴更! 吴更..... 选自 2018 年 2 月 12 日《羊城晚报) (15——18 珠海市前山中学何老师原创命题) 15.阅读全文,填写下表。(4 分) 地点 情节 主要内容 吴更家 开端 “我”决心帮助家境极困难的吴更,把他列入扶贫对象。 村委会 发展 ① 吴更家 高潮 ② 梦中 结尾 “我”梦见吴更在金碧辉煌的舞台上非常精彩地演奏钢琴曲。 16.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 (1)眼前这几间村里最寒酸 ...的土瓦屋,还有屋里灰头土脸的几个人,无论怎么也不能和 高雅的钢琴联系起来。 (2)看见我们又来到他家,吴更好像早有预料似的,他啥也不问,只是冲我们笑一笑 ..., 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17.联系全文,简要说明小说以“钢的琴”为题的含义和作用。(4 分) 18.结合前文阅读最后一段,说说本文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5 分) 三、作文(50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根据要求作文。(50 分) 那是一张写满慈爱的脸,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温馨;那是一张溢满疲惫的脸,让我明白 了生活的艰辛;那是一张素不相识的脸,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多彩;那是一张阳光灿烂的脸, 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热情…… 生活中,我们曾经见过无数张脸,其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 请以“难忘那张 的脸”为题写作。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以记叙文体裁写作,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 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