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性格决定命运
名二子说 苏洵 亚松一中尹响玲
名二子说 苏 洵 亚松一中 尹响玲
教学目标 食理解识记重点文言词句,熟练诵读通译全 篇舌文。 2、理解文学大家苏洵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 呂和期望。 3、结合文章深意及“三苏”生平要事,启示 自我人生 琴
教学目标 1、理解识记重点文言词句,熟练诵读通译全 篇古文。 2、理解文学大家苏洵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 和期望。 3、结合文章深意及“三苏”生平要事,启示 自我人生
解题 说 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可以记叙事 物、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 都是为了阐明道理给人启示或给自己 明志。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后来 统称论说文,如《爱莲说》。 邑本文的题目可以理解为论说二子取名 运幢 辅轼和辙的缘由
解题 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可以记叙事 物、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 都是为了阐明道理给人启示或给自己 明志。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后来 统称论说文,如《爱莲说》。 说: 本文的题目可以理解为论说二子取名 轼和辙的缘由
作者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 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 苏”,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他年轻时 参加科举考试不中,27岁时决心闭门读书。 37岁时,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 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 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 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名, 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刪苏 轼11岁,苏辙8岁。 号
作者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 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苏”,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他年轻时 参加科举考试不中,27岁时决心闭门读书。 37岁时,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 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 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 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 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时苏 轼11岁,苏辙8岁